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乌衣巷中忆谢家--魏晋南北朝至清代谢姓的迁徙与分布(2)

  九、山东

  单县在山东西南,属菏泽地区。这里的谢姓是明初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入的,始迁祖叫谢伟晏。他们自称是谢枋得之后。《单邑谢氏重续宗谱》称,枋得殉国后,其子熙之“与之同拘扬州狱,后移广陵,得释未久,卒”。这一说法有误。熙之是与母亲李氏拘押建康(今江苏南京),后移广陵,广陵即扬州,该谱却闹出先拘扬州狱后移广陵的笑话。又说,定之长子名谢忭,原名信孙,旅游于汴(今河南开封),遂卜居焉。次子仁孙随父旅游于山西洪洞。仁孙生守坤,坤生端阳,阳生升,升为迁单始祖。信孙生守贞,贞生端仪,仪生兴,为城里迁单始祖。该谱1986年的谱序说:“兴与升均为明初洪武年间分别由开封、洪洞迁单,兴住城北十里道固村,升住城西南四十里谢寨,二人均系迁单谢氏始祖。”谢升的第二十世孙谢孔宾指出,“谢公讳升号伟晏”。这两支谢姓的真实性自然不容置疑,但是仁孙、信孙迁移的原因竟是旅游,不能不令人生疑。想谢叠山矢志抗元,满门忠烈,阖家尽忠宋朝,除熙之、定之外,其他人均殒身殉国,定之还有心思携子旅游,而且旅游的地方是山水迢递的山西洪洞,使人无法理解。按照常规,他应是拒绝元朝征聘,结庐父墓之旁,耕读教子,然而他却从江西弋阳旅游到山西洪洞去了。该清代康熙五十五年(1716)谢升十一世孙谢开文写的谱序说:“谢氏之先,来自山右洪洞,故里始祖以下弗能详叙,至伟晏公我祖自洪武时迁移山东以来,是为我谢氏老家之始祖也。”这几句话表明谢伟晏以前的世系不详。谢升的另一个十一世孙谢大坦于乾隆十一年(1746)撰写的谱序说:“奈族谱失传,枝派难考,迨至大明,我祖伟晏公迁居山左以后四百余年,而高、曾之环居单邑者,幸荣先伯勒石祖茔,历历可考,然仅至于七世祖而已。”这也是说,从谢伟晏以下七世有据可考,谢伟晏以上世系,因族谱散遗,支派难考。一个叫姜山的候选知县在《谢氏族谱序》一文中说:“按单邑谢氏之有家谱,以明初之可记者为始……故谢氏之记其祖于明初,又以迁单者为姓。”这几篇谱序应是翔实可信的,但均未说仁孙迁洪洞,信孙迁开封之事。清代咸丰癸丑年(1853)单邑重刻的《谢氏族谱》从谢夷吾列起,直到枋得之孙信孙、仁孙均有记载,也未注明两兄弟一去河南汴梁,一去山西洪洞。只是该谱后附的《弋阳谢氏世系》中才有了仁孙随父旅游于山西洪洞,信孙旅游于汴的记载,而江西弋东案山《东山谢氏家谱》却无片纸只字提及,足见《弋阳谢氏世系》的说法不可信,未知何所据而云然。如我们前边所述,谢枋得儿子、孙子的名字已不下20个,使人如入五里雾中,看来除了《谢叠山全集》中所载:子义勇、熙之、定之,孙信孙、仁孙以外,其他都是不可凭信的。

  尽管单县谱在叙述世系时有不合情理之处,但这支谢姓自明代迁入却无可怀疑。乾隆二十三年(1758)谢升的第十三世孙谢金贵写的谱序表明,单县谢氏是一个兴旺家族:“吾家始祖断自山右洪洞迁单者为始。始祖讳升字伟晏,仕明为宣威将军,来居兹土。不数世而昌,又数世而滋大,支分派衍,几莫可纪。”仅谢升的后裔,如今已达万余人。

  距单县不远,同为菏泽地区的巨野县也有一支谢姓。谢据《谢氏研究》第5期谢小品先生的《山左麟邑西滩谢氏概述》一文,这支谢姓是明朝初年从河南鹿邑迁入的。巨野在唐代武德年间曾置麟州,故称麟邑;西滩即今天的谢集。这支谢姓为谢缵之后,以申伯为始祖。四十一世谢胜国迁居中州鹿邑,六十一世谢佑支由中州鹿邑徙居麟邑西滩,时值明朝建国,谢佑支参加科举考试,进士及第,拜山左东平府太守。任满旋里,途经麟邑,行至金山迤西忠义里西滩寺百磙庙前,黄、郝两家攀辕卧辙,苦留落户,佑支遂下车察看,得知此地东近曲阜孔子之乡,西近兵圣孙武之邦,遂卜居于此,时为洪武八年(1375)。佑支兄弟4人,佑支行二。长兄佐支、三弟栋支、四弟曦支,均进士及第。佐支任河间府(今河北河间)事,致仕后居定州(今河北定县),传至十六世谢昆,探花及第,曾做过封疆大吏,告老后寓居济宁。栋支居故土鹿邑,曦支任徐州府事,卜居永城(今属河南)。佑支有孟舍、仲舍、叔舍、季舍四子,均随母亲居住鹿邑。后又娶王氏,生子五舍,继娶胡氏,生子六存,均随佑支至任所。五舍后来跟随父母定居忠义里西滩,六存随母亲迁往与巨野毗邻的嘉祥县北草桥(今嘉祥县疃里乡西谢庄),后又迁济宁西五里营。五舍一支过四世后分为南北两门,北门传九世派分六支,南门传五世派分六支,如今已有6000余人,可谓人丁兴旺!

  曹县在山东的西南部,与单县、巨野县同属菏泽地区。据曹县桃源南四门《东山谢氏族谱》记载,这里的谢姓是明成祖时从江苏镇江迁来的,始迁祖叫谢刚忠,曾任御前指挥使:“本支祖指挥公之先由金陵迁镇江丹徒。自镇江分支:一迁河南南阳,一迁山东单县,一还金陵。指挥公明成祖时护驾北来,遂家于曹。”族谱的世系显示,谢刚忠来曹县后,“寓曹邑西北桃源镇,因家焉”。他有两子,长子“福原,字宏基,南迁谢家滩。子四人,是为南四门”。次子“福昌,居北乡,子四人,是为北四门”。福昌的次子士能迁徐州。估计这支谢姓是明成祖朱棣与其侄建文帝争天下时,谢刚忠扈从成祖北上的。

  山东茌平县有谢姓7700人,其中有3500人居住在博平镇的38个村中。这支谢姓是从潍坊迁入博平的,始迁祖叫谢士达,潍坊以前的历史因无家谱可考,故不知其所自,但他们自称是“宝树堂”,当是谢缵之后。《博平谢氏重修家谱序》云:“士达渊源因本乎始封,顾其中叶,世次邈无可考,不须傅会。肇自洪武二十五年(1392),爰自潍县(今潍坊市)奉敕迁博,此我族之可记者也。”又说:“士达于洪武二十五年,岁次壬申,挟其子孙奉敕迁博,卜宅于邑东上平庄。”到了洪武三十一年(1398)士达之孙明善在保定居官,他还有兄弟8人,有读书者,有种田者,有经商者,可谓人丁兴旺。到清代咸丰年间,约460年,这支谢姓分居四方者,已不下30余处。博平的谢姓自士达迁来,于今已繁衍26世。

  郯城县有支谢姓,是魏典农中郎将谢缵后裔。《梅岭谢氏谱》称:谢姓,世居河南。传至晋有陈郡阳夏人国子祭酒谢衡自阳夏迁会稽始宁之东山,其后裔多耀名于史册。衡公十六世孙谢造,五代时任台州同知,又自始宁迁居临海,宋太傅惠正公系其后裔,宋末谢太后谢道清乃惠正孙女。宋末,元兵入侵,谢太后诏令,谢氏子孙各徙他乡,以防株连,于是侄曾孙长二公自临海迁居余姚东山之四门,传至明初,长二公六世孙谢芝行良二,率二子兴、旺自四门迁居山东郯城红花埠沐东梅岭村(今山东郯城县红花乡谢老庄村),后裔遍布苏鲁十余县,名士辈出,亦复科第绵绵,实乃当地大族也。其谱尊谢缵一世祖,长二为三十三世祖。

