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乌衣巷中忆谢家--魏晋南北朝至清代谢姓的迁徙与分布(1)

  陈郡(治所在今河南淮阳)谢氏的主要聚居地是阳夏(jia)位于豫东平原,秦王嬴政二十三年(前224)置县,隋文帝开皇七年(587)改为太康县至今。早在先秦时期,阳夏已有谢氏先民,但因无名人、显宦,故史书没有记载。三国时,阳夏人谢缵出任曹魏政权的典农中郎将,阳夏谢氏才开始崭露头角。典农中郎将官阶五品,职权约相当于太守,名气不大。谢缵之子谢衡,以儒学见长,历任西晋国子博士、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国子”指公卿大夫之子弟,晋代专设国子学,负责对他们进行教育,国子学的主官为“祭酒”,“国子祭酒”是国家最高的教育行政长官。谢衡不仅学问、官职高于父亲,而且是谢氏播迁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于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中徙居会稽始宁(故城在今浙江上虞县西南50里),其后代在此发展繁衍,并开创东山会稽派谢氏,子孙繁衍,散居东山及江南各省,东晋至南北朝时三品以上官员100余名。谢氏在隋唐五代名人不显。宋代的谢姓已走出了隋唐五代时期的低谷,不仅人口进一步繁衍,分布地区比以前广泛,更重要的是政治地位扶摇直上,有母仪天下的皇后,有调和鼎鼐的宰相,有光昭日月的民族英雄,有学富五车的儒学家、诗人,特别是浙江富阳谢氏、浙江临海谢氏、福建泉州谢氏,以及当了安南国王的福建长乐人谢升卿等等,更是名人辈出。元明清时期是谢氏大发展的阶段,一方面是谢姓分布更加广泛,宋代之前谢姓多集中在长江以南,元代以后这种格局有了变化,长江以北的省区也有了更多的谢姓。特别是在明代中叶以后,谢姓开拓到了大陆以外的地区台湾等地;清代谢姓向台湾的迁徙更加频繁,同时东南亚诸国也有了谢姓的足迹。另一方面,这一时期谢姓人才辈出,灿若星斗,政治家、理学家、画家、医学家、军事家不时涌现,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均有建树。为叙述方便,我们还是按省区胪列。

  一、浙江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浙江谢姓是从阳夏(今河南太康县)迁徙来的。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促使中原士民大举南下,我国历史上出现了汉族南下的浪潮,谢姓也在其中。西晋在经历了“八王之乱”后,国力急速下降,匈奴族乘机崛起。永嘉五年(311)六月,刘曜、石勒、王弥率兵围攻洛阳,怀帝司马炽被掳,后被杀死。刘曜等“焚烧宫庙,逼辱后妃”,“百官士庶死者三万余人”,洛阳到处都是断壁颓垣,一片瓦砾。百姓在锋镝之下辗转沟壑,星散四方。自洛阳陷入刘曜之手后,“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晋书王导传》上的这句话也许言过其实,但逃难人群相当之多当是没疑问的。这些百姓的遭遇如何呢?《晋书刘琨传》说,当时民众“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扶老携幼,不绝于路。及其在者,鬻卖妻子,生相捐弃,死亡委危,白骨横野,哀呼之声,感伤和气”。这真是一幅血泪斑斑的图画!在大规模的南迁浪潮中,人们通常是按籍贯聚集若干家,以便路途中有个照应。然后是节节迁移,即在一个地方稍作停留,然后再往前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流民群。南渡的官僚士族在逃难的同时,还带着宗族部曲,沿途又收集流散,以壮大自己的势力。据已故的翦伯赞教授在《中国史纲要》中估计,到达长江流域为至少有70万人,另有20万人因种种原因,未能到达长江,而是聚居到了山东境内。为了安置这些南迁的汉人,东晋政府在长江一带设置了不少侨州、侨郡、侨县,如南徐州、南豫州、雍州、秦州等,官吏都是用的北方人。

  永嘉五年九月,石勒袭击阳夏,谢缵的家乡成了战场。其时谢缵已经亡故,居住在阳夏的是他的儿子谢衡。为躲过兵燹,谢衡全家跋山涉水,由陈郡阳夏辗转来到了始宁(浙江上虞),以作求田问舍之计。唐代谢肇写的《谢氏宗支避地会稽序》云:“西晋祭酒公衡,又本于阳夏。永嘉不兢,来寓于始宁,至太傅安石、大元帅万、石,诚为江左望族。”现藏上海市图书馆的浙江上虞北门《江左世家》(谢氏族谱)称:“晋太傅安石之祖衡公,由陈留阳夏徙居会稽,遂为越人。”

  谢衡率子南迁后,子孙繁衍,散处山东及江南各省,诚如宋人苏洵《赠谢氏谱序》所说:“迄晋,吏部尚书讳裒,字桓彝,生子六:长奕、次据、三安、四万、五石、六铁,俱为公侯将相。厥后繁衍各省,有迁于建康、歙州者,有迁于姑苏、云间者,有迁于绍兴、宁波者,有迁于江西吉安者,有迁于福建汀州者,有迁于山东济南、兖州者,有迁于湖广宣城、广德者,皆出于裒公之一脉也。”苏洵是宋代文学家,诗人苏轼、苏辙是他的儿子,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这篇谱序中的话是绝对可信的。这就是说,江南谢氏多是谢裒之后,也即谢缵的后裔。

  附:阳夏谢氏世系表

  注:此表与《世说新语陈国阳夏谢氏谱》大致相同。

  从东晋至南朝,是陈郡谢氏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在近三百年里,谢氏见于史册者就有100余人,进入统治阶级权力中心的三品以上大员便有33人。王谢比肩,传誉千古;淝水一战,震古烁今;大谢小谢,文采风流;乌衣望族,宝树家声。

  浙江温州的谢姓是南朝宋时迁入的,奉谢灵运为始祖。灵运的祖父谢玄辅佐叔父谢石,在淝水之战中大败苻坚,积战功被封为康乐公,至灵运时仍袭其爵,时称谢康乐。宋武帝永初三年(422)七月,灵运贬为永嘉(浙江温州)太守,灵运是狂放不羁的诗人,喜欢徜徉山水,不理政事,四处遨游,永嘉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的履痕。他发现这里山山水水可与会稽媲美,便把老母也接来任上颐养天年。永嘉之东有乐清县,该县之东有风景秀丽的雁荡山,灵运得知后即前往游览,欲探源深入,苦无路径可循,只得返回永嘉,后人因称灵运驻足小憩之山岭为谢公岭。不久,灵运辞职返回会稽,再任临川(江西抚州)内史,携子凤及长孙超宗赴任,次孙超祖则留居永嘉侍奉祖母。不久灵运在广州罹难,超祖便定居永嘉,不再迁徙了,因此这一支谢姓尊灵运为始祖。后来这支谢姓瓜绵椒衍,分布于瑞安、平阳、乐清等地。《永嘉鹤阳谢氏宗谱序》云:“谢氏系出永嘉郡守康乐,及康乐为临川内史,携其子凤及长孙超宗以行,留次孙超祖侍张太夫人于永嘉之第,遂宅居焉。”

