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申伯其人

  一、谢姓祖先是谁

  许多谢姓家谱都以申伯为始祖,那么,申伯是何许人?众所周知,申伯是申国的诸侯。申是周代的姜姓国,姜姓氏族部落是炎帝子孙四岳的后裔,因居住于姜水流域而得姓。帝尧时期姜姓出了一位担任四岳之职的政治家,帝舜时期四岳的后裔伯夷曾任主管礼仪、祭祀的宗族大臣,夏禹时期四岳的后裔中有两个封于申、吕,即今之陕西、山西之间。《史记齐太公世家》在叙述太公望的身世时说:“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吕、申同为姜姓四岳的两大分支,因此,《诗经大雅崧高》一诗中说:“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这里的甫即吕。《新唐书宰相世系》云:“吕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孙为诸侯,号共工氏,有地弘农之间,从孙伯夷,佐尧掌礼,使遍掌四岳,为诸侯伯,号太岳。又佐禹治水,有功,赐姓曰吕,封为吕侯。”唐人孔颖达为《左传》作正义时说:“外传(指《国语》)说伯夷之后曰:‘申、吕虽衰,齐、许犹在。’则申、吕与齐、许同出伯夷,同为姜姓。”这就是姜姓申国的由来。而南申的申伯是出自孤竹国,姓墨胎氏的后裔,因与周厉王建立了婚盟关系,周夷王时,将亲戚封于南申,以封地为姓,姓申,入赘于申嗣伯夷之后。也是当今申姓的始祖。

  申人最早居住在今宁夏中卫县至陕西米脂县一带,因为他们居住在宗周以西,故称西申。已故四川大学教授蒙文通说,陕西“安塞、米脂以北,西连中卫,为申戎之国,所谓西申也”。《山海经》中也有申山、上申之山、申首之山和申水,也是指今陕西、宁夏一带,这里应是申人最早活动的区域。申国究竟始于何时,已难考证,但夏、商时期已经存在。周朝建立以后分封诸侯,同时兴灭国,继绝世,黄帝、炎帝、尧、舜、夏、商之后也得到了分封,于是申、吕等国也被保留了下来。周初姜姓诸国因同王朝的姬姓通婚而得到续封,后来又不断迁徙,逐渐移到中岳嵩山周围。申国本是小国,在朝廷上没有多大影响,但周厉王时期的一次变乱,却给申伯提供了施展抱负的机会,原来周厉王暴虐无道,百姓起来造反,厉王惶急中逃往彘(zhi)地(今山西霍县)避难,后来暴乱平息,厉王不敢归朝,朝政由周公、召公等人摄政,历史上称“共和行政”。周厉王死后,儿子姬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周朝才又兴旺起来。

  周宣王时期南方的楚国从一个普通的小国逐渐发展为强国,并有继续向北挺进,问鼎中原之意,今南阳地区是西周东面的屏障,如果不加强防御,便有被楚国占领的危险,为了加强对南土的控制,着力经营南蛮、百濮和荆楚之地,宣王决定先把商末迁移到淮河流域的方国灭掉,把元舅申伯的都城改封于南阳盆地,而南阳盆地已有谢姓人在这里定居,于是申伯与谢姓人才有来往。《大雅诗经崧高》对申伯此行有细致的描述:

  亹亹申伯,勤勉的申伯得美名,

  王缵之事。周王命他把祖业来继承。

  于邑于谢,在谢地为他建造新都城。

  南国是式。南方诸国以他为典型。

  王命召伯,周王命令召虎,

  定申伯之宅。为申伯建筑新都城。

  登是南邦,建成都城立南方,

  世执其功。世代守住创业功。

  王命申伯,王给申伯下命令,

  式是南邦。要在南方诸国做榜样。

  因是谢人,依靠谢邑老百姓,

  以作尔庸。为你筑成新城墙。

  王命召伯,王又命令召伯虎,

  彻申伯土田。去为申伯规划分土地。

  王命傅御,王命太傅和侍臣,

  迁其私人。帮他家臣搬迁到谢邑。

  围绕着《诗经大雅崧高》这首诗,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申伯其人发表了各自的见解,见仁见智,只要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便可成为一家之言。即使见解不同,方枘圆凿,争辩的双方也必须尊重对方。我们必须弄清,召虎在谢地上筑谢城还是筑申的都城;立的是谢国还是申国;建的是谢氏宗庙还是申伯的宗庙,这点很重要。