  十、江西

  (一)宋代

  说到江西宋朝迁入的谢姓,首先应该提及的是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谢枋得。江西弋东案山《东山谢氏家谱》从宋景定五年(1264)始修,至民国已修过10次。首次修谱时枋得亲自写序,他说:“予家先世自汉夷吾公由中州而会稽而始宁,至唐末肇公守福州,乃居闽中,后裔移宅于邵武。我曾太祖通灵公宦游弋邑,遂家于弋,至我辈已五世矣。”《东山谢氏家谱》称:“延至有宋,师稷公生三子:长通胜公任南昌府通判,遂家于南昌之西山;次通曼公仍居邵武;幼通灵公作宰弋邑之玉亭乡。越五世,我君举公因从兄叠山公尽忠宋室,颠沛流离,抱谱牒而移于弋北东山之下居焉,是为谢源之始祖也。”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江西弋阳人,进士及第,与文天祥、陆秀夫同科,授抚州(今属江西)司户参军,不久即挂冠而去。再次参加考试,中兼经科,被分配到建宁府(今福建建瓯)任教授,后因得罪权奸贾似道,被贬谪兴国军(今湖北阳新),3年后才遇赦归里。元兵大举攻宋时,宋室江山危若累卵,他又挺身而出,率兵抗元,终因孤军无援而失败。元朝统治者强行将他押往大都(今北京市),让他为自己服务,枋得绝食而死。枋得有三子:长子勇义早卒;次子熙之与母亲一起拘建康狱中,后移广陵(今江苏扬州),得释,不久亦卒;三子定之扶父柩归葬于弋阳玉亭乡二十五都婺源(即今弋阳县南乡下枋村)。孙信孙、仁孙俱迁居。

  注:《谢叠山全集》中枋得之弟是君举、君禄两人,该谱不载。

  江西宜春新坊烟棚《谢氏族谱》是宜春市新坊乡烟棚下张家坊与春台乡窑前垇合修之谱,谱中说,这支谢姓的始祖叫谢超元,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由信州弋阳迁来。谱称谢超元系谢枋得次子谢定之的次子,原名仁孙;因踢毽子误伤他人致死,为避难逃至宜春新坊札峰,后迁居盘石即今烟棚,改名超元而成家立业。这一段记载也值得商榷。《谢叠山全集附录》中说定之有两子:信孙、仁孙,俱迁居。但这句话实在笼统,信孙、仁孙何时迁居则未说。福建《宁化县志》说定之逃入福建汀州府宁化县时还是“邑生员”,也就是说,只是个未考取功名的学生,年龄不会太大;不大可能把两个儿子撇在老家弋阳,只身独自到宁化读书,况且此时他也不会有两个儿子。我们还从分析定之的年龄着手看他的行踪。

  熙之至元十五年(1278)获释后在陈姓家做家庭塾师时,定之生活不能独立,还跟着他,估计年龄也就在10岁左右。至元二十六年(1289)四月谢枋得死于大都,八月,定之扶柩归葬弋阳玉亭婺源(今弋阳县南乡下坊村),年龄为22岁。假定他未去福建,卜居江西弋阳,至元二十九年(1292)他的次子因踢毽子而误伤人命,年龄至少得15岁左右。而这年定之才25岁,其次子就已有15岁,肯定是说不通的。因此,宜春新坊烟棚《谢氏族谱》的可靠性就大打折扣了。

  江西省瑞金市象湖镇南岗村水晶岑下谢屋,现有谢氏族3房,居住数十户,男丁300余名,字派为“庆成会钦祯,祥文科甲元,聊立世永盛,兴发振荣昌”。从开基迄今已有十八世。据传:“约距今300多年前,本族祖宗三兄弟以捕鱼为生,从江西广陵吉水泰和县沿河依水撑鸬鹚排子来到瑞金,分别居住在本市的水晶岑下谢屋、墓岑岗、横山背、水姑朝等地。”“文革”中“破四旧”,本族谱及五代图全部被烧了,故至今不知上祖何人、何地、何时迁来。

  会昌县城郊南门外林岗坝有一个军房村,该村的谢姓始迁祖叫谢亿,军房《谢氏宗谱》称谢亿生于宁宗嘉定元年(1208),卒于端宗景炎二年(1277)。原居江西万载县,后分居吉州(今吉安),再迁会昌西乡。

  遂川县卜村的谢姓是从福建迁来的,始迁祖叫谢宗敏。宗敏生于南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任济宁太守。宋代由福建郑溪雅岗迁龙泉冈埠,再迁云冈,后徙银山下的卜村定居开基。

  弋阳金塘《谢氏宗谱》称,金塘的谢姓是谢熙之的后裔。家谱世系显示:枋得有三子:勇之、熙之、定之。熙之有三子:孟孙、仲孙、季孙。定之有二子:信孙、仁孙。此谱说定之有信孙、仁孙二子是对的,说熙之有三子则于史无征,全属臆测。熙之的确有一早卒的兄长,但不叫勇之,而叫勇义。他们这一支谢姓说是熙之的后裔完全不可信,只要翻翻《谢叠山全集》便可知道,他从广陵获释不久即死去,没有子嗣。

  位于于都县岭背镇水头村居住有一支谢姓,水头《谢氏八修族谱》称,其始迁祖谢孟清乃南宋孝宗淳熙年间集英殿修撰谢师稷之后,其先世源自福建邵武迁居虔州兴国竹坝,历多年于宋末又自兴国竹坝迁往于都水头,至今已繁衍6000多人,分布在溪背乡水头村附近的17个自然村。但该谱世系排列有误。

  于都还有二支谢姓。据华夏谢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谢氏简史编辑委员会副主任谢义荣在2013年主编《中华谢氏宗谱江西省于都卷》序中所说,于都谢氏开基祖谢崇二是谢缵四十四世孙。其长子子敬公卜居朱溪(今车溪乡朱坑)建村开族;三子子文公居坳溪(今车溪乡坳背)立基创业。缵公四十一世福开公,由兴国竹坝洪山庙迁徙于都开基。裔孙淑柽公(孔良)居梓山石桥头。缵公五十四世孔昌公(育民),于1653年卜居紫徽(今车溪乡罗坑村瓦屋下组)开基,配罗氏。生子三:尧谊、尧崇、尧宋。崇二公、福开公始迁祖之功绩,古今传颂,为后人所景仰;勤劳朴实,忠厚正直之家风,世代相传。后裔分徙闽、粤、湘、台、等诸省,进而衍播全球,成为邑中望族。该谱尊谢缵为一世祖。

  (二)元明清时期

  寻乌县南桥镇罗陂村原名长宁县八富乡罗陂村,这里谢姓的始迁祖叫谢寿七,明代永乐年间从福建宁化石壁村迁入。其后裔分布甚广,江西景德镇、万载、吉安、吉水、修水、上饶、赣县、南康、于都、兴国、遂川、安远,湖南酃县,广西贺县、阳朔、永福,广东平远、兴宁、梅县、韶关、连县、阳山,四川、台湾等地均有这支谢姓的后裔。江西遂川县大汾镇文溪村车子脑的谢姓后来迁往广东平远,又由平远迁回江西上饶金盆太乙排上,领头迁移的人叫谢淑奇。其弟谢淑成居住平远石正安仁村,未迁回江西。另一弟弟淑连,他有个儿子叫佑昌,由东平远迁江西遂川大汾镇下溪村车子脑开基。淑奇的又一个弟弟淑登则由广东平远迁居江西遂川县塔下。谢淑奇的父亲叫谢奕星。谢奕星有个兄弟叫谢奕儒,奕儒之子淑新清代康熙年间由广东平远迁往江西上饶县金盆太乙局仔里。

  永丰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属吉安地区管辖。永丰县居埠乡罗家计村在该县南端,与兴国县良村交界。村中旧谱散遗,新谱尚在编纂之中,据该村谢运鹏收藏的资料得知,他们这支谢姓与江西寻乌罗陂的谢姓都是谢寿七的后裔。该村的始迁祖谢文贵于清代乾隆年间自兴国良村迁入罗家计开基。罗家计谢氏宗谱资料显示,文贵后裔八代的名讳都开列得清清楚楚。

  永丰县蕉溪董家坊也有一支谢姓。永丰蕉溪董家坊《谢氏族谱》称,这支谢姓是谢万后裔,但据福建省谢氏研究会会长谢宗楷先生考证,这支谢姓应是谢据之后。董家坊的谢姓始迁祖叫谢仁甫,元朝时曾任县令,退休归隐林泉后,由福建邵武迁董家坊。仁甫之子叫骊孙,骊孙生远郎、羊郎、普郎三子,远郎生伯安、伯善、伯海三子,他们的后裔散居赣、浙、闽、蜀、湘各省。