  (二)宋代

  富阳谢氏是宋代一个显赫的家族。这支谢姓是谢安之后,祖居太康县。宋朝初年出了个谢懿文,任杭州盐官县令,死后葬于富阳,遂以富阳为家。谢懿文之孙谢涛是北宋初期著名诗人和文学家,太宗淳化年间进士及第,为梓州(今四川三台)榷盐判官。李顺反于成都,谢涛设守御之策,因功迁观察推官,权知华阳县(今陕西华阳东),治民有方。改知兴国军(今湖北阳新),以治理有功召对长春殿,赐五品服知曹州(今山东菏泽)。曹州赋税多输往睢阳(今河南商丘)供给军队,百姓苦不堪言,谢涛便留下不再输送。至蜀中公干,荐举三十余人为官,宰相怀疑荐人太多,谢涛表示如所举不实,愿连坐。官至太子宾客而卒。谢涛弟谢炎,效法韩愈、柳宗元文体,与卢稹齐名,人称卢谢。端拱年间进士,知华容、公安两县。谢涛之子谢绛字希深,以文学知名,善议论,以父荫试秘书省校书郎,又登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知汝阳县,迁光禄寺丞,擢秘书阁校理。历官朝散大夫、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出知邓州(今属河南)。死后葬在富阳县城东十里春明村其父墓旁,由欧阳修撰写墓志铭,王安石撰写神道碑。谢绛有六子:谢景初、谢景温、谢景清、谢景平、谢景回、谢景之。景温字师厚,号今是翁,庆历二年(1042)进士,以荫为太庙斋郎。知余姚(今属浙江)县,禁民私自煮盐,以增加国税。通判汾州(今山西汾阳)、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所至政绩突出。后又任湖北转运官、成都府路提点刑狱。神宗熙宁初年因反对青苗法、免役法被劾免职。博学能文,尤长于诗。女儿嫁诗人黄庭坚为妻。著有《宛陵集》。与王安石善。自京西淮南转运使骤升侍御史。因诬苏轼以取媚王安石,为人所诟病。知潭州(今湖南长沙)时,协助章惇开五溪,以功进官。元祐中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徙知河阳(今河南孟州市)卒。景平是当时的诗人和文学家,任过秘书省秘书郎。景温生三子:谢东起、谢东立、谢东望。景温曾贬谪至琼州(海南海口市),东起等弟兄三人随往,分别居住琼山东岸涌潭村、遂溪县槟榔村、琼山白沙村(后东立次子求武迁澄迈富实都夏岭村)为始祖。

  临海市位于浙江东部,县级市,属于台州市(地级)管辖。南宋时这里谢氏出了皇后、宰相等权势炙手可热的人物,因而享誉遐迩。这支谢氏原籍阳夏(河南太康),是谢安之后。谢景之是谢安第二十四世孙,南宋宁宗时宰相谢深甫之父。后因曾孙女谢道清为理宗皇后,被追封为秦国公、鲁王、卫王,葬浙江省临海县北12里松山旁。景之之子深甫进士及第,历官嵊县县尉、昆山丞、籍田令、右正言、起居郎兼给事中、知临安府、知建康府、御史中丞兼翰林学士院侍读学士、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宁宗时被封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参预军国大事,成为调和鼎鼐的宰辅大臣。深甫有二子:渠伯、方叔。渠伯早逝,但渠伯之女道清为理宗皇后,度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咸淳十年(1274)恭帝即位后又尊为太皇太后,主持国政。德祐二年(1276)元军攻入临安,被迫递降表,同时下诏令守扬州的李庭芝降元,被庭芝拒绝。她被元朝押送大都,降封为寿春郡夫人,后来客死大都,年74岁。方叔寓居威州(今四川汶川),遂为威州人。宁宗嘉定年间得中进士,官监察御史,理宗淳祐年间知枢密院事,拜左丞相,封惠国公,卒后,葬于临海市北浮冈岙。谢渠伯有一子谢奕,被理宗封为郡王爵位。方叔有二子:长谢洪永,次谢洪叔。洪永于理宗宝庆年间登第,度宗咸淳年间被封为临江总管大都督。恭帝德祐年间元兵入寇,年已70岁的洪永奋起率兵抵御。端宗即位于福州,洪永尽力辅佐。致仕后居住福州,死后谥忠毅,葬福建古田县黄柏山。洪叔历官礼部侍郎、兵部尚书。谢奕有三子:谢童、谢暨、谢宴。谢童在理宗朝授两浙镇抚使、枢密院枢密使;谢暨累官殿前都指挥使、节度使;谢宴也任节度使。这是有宋一代谢氏最辉煌的一支。

  属于绍兴市管辖的上虞市谢氏系谢安之后,浙江会稽《窦疆谢氏家谱》称:“江东谢氏皆自安石公始,自安石公三十三传至万二,为上虞之始祖。万二讳沼,字行渚,宋时由嵊县之乌坑迁居上虞新街口。乌坑以前不明,惟知万八讳涛,字行清,为余姚始祖。万十七讳波字行澜,为会稽漫池始祖。万二之孙仁斋由上虞新街口分居北门外之后山,即窦疆,系雪舟之曾祖。”雪舟为明初进士,元代只有89年,窦疆为其曾祖,估计迁上虞北门外后山的时间为南宋末年。

  章安镇位于浙江台州市椒江区西北角,南邻椒江。历史上椒江区与黄岩区合称“黄奢”。黄奢、临海、天台一带的谢氏,多与南宋宁宗朝宰相谢深甫有亲缘关系。如今店溪村、后谢村保存有《章安谢氏宗谱》、《黄奢东山世谱》。《章安谢氏宗谱》称,本支始祖为宋代的谢遇,后居临海太平乡;其兄俨后迁临海八叠,弟兄二人同为谢恺之子,尊谢缵为一世祖。《黄奢东山氏谱》也是谢缵之后。该谱附有下林前村谢朝璧的世系,他是北宋时由福建迁入的。《下林前谱序》说:“谢朝璧公闽之莆井(莆井赤岸)人也。大宋庆历之年登进士,随迁南阳县令。嘉祐元年(1056)选仕台之总巡,世乱,遂居丹崖八叠,是为台之鼻祖也。二世、三世廷赐公、迪公俱登宋元丰、政和二年进士第,一官至刑部右侍郎,一官至云南左都御史……嗣后人丁繁衍,选居平泉、乐邑松江、长泾、天台,分支聚族。十一世廷希公转迁临邑上风山,十二世祖学贵公玩游小桐,忽见下林之区四山拱秀……遂卜宅而家焉。”元丰是哲宗年号,政和是徽宗年号,政和二年为1112年,已是北宋末年。谢迪为第三世,登第时当在20岁左右。从谢迪至第十二世学贵,当中共经九世,若以20年为一世,共为180年,减去谢迪20年,余160年。从政和二年至祥兴二年(1279),共167年,由此可知,这支谢姓迁入下林前的时间为南宋末年。

  南岙位于浙江省平阳县中部、鹤溪镇南部,现存族谱一套,即《南岙谢氏宗谱》,该谱追叙修谱情况时说,自宋南渡始祖太乙传六世祖谢孔琢纂谱,清代道光壬寅(1842)的谱序说:“迄宋太乙公籍居闽省漳州南靖县,职受文华殿大学士,即住闽之始祖也。延至五世祖月辉公伴读东宫,六世祖孔琢公明之进士……”这一族谱明显有误。宋代南渡是高宗建炎年间,即从公元1127年开始,再传五世至谢孔琢,也不过一个世纪左右,南宋尚未灭亡,谢孔琢怎能是明朝进士?位于浙江瑞安市西南方、飞云江南岸的平阳坑有一套清代道光年间的《陈留谢氏宗谱》其中云:“始祖谢宏仓(号太乙)祖居福建漳州府南靖县,六世孙谢孔琢,明永乐进士,正统五年(1440)知吉安府,解组家居,纂修族谱。”证明孔琢是明成祖永乐年间进士,他的六世祖谢太乙决非南宋初年迁入漳州南靖县的。尽管如此,浙江平阳的谢姓历史想必也是很悠久的。

  茂峰现名茂竹园,原属平阳县六都,后改名泰顺县万排乡茂竹园村。该村位于与福建福鼎交界处,是偏僻的丘陵山区,全村都姓谢,是谢安之后。浙江泰顺茂竹园《茂峰谢氏家乘》称:本宗始祖七十四世谢必鑫之父谢守及大伯爱、二伯镪四人,因所居地非通衢之所,二因遭水灾,三因淳祐十二年(1252)携家30余口迁长溪赤岸。半年左右,除五叔佑公留居外,其他三兄弟又迁雁溪上泮。但谢恕不中意,独又迁处州芝田县东坑谢桥头。此时已是南宋末年,赵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谢必鑫时在元初至元年间迁罗阳茂峰开基。这支谢姓以申伯为一世祖,第六十四世谢恩中宋仁宗嘉祐戊戌(1058)进士,授广东潮州刺史,因母老不仕,卒于神宗熙宁年间。第六十六世谢良弼在徽宗崇宁年间中进士,授山东山阴(按:此处有误,宋代山阴是浙江绍兴,不在山东)县令,升浙江御史,卒于靖康年间。谢良弼的叔父谢志章在宋哲宗绍圣年间任广东三河司巡检。第七十四世谢必矗在南宋末端宗景炎年间迁长溪赤岸,半载后复迁雁溪上泮,其弟必鑫在宋元之交从福建迁至茂峰开基。