  主张谢姓为申伯裔孙者以谢少先、陈长怀、谢朝发、谢东斗等人为代表。他们在《谢氏故里研究》(内刊、论文集)一书的通论中说:“春秋楚文王初年,楚灭申谢,申之后有史可考者有谢氏、申氏、申鲜氏、宇文氏等。自汉以下,仅有谢姓显赫至今。今之谢姓皆出申伯谢氏之后,其他失考。”谢增寅在《古谢邑今址考》一文中认为:“家居河南省南阳县金华乡东西谢营村的谢氏族人,世代传授,申伯封于谢,古谢邑在今东、西谢营附近、因世代变迁,谢氏族人流徙各地。其中一支由古谢地东迁太康,又南徙吴越以至闽粤。”所谓“世代传授,申伯封于谢”,就是说谢姓是申伯的后裔。谢肇华教授在中华谢氏联谊总会主办的刊物《中华谢氏》创刊号上发表了《为何谢氏家谱都定炎帝系申伯为始祖而不涉黄帝系》一文,接着又在第二期上发表了《再论谢氏始祖为炎帝系申伯及谢邑在南阳宛城区谢营》一文,主张谢姓的始祖为炎帝系申伯。他认为:“当代史学家关于姓氏演变的最新成果:在周代,平民和奴隶,失国的同时也失姓,变成无姓无氏之人。”从黄帝时期任姓所辖十族,都称谢、任姓;吕、任姓。吕是炎裔伯夷之后,炎帝大战后诚归于黄帝系,作为任姓分治的异姓国。谢人失国后,在申伯统治下,拜申的宗庙。这时的谢人,应称申氏谢人,直到申国被灭才可摆脱附庸的殖民色彩。北齐的汉人杨忠因少数民族弘农氏统治所以叫弘农杨忠,后北周取代北齐由普六茹氏族统治。此时杨忠称普六茹杨忠,后来杨忠之子杨坚夺周立隋,杨坚一家恢复汉人姓名,不再冠上殖民者的氏号。他举了清咸丰十年(1860)湖南沩(音wei)宁《谢氏五修族谱》,该谱卷首抄录了南宋谢谔为家族写的序,序中说:“谢氏出于姜姓,炎帝之后。任姓以后,分为十族,谢其一也,其国在南阳宛,三代之际,或以失国,子孙散亡,至周宣王,命申伯为卿士,使召伯营谢邑,以赐申伯,此族氏之本也。”肇华教授解释说:谢谔是看过《世本》的,他特别点出《世本》中讲的黄帝系的任姓分出的谢族,其国在南阳宛,但很早就因失国而失姓了。他的结论是:谢氏出于姜姓,炎帝之后。炎裔申伯被周宣王封于谢邑,这才是谢氏之本。照他说法谢姓有不同血统的两个谢,黄帝系的谢在失国后,谢姓也丢了,炎帝系的申伯封于谢,这才是今日谢姓的根本。这一说法有认同者,也有反对者,但言之成理,不失为一种说法。此说并未弄清申伯的来由:申伯于公元前870年受封而姓申。公元前810年迁都于谢地,在谢地建了申的宗庙。立的是申国,是占领者。

  但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不认可申伯是谢姓始祖,认为申伯与谢姓没有血缘关系。谢钧祥在《百家书库谢》一书中说:“崧高》是一首歌颂周宣王和申伯的诗,不可能把西周灭谢写得太露骨,但字里行间却不乏灭谢的具体事实。‘王命傅御,迁其私人’;‘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其城,寝庙既成’等语,记述了周宣王命召伯(即召穆公,名虎)等大臣先行在谢国疆土上为申伯建好住宅、宗庙、城邑,整理好土地等,再将申伯的家属一同迁去的情况。试想,如果不先行灭掉谢国,怎么能在谢国领土上进行这么多建设呢?尤其是‘因是谢人,以作尔庸’,是说修筑申国都谢邑时用的劳工都是当地的谢国人,更能说明问题。郭沫若干脆说‘庸’即‘佣’,‘是对奴仆的称呼,就是把谢人赏赐给申侯,作为奴隶’。这一切,无不雄辩地说明,谢国被西周灭亡,疆土被申国侵占,国人已成亡国奴。”又说:“作为周宣王舅父的申伯,只有这么一个人,他一会儿受封于谢,其后以国为氏称谢氏,一会儿又封于申,成为申氏的始祖,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在古代“庸”与“佣”通假,仔细品味“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翻译成白话,就是:因为他们是谢国人,就赏赐你申伯作奴隶。如果这一理解不错,谢国灭亡后,谢国人就成了申伯的奴隶,把申伯当成谢姓始祖,那肯定是不恰当的。