  铜鼓《重修谢氏族谱》修于清代光绪戊子(1888)。该谱记载谢复秀于清代康熙四十三年(1704)携妻黄氏,子运豪、运亮、运桢、运祥自广东嘉庆州镇子县白马乡老家迁至江西义宁(治所在今江西修水)上武小水胡家坡居住,是为义宁铜鼓始迁祖。修于清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的萍乡榉溪《谢氏族谱》称,清代康熙年间一个叫谢运生的人由广东梅州龙泉迁于萍乡,起初居住在豆坊,后来聚处榉溪,是为榉溪始迁祖。该谱叙述其源流时说:“龙泉之祖出自梅州金盘堡,始祖朴六公(讳新)元初任梅州令,由江西宁都阳宇携眷官梅州,其子孙因家焉。朴六生天佑,元进士。天佑生君仲,君仲子二:长受兴,次文兴为金盘四世祖……自新公传十二世曰仕捷公,迁居龙泉集龙洞,生五子:长有生、次运生、三荣生、四耀升、五俊生;运生由龙泉始徙萍乡,为我榉溪之祖。”这一记载与泰国合艾市谢其昌先生编纂的《西周谢氏始祖申伯公家谐梅州开基世系表》所记有吻合处,也有不符处。《梅州开基世系表》称,谢天佑系谢新次子,字元相,妻曾氏、邓氏,妾池氏,生子名叫谢君仲,居梅县丙村程江岌。君仲妻陈氏,有受兴、文兴两个儿子,受兴妻蓝氏、刘氏,生子名英德,英德生一里、二里、三里三子,文兴妻刘氏。文兴无后,夫妇合葬梅山鸡子窟。但榉溪谱所说谢新十二世孙名叫谢仕捷则与梅州谱不合,梅州谱所记谢新十二世孙叫谢魁梧,魁梧只有一个叫谢奕仁的儿子。这两谱怎样才能一致,看来还需作深入细致的探索研究。

  萍乡会双的谢氏是明代迁入的。会双《谢氏续修族谱》称,这支谢姓是谢夷吾之后,南朝宋时谢宣远曾任豫章太守,是为安成(江西新余以西的袁水流域和永新、安福等县)祖,宣远是谢夷吾的十二世孙。宋代谢能轩官至徐州通判,是为平都(今江西安福)祖。到了谢夷吾的第四十四世孙谢潜发时,为兰溪始祖。潜发的七世孙谢能唐由兰溪迁入萍乡,迁入会双的是潜发的另一个七世孙谢玑。玑生宗荣、宗华、宗富三子,宗荣生四子,现在会双的谢姓都是谢宗荣的第二子与第四子的后裔。

  萍乡山田的谢姓是明朝末年由广东徙湖北,再由湖北迁徙江西的。山田《谢氏族谱》纂修于1923年,该谱说,其始迁祖叫谢上玉,是谢奕的第五十四代孙,明朝末年由粤徙楚,复徙萍南七保丫下,以后定居山田。传四世为谢源懋,生四子:谢增景、谢增星、谢增庆、谢增云。现在居住山田的谢姓是增景、增星、增庆的后裔。

  宜黄县尚源村原名爽溪、爽源,明、清时里谢、岭下的总称,民国时以尚源片村而得名。尚源片村位于宜黄县东南部,有9个自然村,其中的里谢村多是谢姓,距宜黄县城25公里,属梨溪镇管辖。里谢村坐落于进尚源村口右侧的一个高山窝里,是群山环抱的小盆地。因1963年火灾,居民相继搬到岭下村居住。宜黄爽溪《谢氏家谱》说,这支谢姓是谢安之后,始于南阳,显于归德(今河南商丘),后迁居江西。宜黄谢姓的始迁祖叫谢朝奉,宋徽宗朝任抚州(今属江西)学正,因金人入侵,北宋覆亡,朝奉弃官,由吉安太和坤堂来宜黄仙桂乡李家山隐居。他的第十三世孙谢希善于明初洪武年间入赘爽源黄坊黄德忠家,娶其女为妻,迁居爽溪,是为爽溪一世祖。据其世系表记载,谢希善的第十九世孙谢汉四迁宜黄县城北邑北山下,第二十五世孙谢阶树是清代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殿试一甲第二名,榜眼及第,历官儒林郎、朝议大夫、通奉大夫。

  弋东指的是弋阳东山,谢枋得之弟谢君举因受乃兄牵累,颠沛流离,抱谱牒迁徙于弋阳北部东山之下,是为谢源始祖。此后谢姓又散迁各处。明代永乐年间一个叫谢邦佐的人,旧居浙江,遨游山水到了弋阳东山,见这里山清水秀,林壑优美,便让他的儿子谢富一卜居于此,是为湖西始迁祖。原居福建的谢乔仪于清代康熙年间先迁铅山县,后因战乱迁徙弋阳北边的芦村(又称火把山),是为芦村始迁祖。谢邦佐之弟邦英,明代永乐年间随兄邦佐同往弋北湖山,见附近留底村景色宜人,土地肥沃,便卜居于此,是为留底始迁祖。原籍福建泉州的谢元宝、谢元逸,清代康熙年间迁入江西弋阳建作坂;原居江西抚州金溪二十七都的谢天显,也在清代迁于弋阳南宫山。

  弋阳金塘《谢氏宗谱》是弋阳金塘、牛角塘、官塘与铅山尤岸、黄碧、铜梓山等村的合修谱,纂修于清代同治年间。弋阳县与铅山县毗邻,都属上饶地区管辖。从谱序中得知,铅山县黄碧村的先祖原居福建泉州南安锦云屯舶孤灯山脚,大约在清代康熙年间自福建迁入江西,几经周折、一个叫谢良美的人落脚于靠近福建的铅山县黄碧村;弋阳官塘山谢氏原居福建南安县孤灯山脚,一个叫谢显祥的人迁至抚州东乡县沙港,再迁弋阳二十七都官塘为开基祖;弋阳牛角塘谢氏原居福建安溪浮桥头后庵村,清代顺治年间谢振龙、谢振己兄弟迁入江西,康熙二十年(1681)再迁弋阳二十四都牛角塘居住。谢振龙之孙谢茂兴迁金塘为开基祖;铅山县桐梓山的谢氏原居福建上杭,一个叫谢显世的人自福建迁入江西赣州长宁(今寻乌县)黄泥凹,其子谢永春迁上饶石人殿童家山,其孙迁桐梓山。弋阳金塘谢氏自称是谢枋得之子谢熙之的后裔,其七世孙谢童新迁金塘,童新的五世孙谢茂美迁下二十九都闰字五堡。但这一说法显然与《谢叠山全集》中的记载不符。熙之无子,只其弟定之有信孙、仁孙两子,皆迁居。该族谱所列世系混乱不堪,舛误百出,不可凭信。

  龙南县位于江西南部,该县临塘乡黄坟村的谢姓是明朝迁入的。临塘黄坡《谢氏汉聪公七修族谱》称,申伯八十世孙谢汉聪于明英宗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自粤东镇平(今蕉岭县)从戎进入江西,他的家也由广东平远迁入江西安远罗星坪,后又迁入附近的黄洞定居。明宪宗成化年间谢汉聪携次子谢文斌、长孙谢茂兰自安远黄洞迁龙南县黄渡坡定居,而三子谢文正未去江西,而是率子迁往广东茂名。据考证,这支谢姓是谢裒长子谢奕之后。

  江西省武宁县谢氏。据湖北阳新蕙公的三十一世孙谢守平在《谢氏天地》发表的文章称:江西省武宁县有一支谢姓,系谢缵之后,与湖北阳新的谢姓均是谢缵曾孙谢据之后,谢据与谢安一母同胞。谢据后裔谢瞻有弟兄5人,其弟谢晦因有佐命之功,官居一品,权倾朝野,谢瞻却为人低调,自请降职出朝,后来病故于建康乌衣巷家中。谢晦因功高震主,遭到宋文帝大忌,出兵讨伐,谢晦被迫举兵反叛。但寡不敌众,与弟谢嚼、子、侄等8人同时被杀,谢瞻这一支则幸免于难。到了谢瞻二十三世孙谢能轩时,已是北宋时期,他在朝中任奉直大夫、徐州通判,致仕后迁居今江西省安福县竹江乡矮屋下店村。能轩公有7子,第七子名为谢寿,湖北阳新、江西武宁的谢氏均为谢寿之后。谢寿之子谢贤北宋末年曾在朝为官,宦游至浙江婺州金华县,爱其山水秀美,遂卜居于金华县永平乡新福里毛公塘。南宋末年,金兵入侵,谢贤第五世孙谢添福曾任建阳知府,因被人陷害,携堂弟添庆、添兴由金华迁居江西武宁,其中一支迁往湖北阳新。2007年江西武宁谢氏修谱时,已有男丁1600余人,加上女丁,总人口在3000左右。