  谢建龙先生在关于“泗门谢氏渊源”称:三国时,申伯的三十五世孙谢缵,任曹魏典农中郎将,职责是掌管农业生产、民政、田租,官阶与太守同。谢缵为官时寓居洛阳,死后由其子谢衡扶柩归葬阳夏谢家堂村(今属河南省太康县),至今坟茔、墓碑犹存。

  司马氏统一中国后,谢衡任西晋国子祭酒。永嘉之乱时,中原士民大举南下,谢衡携全家由阳夏辗转来会稽郡始宁县之东山(今属浙江省上虞市上浦镇)定居,史称东山谢氏。

  谢氏初到江南,门第并不显赫。后有谢衡的孙子谢安东山再起,指挥淝水之战使晋室危而复安。孝武帝赠谢安为太傅,又追封为庐陵郡公。还封谢安弟谢石为南康公,子谢琰为望蔡公,侄谢玄为康乐公。一门四公,荣耀无比,东山谢氏遂成为与琅琊王氏齐名的江左望族。一直到隋兵过江,谢氏才随着南朝的结束而没落。

  五代后唐时,谢安的十六世孙谢造任台州同知,从始宁迁居台州临海。南宋时,谢造十世孙谢深甫,官至右丞相,卒赠太傅,追封鲁王。谢深甫长子谢采伯,封节度使,卒赠太傅、魏国公。谢深甫次子谢渠伯,以女谢道清为理宗皇后,封太师、魏王。南宋百余年,临海谢氏先后有四人封国公,四人赐以王爵,临海也就成为东山谢氏中兴之地。

  元兵南侵前夕,寿和太皇太后谢道清恐临海谢氏聚居一地,有所不测,命族中子弟分赴各地避难。于是,谢深甫的六世孙谢长二自临海八叠迁居余姚泗门。

  明成化十一年,谢长二的十世孙谢迁中状元,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官至谨身殿大学士,卒赠太傅。谢迁弟谢迪中弘治十二年进士,官至广东左布政使。谢迁仲子谢丕中弘治十八年探花,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泗门谢氏遂成姚江望族。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二代,泗门谢氏得贡生以上功名者50余人,有120余人授予各类官职。从谢长二迁居泗门以来,泗门谢氏现已繁衍到二十八世,人口近5000人(迁居外地的不计)。泗门成为东山谢氏再兴之地。

  从元代至民国,泗门谢氏因各种原因,迁居外地的也不少。在北京、上海、武汉,江苏的南京、无锡、苏州、常熟,安徽的亳州,江西的景德镇,省内的杭州、湖州、衢州、宁波、绍兴、上虞、临安、象山、海盐、海宁、萧山、诸暨,以及台湾、香港地区和新加坡、日本等地,都有泗门谢氏的后裔。在江苏新沂、山东郓城等地,泗门谢氏后裔都已发展到近万人。笔者所见,浙江上虞谢氏族谱和太康谢氏族谱均尊谢缵为一世祖,太康谢氏族谱清楚记载长二公为缵公三十四世迁上虞东山。

  (三)元明清时期

  平阳在浙江南部,属温州市管辖,这里有好几支谢姓是明代以后从外省迁入的。谢刚先生主编的《平阳谢氏志》对平阳谢氏各地迁徙都作了阐述。

  台佐公:原籍福建同安莲花山人,明万历年间任温州司狱,后升江西永吉巡检,万历三十年(1602)复返温州徙居平阳立头内岙为谢姓开基祖。他携家眷来温,其子武卿公卜居温州城西。其孙朝书公后又迁居平阳北港内岙,历经300多年,传承十五代,现后裔旺盛,最低辈分为“毓”字辈。新中国成立后修谱4次,据谱统计,凡本祠的人丁共有1500多人,将近1/2人口移居到外地。如杭州、长兴、湖州、安吉、青田、温州、梧田、巨溪、永中、瑞安、泰顺、苍南,还有湖南省衡阳等地。

  进楚公:世居福建泉州南安石鼓林,生万历庚辰(1580),妣江氏,子三:姚溪、仰诉、春秀,全家迁居福建霞浦赤岸后山(当地叫缸)。进楚在霞浦后山去世。其子姚溪、仰诉、春秀与母江氏,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迁平阳四十二都后庄。后改名为缸窑。姚溪为缸窑开基祖,仰诉为萧江后林开基祖,春秀为苍南矾山杨家井开基祖。

  建镳公:于天启四年(1624)从泉州南安石鼓林迁徙平阳鳌江山外为谢氏开基祖。

  仲渊公:于景泰二年(1451)由福建漳州赤岸迁徙平阳四十五都南湖浦尾为开基祖。

  时淑公:于万历十一年(1583)从福建漳州南靖贵仁里仓马头迁移到平阳十八都梅源里凤岙为十八都谢姓开基祖。经历400多年,承传十六世,现最低辈分为“忠”字辈,新中国成立后曾修谱4次。本祠现有9880多人,向外迁出的有6335人。

  兴洁公:其祖孔琢公从福建泉州到江西为官后迁瑞安大日,曾孙兴洁于万历十八年(1590)从瑞安四十八都三港庙迁居平阳鹤溪南岙为谢姓开基祖。

  普养公:同弟普胜、普弘三兄弟,扶母带眷携子,于万历廿七年(1599)从福建厦门同安莲花山归得里下尾溪徙居平阳麻步下泛。分居为:普养为麻步下泛谢氏开基祖,普胜为苍南三大庙谢姓开基祖,普弘为温州白象桥下岙谢姓开基祖。

  一美公:父仲章,在万历三十年(1602)由福建南安石鼓林同次子廷浩、三子廷,迁居平阳麻步西村,又娶继妣黄氏,生三子:廷让、廷诲、讳廷(无传)。

  苍南县桥墩镇有一个叫埠头的村子,位于苍南县西南桥墩镇西部,靠近泰顺县,该村现存《陈留郡谢氏宗谱》一部;修于光绪戊申(1908)。谱中说这支谢姓原居福建永定高陂里,故至今称永定谢氏。四世念二(以南宋理宗时任春官的谢宗贺为第一世)、五世伯三、六世千四皆元时善士。至明七世祖伯仲五人,均兰行五,别居里之上洋山前。次子石清幼瞒母蒋氏育于里之斧岗城下邓十三家。邓无后,石清以谢兼承邪祀……石清长子师圣生宗权,宗权生受禄,受禄生福寿,福寿生扬保,扬保生法风,法风生惟华。惟华子五,文厚行四,文厚子元和、元玖、元兴三人,于康熙初年离斧岗游至平阳松山,循溪而入,见峰回路转,林深土肥,欣然有得,遂居于平(阳)、泰(烦)联属之处,若矴埠头,若金山岭,若银塌坑者。世系表表明,这支谢姓传至谢惟华时已是清朝初年,惟华有五子,只有第四子文厚这一支移入浙江苍南矴埠头等地,其余四子则移居江西。

  二、广东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广东省雷阳等地居住着一支谢琨的后裔,据《雷州谢氏族谱》记载,这支谢姓来自晋代,是谢缵之后。雷州谱、潮汕的《谢氏家谱》记载,谢裒之子谢据有三子:方、朗、允,谢琨系谢方之子。谢琨自幼勤学,笔力雄健,常与谢灵运、谢瞻、谢晦等谈诗论文,共处乌衣巷,时人称作“乌衣之游”。后来迁居福建莆田县井头村。东晋恭帝元熙元年(419),谢琨奉诏任粤东都督学政,任满后适逢兵乱,不能东归,因暂居于交州古合(今广东雷州),这里山明水秀,林壑优美,谢琨不愿再长途跋涉返乡,便定居于此,成为雷州人。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444),已届80高龄的谢琨一病不起,与曾祖母庄氏、夫人陈氏卜葬于椹川(广东遂溪)太平白鸽山。谢琨的后裔瓜瓞绵衍,星罗棋布,散处于高(今广东阳江西)、廉(今广西合浦一带)、雷(广东海康)、琼(今海南琼山)、四川所属的县市,《雷州谢氏家谱》尊谢缵为一世祖、二世衡、澄,三世鲲、裒,四世尚、奕、据、安、万、铁、石,谢据之孙、谢方之子谢琨是谢姓来雷州开基创业的始祖。

