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章 陶渊明与都昌

  袁小帆

  按:明崇祯六年(1633),邑人余应桂(任职三边总督、兵部侍郎),为《都昌县志》作序,写道:“都虽弹丸,不乏文献”、“陶士行之忠,足卑王谢;陶元亮之节,不愧夷齐……”肯定了陶渊明与都昌的关系。

  清同治版《都昌县志》“寓贤”载:陶潜,初讳渊明,字元亮,太尉侃曾孙。博学善属文,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郡遣督邮至,吏白宜束带见。渊明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赋归去来辞。初隐邑西大矶山,见宋祖王业渐隆,乃改名潜,交遯于庐山栗里,终身不应征命,世号靖节先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所作二十多首《饮酒》诗中的二句,也是尽人皆知的二句。千百年来读者只知陶渊明是江西浔阳人,却说不准是浔阳治下的何县何乡,诗中的“南山”,又在何处?近年来,由于旅游事业的兴起,为了打文化名人牌号,出现了多座“南山”,好几处“故里”,其目的是为了招徕游客,发展地方经济,这另当别论。但作为严肃的学术探讨,作为对历史文化名人籍隶的考证,似应忠于史实,理当言皆有据。遗憾的是在一家独鸣的年代,有权威居然语无质证,言皆杜撰地宣称:陶渊明诗中的“南山”就是庐山,“醉石”就是渊明故里,饮酒诗就是陶渊明醉后在“醉石”写的。自此错引错注,谬误至今,但读者是否认同,颇值怀疑。因为庐山就是庐山。其得名始于殷周时代有位姓匡名俗字子孝的人,结庐于此山修道,周定王及后代的周威烈王先后遣使臣登山寻访,均未遇,唯庐独存。后人遂称此山为庐山、匡山或匡庐。所谓“南山”即庐山之说,实语出无据。至于说陶渊明此诗是在“醉石”写的,更有悖于常情。我们知道醉石就在庐山汉阳峰侧,也就是庐山之上。试想如果陶渊明身居庐山,又何须云“见”呢?难道一个正常人会看不见脚下的山么?近年来有媒体著文称:“总之,人们都不认为庐山就是陶诗中的‘南山’。”(见《信息日报》2001.9.14《陶令不知何处去》一文),但未引起学界重视。《汉书礼乐志》有云:“汉兴,拨乱反正,目不暇给。”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多年了,对于古旧诗文中的错引错注,窃以为亟宜进行一次正本清源,以免误导后学。近年笔者因编纂《豫章历代名人韵事录》(暂定名),翻阅了不少的古旧文献资料,发现古人叙及陶渊明祖居时并无含混不清之处,如《艺文志》录存的元代参政吴国伦(兴国人),经都昌时写的一首七律《过都昌》云:

  湖上群山抱邑城,夕阳孤棹远天横。

  黄花何处逢人笑,白发应从此夜生。

  万里星晨缠杀气,几家砧杆动秋声。

  陶公事业遗墟在,千古中原抱甓情。

  又如元观察御史陈述(苏州人)写的《陶桓公庙》(节录):

  苏竣谋不轨,肆意掠郡邑。我公举义旗,奋勇诛贼逆。正义横秋霜,忠贞贯白日。无端萋菲语,苍蝇污白壁。紫阳朱夫子,上疏曾剖白。都昌公故乡,千载享庙食。

  前诗的作者是元代参政,后者是观察御史,都是一言九鼎的名公耆旧。前者说他路过都昌时陶公遗迹还在,后者说都昌是陶公故乡,可见古代人对渊明祖居是一清二楚的。为了让历史事实说话,本文力求采证史料记载,客观真实地对渊明故里之村舍起源,家族沿革,先人事迹以及陶渊明诗中的“南山”均一一对照文献记载和陶渊明在诗中的自白加以阐述,以便正本清源。

  一、陶渊明故里考证

  陶渊明故里在古之浔阳郡鄡阳(今九江地区都昌)县左蠡乡十里陶家冲。左蠡位于蠡水东岸,古代以东为左,故称左蠡。在三国时隶属柴桑郡,为东吴孙权屯兵处(见《三国志》)。当时陶丹(陶渊明高祖)

