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十二章 不能遗忘的东井冈

  一

  初闻东固这个名字,是一次在井冈山的晚间,与井冈山人小聚,井冈山的朋友说:其实你还可以去看看东井冈,那也曾是革命根据地。

  在我多年的记忆中,是没有东井冈这个概念的。然而走入青原区,问起当地的百姓,却是没有不知道的,比如文天祥的家乡富田,在当时也是东井冈根据地的属地。当地的百姓都知道革命根据地初创的年代,江西的老表怎样参军杀敌,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热潮当中去。

  从富田往东去,渐渐地,车子就进入了深山区,一重一重的山,一重一重的水。这个山区的好处同井冈山不一样,它有很多的山间洼地,按照井冈山的说法,那就是有很多的“井”与“坪”,这些井与坪间就种植了水稻和蔬菜。

  陪同我的研究东固根据地的专家老丁告诉我,这些区域都属于东固革命根据地。当时以东固为中心,形成吉安、吉水、永丰、泰和、兴国五县交界地区的工农武装割据。全盛时期面积达2200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井冈山上虽险要,但可耕种的田地太少,不足以供养一支队伍的消耗,于是,就有了红军下山挑粮的故事,有了朱德扁担的传闻。长久的下山挑粮终不是个生存的办法,因而井冈山坚守了一年多,还是被迫放弃了。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从井冈山突围游击赣南时,与追敌交战失利,粮弹缺乏,饥寒交迫。又遭国民党军第15旅袭击,部队更陷困境。生死存亡的时刻,毛泽东决定前往东固根据地,和江西红军会合。在东固,红四军得到了休整补充。杨得志在回忆中说:“大柏地战斗后,部队经宁都到了吉安的东固。东固地方不大,但十分热闹,一派新气象。原来,红军独立第二团、第四团在这里建立了一块游击区。对我们这些离开井冈山后一直在转战中的人来讲,见到兄弟部队和热情的群众,有了可以停脚的地方,真像到了家一样。”陈毅在当时的1929年2月还写了诗:“东固山势高,峰峦如屏障。此是东井冈,会师天下壮”。井冈山下来的红军在最困难的时候来到了东固,同东固的红军融为了一体,老红军还记得那次盛大的会师庆祝活动。

  东固的军事领导人李文林是亲自带领一个连去迎接朱、毛红军的,当朱、毛红军在李文林的引导下翻山越岭到东固时,村村寨寨都充满了节日气氛。人们挑着整猪整羊慰劳远道而来的朱、毛红军,并凑集成担成担的棉花给他们御寒。官兵们分别邀至各家,房屋早已打扫干净,300多名伤病员也得到了悉心照料。李文林是吉安人,北伐中在朱德的第九军担任军事教官,南昌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家乡与曾炳春、段月泉等党员秘密恢复中共组织并发动东固暴动,建立起江西红军第七、九纵队。后来合编为江西红军独立第二团(红二团),李文林任团长兼政委,又组建了独立第四团(红四团),开创了东固革命根据地。就是这么一位红军和根据地的创始人,却因为党内的政策分歧,竟在后来的“肃反”中被“扩大化”成“反革命”而遭处决。

  老丁说,东井冈会师不亚于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的会师,不亚于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与刘志丹部队的会师。宁冈会师,创建了井冈山根据地;陕北会师,创建了延安革命圣地;东井冈会师,则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由于历史的原因,东固革命根据地没有很好地宣传,以致知道的人不多。

  东固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而且与福建的长汀、龙岩相连。这使得毛泽东统领的红军如鱼得水。遗憾的是后来的肃反运动,使得东固红军很多将领蒙受了不白之冤。

  二

  我走进东固山上一个营部的所在地,里边依然住着人家,看着我们一路踩着泥泞冒雨上来,主人很是客气地朝屋里让。那种亲切感,使我立时有了一种温暖。在这个山头对面的一排黄土房子里,是战士们当年的驻地。房子前的平地即是他们的演兵场,而这只是千万红军当中的一支小分队。