  (二)宋代

  潮汕谢姓奉谢升一为始祖,南宋末由福建莆田迁入。升一入潮之前,这里就有谢姓居住,如唐代从福建建宁迁入潮安县风塘的谢启元,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海阳县谢言进士及第,均早于升一。不过这两支门祚衰微,后世湮没无闻,而升一以郡马之尊率兵来潮,其声望自非谢启元、谢言后裔能望其项背,因此潮汕谢氏奉升一为潮汕始祖,当在情理之中,无可厚非。

  据潮梅宗支派第一次续修谱和海外族谱及史料记载,谢升一号壶山,宋朝郡马,申伯七十四世孙,系福建莆田涵江谢斯立第十世孙。宋度公年间,奉旨偕同郡主赵氏夫人,领铁牌总管,率忠勇17将,辖惠、潮、梅三州,御寇安民,抗元扶宋,建府第、祠宇于龙溪都多文陇乡(即潮安县庵埠镇东郊村)。初在揭阳梅岗都尖山(即谢坑山仔后)暂居,晚年移住东郊。壶山有四子:乐田、乐毅、乐静、乐耕。长子中正号乐田,为潮安庵埠东郊、普宁县鲤湖等乡之祖;次子乐毅为潮安岭头、汕头金窖、普宁县鲤湖等乡之祖;三子乐静为揭阳谢坑、潮州郡南等乡之祖;四子乐耕为潮安玉窖、揭阳翔龙、桃山等乡之祖。子孙昌盛、绵衍于粤东及近邻诸省,支派分居港澳、台湾及南洋诸国;人数众多,誉扬中外,堪称望族。广东揭阳桃山《谢氏家谱》记载:“我族始自光州固始入莆田,至斯立公始登第(宋元丰己未进士),为莆田始祖。十传至壶山公,领宋铁牌为总管,镇于潮州。值元之变,遂家于古榕尖山为揭阳始祖。”

  任崇岳教授查阅过这一支谢姓的资料,莆田谢氏是从光州固始入闽的,这一点与谢氏家谱吻合。福建《游洋志》记载:“古陈留(河南开封)人,初自光州辅王氏(王审知、王潮)兄弟入闽,继乃卜宅于来苏里、何岩之中。”至谢斯立始登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时彦榜进士。斯立之子谢史,南宋绍兴八年(1138)黄公度榜进士,做过潮州府学教授,太常博士。教授就是学校的教师,太常博士属太常寺管辖,掌管礼乐、郊庙祭祀、社稷、陵寝等。太常寺的首领是卿,副手是少卿,卿下面是丞,丞下面才是博士。谢史虽到中央做官,但官职不高。谢史有三子,依次为谢洪、谢莹、谢升贤。谢洪、谢莹二人绍兴三十年(1160)同榜登第,谢洪先后任广东海丰县主簿,调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县丞,谢莹只当了个德庆(今属广东)府学教授。谢升贤是端平二年(1235)进士,先后任县尉、书堂院长、兴宁(今属广东)县令。谢莹之子谢之任,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木待问榜进士,淳熙十二年(1185)任长汀县(今属福建)知县。从之任到壶山,中间经过谢范、谢候善、谢圣保、谢凤、谢天佑五世,但史籍无载。谢升一号壶山,是因为莆田有壶公山。清代嘉庆年间修的《谢氏宗谱序》说:“我族本自壶山公宋季由闽之莆邑,总管潮州路,遂家居揭邑梅岗。子孙繁衍,别居不一,派分已久,经建立大宗祠,坐址大和都玉窖乡,共祀壶山公以为开基始祖。其代传世系,各就分派记录。”共祀壶山为开基始祖,分派记录,解决了当地不同谢姓分支之间的矛盾。

  与潮州市毗邻的揭阳市有许多谢姓,都是宋末爱国诗人谢翱之后。谢翱字皋羽、皋父,号晞发子,谥乐耕,原籍福建长溪,后徙浦城(今福建福安市晓阳镇晓阳村)。其父谢钥终身不仕,但著述甚富。谢翱于德祐二年(1276)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投奔文天祥,任谘议参军。次年八月进入潮阳,其妻毌氏在舟中产一子,取名怀壶。后文天祥被元兵俘获于海丰五坡岭,谢翱潜回潮阳,携妇将雏隐居于白土村。不久,元兵到白土村,谢翱将妻儿托付给潮阳海门一农夫,自己离潮经福建转入浙江。谢翱留在潮阳的妻子毌氏及其子怀壶移居揭阳,第一个移点即现在的榕城,榕城原名玉窖村。过了不久,又移至今揭东县玉窖镇上乡、厦乡,也把玉窖村这一地名带去,同时遵照谢翱的嘱托,统称这一带为“翔龙”,以纪念宋朝最后一个皇帝赵昺登基之地。翱子名怀壶,怀壶有西河、东山二子,分创玉窖之翔龙和炮台之桃山两个支系。桃山乡《永思堂谢氏重修族谱序》说:“谢氏称潮州著姓,而揭阳之族尤大,系出浦城梦笔山。宋祥兴间有讳翱谥乐耕者,勤王于潮,遂为潮人。此揭之始祖也。乐耕公传怀壶公,再传曰东山、曰西河,为桃山玉仓一支、翔龙口处一支。又再传曰宗文,为桃山派;曰宗杰,为玉仓派。”700余年来,谢翱的后裔已繁衍成一个庞大家族,如今分布于粤东揭阳市的揭东县、揭西县、揭阳市区、普宁市、惠来县;潮阳市、汕头市、丰顺县、陆丰县、海丰县等地的大小村庄近百个,子孙遍及广东及东南亚,人数达10余万之众。

  需要强调的是,谢壶山、谢翱都是抗元志士,两人籍贯都是福建,他们在南宋末年几乎同时到达潮州,后裔又都卜居于潮州、揭阳一带,往往是同一地区既有壶山之后,又有谢翱裔孙,这是十分有趣的现象。

  梅州的谢姓是南宋末从江西迁入的,始迁祖为谢新,乃谢混之后,又称朴六公。泰国合艾市原市长、议会议长谢其昌据家藏谱牒资料并搜集各房谱乘编纂成的广东梅州《西周谢氏始祖申伯公家谱》说:“公名朴讳新,号汉卿,又号江南居士,为清春公第五子,原籍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里。因唐末黄巢作乱,升平之后,上祖移徙江西雩都县羊里都创居。南宋端宗立于福建省福州,景炎元年(1276),江西安抚使文天祥应诏勤王,始祖朴六公讳新任谘议参军,随军转战。收复梅州之役,因功由江南升任为梅州尉令,时年26岁,时为景炎二年三月(1277),遂家焉。是为广东梅州开基始祖。”在任期间兴利除弊,体恤民情,遍野有甘棠之诵。谢新有三子:长子天佐居梅县周溪白渡,次子天佑居梅县丙村,三子天保居江西会昌,后迁潮州南门。

  广东开平谢氏乃宋代名臣谢绛之后,谢绛是浙江富阳人,谢缵二十一世孙。他有六子:景初、景温、景清、景平、景回、景之。宋神宗熙宁年间,谢景温,元祐年间升为宝文阁直学士,将家迁往广东南雄。景温之子才甫、和甫、华甫由南雄迁于临海(今属浙江)北郊,才甫居住在登名里豫富村,和甫居住在新会市大板桥,华甫居住在新兴仓步里,各得其所,他们三人是再迁祖。才甫生一子名万庄,万庄生二子叫德新、德清,德新之子名皓然,为谢姓东房,德清四子如圭、如璋、如玉、如璧为谢姓西房,仍居登名里。如璧之子起岩,起岩之子公明任元代将仕郎,由登名里迁于得行双门,是三迁祖。公明生六子,长子名和,号晓山,继承祖业,仍居住在登名里。次子名叫稠,号春山,居住在隔水村头。三子叫利,号一山,为元朝教谕(县教育局长),仍居住原地。四子穆,五子穰幼年即已夭折,六子名字叫称,号荣山,分居潭边园仓。此六人都是谢公明的支派。今日临海的谢姓从近的说是南雄谢姓后裔,若从远处说则是吴越谢氏的后裔。

  番禺的谢姓是谢据之后,南宋孝宗淳熙年间迁入的。番禺芳村《谢氏族谱》称,谢据后裔谢石泉字艺芳号艺圃,宋淳熙中任南雄总管府照磨,其子谢六郎由南雄迁番禺大田,孙谢芳圃迁莘田,弟廷芝迁东莞石滩。谢芳圃之子谢义叟迁芳村,为芳村始祖;义叟弟信叟迁番禺市桥为市桥始祖。