  在柴桑郡任都尉(是一种仅次于郡守的武官)。为安置妻妾,遂筑庐于蠡水东岸,这就是左蠡陶家村的起源。魏甘露四年(259),陶丹谌氏夫人生子侃字士行(陶渊明曾祖),公元266年,晋司马炎篡魏称帝,夏灭吴为一统建都洛阳。是年陶丹战死,当时陶侃六岁,由寡母陶太夫人抚育成人。侃幼有大志,常坐湖畔巨石作垂钓状,实默筹匡时济世事也。后人遂称此石为陶侯钓矶。据《今古记》载:“陶侃幼孤贫,常坐湖畔巨石垂钓,累年不移,其石膝磨有痕。”又据《江西通志》载:

  “钓矶山在都昌县城西南,晋陶侃微时垂钓于此,得一梭,挂石壁,后化龙而去。”历代骚人墨客游此,颇多题咏,兹录其一以为证。

  《陶侯钓矶》元邵新远

  烟波浩渺笑沉浮,一线竿头钓八州。

  任是壁间梭化去,矶头独把五湖筹。

  侃初为县吏,娶邻女蔡氏,生子嗣洪、瞻、斌三人。《南康府志》

  载生子十六人;《都昌县志》载生子十七人,见诸史书可考者,唯洪、瞻与斌耳。如晋书陶侃传有云:“初范逵荐侃于庐陵太守,至洛阳,张华见而异之,除郎中(官名),既而补武岗令,会刘宏为荆州刺史,辟为南蛮长吏,讨贼张昌,破之,以功封东乡侯。后闻母病,侃事母至孝,倾囊中所有,命长子洪返里,建豪华府第于村南颐养慈母天年。”《陶氏族谱》

  叙及此事有云:“侃备威仪。迎母官舍,乡里荣之。”《江西通志》载:

  “陶桓公旧府第在都昌县左蠡乡陶家村南二里处。”永兴三年,陈敏据历阳,宏以侃为江夏太守往讨,或谓宏曰:“侃与敏同郡,又同岁举吏,脱有异志,荆州无东门矣。”宏不听,且曰:“匹夫之交,尚不负心,况大丈夫乎?”侃闻言遣长子洪(这是史书二次提到陶洪)诣宏署以自固(相当于人质),宏用为参军,侃讨敏累年不克,忽报老母病逝。遂辞官归里守孝。隆重葬陶太夫于蠡水之滨。有唐代名臣舒元舆、皇甫湜手书陶母坟碑铭可考。原文均较长,仅节录其一以为证。

  《陶母坟板文》唐舒元舆元和进士,官至平章太岁在卯,小子汛彭蠡,见谢灵运石壁,壁东南行百步许,有高坟嵯峨。坟前有碑,书迹照湖,小子蹶起疾眩,视之,则陶母之字存。及落帆之陆,修式恪礼……呜呼!贤母之风,可以卓往赫来,为千万年光(余略)。

  陶母墓侧之谢灵运石壁古文献亦有记载。据《太平环宇记》载:石壁精舍在都昌县西北七里处,有石如壁。西有层台,本谢灵运旧宅。所谓精舍者,谢自有诗云:“错旦迹气候,山水含清晖”云云。壁间旧有“石壁精舍”四字。系谢灵运手迹。明正德时,提学李梦阳书以新之。

  今尽崩没矣。又据《江西通志》载:石壁精舍在都昌县西北临江处,有石如壁,谢灵运居此。旧有“石壁精舍”四字今不存。明正德年间,提学李梦阳书以新之。

  侃次子瞻史书记载颇详,瞻少有才气,历任广陵相,庐江,建昌太守。迁散骑常侍,封都陵侯。后被苏竣贼将冯铁谋害。朱熹在《乞加封陶威公状》有云:“始苏竣之祸,贼将害侃子者冯铁也。竣伏诛。冯铁奔石勒(胡人),石勒畏陶公之强,杀冯铁。”瞻遇害后,追赠大鸿胪,谥日愍。荫其子陶淡(渊明父)袭祖爵世享国恩。

