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2.红四军强渡嘉陵江,张国焘悄悄命令大搬家

  嘉陵江是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古称阆水、渝水。因流经陕西省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上源为白龙江和西汉水。前者发源于四川省若尔盖县的郎木寺;后者发源于秦岭西南,因在汉江之西,故称西汉水,直至陕西省略阳县两河口以下始称嘉陵江,与白龙江相汇于四川省广元县昭化。全长为1119公里。昭化以上为上游,行经高山地区,多暴雨,有“一雨成灾”之说;昭化至合川为中游,有航运之利;合川以下为下游段。流域面积16 万平方公里,超过汉江,居长江支流之首。嘉陵江切穿华蓥山后。形成风光奇丽的沥鼻、温塘、观音三大峡谷,在重庆汇入长江。

  1935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领导,实际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使中国革命走上了正确航道。1月20日,中央红军向川黔边的赤水河进军,拟从泸州至宜宾一带渡江北上,向川西北转移。其计划如下:

  我野战军目前基本方针,在由黔北地域经过川南,渡江后转入新的地域协同四方面军由四川西北方面实行总的反攻;而以二、六军团在川、黔、鄂之间活动,来牵制四川东南会剿之敌,配合此反攻,以粉碎敌人新的围攻,并争取四川赤化……四方面军在我野战军渡江之先,应向重庆方向积极行动,吸引重庆川敌之主力于自己方面,以便我野战军顺利渡江。在我野战军渡江后,则转向仓溪至南部之嘉陵江两岸反攻,密切配合我野战军与川敌进行决战,以打通横贯川西北的联系。

  为此,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电令红四方面军总部,由川陕革命根据地向西出击,强渡嘉陵江,策应和配合中央红军渡江作战。电称:

  为选择优良条件,争取更大发展前途计,决定我野战军转入川西,拟从泸州上游渡江,若无障碍约二月中旬即可渡江北上,预计沿途将有许多激烈战斗,这一战略方针的实现,与你们的行动有密切关系。为使四方面军与野战军乘蒋敌尚未完全入川实施“围剿”以前,密切地协同作战,先击破川敌起见,我们建议:你们应以群众武装与独立师团向东线积极活动,钳制刘敌,而集中红军全力向西线进攻。因我军入川刘湘已无对你们进攻可能,你们若进攻刘敌,亦少胜利把握,与我军配合作战距离较远,苏区发展方向亦较不利;西线则田部内讧,邓(锡侯)部将南调,杨(森)、李(家钰)、罗(泽州)兵单力弱,胜利把握较多,与我军配合较近,苏区发展亦是有利的。故你们宜迅速结集部队完成进攻准备,于最近时期,实行向嘉陵江以西进攻。至兵力部署及进攻目标,宜以一部向营山之线,为辅助方向;而以仓溪、阆中、南部之线为主要方向。在主要方向宜集中主力,从敌之堡垒间隙部及薄弱部突入敌后,在广大无堡垒地带寻求敌人,于运动中包围消灭之。若你们依战况发展,能进入西充、南充、蓬溪地带,则与我军之配合最为有力,同时我们要估计到敌人可能以较少兵力利用堡垒钳制四方面军,而乘野战军立足未稳之际转移主力实行突击,以收各个击破之效,因此你们作战方针从速决定电复。

  不言而喻,中央的这份电报提出了一个牵动全局的战略方针问题。

  在张国焘接到中央的电报前,红四方面军曾就有过“川陕甘计划”。这一计划是徐向前提出来的。即依托老区,发展新区,以打击胡宗南部为主要目标,夺取甘南的文(县)武(都)成(县)康(县)地区,将川陕根据地,发展为川陕甘根据地。

  徐向前提出川陕甘计划的着眼点在于:第一,川陕甘边的胡宗南部是蒋介石的嫡系,是“川陕会剿”的主力部队。该部虽战斗力较强,但同四川军阀和陕南的西北军均有矛盾,处境孤立。四川军阀是被红军打怕了的,西北军对红军敬而远之,红军集中主力打击胡宗南,他们很可能袖手旁观。而消灭胡宗南部,正是粉碎蒋介石“川陕会剿”计划的重要一着棋。第二,文、武、成、康地区位于汉水和白龙江流域,人口不少,也较富庶,利于红军解决物资和兵员问题,也有利于摆脱眼前的困难。第三,依托老区,向川陕甘边发展,进退自如,回旋余地大,不致造成无后方作战的危险。