  南雄的谢姓是北宋末年迁入的。北宋末年金军牧马南寇,颠覆了北宋政权,徽、钦二帝在汴京被押解北上;高宗仓皇南渡。当时,干戈纷扰,中原板荡,士民百姓也纷纷跟着逃难。一部分随高宗走东南,流寓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则跟随被哲宗废黜了的皇后--隆祐太后沿赣江走洪州(江西南昌)、吉安(今属江西)、虔州(今江西赣州)。自建炎三年(1129)七月太后走洪州,至次年八月回到临安(今浙江杭州),这一年之间,金军穷追不舍,虔州发生兵乱,跟着逃难的士民,艰难困苦,自不待言。后来太后回到临安,那些士民既没有随太后去临安的条件,又为金兵所阻不能北还,因而不得不南渡大庾岭,以求得安身立命之地,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就说,“时中原士大夫避难者多在岭南”,士大夫不少,百姓就更多。渡岭以后,因高山阻隔,比较安全,百姓暂时栖息于岭下的南雄。南雄有个地名叫珠玑巷,是逃难的百姓把祥符(今河南开封)有个叫珠玑巷的小巷名字搬到了南雄,以表示自己不忘祖籍中原。番禺市桥《谢氏族谱》载有《珠玑村三十三姓九十七人流徙铭》(东莞荚村《罗氏族谱》也载有此铭)说:

  珠玑流徙,罗、湛、郑、张、尹、丈、苏、谢、陈、麦、卢、汤、温、胡、赵、伍、曹、区、李、梁、吴、冯、谭、蔡、阮、郭、廖、黄、周、黎、何、陆、高发其祥。九十七人,开辟烟瘴。三十三姓,永镇南方。子孙万代,为国栋梁。文经武纬,愈远愈昌。

  北宋末年的移民浪潮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移民,谢姓从中原进入广东的南雄是很自然的。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特别是德祐二年(1276)元将吕师夔攻陷南雄、韶州(今广东韶关),宋将曾逢龙、熊飞殒命沙场,南雄百姓,特别是那些原从中原侨迁岭南的子孙后裔,又不得不更往南迁,到了今广州一带。

  东莞东坑谢氏始世祖讳君玄、字崇德、号拱宸。于南宋末年偕子廷秀从南雄珠玑巷迁徙到东官(东莞城)石崇巷(石涌巷)居住。

  始世。君玄,生于1158年。妻崔氏,关庄宁彦公之长女,生于1159年。生一子廷秀。妾伦氏生一子毓秀,居东莞望牛墩。

  二世。廷秀,居莞城,生于1179年,妻黄氏,沥头人。生一子文可。

  三世。文可,字章祥、号国祯。生于1204年。妻袁氏茶山人女。章祥为乡举人,南宋迪功郎。任宋湖广汉阳府教谕。归里后居东莞县京山司文顺乡三都草塘北门坊谢屋巷。生三子。

  四世。梅实,字石甫、号玉琼。梅卿,字禄甫、号雪琼。梅秀,字玉甫、号鼎亭。

  五世。梦池,字映波、号菉塘,为梅卿子。元朝任广西庆远府宜山县知县。

  六世。克诚、克铭、克礼。为梦池三个儿子。克铭后裔居井美村,克礼后裔居新门楼村。克诚无后。

  七世。方茂,为克礼之子。生三子:有叙、有森、有广。有森携四子及孙迁徙广西。

  文可后裔现居东坑有六千余人口,另有较多居异乡及海外。

  亦有谱载:君玄父名纲槎,又有记为胜熙。君玄有兄弟三人:君宇、君玄、君宙。

  (三)元明清时期

  饶平位于粤东,属潮州市管辖。饶平的谢姓是宋代民族英雄谢枋得之后,如今饶平、潮安、普宁、澄诲、潮阳、梅县、蕉岭、平远等地的谢姓,有许多是枋得的裔孙。饶平《西周谢氏始祖申伯公家谱》是1994年纂修的。该谱纠正了以前所修家谱中的一些讹误,但仍有与历史记载不符之处。该谱记载,枋得殉国,他所生三子:长子熙之、三子申之跟随母亲殉难。次子定之为邑生员,宋朝灭亡后,扶父骨归葬于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时元军至信州,元廷揭榜追捕,定之恐遭株连,避匿于金溪县(今属江西),不久,又辗转避入汀州之宁化,卒后与妻张氏合葬永定湖雷莲塘下。定之生两子:长子福远,未再迁徙,卒后与妻邹氏合葬湖雷溪口团村,古名道人村。次子福逊,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进士,曾在信州路做官。枋得的第七世孙谢福全于元末从漳州小靖入饶开创滦溪,明成祖永乐甲午(1414)在御寨埔购买一个叫廖养哥的人的破屋两栋,带屋外空地一片、水塘一口,空地约2.8亩,价值纹银5两整。后来又在永乐己亥(1419)承买一个叫蔡贵旧居2.5间,外带空地一片,笋3.652亩,价值纹银8.75两。从此定居饶平。福全有四子:秉忠、秉盛、秉嘉、秉弘。福全一支在饶平传十六世时已到了清代道光年间,世系排列非常详尽。这一支谢姓耕读传家,没有出过显宦。该谱唯一值得怀疑之处,是说枋得有熙之、定之、申之(名寄孝)三子与史不合,《叠山集》中说枋得三子是:义勇、熙之、定之,没有申之。说熙之跟母殉难也于史无证。熙之从广陵狱中获释后未久即死,定之善属文,累荐不仕。饶平谱说元军至信州,揭榜追捕,定之先是避于金溪县,后再逃至汀州府所属之宁化,恐怕也是得自传闻。元朝初定中原,须要笼络汉族中的名宿耆儒为其统治服务,因此大名鼎鼎的谢枋得就在劫难逃,像定之这样的不见于经传的无名之辈不在强征之列,他大可不必四处逃匿。

  澄海外砂的谢姓是由饶平迁入的,始迁祖是枋得的第八代孙,饶平始祖谢福全的次子秉盛(宏远),明英宗正统年间迁入。当时外砂是荆棘丛生的不毛之地,沟壑纵横,沙丘绵亘。这支谢姓人披荆斩棘,历尽艰辛,筑堤围,修水利,开垦耕地田园,从外砂丘陵地开辟至海边。

  梅州的谢姓始迁祖叫谢新,在前文宋代部分已有叙述。谢新活了86岁,卒于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卜葬于丙村区群丰乡大坪里(今称罗塘岗)浪里摇船穴。谢新有天佐、天佑、天保三子,分居梅县周溪、白渡、丙村;天保居江西会昌,后迁潮州南门。此时已是元末明初。天佐也有三子:长子谢本实死后葬梅县大坑头村庵子岭上左片,后裔迁居江西。次子谢财实,后裔移居平远车干。三子谢梅实为梅州白渡大坑头一脉开基祖,传数世之后,其裔孙又迁至梅县城东周溪开基。谢新次子天佑生于元世祖忽必烈时,死于顺帝至元年间,进士出身,任过粤南观察使,中宪大夫,葬于广东惠来县神泉里文昌乡。后裔分居在梅县丙村、文社、坝尾、塔沙镇,并漂流到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

  据谢其昌先生编纂的梅州《西周谢氏始祖申伯公家谱》,与谢新(即朴六)一同由闽迁粤的还有他的几个堂兄弟。谢规崇(字惕刨)迁梅州白渡堡珠坑乡苏姑并开基,为惕创公派始祖。他的父亲谢连春与谢新之父谢遭春当是兄弟辈。谢规崇长子谢燕诒又生三子:长子名谢道、次子名谢逸德,其后裔分居淡坑及大埔县阴那坑,第三子逸叟则分居鹧鸪凹。规崇的次子燕统,迁镇平(蕉岭)县尖坑社,后又分本州谢四暗巷等处,也有迁台湾的。与谢新同一辈在梅州开基的,还有谢新春之子谢左峰,住梅县丙村嘴头,后裔移于车干乡;谢建春之子谢廷凤住兴宁东坡寨。1991年兴宁发现的《新谱》记载清代乾隆年间入川始祖谢锡瓒是“广东省嘉应州始兴县南相五里外郭坊堡李坡寨人氏”,正是谢廷风之后,只是把东坡寨讹传成了李坡寨。这就为重庆巴县谢氏找到了源头。迁梅州的还有:谢兴清之子谢大宾住丙村金盘,谢来春之子谢缵绪住小乍,谢逢春之子谢志道住五华县大都,谢志兴住兴宁小峰,等等。如今梅州谢姓的后裔除广东省外,已繁衍至福建、台湾、江西、广西等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等亚洲国家。