  阳夏谢氏始祖缵公至湖北阳新、江西武宁各庄派祖演泽图是:

  江西修水县山口镇河西有支谢氏,系东晋名相谢安后裔。谢安第二十一代孙惟远于唐末出任豫章刺史时,偕兄惟忠迁入江西新建太平乡十四都古源,惟忠十五代谢馥华(1182-1263),于南宋开禧前后(1201-1210)由新建古源而徙分宁(今修水)下武乡大幽山口东流塅(现山口镇杨坑村谢家塅),为迁宁始祖,下传至八代受澄公(1374-1452),字乐善,号余庆,妣许氏,缵公第四十六世,在此开基立业,大兴土木,买山、买田地、置业,甚是兴旺,受澄公曾孙凤翰(1454-1537)、凤翔(1458-1529)、凤翥(1468-1557)誉称“三凤鼎立”,在修水享有盛名。这支谢氏至今在这片沃土繁衍,休养生息,贤才辈出,人丁旺盛,遍布各地,仅居住在大幽山口的谢氏就近千人,分上、中、下三份。上份(凤翰支)400余人,分居在山口镇杨坑村、谢家塅、新街、老街、修水县城、义宁镇黄田里等地;中分(凤翔支)400余人,分别居住在山口镇杨坑村、谢家塅、新街、老街、辛岭村、石口源村、桃坪片、漫江乡鲁家坪等处;下分(凤翥支)50余人分居在漫江乡宁红村、山口镇辛岭村、杨坑村等地。均是余庆公后裔。馥华公八代孙受汉、受景、受焕(缵公四十六世),三公与受澄公同流一脉,传统无殊。受汉公后裔四十余口居住在修水县何市镇田浦等地;受景公后裔二十余人居住在铜鼓县三都镇;受焕公后裔四十余口居住修水县义宁镇南山沅等地。自馥华公迁宁迄今八百余年历史,称为本地谢家。

  山口镇河西谢姓,据载先世祖祠遭兵燹,灰烬无存,迨至清乾隆十九年甲戌岁始建谢氏宗祠,上、中、下三重,雕梁画栋,颇为壮观,历200多年,至20世纪60年代遭水溃及“文革”“破四旧”而拆毁。当今盛世,政通人和,百废待兴,族众倡议于2010-2012年在山口镇杨坑村谢家塅新开基建祠宇一幢,坐西向东,占地上千平方米。

  山口镇谢氏,源远流长,修宗谱,续家乘,首届编纂于清乾隆辛巳年,续修八届,最后一届是1994年甲戌岁付梓。

  十一、湖南

  (一)宋代

  《扶洲源流》、《恩口上祖源流》说:“于晋怀帝永嘉三年(309)有贵公夫人贺氏所生四子,五月初四日出浙入吴,于宋太祖建康元年住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千秋乡水北保梅子开基,世籍钜族。第十四代孙谢惟兴夫人舒氏所生三子,第三子名汉三郎,夫人唐氏。因丁人众多,意在迁徙湖南,时雍熙二年(985),遂至宝庆(今湖南邵阳)邵、湘两界,地名界牌铺立业居住。唐氏所生三子曰政一郎、政二郎、政三郎,于嘉熙四年(1239)十月十九日卜报父丧时,回家葬父惟兴尚岭之阳。宝祐三年(1255)三月初五日清明节,聚集众族长幼祭后,值立分关三本,各给一本……政三郎谢安诚于皇庆二年(1313)正月十八日迁居湘乡新田。”这段谱序有许多错误:第一,谢有贵从晋怀帝永嘉三年(309)自浙江出发,至宋太祖建康(按:宋太祖无建康年号,应为建隆)元年(960)至江西吉安,这一次迁徙竟走了651年,岂能令人相信!第二,谢有贵的第十四代孙谢惟兴在雍熙二年(985)迁至宝庆邵、湘两界,此说有误。雍熙是太宗的年号,从建隆元年至雍熙二年只有25年,怎能传十四代?第三,谢惟兴第三子名汉三郎,汉三郎生政一郎、政二郎、政三郎三子,他们于嘉熙四年(1239)才“回家葬父惟兴尚岭之阳”。谢惟兴于雍熙二年(985)迁邵阳,嘉熙四年(1239)才去世,他迁邵阳时按20岁计算,应生于乾德三年(965)。这就是说谢惟兴死时为275岁,这怎么可能!第四,“政三郎谢安诚于皇庆二年正月十八日迁居湘乡新田”,皇庆是元仁宗年号,时为1313年,距其祖父谢惟兴逝世已74年;据谱序交待,惟兴死时政三郎早已出世,以10岁计算,他迁徙时已84岁。他本人能否活到84岁还难以估计,即使活到84岁,耄耋老人还能迁徙吗?此谱序疑窦甚多,不可凭信。

  《六甫户源流志》记载得更为离奇:“六甫户始祖曰圭甫、庆甫、壁甫、得甫、干甫……得甫公讳枋得,中宋进士第,为宋末忠臣,生子寿瑶、寿玫。”但枋得字君直,号叠山,从未叫过得甫,况且,他也没有叫寿瑶、寿玫的儿子。这份离奇的谱序当然也不可信。

  《巷子口祖玉公房木本水源序》是一份比较真实的谱序。谱序说这支谢姓是谢夷吾之后,后裔散布江右,成为吴西望族。“宋建隆元年庚申,宗族纷纷迁楚南。我祖惟兴公自绍兴间由吉安府泰和县千秋乡水北梅于坡迁宝庆邵阳界岭。配舒氏,生汉一郎、汉二郎、汉三郎。大、二两房失考;淳熙二年(1175)乙未,汉三郎迁紫云山、田下冲。配唐氏,生政一郎、政二郎、政三郎。淳熙四年丁酉十月十九日,回葬惟兴公于泰和(县)尚岭之阳。政一配傅氏,生银甫,银甫生和伯,后裔世居田下冲。政二配傅氏,生太和、太彬,太和生安贵,安贵生应雷,后裔居黑田铺;宋景定三年(1262)壬戌,太彬分居长塘铺,生安诚、安明,安诚生应道、运、文、兴、德、义。运迁双泉铺,文迁坪上,兴迁黑溪、郁溪德迁湘宁,义迁江东黄坛鹦口等处。安明生应毕,迁巷子口,生景玄、道玄、嗣玄三公。惜景公无传。道公生祖玉、祖文、祖懂。孟生必桢、必庆,后裔世居巷子口、双江桥等处。文生必受,后裔徙邑东仁风;隆生必远,后裔世居邑南谷州蚂蝗塘、观冲、田中楼、房山等处。”谱序表明,这支谢姓南宋初绍兴年间由江西泰和县迁入湖南邵阳,始迁祖叫谢惟兴。他的后裔分散居住在邵阳所属的紫云山、田下冲、黑田铺、长塘铺、双泉铺、坪上、黑溪、郁溪等地。瓜绵椒衍,棋布星罗,是一个人口较多的家族。

  醴陵江口《谢氏六修族谱》称,宋朝末年,一个叫谢兆吉的人由江西丰城徙居醴陵江口,为开基始祖。传至五世祖谢应元生子七,曰行仲、贵仲、敬仲、仁仲、唇仲、德仲、季仲。惟贵仲后裔居江口,余则迁居醴陵南乡清水潭,浏南之金树山、谢家漳,萍北之小水等。

  醴陵高园头的谢姓自称是谢灵运之后,但其《谢氏族谱》所叙史实显然有误:“一十七代至醴,任永丰县主簿,因家淦溪,后迁弋阳,生子礼义,任仁化县令,三十三代至枋得……子刚中携谱南迁,止于虔之锡州,以存宗祀。刚中为宝祐年间进士,七传至均用,迁于岭南陇川县。”有同志认为,此谱序中的枋得与民族英雄“谢枋得当是同名同姓的两个人。因枋得(叠山)是谢安后裔,且二子名熙之、定之,并没有刚中”。如果此说成立,高园头的谢氏族谱不失为有参考价值的族谱。但细读谱序便可发现,高园头的谢枋得也是弋阳人,他儿子谢刚中也考中宝祐年间进士,那么这一谢枋得当然也是宋朝末年人。民族英雄谢枋得是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考中进士,高园谢枋得之子刚中也是宝祐年间进士。这就是说,宋朝末年弋阳几乎同时出了两个谢枋得,这是不可能的事,其中必有一假。民族英雄谢枋得进士及第,有宋宝祐丙辰科题名录为证,刚中则不见于记载。可见这一谱序大有问题,必须更正。刚中不是谢枋得之子。

