s 阅读页

第四节 神奇的彼得?林奇法则

  寻找潜力公司

  大牛市更需理性投资,真正成功投资者都是坚持独立的买卖标准,不被所谓热点所惑。巴菲特是这样,彼得?林奇亦如此。

  彼得?林奇在选择投资行业的时候,总喜欢低迷行业而不是热门行业,原因在于低迷行业成长缓慢,经营不善的弱者一个接一个被淘汰出局,幸存者的市场份额就会随之逐步扩大。一个公司能够在一个陷入停滞的市场上不断争取到更大的市场份额,远远胜过另一个公司在一个增长迅速的市场中费尽气力才能保住日渐萎缩的市场份额。

  由于低迷的行业环境使得幸存下来的公司具备顽强的生命力,而且由于市场份额的扩大而具备了一定的垄断性。这样的公司同样也符合巴菲特的核心竞争力和成长性原理。所以从美国这么长时间的证券历史来看,不管多少次的崩盘和暴跌,只要按照价值理念来选股,从长期来看,其投资收益将远远大于其他投资方式。

  国内股市虽然已有泡沫,但在中国经济既快又好的背景下,建立在成长性基础之上的价值投资,仍较成熟市场大有潜力可掘。这既需要投资者勤于挖掘,更需要耐得住寂寞,坚持价值成长。

  彼得?林奇对于这些低迷行业中的优秀公司总结了几个共同特征:

  (1)公司以低成本著称;

  (2)管理层节约得像个吝啬鬼;

  (3)公司尽量避免借债;

  (4)拒绝将公司内部划分成白领和蓝领的等级制度;

  (5)公司员工待遇相当不错,持有公司股份,能够分享公司成长创造的财富。

  他们从大公司忽略的市场中找到利基市场,形成独占性的垄断优势,因此这些企业虽处在低迷的行业中,却能快速增长,增长速度比许多热门的快速增长行业中的公司还要快。

  绩优股就在身边

  零售业是基金的宠爱之一,虽然机构投资者善于用非常精密的财务分析来选择成长性的零售业公司,但彼得?林奇却告诉普通投资者,逛街同样能够很准确地选到成长性优异的零售业品种,而且在彼得?林奇的实践性投资中,通过逛街选股的方法确实寻觅到了大牛股。

  彼得?林奇通过研究发现许多股价涨幅最大的大牛股,往往就来自数以百万消费者经常光顾的商场,包括家得宝、盖普服饰和沃尔玛。只要在1986年投资上述公司,持有5年到1991年底就会上升5倍的市值。中国正在处于由外需向内需转变的过程中,不仅现在境内股市已有的零售业公司,今后在境内上市的零售业公司中也非常可能出现具备高成长性的公司,因为这一阶段的中国零售业公司正处在发展到加速发展的过程,再度产生类似苏宁、大商等零售业大牛股的概率仍然很高。

  对于Lebitz家具公司,彼得?林奇从头到尾看到其股票上涨100倍的全过程。这样的零售连锁公司让人知道虽然并不是所有的零售公司都能取得成功,但至少我们都可以很容易地在购物的同时观察它们的发展进程。当你耐心观察一家零售连锁店,看它首先在某一个地区获得成功后,然后开始向全国扩张,并且用事实证明在其他地区同样能够复制原来的成功,这时候投资也不迟。苏宁上市之初就是像Lebitz家具公司那样,即使我们普通投资者在其刚上市的时候无法看清其未来的发展状况,但只要发现它之后在全国的扩张成功就应该可以肯定它的成功模式。

  普通投资者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去寻找未来的金矿,毕竟中国股市黄金十年,机会将很多,关键是掌握方法,不要让机遇从您的指间溜走。天上虽然不会掉馅饼,但机遇向来会青睐勤奋者。