  梅州谱还记载,这支谢姓与谢枋得同是谢安之子谢琰之后。谢琰有肇、峻、混三子,谢新是谢混后裔,枋得则是谢峻后裔,两人同是会稽四十世,为兄弟辈。该谱有关于枋得之子的记述:“寄忠、寄义二公从母李夫人避乱贵溪山中,被元兵所执,均自缢而死。一门忠孝,千载难能。寄孝公生时,母以乳疾,寄养于姑朱朴家。及父殉难,孝年尚幼……子四:恺、悌、怡、恬,均土著贵溪。”事实是:跟随枋得之妻李氏避匿贵溪山中的是她的次子熙之、三子定之,而不是寄忠、寄义。母子三人被元兵拘捕,后来李氏自缢,熙之、定之由建康狱中移狱广陵,不久获释,并未自缢。定之的儿子也不叫恺、悌、怡、恬,而是叫信孙、仁孙。当然,空穴来风,必有所自,旅居泰国的谢其昌先生为修此谱,耗费了许多心血,但还是出了小小疏漏,究其原因,可能是迻录其他族谱时未查询史书所致。

  乐昌在广东最北部,县级市,属韶关市管辖。乐昌《谢氏宗谱》修于1993年,是乐昌市沙坪田下村、上茶上村、大塘下村、谷皮坳村、大屋场村、大平冲村,青溪涧村、长坪村、茶头窝村、乐昌市酉联村、乐昌坪石灵石坝村、坪石排岗村、乐昌罗家渡下坑村、乐昌大源上山村、乐昌大源牛金窝村等合修之谱。这支谢姓的迁徙情况是:

  申伯七十八世谢景铨由英德琵琶山迁乳源武丰司岗村;

  七十九世万三迁杉杵下;

  八十世彦传迁高岗,彦英迁园子,彦琛迁甜竹山,彦宏迁杉杵下寓蒲塘;

  八十世法常迁广西高准县(?),淡广迁西山桃坪;

  八十一世秀三于明万历年间由乳源迁乐眉西山上茶山;

  八十一世成迁广西;

  八十一世原昭于弘治十年(1497)由乳源武丰迁乐昌坪石寨石坝;

  八十二世君赐由武丰杉杵下迁乳源龙溪上扶头峙背村,圣执由西山桃坪迁杉杵下;

  八十二世福忠由武丰迁乳源榜涅乡均村,华一迁西山桃坪,德先由园子山迁乳源龙南镇方武村;

  八十二世应棠迁云山脚;

  八十三世英(乳名玉汉),于明天启年间由乳源迁乐昌沙坪大塘下。大俊、大烈迁四川,大文迁长摸,贵仁迁石头连,大禄、大乾于明万历年间由武奉杉杵下迁乳源大坪谷皮坳村。大聪迁四川,大滚迁水背;

  八十四世圣卓迁沙坪水浸窝,圣阁迁四川,圣锡迁乐昌,圣臣顺治年间迁大塘下太平冲,圣泽迁西山赖羊角;

  八十五世皇章迁田下石屋,井满由西山大塘下迁乳源大坪乡青溪洞;

  八十五世圣祖迁乐昌黄坪,世皇迁乐昌上山,琼生迁乐昌市沙坪镇长坪村;

  八十五世皇弼迁曲江,锡三于万历壬辰(1592)由乳源迁沙坪茶头窝,国印迁四川,国任迁荣村;

  八十五世皇兴迁谷皮沟;

  八十六世琼二迁田下石屋,润生迁大涧,盛佑迁曲江,原迁塘面;

  八十七世少云迁四川,云晶迁四川,天则由新塘迁大源牛金窝;

  八十八世济雍迁龙溪县长溪村,爵一迁田寮下。

  这支谢姓最早有据可查的时间是八十一世于明代弘治十年(1497)由乳源迁出,上边还有三代,第七十八代由英德迁乳源,八十一世时迁乐昌。如今已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福建等省。

  乐昌市梅花乡石带村的《谢氏家谱》(草稿)称,其先祖观福名壬二郎,原居福建,生子罗崇,迁广东英德琵琶山居住。罗崇生八子,六子景铨号念六郎,由英德迁广东乳源武丰。景铨子二,次子谢琦生万二,万二有五个儿子,其第三子彦礼迁乐昌县大源担沙浦。彦礼次子谢维谊由担沙浦迁乐昌梅花乡石带村。这支谢氏比乐昌《谢氏宗谱》所说世系早三代。这两支谢姓原籍福建。从时间上推算,石带的谢姓是元代由闽入粤的。

  丰顺县在广东东部,属梅州市管辖。丰顺县采芝楼,旧属兰田都。丰顺兰田《谢氏族谱》将分散于兰田十多个村庄如采芝楼、横坑、河秋江、苍下、宫下埔、尖山、茅园等地的谢氏宗支、世系融汇成一体编纂而成。这支谢姓是谢壶山后裔于明朝中叶英宗天顺年间由潮州迁来,丰顺县位于梅州市南部,与潮州接壤,迁徙是很方便的事。迁移情况是:

  河秋江原是邓、郑两姓集居地,明天顺年间壶山系的谢弘基四世孙谢廷玉、谢廷举从庵前迁至河秋江;

  横坑原是江姓居地,明嘉靖年间谢弘基的八世孙谢仕聪由河秋江迁至横坑;

  采芝楼原名柴仔楼,原住邓、严、兰姓居民,明成化年间谢涧夏从崎山迁葫户坑再迁采芝楼开基。明嘉靖年间,谢弘基七世孙谢崇佑从河秋江亦迁居于此;

  苍下村原住邓姓人,明嘉靖年间,谢弘基八世孙谢仕光从埔上迁此。至清康熙、乾隆年间,又有谢孝造、谢澄辉先后迁此定居;

  茅园原是严、邓、吴姓的居住地,明弘治年间,谢逢春六世孙谢斌从五华油田塘背迁此创基。不久,迁至仙田村居住,至其五世孙谢翘林才又搬回茅园定居。

  揭阳市榕城区草街的谢姓自称是谢枋得之后。草街《谢氏家谱》载,这支谢姓的始迁祖谢宗文,号梅叟,字尚度,幼年时值元末战乱,赖庶母石氏背负,至桃山开基。宗文的四世孙有个叫逸叟的,迁桃山乌门楼,而同谢新一起迁梅州的谢规崇,他有个孙子也叫逸叟,是否同一人?但世系又不对。如非谢规崇之后,即系壶山或谢翱之后,因为只有这两支谢姓才有迁居桃山的。

  五华县在梅州市辖区内。据广东五华油田《谢氏宗谱》记载,这支谢姓原居广信上饶(今江西上饶),南宋理宗淳祐年间迁福建连城,据康熙二十三年(1684)的谱序说:“元顺帝至正甲申岁(1344),宣公(光佐)五世孙逢春公志择广东,遣长男志道居桃山,次男志源居河源上廓,三男志惠居长乐油田,四男志兴居兴宁小峰。”这支谢姓是谢衡之后。《谢氏研究》(2000年4月)第三期刊出的谢少武先生撰写的《谢逢春后裔分布简况》一文,胪列非常详尽,可资参考。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有3支谢氏:谢规崇之后裔由梅县白渡镇江南村莲塘岗迁来;逢春之后有一部分住太和镇大源村(行政村)岐山;石湖村的谢姓是谢据之后,先从南雄珠玑巷到江村大田,再分迁各地。他们不是逢春之后。

  东莞市谢岗镇谢姓是由南雄珠玑巷迁来。

  惠东马山吉布、马山青滩、安墩、宝口半坑、新庵白沙塘、白花谢屋(原名蜻蜒湖)以及五华县油田镇、兴宁市水口镇的谢姓,均是逢春的裔孙。

  位于广东西部的英德市是县级市,属清远市管辖。英德市横石塘琵琶山村居住着一支谢姓,据横石塘琵琶山《谢氏宗谱》记载,他们是谢枋得的后裔。枋得的四世孙谢敏于元代文宗至顺年间迁江西安远,安乐二年(1405)迁福建上杭。谢敏长子景圣迁广东英德东乡,次子景贤于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二月初十与兄景圣、弟景智自福建上杭入粤,始居英德县围子下东边榕树下,打铁为生,至曾孙谢宜迁居琵琶山。但这支谢姓所列世系有误。其主要世系是:

  此世系与历史记载不合,至少枋得之子瑞金、曾孙谢敏这两代均是子虚乌有的人物,应该另觅史料予以澄清。但琵琶山村的这支谢姓于明代迁入,还是可信的。

  番禺市是属广州市管辖的县级市,这里的谢姓系谢夷吾之后。夷吾的四十三世孙谢石泉于宋孝宗淳熙年间任南雄总管府照磨,开始进入广东。四十四世谢六郎由南雄迁番禺大田。五十世谢芳圃迁莘田,弟廷芝迁东莞石滩。五十一世谢义叟(谢廷芝子)迁芳村,为芳村始祖。弟谢信叟迁番禺市桥为市桥始祖。番禺芳村《谢氏族谱》始纂修于明初洪武年间,清代光绪二十年(1894)、民国二十五年(1936)都曾重修。该谱既认夷吾为始祖,又说芳村谢氏乃东阳太守谢据曾孙谢瞻的后裔,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谢据乃谢裒之子,谢裒又是谢衡之子,谢衡之父则是谢缵。谢夷吾和谢缵并非一支,因此番禺芳村这一支谢姓应是谢缵之后。又,这支谢姓的四十三世孙在南宋淳熙年间做官,淳熙元年为1174年,其中过了八世才迁往芳村,每世以20年计,计160年,已是宋末了。可以确定芳村的谢姓是宋末迁入的,入迁始祖叫谢义叟。

  化州在广东西南,县级市,归茂名市管辖。这里的谢姓是元代迁入的。据《化州县志姓氏》记载,始祖谢登泰原籍福建莆田县,元代宦游粤东,初居韶州府石轿林。长子谢东山,科举中第,在化州做官,谢登泰随子赴任,后来便在化州落籍。初居州城水街,后迁敦坡南巢。至十一世分支迁中垌木帮根,至十三世分支迁平安之平山、山口坡。谢氏现主要聚居于平安、文楼、中垌等地,人口2万余。

  广东太和镇谢家庄谢姓系谢安后裔。谢家庄村谢氏创业开基始祖谢德锡,名嗣英,号粤振,是东晋(谢)安公的五十世孙,亦是梅县白渡苏姑井开基始祖规崇公十三世孙。德锡公于清康熙年间从梅县的白渡镇莲塘岗南下创业,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于乾隆十五年(1750)始在现谢家庄置地,开基创业建村,至今已有两个半世纪还多,其后裔嗣孙已发展到5000多人,分别居住在谢家庄以及永利、七石庄、文蔚庄、蝴蜞窿、朱官庄、七星岭、打鼓岭、罗洞、留福田、千家围、杨梅山等自然村里。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有一支谢姓,原居住在福建宁化县石壁里,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波及福建,这支谢姓自宁化石壁移居江西于都县塘腹村定居。明朝洪武年间,一个叫谢安山的人同妻子马氏移居梅州石窟都二区徐溪东坡,披荆斩棘创业,遂为当地土著。

  三、福建

  (一)隋唐五代时期

  唐末的黄巢起义使得江北的谢姓大量迁入南方,这是我国历史上继晋代永嘉南迁之后的第二次移民浪潮。有趣的是,中原地区的谢姓几乎是全部到了福建,鲜有例外。

  当然,说闽中谢姓是黄巢起义后迁入的,只是就其荦荦大端而言,有些谢姓在福建居官,因喜欢那里山明水秀,致仕后卜居不归,便成了当地土著。据古田石床《谢族家谱》记载,这支谢姓是诗人谢惠连之后,“成公(谢成)仕唐为国匡霸侯,于武德二年(619)为唐南平守,居三山福城,不慕北土,竟为南枝。”武德是唐高祖李渊的年号,这支谢姓当是入闽最早的一支。

  其次是福建永春魁斗的一支。唐代中叶,一个叫谢万宠的人至饶阳太守,家于泉州所属的莆田。万宠的曾孙谢攒举进士不第,只作了尉丞之类的小官。母亲病逝,结庐茔墓旁,有白凫集其庭除,此鸟乃是祥瑞之物,唐德宗得知后大喜,下诏旌表其门闾,立双阙于墓侧,时称阙下谢家。谢攒次子谢披以明经登第,任临汀曹掾,又迁苏州别驾。他有子九人,八子皆登仕途,有官至刺史、司马者,其中谢藻、谢蕴成为唐代名臣,人称九牧谢家。谢藻进士及第,官至侍郎;谢蕴与兄谢荐俱以明经擢第,再举贤良方正,登入仕途。韦皋帅蜀,辟谢蕴为推官,刘辟谋反,蕴晓以君臣大义,刘辟怒而械系之,谢蕴大怒说,危邦不入,知己邦不居,得死为幸。刘辟知其壮烈,戒刑者止杀,自己拿刀作劈砍之状威胁他。谢蕴怒斥说,要我死即死,我的头颅是你磨刀的砥石!刘辟知其不可屈,释而不问。刘辟谋反失败,韦皋因谢蕴有气节,上奏朝廷,任命他为记室。后周显德三年(956),九牧之后裔谢裕自莆田仙游竹下迁入桃源,居住在昭善里的留安村。谢裕有子两人:长子谢盛,次子谢槖;女两人:长女嫁给黄道直为妻,次女嫁刘殿直。谢槖迁居福德里颜畲村,现在地名叫谢门前,又从谢门前迁竹下。后由竹下迁曙谷,再迁莘山。居住在昭善里的一支,南宋初年由昭善里留安村迁居永春县的魁斗村。元朝末年顺帝至正年间,魁斗村出了个叫谢孟的状元,还未及出仕,红巾军起义的风暴便席卷全国,谢孟栖身岩穴,死后葬于溪东,土名坵英林。明代万历年间,地方官题赠祠堂楹联:居魁斗日人占龙头纪乘不登缘胜国,当永嘉时庭栽宝树风流再振在今朝。人占龙头是说谢孟独占鳌头,得了状元;纪乘不登是说史册上没有记载,纪乘是史册之意;缘胜国是说因为谢孟是元朝的状元,缘是因为,胜国,下一个朝代指前一个朝代叫胜国,比如元朝对明朝说是胜国,明朝对清朝来说也是胜国。楹联的下联是鼓励魁斗谢氏重振谢孟当年雄风,再多出人才。整个楹联的意思是说:谢孟中了状元,只因元代很快灭亡,因此历史上没有记载,当今魁斗谢氏应再接再厉,重振雄风。

  建宁客坊水尾村《谢姓族谱》记载,这支谢姓是唐朝中叶宪宗元和十年(815)由江西入闽的。他们是大山水诗人谢灵运之后。灵运生子名凤,凤子超宗,超宗八传至令淮,在唐代官居散骑常侍,初任韶州长史,后改任虔州(今江西赣州)节度使。武则天圣历元年(698)为避乱而致仕,携子德额及家眷120余人,从江西雩州县(今兴国)择迁广昌(今属江西)张川际开基为一世祖。令淮四传至善宰,唐金旌光禄大夫,于唐宪宗元和十年为避乱携家众入闽,定居绥西(今建宁)西里元彭田社,又叫龙津坊开基。善宰后裔主要分布于闽西建宁、宁化,后又分迁于江西广昌、广东梅县、浙江等地,成为闽西一大派系。

  霞浦、宁德等地的谢姓是唐宣宗时入闽的,始祖是谢文仕。霞浦积谷溪、宁德莒州的《谢氏族谱》记载,谢文仕号闽峰,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唐宣宗时任兵部尚书,后来挂冠归田,由淮入闽,驻福州,后至福宁青山下埔梓澳开基。其后裔主要分布在闽东霞浦、宁德等地,是闽东一大派系。

  唐末入闽的还有谢肇。据松溪花桥车上村、山东单县、江西弋东案山《谢氏族谱》称,谢肇乃谢夷吾的第三十三世孙,唐末任福州太守,因征蛮有功,任韶州刺史。闽粤发生叛乱,谢肇奉命率兵剿平,因功仕至户部尚书,子孙遂卜居福建,他的曾孙谢贞吉迁于福建邵武乌州。谢贞吉的后裔谢通胜任南昌府判,通胜弟通灵任弋阳令,遂定居江西。但通胜的另一兄弟通名仍居邵武。