  红军占领了这里大大小小的山头,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防御措施。在这些山山峁峁、沟沟壑壑里,他们进行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反围剿。毛泽东的诗中“一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就是在这里发生的战事。“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就是毛泽东写东固斗争的诗词。然而过去我们知之甚少。

  我走进了当时张辉瓒的指挥所,张辉瓒是敌军的一个王牌师长。来势汹汹的他没有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反而在当地军民召开的万人庆祝会上被割掉了首级。

  山间的雨似乎成为这里的一个特点,现在这里是一个镇子,镇子的中心也是当时东固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所在。这是一片比较平阔的山间坪地,里边建有当时的苏维埃政府,有红军总指挥部,有医院、学校、造币厂、军火厂、被服厂,甚至还有银行,这是革命根据地中第一个苏维埃政府自己的银行,它发行有在这个地区可以流通的钱币。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就曾任这个银行的行长。

  东固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多个先例和第一,除东固平民银行外,还有消费合作社、兵工厂、教育委员会、平民小学、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发行了苏区的第一张邮票,还有第一个无线电训练班和第一所红军学校。可以想见,东固根据地持续了不短的时间。而且东固根据地使毛泽东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基础。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写到:东固召开群众大会,毛泽东向大家说,革命一定要首先占领农村小据点,建立如东固山和井冈山那样牢固的山区根据地,虽然“我们很弱小”,“可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人民政权就可以伸展到有大城镇的地区,从全国小部分地区的解放,我们就可以扩展到较大或更大的地区,最后一定可以解放全中国。”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曾有“朱德毛泽东式、贺龙式、李文林式、方志敏式根据地”一说,其中“李文林式”便是指东固革命根据地。如果不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走上长征的道路,东固根据地会长久地存在下去。因为它处于闽赣两省的交界处,而且是深山区,交通闭塞,民风淳朴,食物可以自给,兵员容易充实。

  走进了一个很阔大的老房子,这是当时的百货商店。它建在一条至今看来仍显得宽阔的街上,当时人们已经可以拿着苏维埃政府发行的钱票购买所需的商品了。这些商品包括食盐、粮食、灯盏、鞋帽、盆罐等。现在这些用品有的还摆在那里。

  一个规模不小的两层楼房,木制的楼板坚硬地支撑着时光。一个个的房间布置得都很巧妙和规整,保证了居住的独立性和生活的随意性,也具有透光与防雨的科学性。这在当时的深山区来说,可谓是先进的建筑了。

  这样的房子还有不少,上面依然残留着白军和红军留下的标语,有的标语由于意思一样,只是由红军或者白军涂改其中一字,让人看了很有意思。比如:“优待白军俘虏的”白字上就有涂抹的痕迹。

  三

  参观完东固根据地的纪念馆,红军首领赖经邦的后代赖明娟为我唱起了一首东固地区的民歌。1927年,赖经邦在东固最早建立了中共东龙党支部(东固和南龙)和东龙游击队。东龙游击队后来和永吉游击队合并,成立了江西工农红军第7纵队,赖经邦任党代表兼参谋长。7纵也就是后来李文林任团长的红二团。可以说,东固革命根据地几乎是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开辟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同时进行的。7纵(红二团)是江西主力红军的基础,是红三军的前身,是红一军团的组成部分。痛惜的是,1928年赖经邦也过早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赖明娟的嗓音圆润而婉转,唱的内容是女子对恋人的思念。当年不知道有多少东固女子唱着这曲子把爱情与生命献给了革命。

  下山的时候老丁说,毛泽东曾经说过东固山是第二个井冈山,“上有井冈山,下有东固山”,是当时中央苏区广为流传的口语。听着时一个念头涌上来:井冈山和东固山根据地都在吉安,是图吉安这个名字?图有着深厚历史人文风貌的这块土地?还是因了讲忠贞孝义的这块土地上的人?

  这些都进入了历史。一些房子在老去,一些遗迹也荡然无存,一些英烈的血渗入了地下。不老的是那些山,它们依然葱葱茏茏,还有那些田地,依然生长着碧绿的庄稼。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