  已故的先秦史专家李剑农教授在《殷国民族与井水文化》一文中说:“谢人,为该地原住之民族,‘以作尔庸’之庸,《毛传》释为城,郑笺释为功,皆非,应通作附庸之庸……当为附于田土之农奴。曰‘因是谢人,以作尔庸,即以谢人之申伯之农奴耳’。”李剑农的解释与郭沫若相同。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的何光岳在《谢国的来源与迁徙》一文中不同意李剑农的见解,他说:“谢人并非沦为申国之农奴,而是臣民百姓,也有筑城的徭役义务,若作附庸,也不至于沦为农奴。”其实,庸字有4个含意:一是平庸不高明,成语中有“庸碌无能”便是;二是用,多用于否定句中,如“毋庸讳言”便是;三是表示反问,作岂,怎么讲,如“庸可弃乎”便是;四是与“佣”字通用,如称雇工为庸工便是。退一步说,即使谢姓人是申伯的臣民,也扯不上有血缘关系,怎能认他为始祖呢?

  南阳师范学院谢东华、郑先兴在《论谢氏及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一文中说:“申伯分封之前,谢邑早已存在。谢氏自从得姓之后,可能一直居住在谢邑,或者至少可以说在申伯分封到申国以前,谢邑作为文献记载的发祥地已经存在了:‘于邑于谢,南国是式’;‘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申伯被分封到谢邑之前,已有谢邑。分封之后,原有谢邑的人民都成为申伯的佣工或者说公民,所以,这时候申伯与谢人的关系是国君与臣民的关系,尚无任何血缘关系。”既无血缘关系,申伯怎能成为谢姓的始祖呢?

  谢缵第五十九代孙,湖北的谢远明在《矫正千年舛讹,彻底正本清源》的一首诗歌中,强烈呼吁纠正讹误,不能再认申伯为谢姓始祖。

  反对谢姓是申伯后裔最激烈的是华夏谢氏文化研究会广东省研究会会长谢汉清。他在《谈经说史辨谢源》一文中说:“谢人失国之后,疆土都被申国并吞了,谢人被分配给申伯作奴隶。”在《乱世不可乱宗》一文中说:“谢族约于公元前810年失国,古谢国被申国并吞了。谢人沦为申伯的奴隶,当然要‘享受’周朝宗法制度的待遇,就要拜申的宗庙,向申缴纳贡赋。近代,中国曾被日本占领,香港沦为英国的殖民地,那时,在被占领的地方悬挂着日本的‘太阳旗’和英国的‘米字旗’,这是丧权辱国的象征。殖民统治者大肆掠夺我国的资源,蹂躏华夏的黎民。虽然时代不同,形式有异,但性质都是一样的。”谢汉清先生把申伯占领谢国比作日本占领中国大陆、英国占领香港,虽然比喻不很确切,但是毕竟有相似之处。