  桂阳县聚居有不少谢姓,宋末元初由江西太和县迁入,始迁祖叫嫩十二。但桂阳(朱美、石背)《谢氏宗谱》有误。谱称谢嫩十二原籍江西太和县鹅颈塘,辟征投楚,守御桂阳。元成宗初年例赠怀远将军、轻骑都尉,于城西地名塘边,购屋居焉。嫩十二于成宗初年受到封赠,可知他守御桂阳当在元世祖年间,这支谢姓由江西入湖南当在宋末元初。谱序又说谢嫩十二乃宁之(则中)之子;宁之系枋得之子。该谱注云:“根据桂阳派衍各村族表,参证吾始祖嫩十二乃宁之公之子,枋得公之孙;所以则中公即宁之公也。”又说则中是枋得的长子。遗憾的是,谢枋得并没有一个叫则中的儿子,更为滑稽的是,谱序说嫩十二乃宁之之子,谢枋得长子名叫则中。只有把则中说成是宁之,才能和枋得拉上关系,便换算成了“则之公即宁之公也”。这个谱序显然不可信。谢枋得作为震古烁今的民族英雄,实在是大名垂宇宙,俎豆享千秋,因此才有那么多谢姓愿意认他做本家,以提高自己的声望,因此许多族谱才出现了不该有的错误。

  (二)元明清时期

  新邵县新田铺的谢姓是宋代徐州通判谢能轩之后,传至谢惟敬的三世孙谢汉臣时,适值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1363)朱元璋用兵江西,当时这支谢姓居住在江西吉安,谢汉臣偕弟汉杰、汉寿由吉安泰和千秋乡圳上应征入伍,进攻湖广、武昌等处,屡立战功。新田铺《谢氏创修族谱源流序》称,谢汉臣兄弟在朱元璋统率下,在鄱阳湖与陈友谅进行了一场决定命运的大战,结果陈友谅全军覆没,汉臣兄弟因立功授职。“至正二十五年(1365)太祖兵取宝庆路(今湖南邵阳),大将军徐达遣将军胡大海帅师攻城,我臣公突矢触锋为士卒先,遂入宝庆,而宝庆路悉因之而下。太祖以公义勇出群,勋业彪炳,封公为万户侯,并镇宝郡,亲赐丹诏世袭侯爵。公恭膺简命,遂于本郡之云路街后,各至善街,今改名打信巷者启宇焉!顶公之弟杰公则仍回吉安泰和,寿公则迁居邵东黑田铺;臣公诞子六;长源信、次源禄、三源聪、四源福、五源佐、六源兴。信公(即长子源信)于洪武五年因湖广辰澧诸蛮作乱,全省煽动,而邵北蛮裔亦隐相啸聚,公受父命于邵北沙子田沉山底建立福神寨,出榜招安,蛮裔率服。迄臣公殁,公袭侯爵,乐斯境之清幽,遂于沉山底山前相宅筑室,创形名曰楼底,胥宇以居焉。”谢汉臣的其他几个儿子则迁到了武冈。武冈县今属邵阳市管辖。又据《重修江左琅琊谢氏金陵分派太和平都新里源流序谱》,谢汉臣定居宝庆(今湖南邵阳)后,他的弟弟谢汉寿由界牌铺旋居珊东黑田铺,生政一郎、政二郎、政三郎三个儿子。政二郎生子太和、太彬;太和生安贵,位于紫云心田下冲,太彬生安诚、安明,分居长塘铺,支派分居巷子口。安贵迁核町铺,即今之黑田铺;安诚后裔迁梅城坪上,安明留长塘铺。政三郎则移居新田。政一郎、政二郎、政三郎的子孙又繁衍到了湖南各地。邵阳郁溪《应兴房谱序》记载,元朝至正壬辰、癸巳间(1352-1353)。一个叫谢忠茂的人迁居北来溪,即今之郁溪。“至甲辰(至正二十四年,1364)世渐升平,四海乐业,而吾租始得祭祀焉。至今子孙益繁,分布亦广,有迁江西峡江县湘城者,四川、广东、广西各地孙枝,仅老谱上留有注载,人丁脉系未收族而成派。”邵阳市江北的谢姓是明初洪武十七年(1384)由谢三益、谢三清兄弟率领,由江西迁入宝庆(今湖南邵阳市)的,他们的后裔分居槐树边、大坪铜盆塘、临津门、莫家冲等处。邵阳市庆丰门的谢姓是谢宗仁、谢宗贤、谢宗寿弟兄三人,于明初洪武七年由江西迁入的,宗寿无后,宗仁迁居大东乡石灰冲及上车桥。

  醴陵谢氏始迁祖为谢奎璧,明末由广东梅州徙湖南醴陵东乡十六都清潭桥,其子谢圣缵、谢圣谕又分住萍北、绞水。清潭桥《谢氏奎系族谱》以宋末元初定居梅州的谢新(朴六)为始祖,以谢奎璧为一世祖。谢奎璧之父谢宏是谢新的第十五世孙。

  攸县兰村《谢氏五修族谱》称,这支谢姓是谢夷吾之后,夷吾的四十五世孙谢昭伯,于元顺帝时由江西安福义历迁攸县兰村,其后裔又繁衍至茶陵、醴陵、衡东及江西萍乡等地。

  宜章白沙乡自生村原名秀蜂乡绿原水,该村始祖名叫谢法,明初洪武年间由茶陵奉调来宜章的笆筲堡戍守,后来便定居于绿原水。宜章天塘乡石灰冲原名宜章金泉乡大竹园折桂洞,该村的始迁祖是谢大宣,明朝初年因抚瑶有功,由广东乳源县武丰乡奉调来宜章,任指挥,加封千户亭长,于明建文年间定居石灰冲。宜章天塘石灰冲《谢氏族谱》记载,谢大宣的四世孙谢天津迁居广西罗城,六世孙谢君门迁居成都金堂北门。宜章东风乡白腊冲原名宜章乐水乡白萝冲谢姓原居福建上杭,后迁广东翁源,明代嘉靖年间一个叫谢萼发的人,携家由翁源迁居白腊冲,后来便定居于此。

  永兴县长庆乡石虎村的谢姓元代从江西吉安迁来阳白沙堡,而后又迁众兴。永兴石虎《谢氏族谱》载:“便江之谢则惟石虎一派,其先有元升公者,字予季,自吉安太和鹅颈丘徙衡宋阳,居白沙堡。后数世有蘧鉴公者,明初由耒阳徙永兴,居石虎洞,是为永邑谢氏鼻祖。”以后人口繁衍,子孙众多,虽分居北关外、石宠虎等处,但均在永兴境内。

  湖南省涟源市白石有一复姓谢梁:据《中华谢氏》试刊载:谢氏,自梦来公于江右(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千秋乡,行仁里,水白堡,梅子坡,来湘分居胡(扶)州。元顺帝时,界牌维兴公之子孙庚二十二郎,由(田庚)町迁徙扶州与公同姓,实非一家。而公之子梁则有旧好,不数传亦徙白石之乌竹山,与梁比邻而居。公位下有道隆公婆段氏,有法通公、法广公葬停祖冲。有法兴公,法贞公等诸公生卒配葬失考,且未注明某公为某公之子,某公为某公之孙。唯有谢公法通神咒,其咒语传载,生于元大德十年九月子时,相续传承至祥钦公字应卿,生于元至正十四年五月十七巳时,于洪武八年乙卯入赘梁姓,遂姓谢梁复姓。生子八:傑、侣、信、仪、代、佑、佐、(傎),昌傑公居白石,昌侣公居贯山,昌信公居洞上,其余五房流离转徙安化等地。自此谢梁同班共派传有十六代,其班行是:昌隆立大春,元珠安定友,宗庙永兴崇……