  会上,徐向前充满信心地说:“我看这个计划是能够实现的。只要我们集中3个军以上的精锐部队突然出击,不惜花上大的代价搞掉胡宗南,我们的武器弹药就能得到很大补充。有了新的根据地,兵员问题、粮食问题也好解决,对付敌人新的‘会剿’就好得多了。”

  会上,张国焘、陈昌浩等人均认为徐向前的分析判断正确,是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计划,表示赞同。会后,部队开始了大规模的整训,但计划一直没有执行。就在此时,中央要求红四方面军渡江的电报到了张国焘的手中。

  张国焘接到中央电报后,认为事关重大,与陈昌浩、徐向前商议,当即决定召开紧急会议。

  2 月初,徐向前率军从广元、昭化回川陕苏区后,出席了四方面军总部在旺苍坝召开的会议,讨论策应中央红军渡江北上的问题。

  会上,大家讨论激烈,但找不出立即执行中央战略方针的好办法来。原因有三:一是苍溪、阆中、南部一带处嘉陵江中游,江阔水深,对岸沿江及纵深地带有邓锡侯、田颂尧两军几十个团筑垒防守,红军又缺渡河船只,如无一两个月的时间作准备,就难以完成渡江西进的任务。二是川陕苏区的东部、南部有刘湘、李家钰、罗泽州、杨森等部共100多个团的配置,如红军主力渡江作战,川军乘虚进击,川陕苏区就有完全丧失的危险。三是像四川那样的地形,山险路隘,派出少部兵力远离根据地作战,等于拿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张国焘说:“中央军委要求我们全力西渡嘉陵江,突入敌后,运动歼敌,策应红一方面军北进,看来中央方面处境已相当艰难,我们若主力西渡嘉陵江,则要离开川陕根据地了。”

  徐向前说:“我们渡江,昭化以北较容易,可渡江之后向南发展,将遇剑门之险,若从昭化南渡江,江阔水深,且有敌重兵把守,渡江亦难。如今徐海东率红25 军到达了镇安、南田、商县一带,陕军孙蔚如正调兵围剿,我们不如出兵打陕军、迷惑和调动敌军,一方面接应红25 军,一方面创造渡江的时机。”

  陈昌浩也同意徐向前的意见。会议决定:收缩东线部队,一方面做积极渡江准备,一方面集中部分主力出陕南,执行川陕甘计划。

  会后,红四方面军一面投入强渡嘉陵江、策应中央红军北上的准备工作,由31 军和总部工兵营大力收集造船材料,隐蔽造船,并进行强渡江河的训练;一面派一部兵力进击陕南,接应红25 军,并迷惑和调动沿江的守敌北向,为在苍溪、阆中一带渡江创造战机。

  2月3日,徐向前率12个团的兵力突袭陕南。10多天内先后攻占了宁羌、勉县和阳平关等重镇,歼灭国民党军4个多团,俘敌团长以下4000余人。蒋介石赶忙集兵向川陕边境增援。胡宗南部丁德隆旅由广昭调阳平关地区;邓锡侯部的五个江防团北进接替广昭的防务;国民党第49、60、61 等师,亦向陕甘南部移动。

  2月中旬,红四方面军发动的陕南战役达到了虚晃一枪、调动敌人的基本目的后,急速回师川北,拟从嘉陵江中段渡江西进。

  正当徐向前指挥广昭战役之际,中央红军已离开遵义,向赤水城前进。

  2月16日,中革军委致电红四方面军领导人,改变了拟从泸州上游渡江向川西转移的计划。电文说:

  我野战军原定渡过长江直接与四方面军配合作战,赤化四川,及我野战军进入川黔边继续向两北前进时,川敌以十二个旅向我追击并沿江布防,曾于 1月28日在土城附近与川敌郭、潘两旅作战未得手。滇敌集中主力亦在川滇边境防堵,使我野战军渡江计划不能实现。因此,军委决定我野战军改在川滇黔边广大地区活动,争取在这一广大地区创造新的苏维埃根据地,以与二、六军团及四方面军呼应作战。

  接到中革军委电文后,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西渡嘉陵江,以呼应中央红军作战。对此,张国焘有他的说法:

  渡过嘉陵江,支援第一方面军顺利进入四川地区,我们认为这是首要的任务。我们认为第一方面军是全国红军的主干,中共中央和许多重要干部也都随一方面军行动,他们正在艰苦挣扎之中,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赴援,可能招致中国革命的无比损失,也会使我们负疚良深。

  关于西渡嘉陵江及其之后红四方面军实行“川陕甘计划”的行动,显然张国焘和徐向前有不同的想法。

  张国焘也同意“川陕甘计划”,张国焘认为:由于刘湘的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川陕苏区已不可能再守,红四方面军究竟应该去哪里呢?也许“川陕甘计划”可以寻找一个新的去向。

  很明显,徐向前提出川陕甘计划则是为了发展和保卫川陕苏区,张国焘同意川陕甘计划则是为了创造条件“放弃”川陕苏区,寻找新的“落脚点”。

  徐向前从陕南率军回师后,立即投入紧张的强渡嘉陵江的准备工作。

  徐向前认为红军趁势从嘉陵江中游西渡,可实现“川陕甘计划”,机不可失。眼下中央红军虽暂时放弃了向川西转移的计划,但红四方面军陕南战役已达到调动敌人北向的目的,同时东线在敌人进逼下,已放弃了城口、万源等地,红四方面军的后方机关也转移到南江地区。况且,红四方面军渡江也便于下一步策应中央红军北上。

  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在渡江这一点上意见是一致的。随后分工,由徐向前制定战役计划;东线红军加快收缩,向嘉陵江东岸集中。

  根据敌情和地形,主要渡江突破地段选在哪里为好呢?

  从江防上看,川军在400里的嘉陵江防线上共部署了53个团。其中邓锡侯的第28军共21个团,防守上游的广元以北的朝天驿至射箭河一线,田颂尧的第29 军共32个团防守昭化以南的射箭河至南部的新政坝一线。

  嘉陵江由北而来,在四川仓溪以上,由于两岸峭壁林立,江面狭窄,江水咆哮奔腾。而仓溪至阆中一段,江面开阔,东岸塔子山俯视西岸,便于发扬火力,西岸滩头平坦,便于集兵。

  张国焘在他的回忆录中也讲到了渡江地点的选择,他说:

  嘉陵江宽而且深,水流湍急,两岸多是悬崖峭壁。敌军邓溪侯、田颂尧两部,据险设防,这对我们当时落后的装备来说,可称天险。我亲自审定各个可能的渡江处所,最后选定由仓溪县城附近地区渡江。这里江面甚宽,对岸又有敌方重兵驻守,我的军事顾问们多不以这个选择为然,我则认为这个地方的条件最好,而且敌人决不会疑心我们会在这里渡江,我们正可以利用它们的疏忽。

  张国焘作为红四方面军的最高领导,最后审定渡江地点是有可能的。实际上渡江地点是徐向前率参谋人员亲自实地踏勘后定下来的,主要地点就定在仓溪附近的塔子山。

  徐向前回忆说:“江面宽阔,敌意想不到红军会从这里渡江。敌兵力配置单薄,防守亦较疏懈。”

  战后,田颂尧也不得不承认:“匪军竟乘虚进攻,真可谓善于选择弱点。”

  徐向前的计划是:实施重点和多路突击相结合的战法,以30军为主攻部队,从塔子山强行突破后即向剑阁、剑门关方向进攻,协同31军消灭该地守敌;以31军从苍溪以北之鸳溪嘴渡江,直插剑门关,进而向广元、昭化进攻,保障右翼安全;以9 军从阆中以北附近渡江,尔后以一部协同30 军向北进攻,另一部消灭阆中、南部之敌,保障左翼安全;以4军为第二梯队,接上述第一梯队于苍溪地区渡江,主力相机向梓潼方向发展;四方面军炮兵营配置于塔子山上,掩护30军强渡。

  兵力确定后,各部队据此进行部署和准备,层层深入政治动员,大力开展河川战斗的训练。红四方面军和根据地人民协力经过一个多月的辛勤劳动,还造出了可以同时运载3个团的船只,还用毛竹扎了3座浮桥。