  湖南新化的谢姓研究者谢五八在《谢氏文化研究中遇到的十大难题》一文中否认申伯是谢姓的始祖,但又认为有一小部分谢人是申伯的后裔。他说:“也许有人会说,第一个姓谢的人就是申伯公呀!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首先,申伯不姓谢而是姓姜;其次,申伯当年是被宣王封到了谢邑,而不是‘缔造’了谢邑。就是说,谢邑在申伯去之前早已存在,那里的人也早已姓谢了,称谢人。”申伯去谢邑之前,谢邑就有谢姓存在,这是当今学者们的共识,有众多文献为证,谁也否定不了。谢五八认为,谢姓中有很少一部分确实是申伯的血缘后裔:“申伯是不是全部谢族人的血缘祖先,回答应当是否定的。但回答‘是’的也很多。不过目前要纠正这一看法很难,因为许多人,特别是许多谢姓人都认为我们是申伯的直接子孙。历代的许多谢氏族谱,现代的许多著作、文章都这么认为。正确的答案应当是:只有很少一部分谢人是申伯的血缘后裔,大部分谢人与申伯无血缘关系。这是因为:第一,谢姓是由黄帝的谢裔人、炎帝的谢裔人及少数民族谢裔人(如高车直勒氏)融合而成,不是申伯一人所生;第二,申伯与谢邑的谢民之间是君民关系,不是血缘关系。谢邑内所有百姓的后代尊申伯为始祖,只能说申伯是谢族的人文始祖是基于申的地位和威望,如同称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一样。当然,也不排除申伯有嫡传后代繁衍下来,这就要花很大工夫去寻找了。”谢五八的说法有一定道理,谢姓虽然确实是黄帝后裔,但千百年来众多家谱和现代的著作、文章中都称炎帝系统的申伯为谢姓始祖,众口一声,积非成是,要纠正也很难。实际情况是,在众多的谢姓人口中,确有很少一部分人是申伯的血缘。广东谢汉清在《有错必纠》文中说:赵毅、赵轶峰主编的高等教育重点教材《中国古代史》第181页有这样的论述:“周代的宗法制度是原始社会晚期氏族内部血缘关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进一步演变、发展的产物。人类由原始社会跨入文明社会,一项重要的标志就是社会的组织关系从以血缘为主转向以地域为主。但是在我国早期文明社会,血缘关系却始终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它在维系人群方面所具有的巨大潜力,一直被先人们不断利用着。例如,在夏代的政治舞台上,就活跃着众多的政治集团,也是以氏族和宗族为单位。”这说明西周的宗法制度是统治者可设宗庙,被统治者不能设宗庙,要拜统治者的宗庙,这就是古代人们有“氏可变而姓不可变”的道理。被统治的人就是他的“子民”。河南省唐河县图书馆馆长申光亚先生在《古谢邑今址考》文中说:从“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等诗句看,“谢邑与谢姓是在申伯迁封之前就早已存在的。申伯因为是世代勋戚,迁封之后也不再改姓谢了。”他对申伯到谢地申都时说:“从周天子战略选择考虑,要扼阻荆楚之北上的通道,申伯的迁封照理应当在原申国东南约一百五十里的南阳盆地的南沿。”《诗经崧高》才有“悠悠南行”。若把南申国的封地说成是谢邑之所在是错误的。楚伐申后,申国依然存在,只失去统治权而已。因此,申伯只能是谢姓在申的统治时拜申的宗庙的附庸始祖。

  粤东两陆谢氏文化研究会会长谢燕在《谢源之我见》一文中说:“谢人失国之后,疆土都被申国吞并了,谢人被分配给申伯做奴隶。这一切说明,谢国被西周灭亡,疆土被申国侵占,国人已成为亡国奴。由于谢人长年累月拜的是申宗,后人就把奴隶主申伯讹为谢姓始祖。对于谢姓的错宗,从来没有探讨过,特别是西周的宗法制度对谢姓源流的影响,其实申伯一天也没有姓过谢,申伯的先祖是来自孤竹国。”谢国人长期受申伯的统治,拜的是申国的祖宗,久而久之,就把奴隶主申伯讹为祖宗了,这种推测也在情理之中。广西谢继铭在《中华谢氏太祖是黄帝》文中说:“申伯是国君,其子孙当然是贵族,为什么这个国君和贵族子孙不姓申而去随自己的奴隶姓谢?有这个可能吗?没有的。”

  持谢姓始祖不是申伯的学者越来越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学术问题不可强求一律,也不能靠长官意志,申伯到底是不是谢姓始祖,可以争论下去,将来总会有结果的。