  幼子斌,史亦有记载:咸和四年,江州刺史温峤卒,朝廷命峤军司马刘允都督江州。侃曰,刘允非都督之材,用此人必生内乱。司徒王导勿听。次年允部右将军郭默果杀刘允请自代。司徒王导惧默骁勇难制许之。侃闻变遂举兵征讨。兵至,默部将缚默来降。诏命侃都督江、荆、雍、益、梁、交和江夏八州军事,领刺史衔。侃为了巩固东晋统治,又马不停蹄,遣幼子斌与南中郎将桓宣西伐樊城败石勒。又使兄子臻及竟陵太守李阳共破新野,遂平襄阳,加拜大将军。从侃晚年仅用幼子陶斌一人这一事例分析,侃生子十六七人之说,可能不确。若有如许子嗣,上阵未有不用父子兵之理。朱子所云“既士行溘,后嗣零落”是可信的(见朱熹《乞加封陶威公状》)。

  陶淡(陶渊明父)名如其人,诏命荫袭长沙郡公,却终生未就,故《都昌县志》只在《寓贤篇中》中,简单地提到他“名冠隐逸”,却无正传。晋代朝野“崇尚清谈,专事虚无”,特别是佛教、道教,在江西盛极一时。由江州刺史桓伊首倡立寺,慧远和尚主持的庐山东林寺,当时就形成了“僧众云集,四海归心”的局面。在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下,陶淡待到陶渊明婚娶后,即与友人外出云游五岳名山而莫知所终。

  “陶渊明博学善属文,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又撰《桃花源记》而名重故里。起为州祭酒,因不堪吏职自解归里,州召主簿,不就。后为镇军建威参军,尝谓亲明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起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吏白宜束带见。”陶渊明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曰解绶,赋《归去来辞》(见《都昌县志》)。是时为义熙二年(406),渊明41岁。他从彭泽解绶后,连夜乘小船回家,深感过去有如”误落尘网中“顿觉”今是而昨非“他站在船头引吭高吟《归去来辞》腹稿: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心情轻松舒畅。次晨,船抵左蠡陶家港,当时天还未亮。由陶家港到陶家冲还有一段山路,夜黑看不见,因此“问征夫于前途,恨晨光之熹微”走着走着,东方渐现鱼肚白。终于,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他远远望见了自己的府第。心里高兴,跑步向前。

  “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家里的书童仆妇都出来欢迎他归来,小儿子在门前等候他……

  陶渊明自彭泽辞禄归来后,对当时的“权钱勾结,货赂公行”,“谗人高举,贤士无名”的东晋腐朽政权感到极度失望,“请息交以绝游”。这是渊明发自内心的悲愤。“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世俗和我格格不入,我又何必驾车出去游说,去求他们什么呢?“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他的大量田园诗文就是在这期间创作的。

  “农人告余人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晨也肆微勤,日入负来还”,使他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之感。他在自己的故乡写诗学圃,慢慢也就习惯了,他希望“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可是无情的战火却烧到了他家门口。这才使诗人“南圃无余秀,枯条盈北园。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的困苦境地。

  据《都昌县志》载:“檀道济初为晋太尉刘裕参军。义熙六年从征卢循,激战于左蠡,双方难分上下。后卢循欲趋豫章城,尽折民房筑栅寨,悉数将刘裕军栅断于左蠡。裕军不得食,即抢劫民宅,奸淫烧杀,无恶不作。陶家冲一日数次遭受抢劫,村民死的死,逃的逃。此时的陶渊明既贫且病,逃不掉,走不动,加上岁暮年关,他只有哀叹‘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独自在轩廊上晒太阳。檀道济为了解刘裕之困,强迫民工于鄡阳县城北一百里处筑土城扎寨为游兵,形成对卢循夹攻之势,裕始得破栅攻循。土城至今仍在,称城山。山上有城山庙,供奉檀道济像神。”陶家冲受兵灾之苦,不得安宁,于是陶渊明辞别陶家冲祖居地,与长子俨、次子俟结庐于先祖陶母、陶侃曾居住过的大矶山麓(后人称此为“陶园”),过着苟全姓名于乱世的渔樵生涯。可是祸不单行,次年夏天,“正夏西风急,林室顿烧燔”。一场山火,把诗人的草庐烧掉了,别无栖身之处,只好住进自己一条破渔船上,哀叹“一家无遗宇,舫船荫湖边”;“躬耕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为饥饿所驱使,他实际上已临为乞丐。“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他迫于饥饿,身不由己地走到邻里家叩门,门开了,他又不知如何开口。幸好,“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公元420年,陶渊明55岁,他“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是年刘裕代晋为宋。这一改变,对这位世享国恩的遗老,真是雪上加霜。为了避祸,他化名为潜,隐居于星子栗里。元嘉四年(427),困顿于栗里的陶渊明,在饥寒交迫和疾病的折磨下,终于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凄然与世长辞!享年63岁。陶渊明的一生,虽然没有建立过显赫的功绩,却给后世留下了一册千秋万代传颂不衰的《陶渊明诗文集》,并已翻译成十几个国家的文版,在全世界广泛流传。公元420年,陶渊明虽然“甘以辞华轩”离开了左蠡陶桓公府第,隐居在大矶山。但据《江西通志》载:“大矶山在都昌县城西七里处,一名望仙山,世传晋许旌阳拔宅飞升,苏耽于此望之,故名。”由此可见,陶渊明晚年虽然离开了陶家冲,但并未离开他的故乡鄡阳县境(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置都昌县)。