  3月28日黄昏,渡江战役打响。张国焘、徐向前将指挥部设在塔子山。各部队按预定计划推进至嘉陵江滨。

  渡江命令下达后,涂有“奋勇杀敌,争取革命早日成功”大红字的红30军第88师的两个营和四方面军总部教导营的木战船如百舸争流,直冲对岸。临近对岸之际,为敌发觉,敌人用猛烈的火力阻挡红军前进。在此万分紧急时刻,王树声指挥炮兵开火了,密集的火力构成了道道火网,映红了嘉陵江上空,掩护红军乘机从左、右两侧插入敌阵,巩固了滩头阵地。随即,大量后续部队,通过强架的竹扎浮桥,涌过江去。拂晓,强渡完全成功。红军乘胜追击,一天推进70 多里。敌人经营多年,自夸天堑的嘉陵江防线此刻全线崩溃。

  红四方面军的左、中、右三路纵队胜利渡江后,左翼9军和4军一部连克阆中、南部两城,折而北进,抵思衣场地区;中路30 军及9军一部攻占剑阁;右翼31军直指剑门关。徐向前在中路,抵剑阁后要副总指挥王树声立即率88师星夜向剑门关疾进,会同右翼31军一部,火速抢占这一横扼川陕通道的险关要隘——敌整个江防部署的战略支撑点,为下一步的进击创造条件。

  剑门关自古以来,就以“插翅难渡”的险要地形而著称,为历代兵家所重视。那里的地形特点是南攻容易北攻难。北面,山岩削立,山势险峻,的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条件;南面则不同,地势由低而高,坡度较大,容易进击。东西两侧的高山,是川军的重点防守区域,一旦被红军攻占即可形成从东、西、南三面攻关的态势。

  4月2日中午,王树声令部队发起攻击,经激战后攻占了东西两侧的制高点,尔后全力攻关,仅半日时间即解决战斗,全歼守军3个团。接着,红军又乘胜推进,攻占了昭化。

  至4 月17 日,红军占领中坝,次日再克彰明。至此,嘉陵江战役降下了帷幕。红军自3 月28 日渡过嘉陵江,连下阆中、南部、昭化、剑阁、梓潼、青川、平武、彰明、北川等九座城镇,歼敌12个团,1万余人;攻占了嘉陵江之涪江之间纵横二三百里的广大地区。

  这是红四方面军战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渡江作战,在整个红军战史上,也只有一方面军横渡湘江之战可与之媲美。两次战役都十分壮观,湘江战役更多的是悲壮,而嘉陵江之战则豪迈雄壮。

  红四方面军的胜利,震惊了蒋介石,他对左右说:“朱毛匪已成强弩之末,不难在滇黔地区予以消灭,贺、肖匪流窜湘鄂边界,实力最弱,只有徐匪一股在川北,极为猖獗,我当以全力扑之。决不容许朱毛与徐匪会合。”

  蒋介石派驻重庆“会剿”红军的“参谋团”也判断红军“企图以江油、彰明为新根据地;因江油、中坝两地,给养便利,既可进扰川西,又能退据川甘边区,即再向东窜,亦属自如。”

  当下,蒋介石派刘湘嫡系王缵绪部13 个旅为右路纵队,令邓锡侯、孙震各一部为左路纵队,令胡宗南在南下青川、平武配合,令唐式遵、李家钰部阻止红军南下,拟将红军渡江部队与川陕苏区的联系切断。

  徐向前向张国焘提出,此时声南击北,北出甘南,将来不及调整防御的胡宗南部围歼在几个孤立据点,实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为此,他兴致勃勃的拟出了作战计划,准备集结主力向北迂回,抄胡宗南的后路。令人气恼的是,徐向前不断打电报给张国焘,可是张国焘患得患失,迟迟下不了决心。

  正当徐向前用电报不断详告张国焘,继续实施“川陕甘计划”时,张国焘想的并不是早进击甘南,而是已决定放弃川陕根据地,正在嘉陵江边指挥“大搬家”。

  残阳如血,苍山如海。波光粼粼的嘉陵江上,上百只满船载笨重的机器往西岸行驶着,东岸边上,各种物资仍然堆积如山,长长的队伍、黑压压的人群源源不断地涌向岸边,登上渡船,跨上浮桥,进到西岸。长长的队伍是撤出川陕苏区的红四方面军的干部战士,黑压压的人群是尾随红四方面军的苏区老百姓,许多是红军战士的家属,他们希望随着红军走,红军到哪他们也到哪。

