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74节 将从前妄想见解、世智辩聪、彼我得失,到底一时放却

  菜根原文

  心虚则性现,不息心而求见性,如拨波觅月;意净则心清,不了意而求明心,如索镜增尘。

  日月译解

  内心空灵无染,本性就会自然显露,不放下欲念而去求证本性,就如同拨开水中波浪去寻找月亮般徒然;内心妄念不生,心地就会清净明澈,不消除妄念而去求得清净,就像落满灰尘的镜子又增加了一层灰尘。

  日月评谭

  禅者的终极追求就是明心见性。佛家名相繁多,心和性,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心是本心,性是本性,本心和本性是一个东西,都是指宇宙生命的最本源状态;另一种说法是,心不是我们胸膛里的肉团心,而是我们对境生起来的念头和思想,佛教称之为六尘缘影,也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落谢的影子。思想和念头,都是由于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界的存在,才从各种境缘上领受它的形象,产生认识,从而分别同异,安立名字,发生爱嗔、取舍、造作,因此生出种种心念。性,是生起心的根本,是生起心的能量,是心的本源,它无形无相,不生不灭,耳不能闻,目不能见,但它能起种种作用。这种本性,佛家有种种说法,如一真法界、真如、如来藏、佛性,等等。

  众生迷而不觉,则心念思想遮蔽了本性本源;众生觉而不迷,则心念思想回归本性本源。所以心与性原本是一物,如同水与波,风起时,便是波,波平时,便是水。对佛教来说,种种心念都是妄念,都是从人的心性本源中起的波澜,如梦,如幻,毕竟是空;而本性本源,虽然无形无相,却是实实在在起作用,所以毕竟是有。佛家认为,一是,明心虚妄不可得,息下狂心便见真性;二是,明心之妙用,都是因本性而起的,从用见体,从流得源;三是,明心毕竟是空,见性原本就有;第四,明心即是性,性即是心,心和性本质上同一。

  如何明心见性?佛家认为,人们的本心本性被因分别意识而起的贪嗔就是明心见性。廓庵禅师有《十牛图颂》,系统描述由修行而开悟的心路历智慧的清言集。据考证,洪应明大约生活在明嘉靖、万历年间,与他交往的程,空灵玄远,言有尽而意无穷。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