  账面价值和隐藏价值

  市盈率和市净率指标是估值的基础,但彼得?林奇的实践经验却告诫投资者,可能是因为这些指标太容易获得,账面价值经常会出现高估或者低估公司真实价值的情况。例如:巴菲特的投资旗舰哈撒韦公司最初源自收购新贝德福德纺织厂,借壳重组多年后,巴菲特决定彻底剥离纺织产业。此时问题出现了,织布机的账面价值高达86.6万美元,但最终拍卖时这些账面计价每台5000美元的织布机仅能卖得每台26美元,此价格甚至比拖走这些织布机的运费还要低。

  另有案例令彼得?林奇始终难忘:1976年艾伦伍德钢铁公司破产前夕,账面价值是3200万美元,每股高达40美元。问题在于这些账面上的炼钢优质资产,却因为设计和操作上的缺陷,难以正常开工,最终破产偿债时,这些优质资产只能当废品卖掉。

  境内股市也有类似案例:粤金鳗、托普软件都曾是每股净资产逼近10元,每股收益接近1元的绩优股,但现在都已退市。粤金鳗是因为养鳗业衰败,托普软件是由于多元投资失误,但两者衰败后垮塌的速度却是一致的,若不能持续产生盈利,所谓的优质资产就好似沙丘上的城堡瞬间崩塌了。

  而与账面资产高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隐藏资产的低估,典型案例是资源型企业。彼得?林奇曾举例:“有时你会发现一家石油公司在地下储存了40年的石油存货,其账面价值是以几十年前罗斯福时期购买时的成本入账的。”又有彼得?林奇投资时代的经典案例:波士顿第五频道电视台账面价值仅250万美元,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4.5亿美元出售易主,也就是说这家电视台的账面价值被低估了300倍,因为该电视台在被收售前始终是以最初建设成本入账的。

  近年来海内外类似的隐藏价值案例皆有,例如:中国铝业仅仅在数年前还是巨额亏损,但是一度年盈利超过40亿元人民币;默多克收购道琼斯整整溢价一倍,即使如此慷慨尚且历经艰难;而SEB国际收购境内股市苏泊尔公司,价格也是一涨再涨,显然这些公司的账面价值都曾经被低估了。

  另有一些隐藏资产案例则较复杂,只有业内才能窥其奥秘,例如:三一重工掌门人向文波曾质疑凯雷低价收购徐工,间接揭示了徐工隐藏价值的奥秘;都说地产股受益人民币升值,其实也有低估和高估之分,地产业是典型的成本在以前、收益在现在的资产股,因此那些土地或自有物业很早就入账的地产、商业股隐藏价值被低估的概率高,而现在高价拿地或租赁物业为主的地产、商业股则有可能被高估。

  最后,彼得?林奇另有一则重要经验值得投资者借鉴,即超乎一般基金经理人的勤奋。正所谓:勤能补拙,天道更加酬勤。价值投资非易事,研究更加需要韧劲和耐心。

  利空寻宝

  上证指数自冲过6100点之后经历了一个相对较长又比较剧烈的调整,其中有流动性短暂不足的影响,也有境外股市动荡的影响。但投资者不必过多地担心,如果一个股市平静如水又如何能在其中获利呢?如果股市一直上涨,从价值理论上讲就无法很容易地买到被低估的股票。

  很多投资大师每逢遇到调整和股市大跌都会特别的亢奋,因为这时候他们就可以像秃鹫一样俯瞰满地的尸体寻找食物。彼得?林奇说过,要想在股市中超越别人,就得有胆量为人所不能为,要善于从利空中寻宝。

  当然利空中寻宝同样需要投资者用价值理念来分析,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研究上市公司。彼得?林奇的麦哲伦基金曾经买过Pier1公司的股票,这家公司主要经营房屋装饰品销售,在20世纪70年代就是牛气冲天的超级大牛股,但到了1987年大崩盘的时候,股价从原来的14美元惨跌到只有4美元,后来股价又回到12美元,海湾战争时期股价又一次暴跌,跌到只有3美元。但彼得林奇再次关注这支股票的时候,它的股价已经反弹到10美元,后又调整到7美元。而此时市场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悲观情绪一度泛滥,使得本来就处于低位的房地产指数再次遭遇下跌,Pier1公司因此进入调整。彼得?林奇此时两度去该公司调研发现,这家公司在外部环境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然盈利,而且每年新开25~40家分店。虽然在经济衰退打击最严重的地区单店收入有所减少,但全美其他地区实现了增长;虽然存货有所增加,但是为新开店铺备货所用。所有的表面不利现象通过这样的研究分析已经无法掩盖这家公司的高成长性,而所有的一切就只等房地产行业的复苏,果然这支股票在经济复苏的环境下牛气冲天。