  二、陶渊明诗中之“南山”考证

  经与友人反复讨论和实地探访,终知陶渊明诗中之“南山”就在都昌县城南二里处。此山矗立在鄱阳湖上,三面环水,不仅风景秀丽,且早在汉武帝时就知名于世。据《都昌县志》载:邑治南山,汉时有老人童颜皓发居岩下,武帝南巡,诏逸民,老人辞不出,左右强以见帝。

  老人曰,尧仁如天,孤云自飞,一木一石,民之乐也,簪缨搢笏,束身王朝,非野老所望。帝嘉其志,礼而遣之,后人遂以野老名岩。岩下石罅溢清泉,甘洁清洌,虽大旱不涸,宋学士东坡游此,悦其泉,乃于岩壁刻‘野老泉’三字,自是岩与泉共知于世。后人有诗云:豁岩石罅溢清泉,曾有高人此息肩。隐姓南山号野老,力辞搢笏乐云烟。

  此即渊明东篱采菊时,悠然所见之南山也。渊明尝谓人云:“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南山乃野老等隐逸栖息之地。野老力辞簪缨搢笏,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可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乾文语》)也。其气一也。是故渊明东篱采菊时,悠悠然见到的也就是他所仰所向往的南山。至于说南山远,其实“悠然见南山”句中的“悠”字,本身就寓有远意。“悠悠即遥远之假借,古悠、遥同音通用”(见《辞海》)。何况诗词的语言不同于散文,即使再远也不影响意象的妻子鄜州,远隔千里,诗中景状却如在眼前,这就是意念,即所谓“因心造境”(黑格尔《论美学》)。

  据《江西通志》载:都昌南山,旧时有苏仙磨剑池,陶桓公庙,谢康乐经台,南山寺,观音阁,唐代还建有泰陵皇帝所赐名之清隐庵。北宋重修改名为清隐禅院,黄庭坚为之作《清隐禅院记》有云:

  “据彭蠡上游,距南康军之落星湾,舆行一舍,舟行十里,有大聚落,是为古之鄡阳,今为都昌县治所。山悠而水远,能阴而善晴,升南山而望之。如李成、范宽得意图画,盖南山之于都昌,如娟秀人直其眉目清秀处……野老岩之下,泉甘而繁松竹,曰清隐寺者,唐泰陵皇帝所赐名也”(余略)。北宋绍圣元年,苏东坡南贬惠州,沿途遣散侍女,过都昌时,爱妾碧桃患病身故,苏东坡悲戚交加,手书一绝:

  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

  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

  水隔二句,喻碧桃病故后,即阴阳永隔。次年苏辙路过南山,见乃兄此诗,感而赋七律一首。其尾联云:“谁道豁岩许深处,一篇行草认元昆。”东坡诗碑仍在,清隐寺等古迹尚存。改革开放后政通人和,文化遗产等名胜古迹,在逐渐修复,令人欣慰。有先生赋诗一首云:

  浪花静静说当年,古院尘埋未忍看。

  倦客归来人不识,南山春老碧桃残。

  后据江西作家、企业家联谊会主编之《新潮报》报导:“都昌旅台同乡会会友共同捐赠20万元,作为修复南山古迹之资。”可见陶渊明诗中之南山,自汉武帝游幸至今历时2100余年,而被后人珍爱不衰者,岂独风景秀丽,实因渊明爱之,而人皆爱之之故也。一家之言,旨在抛砖引玉,以期正本清源,是为文。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