  张国焘身材高大,肥面大耳,威风凛凛地站在西岸的高崖上,晚风吹拂着他的头发,显得极为潇洒。但是在他的心里,却一再浮现着川陕苏区满目疮痍的战争场景。

  刘湘的“六路围攻”,蒋介石的“川陕会剿”虽然被英勇的红四方面军打破,但是,川陕根据地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尸横遍野、臭气熏天,加上瘟疫流行,居民逃亡,十室九空,惨不忍睹。

  张国焘后来回忆说:

  在这种山岳地带作战,对敌我双方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灾害……绥定万源宣汉一带,唐式遵部所占领过的地区,遍地都是死尸,到处遗弃着伤者病者……当地村庄,经过敌军骚扰后,居民多已逃亡,物资更是十室九空。

  川北苏区的领土,也是一片荒凉景象,尤其是曾被敌军蹂躏过的地方。耕作受着战争的妨碍,田地不是杂草丛生,就是荒废了。居民的粮食和其他积蓄,一部分被红军消耗了,另一部分则为敌人所糟蹋。疾疫流行……就是在这时猖獗的。苏区内各集镇上,冷淡肖条,赶集的人大大减少了,市场上的货物,更是寥寥无几,人民的呼声,不是疾病和死亡的哭泣,便是物质匮乏的呻吟。

  在张国焘的心里,他认为川陕根据地已经没法坚持下去了。大权在握的张国焘认为中国革命是处在两个高潮之间的低潮时期,革命的形势应该是退却。他看到中央苏区丢了,湘鄂西苏区丢了,鄂豫皖苏区丢了,感到川陕苏区太靠前了。由此,他产生了一个总的指导思想,想把苏维埃区域向西边再退一步,退到第二线,他要去寻找新的地盘,到川西甚至于西康去建立根据地。

  嘉陵江战役的胜利,使张国焘毅然决定放弃川陕苏区。当徐向前来电要求继续执行川陕甘计划时,张国焘苦笑着想:川陕已经名存实亡,川陕已经没有了,何来川陕甘?

  张国焘没有将他放弃川陕苏区的想法去说服前线将领。事实上,由于红四方面军各主要领导人分散在各个战略点上,找回来开会和往来商议几乎都不可能。急速变化的局势,前途难料的悲观,也使他不好怎么去解释,也无法解释。

  就这样,张国焘悄悄地下了命令:所有主力部队、地方武装、机关、学校、工厂等统统撤离苏区,向嘉陵江以西大搬家。

  多年以后,徐向前回忆起那段历史时,说了一段很长的话,实事求是地评价了红四方面军退出川陕根据地这件事。他在《历史的回顾》中说:

  整个说来,红四方面军退出川陕根据地,有它的复杂原因。优势敌人的压迫,长年战争和“左”的政策造成的困难,策应中央红军的紧迫战略需要,凑到了一起。在这个意义上说,是历史的必然。问题在于:主办红军撤出根据地后,没有留下足够兵力坚持游击战争,只留下刘子才、赵明恩等千把人枪,如果把三十三军留下,要好得多;强渡嘉陵江后,犹豫徘徊,丧失了进击甘南的战机,使“川陕甘计划”流产。川陕甘计划未能实现,非常失策,是关系整个革命命运的问题。如果当时实现了这个计划,我军将能得到更大补充,中央红军北上就有了立脚点,形势会不一样的。

  当红四方面军撤出川陕根据地时,红四方面军中广大指战员甚至是相当一部分高级干部,根本不知道他们已经永远放弃了那曾经战斗过的川陕苏区。他们都仍以为川陕根据地还存在,过嘉陵江只是为了扩大苏区。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2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3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二)

    作者:关汉卿等  

    经典名著 【已完结】

    关汉卿杂剧的剧场性和语言艺术:1.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 ,聚焦 到主要的戏剧矛盾上,从而迅速引起观众看戏的兴趣。2.很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注意...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五)

    作者:关汉卿等  

    经典名著 【已完结】

    关汉卿杂剧的剧场性和语言艺术:1.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 ,聚焦 到主要的戏剧矛盾上,从而迅速引起观众看戏的兴趣。2.很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注意...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四)

    作者:关汉卿等  

    经典名著 【已完结】

    关汉卿杂剧的剧场性和语言艺术:1.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 ,聚焦 到主要的戏剧矛盾上,从而迅速引起观众看戏的兴趣。2.很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注意...

  • 贞观政要

    作者:(唐)吴兢撰  

    经典名著 【已完结】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