  二、说说以申伯为始祖的族谱

  目前民间的谢氏族谱世系混乱,虽多以申伯为始祖,但申伯以后的世系五花八门,不能令人相信。如福建漳浦《传台世系源流》中说,谢氏一世祖是申伯,“十七世夷吾,十八世畏三,十九世弥弘,二十世云,二十一世焘,二十二世潭,二十三世鉴仁,二十四世胜,二十五世固,二十六世熊,二十七世清,二十八世缵。”这一族谱说谢缵是申伯的第二十八世孙,而泰国合艾的谢氏族谱则说谢缵是申伯第三十五世裔孙,两谱差了七代。《传台世系源流》说申伯第二十七世谢清,谢缵系谢清之子,而河南太康县谢成斌为电视专题片解说词《中华望族--陈郡阳夏谢氏》则说:“申伯之后第十九世仰贞公,首次来阳夏定居,直至第二十八世宜礼公,始迁浙江会稽。”又说:“到了后汉建兴十四年,谢镌携子谢缵再次来阳夏定居。”《传台世系源流》说谢缵之父叫谢清,谢成斌则说谢缵之父叫谢镌,申伯第二十八世叫谢宜,《传台世系源流》则说谢缵为申伯第二十八世裔孙,泰国合艾谢其昌收藏的《谢氏族谱》又说谢缵是申伯第三十五世裔孙。在3个谢氏族谱中,谢缵的辈分如此混乱,谢缵的父亲是谁又如此分歧,又据谢宗楷编著的《谢氏牒谱知见与浅议》第58、59页记“夷吾向右子仪向右弼公向右翁”(见浙江蓬溪《谢氏宗谱》的记载)叫人到底相信哪一个族谱呢?

  又如唐代的谢肇在《谢氏宗支避地会稽序》中说:“夷吾者以明风角占候之术鸣于世,然其间世数不可考也。”既然唐代就已弄不清谢夷吾的世系,当今的许多族谱又怎能言之凿凿地罗列出从申伯到如今的世系呢?这不明摆着是胡诌杜撰、瞎编乱造吗?还有,宋代彭龟年写的《东山谢氏家谱序》说:“谢姓)以国为氏,宗支繁衍藤茂于天下,若夷吾为汉钜鹿太守,若衡世居陈郡阳夏。”显然这是两支并提,如果谢衡是谢夷吾之后,还需如此写吗?况且谢衡是世居阳夏,而谢夷吾则是山阴会稽人,因失仪,落籍下邳,分明不是一支。太康谢家堂村庋藏的《谢氏族谱》是现在存世最早的谱。第一世列的是谢缵,如果谢缵是谢夷吾之后,族谱不可能略而不书。谢家堂村的族谱以谢缵为始祖,就是要表明他们与谢夷吾并非一支。

  坊间的族谱信口开河,不可相信者甚多。如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谢焘为福建绯洋写的《谢氏源流迁徙序》说:“东汉献帝时,(谢)该公始徙南阳章陵(湖北枣阳),尝以事往陈留,览其风土形胜,乃慷慨言曰:吾虽居章陵,吾子孙居此,当有拜相封侯者。越魏末,果袭陈留,因以名郡焉。未几,生鲲公。”此谱序显然有误,因为谢鲲并非谢该之后,谢鲲的父亲是谢衡,祖父是谢缵。谢姓迁居的是陈郡而非陈留。但有一点是对的,那就是谢鲲并非谢夷吾之后。任崇岳先生在《中华姓氏谱谢》一书中认为谢夷吾与谢缵不是一支,并列举了八条理由,非常可信,这里不再赘述。

  以申伯为始祖的谢姓族谱,五花八门,大都不可相信,这是因为:古代典籍自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许多书籍就消失于那次大火之中,留下的书籍有限,谢氏家谱也毁于那次大火,因此后来的家谱多是胡乱编造世系,谢缵究竟是否申伯之后,如果是的话,应是第几代,许多家谱都不相同,可知杜撰的族谱往往是舛误百出,不可相信。最早的谢姓族谱见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以谢缵为第一代,此后族谱的世系方可凭信。美国的谢益谦先生说:“有关我谢氏谱牒,最早见于南朝宋,刘义庆著《世说新语》一书中《陈国阳夏谢氏谱》始于衡公(谢安丞相之祖父),至于各房家谱所载衡公之父缵公以前之世系,完全是杜撰的。经过秦火,古籍毁灭十之八九,存者十之一二而已,汉兴时搜集遗书、遗文,编成一部图书总目录,名为《汉书艺文志》,所记录的群书,大多有目无书。”这一看法与多数学者相同,无疑是正确的。