  福建大量的谢姓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由中原迁入的。福建因僻居东南一隅,干戈较少,黄巢虽然趋建州(今福建建瓯)、占福州,但不久就撤兵而去,仍是相对安全之地,因此迁入福建者甚多。宁化的石壁村四处群山围绕,当中是一块方圆200余平方公里的盆地,这里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林木茂密,是理想的定居之地,北方迁民者蜂拥而至,这里成了客家祖地,有罗、郑、刘、欧阳、谢、张、冯、李等20多个姓氏在此定居。以后又繁衍至别处。台湾《万兴户谢氏家谱)记载:“其先为谢安之后,因黄巢之乱,避居福建宁化石壁。黄巢乱平后,其先世自宁化迁江西雩都,数传至谢安山,于明洪武四年(1371)移居广东镇平,为万兴户开基祖。”

  王审知从固始南下,中原地区许多姓氏跟随入闽,据《台湾通志人民志氏族篇》记载有陈、张、李、王、吴、蔡、杨、郑、谢、郭、曾、周、廖、庄、苏、何、高、启、沈、施、卢、孙、傅、马、董、薛、韩等27姓。柘荣溪坪《谢氏族谱》记载,谢姓入闽的领头人叫谢彦时(正一)。该谱说:“后梁乾化间,我祖彦时公(讳正一)从王审知入闽,为左朝请大夫,掌建州武夷冲佑观事。及致仕,偕弟正二公卜居长野溪,亦名绯洋、魁洋。至十五、十六公居谢墩,十七公分居霞浦。”

  福安晓阳《陈留郡晓阳谢氏家谱》(手写本)称:“晓阳始祖淇公(谢淇),后梁太祖开平朝兵部侍郎第三子也。时黄巢倡乱,梁太祖封王审知为闽王,淇公随王入闽。从行25姓,从光州固始宾兴里而来,皆入于闽者也。淇公初迁古田,转迁晓阳。其后散居路口、同安、清流、罗源、破石、龙溪、新城等地。”

  将乐圭洋《谢氏族谱》称,入闽始祖荫隆公,于后晋开运甲辰(944)自豫章临川迁居建昌军城,继以荒年,移居邵武水东坑。

  惠安东园上仑《谢氏全谱》记载:“肇基始祖十八公,于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值黄巢乱,从朱皋镇避寇入闽。兄弟四人,一居福州闽县,一居晋江,一居惠安,一居永春坂头。”

  安溪厚安《清溪谢氏宗谱》记载:“祖自光州固始,后梁开平间,从王审知入闽,始迁泉州安溪永安里东皋。”

  南安东门《谢氏族谱》称:“会稽建昌郡公安之20世孙,登大唐僖宗文德元年(888)进士,福建御史大夫滔公(字国珍),避黄巢兵于闽之泉州晋江。”

  连江象纬《谢氏族谱》称:“谢氏系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闽,传于丁兰埒,厥后迁连江上官塘,再移至象峰。”

  连江东岱龙山《谢氏族谱》称,这一支谢姓“系唐光州刺史谢康,随王审知入闽遂为闽人”。

  闽侯大箬池塘《谢氏族谱》称:“始祖绍公字嗣宗,于唐僖宗乾符二年(875)擢河南道御史中丞。男孜,昭宗景福二年(893)擢进士第,除中书舍人。孜男讳浩亦为兵马使,世居光州固始,后随王审知入闽。因朱文进弑王延曦,闽政日乱,浩子十九公讳雍字太和,与兄弟永和、义和弃官屯于古田县石床。开运元年(944),谢九公讳钦迁兰田,传四代四公讳韶迁龙源。”

  宁德州《谢氏六甲族谱》称:“申伯六十四世孙文仕公,河南光州固始人,仕唐……由淮入闽,驻福州。”

  宁德漳湾王坑《重修黄岗洛上谢氏宗谱)记载其祖先由光州固始随王审知入闽居古田杉洋。

  连城文川《谢宪公祠族谱》云:“溯我谢氏之入闽,则实自唐代。始考唐僖宗乾符之乱,有申伯远裔文乐公,卸徙金陵,见知于节度使王审知,奏辟为判官,因携家入闽,为藩长史,寓邵武禾坪(今和平镇),后徙建州黄连镇,世为镇将。”

  松溪花桥介牌下《谢氏族谱》说:“溯自始祖文采(十六郎,任唐藩史)同王审知入闽,是为绥安祖,再传谢望,三传彦斌相继镇绥。”这一谱与连城文川谱略有出入,一说谢文采入闽后寓居邵武,一说寓居绥安。

  又,宁化、连城、松溪几个村的《谢氏族谱》则记载:“始祖文乐公,字季远,左学士登云幼子也,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县。唐僖宗时,公兄弟自大梁徙居杭州,再投金陵威武军节度使(按:王审知的威武军节度使不在金陵)。王审知闻公博学多才,奏辟为判官,携家相随入闽。审知屡用公策,削平黄巢。及审知为闽王,公为王府长史,寓居邵武禾坪鹳村下,后徙居黄连镇。其子望,字汝标,孙彦斌,相继为黄连镇将。六世炯,字成甫,号绥江,登宋治平四年(1067)进士,人称‘谢冰壶’,言其清且正直。”这一支谢姓分布闽西,后又繁衍到江西、广东。

  唐末迁入泉州的是谢瑶家族。据《南安东门谢氏族谱》记载,谢瑶字国珍,会稽郡建昌(今江西永修县西北)人,东晋宰相谢安之二十世孙,登唐僖宗文德元年(888)进士,廷试二甲五名,历官至福建御史、上柱国、太师,赠卫国忠肃公。妻黄氏封卫国太夫人,二夫人也姓黄。唐末避黄巢之乱,迁居泉州郡北门(古称晋江县)。有子名谌。谢瑶夫妇死后葬于南安二都修文里黄龙山,谢谌之墓则在南安二都修文里岩浦山。谢谌虽不见于史乘,但其子孙在宋朝却是名宦。

  龙海市原名龙溪县,迁入最早者是谢修。《龙溪县志》记载,谢修字升之,唐僖宗文德元年(888)进士及第,龙溪青礁人,清心藻思,迥拔流俗。黄巢起义,攻入长安,僖宗于广明年间向西逃跑,谢修与弟情栖身山岩中,筑室著书自娱。黄巢起义失败,僖宗回銮,谢修才回到家中。后人称其所居之圃为文圃山。谢修后裔居住文圃山麓,村名钟宅。后因山上发生瘟疫而迁往山下,现名旧楼村。

  隋唐五代时期的谢姓比起魏晋南北朝时期来已是辉煌不再,在长达380年的历史中,没有一个谢姓成为中央政府的宰相,只有唐末入闽的谢肇从福州太守升为户部尚书,算是谢姓中的佼佼者。当然,三谢蛮的发展也是这一时期谢姓比较重要的事件,他们为维护祖国南方边陲及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一功劳是不能湮没的。

  (二)宋代

  福建泉州谢氏是个累世簪缨的家族。晋江洋尾《续修谢氏东西房合谱》说,这支谢姓“盖自江左迭迁而本祖家于泉,传至宋时,泉城北门有谢膳者,开宝六年(973)进士,谢徽者,祥符五年(1012)进士。谢微者,原名征(徵),为金紫光禄大夫。侄伯景、伯强、伯初登天圣二年(1024)、八年(1030)、景祐五年(1038)进士。曾孙邦基登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奕世簪缨,游宦接踵,以进士及第登宦籍载郡志者三十六人。宗支贵盛,迁居不一……后世分支守业于县治、二都山仔。复迁洋美居之。传至司谏公,匡扶社稷,著显令名”。南安东门《谢氏族谱》则说,谢蹈之“四世孙微公,仕宋为金紫光禄大夫,赐第清泉。肇于东门莲花者为邦基公”。

  宋代泉州出仕最早的是谢膳。他的祖父是唐末进入泉州的谢蹈,父亲是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进士及第的谢谌,官至银青光禄大夫。谢膳是太祖开宝六年(973)进士,殿试二甲二十名,官至尚书都官郎中。谢膳有二子:谢徽、谢微。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