  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岁经清御史谢济世公批明各归本宗。昌傑公子孙为谢姓,其班行是:华章光上国,道光起鸿儒,玉树垂芳远,庭芝发秀英,藩萱宜福厚,惠直令名传,文武成功肃,南邦式益延……昌侣公子孙为梁姓,其班行是:伯益经伦钜,承先积善长,熙和开锦运,佑启兆嘉祥……昌信公为梁姓,其班行是:伯益经伦钜,承先积善长,熙和绵厚泽,佑启兆嘉祥……谨此略述脉源而开我族,今共尊祥钦公为鼻祖,曾有谢梁不通婚之事。自祥钦公位下我白石谢氏二世祖昌傑公字英烈配肖氏,生子三:远、昱、达。隆远公配李氏,生子立清。其后裔世居白石,至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有部分嗣孙奉旨入川(当时入川我处原地名为长沙府湘乡县纯化乡四十二都白石冲。另有东水往西流,百零八步三条桥,一个将军往上朝的传说流传川、渝等地)。远公后裔承启白石谢氏之望族,现居住人丁3万多人。隆昱公配曾氏,生子立源。父子入伍于云南省腾冲县为民,其子孙兴旺发达,且多士宦。清康熙年间其子孙曾归乡省亲。隆达公配游氏,生立缘、立全两公。其子孙散居本邑之相思牌楼,石狮江、衡阳,新化之安乐冲等地,因年代湮远,未曾联络,唯有部分后裔今居双峰县灰溪。我白石谢氏源远流长,枝荣叶茂,如今遍及全国各地和海内外。我白石谢氏大部分人入川及往外宗亲乃为梁姓,重庆的奉节、云阳、巫山、巫溪、梁平、开县,四川的三台、射洪、盐亭、巴中、仪陇、营山、绵阳、达州等地有很多现为梁姓的本支族人,据不完全统计有数万人丁之多。维兴公族扶州应德公谱十一世孙文通公徙于白石。据应德公族谱查核,文通公出生于明弘治十四年九月十三辰时,万历五年十二月初十戌时故,另按扶州振翔谱载达先公房抄传旧本系其祖二十四郎,又作二十一郎。而我白石谢氏谢梁族谱记载:祥钦公生于元至正十四年五月十七巳时生的年龄相差一百四十七岁,按平均二十五岁一代计算,相隔六代之差,而我白石谢氏自祥钦公位下二、三、四、五、六世祖考妣等相续都有详细的生、卒、配葬记载,有据可考。以上事实证明白石谢氏不是维兴公位下子孙,是另立一派之谢姓梦来公后裔,特此辩白,以免误解。

  湖南宁乡仁卿房谢姓系谢据后裔。2011年《谢氏续修谱》总编修谢玉泉先生关于“湖南宁乡仁卿房源流世系考”称:湖南宁乡仁卿房,植根宁乡沃土,子孙繁衍,瓜瓞绵绵,英才辈出,人口为宁乡谢氏之首,16000余人。然而,旧谱记载发派祖及相继十多代世系模糊,乃至谢氏各种谱牒记录至仁卿公名下就中断了,如泰国谢其昌的《谢谱》,如近年赣州谢士洋先生的《宝树堂谢氏源流世系》,都是如此。更有20世纪40年代末湖南宁益安沅《四县通谱》,将宁乡仁卿房的世系,胡拼乱凑;正在纂修的《湖南谢氏通谱》纂修人亦在《宝树繁花》上撰文,坚持《四县通谱》之说,说宁乡仁卿房的“仁卿”不是能轩世糸中的“仁卿”而只是一个同名者而已。

  时逢盛世,族人相聚谋求纂修家乘。续修之要务,在于“世系可考,昭穆不紊”。家谱世系记载虽然茫然,但“根”的记录清晰,“瞻演明哲之句出守安成”,“民籍之祖宇春公携子彦篪自安福遍游上湘寓宁乡遂家焉”,而家谱以“义历宁乡分派”自称,可见宁乡仁卿房实为安成义历之后裔。

  根据《义历旧谱》(湖北江陵县沙岗镇谢从武收藏明代江西安福义历谱)及有关谱史资料考证,仁卿房世系清晰,本正源清。从能轩公(999年出生)至闻应公(1300年出生)时间跨301年,十二传十三世,人们将永远铭记他们的芳名:蕙字能轩,望字应麟,模字弘先,和甫字清源,公信字国言,伯成字尚文,君用字舜举,仁卿讳元善,德良公,仁仲公,寿一公,碧溪公,彦篪字闻应。十三世,每代25年。彦篪出继族叔宇春,宇春携领彦篪迁居宁乡,是为迁宁始祖。

  宁乡仁卿房以义历迁祖蕙字能轩八世孙仁卿公之名讳而名之,自元至正初迁入宁乡,至今670余年,族人才真正实现了问祖归根。

  从源流世系考证:获蕙宁乡仁卿房糸谢缵后裔谢据三十三世孙……

  能轩:(讳蕙,行十,生宋真宗咸平己亥,庆历中擢直奉大夫徐州通判,任满徙居邑东辛里古平都,葬庐陵县四十都马子岭,巽巳向,达仙铃曰:大马赶小马,声名满天下,匹马一条枪,声名播四方。配下村刘氏,葬庐陵四十六都后团尖峰穴,丑巳向)子七:爱,宜,望,晟,胜,载,寿;

  望:(行三,字应麟,庆历五年乡举。娶肖氏,合葬后园)子一:弘先;

  弘先:(讳模,娶彭氏,合葬青冈,真武坐坛形)子二:和甫、定甫;

  和甫:(字清源,宋元丰大吏,葬旱坑,娶刘氏,葬辛里青岗山,真武坐坛形,脐上穴,丙午向)子一:公信;

  公信:(辛里中院祖,行十三,字国言,葬五十二都城田王桃山丑艮向,地仙云:此地退八十年发八十年,守八十年又兴。配刘氏葬庐陵四十六都口坑岭,辰巽向)子一:伯成;

  伯成:(行六,字尚文。葬附青岗山祖妣刘氏穴。娶彭氏,葬五十四都浅塘鱼形)子三:君用,君宪,君岳;

  君用:(字舜举,行用一,仕大理评事,葬五十五都山塘山,山出石炭,北溪位下管业。娶刘氏,葬辛里青山坑)子五:寿卿,仁卿,义卿,礼卿,德卿;

  仁卿:(旧屋祖,行二)子一:德良;

  德良:子二:仁仲,伦仲(徙南乡);

  仁仲:(行山七)子三:寿一,寿二(止),寿三(止);

  寿一:子二:礼一,(无考),碧溪;

  碧溪:(皇朝以人才举任天台县令,徙居湖广宁乡唐市)子二:彦篪字闻应,(出继族叔宇春,宇春无子嗣,彦篪兼祧。元至正年间,宇春携彦篪从江西安福迁居宁乡唐市。历史上称宇春为我民籍之祖),彦昭,止。

  闻应:子七:添福(后嗣世居湖南宁乡县唐市、老粮仓。添福子一:德芳;德芳子二:子贵、子良。两房各立宗支,迁宁以后繁衍29代,人口8000千余人)。

  添禄(后嗣迁居湖南宁乡南岭、杨梅塘、油麻田。添禄子三:维箕、万一、维裘;三房各立宗支,迁宁以后繁衍28代,人口5000余人)。

  添寿(后嗣迁居湖南宁乡横市南江坪、双凫铺、大成桥。添寿子一:德安。德安子一:绍祖。绍祖子七:义开迁居新化七星街。义富、义林、义华无考。义海、义彬、义公三房各立宗支,迁宁以后繁衍26代,人口3000余人)。

  添星(迁居湖南宁乡崔坪。添星后嗣以单传居多,人口300余人)。

  添霞(迁居湖南益邑石燕冲。添霞后嗣以七代单传于世,后始有发展,人口1200余人)。

  添辉(迁居湖南新化水竹梅田。添辉字光耀,已立宗支)。

  添顺(迁居湖南湘乡恩口。添顺字国正,已立宗支)。

  仁卿房族人主要植根宁乡,各类英才,遍布湘省,乃至全国各地。

  湖南省涟源市(县级市)井泉村有一支谢姓,始迁祖叫谢万鹏。他于清代雍正年间随父母迁至蓝田,从事经商业。他多谋善断,经营有方,很快便拥有商铺几十间,并在乡下购置田产,成为富甲一方的大户。当地有一陈姓,也善于经营,积财甚多,百姓传言“陈百万,谢八千”,可见陈、谢两家财产之多。乾隆四十五年,这支谢姓迁往井泉山。光绪末年,因坟山边界纠纷,谢姓与别人打官司,长年累月聚讼不休,导致家族衰落,由富变穷,新中国成立时被划为贫农成分。

  宁远县柏家坪谢家村有一支谢姓,迁地始祖谢庆成。据家谱记载,他们是能轩公三子望公之后,现已传至能轩公三十二世,现住村中人口1000多人,迁居广西和四川及衡阳等地以及外去工作创业的人口更多。他们的迁徙地、迁徙过程至今还未搞清楚,只能存疑了。