  广东、湖南的谢氏家谱以申伯为始祖、姜太公为始祖以及说姜太公的长子丁公吕伋为始祖均有之。说申姓是姜太公的第十三个儿子改姓申才有申姓,再传十代宏道的长子申伯改姓谢才有谢姓,其实有申姓时姜太公还未出生,有谢姓时,姜太公和申伯均未出生,所以,这些毫无史实的杜撰,确实令人啼笑皆非。

  行文至此,我们有必要谈谈河南省太康县谢太成先生组织编纂的《陈郡阳夏(太康)谢氏族谱》(安公故里篇),在第八篇(文化篇)中,第一章电视专题片解说词《中华望族--陈郡阳夏谢氏》,这篇解说词错误百出,自相矛盾,实在不可相信。浙江馆藏《东山世系图》刻本,以缵派世系,无申伯和夷吾世系。

  第一,说“陈郡阳夏谢氏自立谱--世祖谢夷吾至今已传八十四世”,前面已经分析过谢夷吾与谢缵不是一支,前者居山阴,后者世居阳夏,两者虽都姓谢,而且夷吾时间较早,但谢缵并非谢夷吾后裔。太康县谢家堂庋藏的大唐广明元年阳夏谢氏族谱所记始祖是谢缵,不是谢夷吾,也没有申伯世系。这与《世说新语》所记符合,谢缵为阳夏始祖之说才可信。

  第二,说“申伯之后第十九世仰贞公,首次来阳夏定居,直至二十八世宜礼公,始迁浙江会稽”。又说:“谢衡世居阳夏,以儒素显,当永嘉之乱时,王室南渡,谢衡随王室南迁,遂寓居于浙江会稽始宁。”一说南迁会稽的是宜礼公,一说有迁会稽的是谢衡,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实际上是谢衡迁往浙江会稽始宁的,唐代谢肇写的《谢氏宗支避地会稽序》云:“西晋祭酒公衡,又本于阳夏。永嘉不竞,来寓于始宁(今浙江上虞),至太傅安石、大元帅万、石,诚为江左望族。”现藏上海市图书馆的浙江上虞北门《江左世家》(谢氏族谱)称:“晋太傅安石之祖衡公,由陈郡阳夏徙居会稽,遂为越人。”广东梅州《谢氏族谱》也说:“谢衡)西晋太康七年(286)任国子监祭酒,当晋八王之乱,继五胡十六国乱华之初,衡从阳夏迁居于浙江绍兴始宁东山,为东山会稽派始祖。”谢太成先生于此说谢宜礼迁居浙江会稽,不知有何根据?

  第三,该族谱在电视片解说词中说:“元朝末年到明朝初,阳夏谢缵的三十四世孙谢成,随朱元璋创天下,东征西战,定集庆、克宁州、战鄱阳、平武昌、定中原、克元都、捣定西,功迁都督佥事,为晋王府相。又征朵甘,平洮州十八族,功封永平侯。谢成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了汗马功劳,由于朱元璋对群臣的疾疑,后来被诛,并没收其田宅,谢成之妻王氏为避朱元璋杀后人,便领着三个儿子回归阳夏,由于怕朱元璋再次追杀,株连门族,就在太康县北柏岗村定居。”这段话不知根据何在,事实上此谢成非太康的谢成,此说实在是不能自圆其说。假定谢成因朱元璋猜疑被杀,他的妻子王氏怕受株连,肯定领着三个孩子隐姓埋名,逃往天涯海角,岂有逃回老家定居,等着朝廷派人抓她之理?她如果回老家,岂不是自投罗网?此说不可信。