  从彼得?林奇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经济周期的变化,股市的大部分股票都会随着上涨或下跌,其中很多股票还会被退市,这些在境内股市这短短的时间中已经屡见不鲜了。那么怎样通过价值分析来低风险获利呢?就要通过反经济周期的操作方式,在利空的环境下寻宝,而寻宝就要靠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认真研究。如果一家公司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还能够增长,那么在经济复苏的周期中必然会成为大牛股。

  餐饮投资

  受益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两次婴儿潮,80年代美国曾迎来快餐业的蓬勃发展。在彼得?林奇研究的餐饮股中很多股票能和当时的“漂亮50”一争高下,其中Shoney的股票上涨了168倍,Bob Evans Farms上涨了83倍,而我们非常熟悉的麦当劳上涨了400倍。

  彼得?林奇非常幽默地说过,只要你在上述的股票上投资1万美元,即把钱投到你的嘴巴所到之处,那么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你的身价就至少为200万美元以上了。这就是所说的彼得?林奇餐饮业投资法则。

  为什么餐饮业的投资最本质的是要看消费者的嘴呢?不容置疑的是,跟零售业一样,消费终端在你的嘴上,而消费者的口味和习惯一直在变化,如果一家餐饮企业能够树立消费者永久的口味和习惯并且能够不断推陈出新,那么这家企业就能够长时间地增长,就如麦当劳和肯德基。

  如果一家餐饮企业无法满足顾客的口味要求,而且无法配合消费者的饮食习惯,那么这家餐饮企业可能面临困境。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是快餐业的黄金时期,因为70年代婴儿潮出生的人群在那个时候开始获得驾照,并逐步习惯开车驶向购买外卖的午餐店。这种习惯的改变使很多传统的餐厅陷入了困境。

  Chili‘s和Fuddrucker’s是两家专营汉堡包的公司,他们都是在德克斯开始营业的,都以美味的碎肉夹饼而闻名,然而这两家公司中一家获得了财富,一家却没有。问题就在于当汉堡已经不再流行的时候,Chili‘s开始不断丰富自己的产品;而Fuddrucker’s却仍然坚持以汉堡为主,并且过快的扩张,最终陷入了困境。所以迎合口味的变化也是餐饮企业的制胜法宝。餐饮业的变化也是非常快的,根本的原因还是在消费者的嘴上。

  看过美国餐饮业的发展路径,不禁想到中国经历了70年代到80年代生育高峰期后,餐饮业必将迎来很快的发展。原因在于那个时代出生的独生子女的饮食习惯开始跟之前的人群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这个时期只要有一家中国餐饮企业迎合了他们的消费口味和习惯,就很容易成功。在未来的10年中中国资本市场也会有更多的餐饮上市公司,让我们拭目以待,抓住中国的“麦当劳”和“肯德基”。

  同时借鉴彼得?林奇深入挖掘细分行业成长企业的经验,在未来大盘蓝筹股波幅将减少的背景下,价值挖掘机遇将更多存在于曾被冷遇的餐饮、零售、传媒、家电、新经济等投资者日常生活能触及领域的成长型企业,而且中小市值股票更胜一筹。

  周期型股票:不熟不做

  周期型股票是价值分析中比较特殊的品种,其特殊性在于:对于大多数股票而言低市盈率是好事,但周期型股票并非如此。当周期型股票业绩极佳、市盈率锐减时,这可能暗示着公司业绩已进入景气度高潮,此时糊涂的投资者可能还在选择买入并持有,但聪明的投资者却选择卖出;反之,对于大多数股票而言,高市盈率是坏事,但对周期型股票而言却是好事,当周期型股票业绩连续数年极差时,将是极佳的买入良机。最典型的周期型股票是资源股。