  本村公祠内原有“翰林院”、“进士”、“文魁”、“经魁”、“会魁”等牌匾,由于“文革”“破四旧立四新”时全部被烧掉。一块“御石碑”也不见踪影。现仅存石鼓一对和围杆石四根都已破损。本村谱记名人有山东巡抚谢赐履、浙江道监察御史谢济世,还有进士谢明经等等。

  十二、湖北

  湖北省石首市吉陵房谢氏系谢缵后裔。2008年湖北省《吉陵房谢氏族谱》主编缵公五十九代孙谢远明先生讲得非常详细,并附有迁徙示意图。吉陵公生二子(荣兀、光兀)。荣兀公生一子(庆益),光兀公生一子(庆候)。庆益公生二子(麟、凤),庆候公生一子(开)。麟公以进士于淳祐年间(1241-1252)荐任石首县令。因施德政,后擢升荆州刺史。凤公由邑庠而登贤书(原乡试中第叫登贤书),开公以“千户长”由衡州(衡阳)擢荆州府定远将军。兄弟三俱由宦而居家绣林。本支从此在鄂南湘北繁衍生息。明末清初时,有吉陵房十五世孙如宝、如玉迁徙湖南沅江、益阳。道光咸丰年间又有族人迁徙江陵、安乡、石门、监利、恩施、襄阳等地(公安支族人不属迁徙,因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安部分乡镇本属石首所辖)。自淳祐年迄今,700多年来本支瓜瓞绵绵,枝繁叶茂(除因种种原因未登记的外)截至2008年谱竣之日,上谱总人数达17662人。其中男丁9202人,女丁1984人,配偶6476人。除配偶和九世以上27人外,其中磷份750人;鼎份1672人;巽份113人;震份1748人;雲份2585人;霖份895人;履份267人;复份2417人;德份712人。

  汉川市的谢姓是明朝初年迁入的。汉川《谢氏宗谱》称:“溯吾始祖定用公,于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由江西迁荆湖之湘潭湘乡,转徙于应城西乡太子庙十家湾之花台而家焉。”由江西迁湖南,再迁湖北应城太子庙。太子庙地理环境优美,背倚龙屋山脉,面临长江、汉水,扼鄂中之要枢,地理位置优越。谢定用生五子:春一郎、春二郎、春三郎、春四郎、春十二郎。春一郎居天门合丰店、应城陈河;春二郎居应城市郎君桥马池沟;春三郎未详迁往何处;春十二郎移居京山人和店。春四郎生二子:仲五郎、仲六郎。仲五郁居京山罗店,仲六郎则居汉川西乡城林台。仲六郎也有两个儿子:安湖、安广。安广有两个儿子:文质、文彬。文彬有四个儿子:示祯、示礼、示祥、示禋。示禋一支迁居脉旺咀,其他几支后裔失考。迁汉川始祖仲六郎是一恂恂儒士,乐善好施,喜欢排难解纷,甚受宗族称道。如今仲六郎的后裔已繁衍到湘、鄂、赣三省的十几个省市。

  孝感的谢姓是元末明初由麻城迁入的。《澴川(即孝感)谢氏族谱》称:“溯谢氏自麻邑迁澴之际,适值元纲解组,明室初兴,干戈四起,海宇骚然,斯时之民,靡有孑遗,惟麻城居民岿然独存。其迁澴之始祖明远公,殆亦当时危城中之一分子也。而澴邑是时因迭经兵乱,老弱则横罹锋刃,壮者则征调他乡,居室则蓬蒿没人,田野则荒凉满目,其乱离之景像,无以异于草昧未开之时。迨明祖下诏移民,于是乎有由麻邑迁澴之事。此可考吾邑各姓迁澴之宗谱而知之。”这一段谱序写得很清楚,这支谢姓的始迁祖为谢明远,由江西迁湖北麻城,再迁孝感的。迁徙的原因是元末明初,干戈频繁,战乱不断,田园荒芜,百姓流徙,只有麻城没有受到多大破坏,谢明远当时也在城中。孝感是饱经战祸之地,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下令移民,谢明远便率全家由麻城迁到了孝感。麻城在湖北东部,距孝感约有250里之遥。谢明远到孝感后,卜居青山口务农教读,家计渐丰,子孙绳绳相继,散居于谢家岭、四汉河、道士店、谢家砦等地。后来这一支又繁衍于汉阳、汉川、黄陂、京山、枣阳等地。

  另据澴川二十五世孙大同谢安民撰写的《澴川寻祖记》一文,澴川始迁祖谢明远之父名固,叔父名本立,元末兵乱时本固、本立兄弟之父公正与兄公直只得携家人逃命。公直一家杳无音信,公直夫妇逃至奉新县时遭仇家杀害,本固、本立兄弟葬父后继续逃命,待局势稍定后返回故乡,已是家徒四壁了。迨至朱元璋与陈友谅爆发鄱阳湖大战,陈友谅败北,明远家乡到处都驻有明朝军队。陈友谅本谢氏子,明军悬赏捉拿陈友谅旧部及其九族,明远的仇家借机陷害。本固、本立兄弟只得逃往亲戚王以义家避难。但寄人篱下终非长久之计,本固携妻李氏、子明远逃到楚地黄陂县,不料战事又起,本固一家又逃至麻城县古亭。李氏不幸病逝,本固再续弦涂氏,生子道安,是为大悟谢氏之祖。明远于洪武七年(1374)携妻卢氏迁至澴川青山口谢湾开基,设馆授徒为生。永乐年间道安也迁回黄陂县(今大悟县辖)西南共木岗谢家湾立业。本立于洪武三年(1370)冒姓王家义男,改名永亭,居住江西安义县前泽村,至孙一夔状元及第,于成化年间奏请复改谢姓。湖北澴川(孝感)、江西安义(原新建县太平乡谢坊村)两支亲兄弟在分散6个世纪后始得相认。因此,湖北澴川的谢姓乃是从江西安义古源迁入的。

  枣阳谢姓是谢缵之后,明初自江西迁来,始迁祖叫谢紫红。据枣阳《谢氏支谱》及《世谢通讯》第二期(2001年1月出版)《枣阳谢氏家谱序》一文,明洪武二年(1369),谢紫红自江西新喻(余)迁往随朔茶庵(距随州城西15华里),生官保、私保两子。私保卜居随州,立有谢氏宗祠,官保从军任漕运使司,徙家枣阳,后来成为枣阳谢氏。后裔分居王家城、乌金店、资山、随场店、陈家店、兴隆集、土桥铺等地。迄今已历近三十世,还有迁居国内其他省及国外者。枣阳谢氏宗祠建在王家城。

  大悟县的谢姓与孝感的谢姓可能是一支。大悟《谢氏宗谱》记载,其始迁祖名叫谢一德:伯六公,字一德,原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于洪武七年(1374)由镇子巷瓦屑墩(今江西南昌市西湖区筷子巷)来楚,卜居黄陂县西南乡共木岗,葬此地南北向,配李氏。子重二、继艾,至第四世东里,字天真,由黄陂共木岗迁居谢家湾黄泥墩。因国难未平,避难麻城古亭。辛丑(永乐十九年,1421年)复回谢家湾,葬大河林石子岭北岸,子午向,配李氏,生子明远(孝感一世祖)。继涂氏,生子道安(大悟第一世祖)。由此看来,大悟、孝感的两支谢姓,始迁祖是同父异母的两兄弟。据《澴川谢氏宗谱》记载,谢明远是明太祖下诏移民时由麻城迁孝感的,而此时其父尚在麻城,至永乐年间才由麻城返回大悟谢家湾,道安也随着前来。从此劳燕分飞,一支定居大悟,一支卜居孝感。

  沔阳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陈友谅,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出身渔家。其祖父本姓谢名叫千一,因入赘陈家,遂改为陈姓。生子名普才,即友谅之父。友谅小时读书,略通文义,在县城当过下级官吏。元朝末年顺帝时,天下大乱,起义军蜂起,徐寿辉乘机起事,陈友谅投入寿辉大将倪文俊麾下,作战有功,升为元帅。不久,趁机杀死文俊,兼并其军,后又在太平(今安徽当涂)弑徐寿辉,称帝于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市长江东岸),国号汉。约张士诚东西并举,打算袭击建康(今江苏南京),败于江州(今江西九江),朱元璋乘胜追逐,友谅败走武昌。后又治楼船东下,与朱元璋决战于鄱阳湖,兵败中流矢而死。浙江永嘉(今温州)蓬溪《谢氏宗谱》则说友谅的祖籍在浙江永嘉。该谱说陈友谅本姓谢,是谢灵运第二十六世孙。蓬溪一世祖谢复经的七世孙分庚、丹、千、祟四派,因四人争夺财产将先世房屋典籍尽毁,其所居之地谢岙成为一片废墟。崇八迁往谢岙对面的渔湖;千一则携友谅迁往湖北沔阳。谢复经的祖父谢克忠,北宋元祐八年(1093)进士;父亲谢传,建炎南渡后寓居黄岩路桥,至谢复经时,于南宋绍兴年间自黄岩路桥迁往永嘉谢岙。