  其实,太康县的谢成并非朱元璋的战将,也没有被杀,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和明初的谢成只是姓名相同,并非一人,谢太成张冠李戴,错认自己的祖宗,真是贻笑大方。太康县老冢镇谢家堂村的《谢氏族谱》称:“元处士公我祖讳成者,念阳夏乃祭酒公(指谢衡)故土也,因是复还阳夏,乃于邑之东北百岗村而筑室焉。其四世孙讳斌、讳志者,因水患徙居老冢西十里许,村名谢家堂而世居焉。又孙讳忠讳敏者,析居于槐丘寺,此三处皆成祖之裔也。”谢成系谢缵的第三十四世孙,他因眷恋祖先居住过的土地而返回阳夏,他既没有跟随朱元璋创天下,也不曾立下赫赫战功,更不曾被杀,所谓他的妻子王氏领着三个孩子怕被追杀而逃回老家,完全是子虚乌有,凿空妄说。谢成的后裔谢斌、谢志为何要迁往县东北的柏岗村?现存谢家堂村谢氏祖茔中的谢斌墓碑说:“窃睹谢氏者,自汉晋以来,旧为阳夏之氓,筑居朝庄集南柏岗村社,奠茔吴人寺北,方形十亩,历唐而宋而元,未之有改也。”由此可见柏岗村乃太康谢氏祖居之地,谢成在此定居,自在情理之中。此碑立中明万历五年(1577),碑文中所说的朝庄即今之潮庄,柏岗村、吴人寺因陵谷变迁,如今已不复存在。《谢氏宗谱原序》说:“自处士公讳成者,当元季兵燹,隐于邑之东北百岗村,建茔程路口,迄今二百余年矣。”程路口位于太康县东北转楼乡,北距潮庄10华里左右。谢成有三子:伯宗、叔宗、季宗。叔宗之曾孙谢斌、谢志迁往太康城南老冢镇西8华里的谢家堂,季宗之子谢忠、谢敏移居于城东南符草楼乡的槐丘寺,伯宗之后留居县北。谢斌墓碑记中又说:“迨及我祖叔宗,还谢家堂先祖缵之茔。”可见谢成次子叔宗在谢斌乔迁之前已葬在谢家堂一世祖谢缵的墓地了。通过引述谢氏族谱及墓碑,都说谢成是处士,即没有任何功名,没有任何官职的老百姓,他只是因为怀念祖宗居住之地,才从外地返回太康定居。我们不明白,谢太成抛却真实的谢成,虚构一个随朱元璋平定天下而又被杀的谢成,到底是给我太康的谢姓添光加彩还是抹黑呢?

  第四,解说词又说:“槐丘寺是一处在中原大地上最古老的镇寨之一,在这片土地上六千年前就有人定居,谢氏先民于春秋秦汉之际先后两次来这里定居,因此槐丘寺称之谢安故里是名正言顺的。在太康县境内的其他谢氏村庄出于对谢安的敬重,称其为谢安故里也无可非议。”把槐丘寺改为谢安集是20世纪末的事,当时招商引资的需要,距今也不过20年光景。把槐丘寺称之为谢安故里并不确切。如果广义地称谢安故里,那应是指整个太康,如果狭义地称谢安故里,应是指谢家堂村,因为谢家堂村是阳夏谢氏祖先谢缵的居葬地(原名吉迁里)。谢家堂村现存的立于明代的谢斌墓碑描述谢缵的坟茔时说:“是茔也,有北长三十二步,东西阔三十步许,柏树三十二株,去县西南三十五里,老冢迤西。临山面水、竹苞松茂,凿宅置院,蔑亦加矣。今子子孙孙,不惟庶矣,而且富焉。不惟富矣,而且寿焉。达士屡见,伟人辈出,是亦阳夏之世家也。”槐丘寺有这样的墓碑吗?谢缵的墓碑立过两次,一次是在晋穆帝升平四年(360),由谢缵的曾孙谢万所立,由于年代久远,风雨剥蚀,字迹患漫,北宋神宗熙宁丁巳年(1077)由谢安二十一世孙谢文瓘(音guan)按旧碑重刻,现存谢家堂村。如今谢家堂村的谢氏陵园已是周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一文件批准槐丘寺为龙山文化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谢缵墓、谢斌墓批准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太康县老冢镇谢家堂村的谢安故里文化园,2011年被批准为国家AA级名胜旅游景区,2013年谢家堂村批准为河南省特色旅游村,这才是真正的谢安故里。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