  彼得?林奇投资铜矿股“费尔普斯-道奇”即为经典。投资周期型股票并不是产业景气度低迷就能买入。在很多情况下,周期型股票很难抗御产业寒冬的考验,在产业景气复苏前就死去了。因此彼得?林奇在考虑介入“费尔普斯-道奇”时,首先研究股价,1991年时股价已从每股39美元高点回落到每股26美元,同期每股利润也下降了50%;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价值研判依据,是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是否稳健到足以抵御产业寒冬。当时“费尔普斯-道奇”拥有净资产16.8亿美元,但只有3.18亿美元总负债。显然,无论铜价如何波动,公司也不会破产。随后,彼得?林奇又对公司隐藏的客观资产、资本支出、技术改造等各项成本因素进行计算。最终,果断决定在业绩滑坡之际投资“费尔普斯-道奇”。在1992年之后铜价逐步回升时,彼得?林奇所做的便是耐心地持有。

  对照彼得?林奇的经典案例,境内股市2006~2007年的这轮牛市中很多资源类股票也是相当成功的经典范例,如:铝业股、铜矿股、黄金股等。另外券商股挂钩牛市也是经典的周期型股票,熊市时不少券商倒下了,令投资者唯恐避之不及,但牛市来临后,券商股权无论上市与否,都成了投资者追捧的香饽饽。

  凡物皆有度

  出于对财富的渴望,一些投资者喜欢赚快钱。据深交所统计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中小投资者持股时间不足三个月。若要在此短时间内获得较好收益,唯有追逐热门行业的热门股这条捷径。但彼得?林奇的投资法则中,有一种股票是他绝对避而不买的,即最热门行业中的最热门股票。

  彼得?林奇曾以道指“漂亮30”中的施乐公司为例,这是20世纪60年代最热门的股票,其明星地位不亚于今天的谷歌公司。施乐公司从上游至下游控制了整个复印行业。1972年施乐股价达到170美元时,分析师们仍认为施乐公司能持续保持高增长。然而,佳能、IBM、柯达等近20家公司也介入了复印行业,施乐公司面临竞争,试图以多元化经营规避风险。结果,施乐公司多元化经营并不成功,股价下跌了84%,而其他公司也好不了多少。时至今日,复印行业已发展成为规模庞大的行业,需求旺盛,但复印行业股票却未再度走俏。

  类似的案例在境内股市也曾反复演绎:最初,股市中最热门的股票曾诞生在家电板块中,四川长虹、厦新电子、深康佳、江苏春兰都曾是绩优蓝筹股典范,如今却不再王者归来。而在新千年之初,网络概念股西风东渐,海虹控股、综艺股份股价也曾一飞冲天,但其后股价也经历了漫漫下跌的价值回归长路。最近的案例是赴海外上市的网游股和海归的中石油,巨人网络叫好不叫座,上市不久股价即跌穿了招股价,而中石油A股则股价一步到位,开盘价即为最高价,两者共同的特点是上市前投资者皆期望值过高。

  缘何热门股总令投资者一厢情愿?彼得?林奇的观点是:当热门股股价过快上涨后,公司基本面的实质性内容将像空气一样稀薄,所以热门股下跌的速度和上涨的速度会一样快;而且热门股往往是舆论关注的焦点,投资者还会禁不住强大社会压力而买入,这在新涉市投资者中尤为明显。

  莫以买菜心态选股

  投资者结构中有很大一块比重是由家庭主妇组成的,境内外股市皆如此,俗称“太太炒股团”。据海外数据统计:牛市中“太太炒股团”整体盈利状况要优于其他投资者群体。但太太们投资精明之余亦有软肋,喜欢货比三家,讲究价廉物美,以买菜的心态选股,结果熊市来临更易吃套,菜金亦受到影响。