  随州谢姓是明初洪武年间由江西迁入的。随县《谢氏宗谱》修于清朝光绪二十九年(1903),谱序称:“古随谢氏开族自春时公始。春时公于明洪武二年(1369)由江西麻城(按:麻城今属湖北)迁居城外丁安街,至三世我公信公置有田宅为随籍。”谱中又称,江西以前无从稽考,故奉春时为始祖。谢春时原居江西九江府麻城县洪泉巷,后迁湖北德安府随县丁安街。春时有三子:和甫、公仁、公信。和甫之子公侨迁湖北沔阳;公仁、公信迁湖北枣阳。和甫、公仁两支后世不显,公信的四世孙谢功、谢宣均有功名,谢功是明弘治九年(1496)科举人,居河东江家店,其子笃宗在嘉靖年间中举,官至四川重庆知府。谢宣于明正德二年(1507)丁卯科拔贡,但未做官,居随州河西储家湾,即今之泉水井谢家湾。

  江陵谢氏是谢据后裔。华夏谢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1998年《江陵谢氏族谱》十修主编谢从武作过研究。

  江陵谢姓均系谢能轩之后。能轩公祖籍河南太康谢家堂,先祖谢瞻在晋义熙乙卯年出任豫章安城太守,遂家焉。后世子孙尊谢瞻公为安城派开基始祖,传至宋能轩公时,人丁旺盛,枝繁叶茂,蔚为大族。江西安福县义历开派始祖谢蕙字能轩公,系缵公二十九世、据公二十六世、瞻公二十三世孙,与仁公之子,为辛里义历以及吴楚各属一世祖。能轩公生于宋朝真宗咸平己亥年,宋仁宗庆历中官任奉直大夫徐州通判,至和中任满,迁回原籍居邑东辛里古平都县(今属江西省安福县竹江乡矮屋下店村),殁葬庐陵四十六都马子岭巽已向(现为吉安县里田乡林笔村的马子岭)达仙枪,谚曰大马赶小马,声名满天下,走马一条枪,声名播四方。配下村刘氏葬庐陵四十六都后团尖峰穴丑艮向(现为吉安县里田乡口潭村山上)。生子七爱、宜、望、晟、胜、载、寿。

  能轩公七世孙君用,君岳,君宪。此三公后裔在明朝中后期分别由江西省吉安府安福县竹江乡矮屋下店村迁入湖北省荆州府落籍,繁衍遍及城乡。现今分布于江陵、沙市、公安、荆州、潜江、监利、石首、松滋、荆门等处,还有转迁外县、外省及海外者有12000余丁。

  清朝中期,在江陵县谢姓较集中地钊三口建有祠堂,每年清明祭祖盛会,各地谢氏云集于江陵钊三口谢家祠堂祭拜先祖。那时交通不便,有条件的骑马摇船前往,无条件的徒步前往,族人们备感路途遥远,实为不便,于是在总祠堂东西两边各距50里建立两个分祠堂,即普济观祠、资福寺祠,历次修谱,三祠族人统一协调,前后修过六次,最后一次修谱时间是民国九年,由江陵钊三口总祠谢步瀛主修兼编辑。

  谢氏始迁江陵各地考:江陵多处皆有谢氏,问其来历答曰迁自江西,至问何祖始迁江陵,迁江陵者始居何处?则茫然无以对。今考康家套旧谱,但载寿卿公以下肇本、肇固、肇邦始迁江陵,前后皆无明文。王家湾残谱载轩公之后天、念、孝三公始自江西迁江陵,子孙蕃衍散处五汎各村。按肇本、肇固、肇邦三公既系始迁祖,不应前后缺如,使人罔闻,知天、念、孝三公啧啧人口,稽其世系上距轩公十八代,下传三珍,今尚分处资福寺附近,远者不过数十里,故有疑肇本、肇固、肇邦即为天念孝三公之号者。粤稽其时,其在清时中叶乎?若钊三口墨谱载轩公十世顺三公自江西迁江陵,郝汎为开基祖,似又在宋元之交矣。东谱云轩公一世谢启皆与成、与佩迁江陵谢家渊,出自东窗盖寿卿公裔也。南谱云十八世谢泉迁江陵二圣庵,又云十九世一峰迁江陵孟家垸(今羊子庙)等皆出自北溪盖德卿公裔也。寿卿德卿之裔皆祖君用公。又考十八世文十公迁冲和观,十九世廷爵公六子诗迁瓦台垸,廷禄公三子榜迁杨汗口今属钊三口祠,廷先公迁文村。二十世谢皆公迁杨湖岗即今车家渊十字渊,始迁祖今皆属资福寺祠。二十二世谢壁迁康家套,谢伦迁车湖档,今属普济观祠,皆与钊三口同出顺三盖孟卿公裔也,孟卿公之裔则祖君岳公,资福寺祠诸系多祖君用公,亦有祖君岳公者,普济观祠诸系多祖君用公亦有祖君岳公者。钊三口祠诸系全祖君岳公亦有祖君用公者。故虽迁徙无常或昔盛而今衰,或昔衰而今盛,世系因之多紊。而由本及末,循流溯源,犹班班可考。

  十三、海南省

  海南省谢氏系谢缵二十四世孙谢景温后裔。谢景温,字师直(绛公次子)北宋中期名臣,渡琼始祖。宋仁宗朝赐进士出身,官授大理评事,迁汝、莫二州通判,寻转江东转运判官,后任涟水军通判。1067年(宋熙宁元年)出为会稽令,徙真州提点江西刑狱。后历官京西、淮南转运使,擢侍御史知杂事,改直史馆侍读,迁知邓州府,寻转陕西都转运使,徙知潭州府,助章焞开五溪。1086年(宋元祐元年)宋哲宗嗣位后出知开封尹,授权刑部尚书,复为刘安世所论,迁知州,转琼州刺史,携其三子长东起、次东立、三子东望渡海入琼安抚黎民,为海南谢姓始祖。其长子东起,恩赐进士出身,诰封中宪大夫,北宋末期大臣,授正五品官位。卜居白沙村,后子孙迁居琼山东岸涌潭村,宏开科甲,奕世簪缨。卒后埋葬于今琼山区儒林村附近田洋的田埂边,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其子孙后裔遍布岛内十多个市县,有的移居海内外,港、澳、台等多个地区。

  十四、河北

  河北沧县有支谢姓,居住在大官厅乡谢官厅村。该村位于中国首都北京以南,沧州以西三十公里。明朝永乐二年(1405)建村,至今有600年的历史,现有谢氏族人千余名,系明朝武略将军谢贵后裔。据族谱记载,高祖名子兴,长子谢贵,次子福德。祖居顺天府(今北京)宛平县香山乡。二世祖谢贵因屡立战功,明永乐二年(1405年)二月二十一日钦敕封武略将军并世袭,调直隶瀛洲卫前千户(住所河北省河间市)莅任。君二世祖贵之弟福德于瀛东百里聂家庄(今谢官厅)开荒拓土以创基业。迄今二十五世。

  十五、陕西

  安康市居住着一支谢姓。据1933年第五次续修的安康《谢氏族谱》记载,这支谢姓“始居河南(今洛阳一带),继迁固始(今属河南),又迁江西。南宋渡江时,九二郎公由江西迁福建龙岩洲上坪。十五世祖映斗公于明末殁于王事,妣刘氏携子避迁汀州之武坪。乾隆初十七世祖世显公(号宸耀)复由汀州武平迁来陕西安康”。可知这支谢姓是清代由福建迁入陕西安康。家谱显示,入安康的时间是乾隆十五年(1750),始迁祖是谢世显(号宸耀),随迁入陕的二世谢陛、三世谢元恭、谢元毅。世显一家艰苦创业,耕读传家,传至第四世有兄弟7人,以后螽斯繁衍,成为陕南名门望族。如今这支谢姓迁陕已260年之久,约6000余人,分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