  彼得?林奇绝对不买那些被吹捧成“下一个麦当劳、下一个英特尔、下一个IBM、下一个迪斯尼”之类的股票。彼得?林奇解释道:“就我个人经验而言,被吹捧成‘下一个’的公司几乎从来都不会真正成为它的楷模那样卓越非凡的明星――不管是百老汇、图书畅销书排行榜、全美篮球联赛还是华尔街都不例外。”彼得?林奇不贪图便宜购买被吹捧成所谓“下一个”的公司,其经验仍然源自生活,他告诫投资者:“想一想何时看到过第一名被淘汰出局而第二名却安然无恙的情况呢?在股票上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

  彼得?林奇投资时代的典型案例:美国Circuit City公司成为一家成功的电器零售商之后,出现了一系列被称作是“下一个Circuit City”的公司,虽然Circuit City的股票1984年上市之后暴涨了4倍,但是所有被称为“下一个Circuit City”的公司股票市值都比最初上市时下跌了59%~96%。类似案例境内公司海外上市也有影子,例如:海外上市的网游股风光不在,巨人网络虽然业绩出色,但上市叫好却并不叫座,股价表现难再演绎盛大网络曾经的辉煌;另一案例:分众传媒开创了户外媒体的新概念,受到纳斯达克的追捧,但类似的传媒公司聚众,则只能精明地选择被其收购了。

  教你一招

  如何利用逃离解套法判断大盘见顶的标志

  (1)新股定位高。上市首日新股,如果开出一步到位的“天价”,而且高得有些离谱,这可以通过比价效应来对比。

  (2)扩容节奏加快。如果扩容速度明显高于一个阶段的节奏,如几个月来都是每周发行3~4只新股,而近期突然增加到一周发行5~6只,便是大盘即将见顶的标志。

  (3)偏空消息增多。如媒体曝光上市公司欺诈问题,监管部门查处市场违规事件,拟实施的举措明显抑制做多。

  (4)量增价滞显现。此项标志较为直观,如在一段时间缩量上涨,甚至于无量上涨之后,突然有一天成交量明显地放大,此时指数不涨,或略有上涨,但总体上却是跌家比涨家多,经分析是指数股拉住了大盘,而且还有庄股在进行对倒的嫌疑,便是典型的顶部标志。

  大盘顶部逃离建议

  (1)当您手中股票的股价从高位下来后,如果连续三天未收复5日均线,稳妥的做法是,在尚未严重“损手断脚”的情况下,可考虑减仓。再如某只股票的股价破20日、60日均线或号称生命线的120日均线(半年线)、250日均线(年线)时,一般有8%~15%左右的跌幅,还是先退出来观望较好。当然,如果上市公司基本面没有改变,做股东也未尝不可,但请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变数。

  (2)如果日线留下从上至下十分突然的大阴线并跌破重要平台,不管第二天是有反弹、没反弹,还是收出十字星时,都应出货。在遇重大利好当天不准备卖掉的话,第二天高开卖出或许能获取较多收益,但也并存着一定的风险。

  (3)在遇到重大节日前一个星期左右,开始调整手中的筹码,乃至清空股票,静待观望。遇政策面通过相关媒体明示或暗示要出整顿告示后,应战略性地渐渐撤离股市。如果市场大底形成后,个股方面通常会有30%左右的涨幅。此时可以考虑分批减持。

  (4)股价反弹未达前期高点或成交无量达前期高点时,不宜留着该只股票。新股上市尽量在早上交易时间的10:30~11:20分左右卖出,收益较为可观。雪崩式股票什么时候出来都是对的。大市持续下跌中,手中持有的股票不跌或微跌,一定要打起精神来,不要太过侥幸,先出来为好,像此类股票总有补跌赶底的时候。

  逃顶切忌贪,见好就收,保持好良好心态,才能在股市中盈利。

  成功操盘法则:六分心态,三分技术,一分运气。

  §§第七章 获利解套实战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