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节 眼界决定境界

  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足够了;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

  ——诺贝尔

  1914年1月12日,福特汽车公司宣布了一条令世人惊讶的决定,将本公司工人的最低工资,从原来的平均每天2.5美元提高了一倍,提高到每天5美元。要知道,这在当时可是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因为,在100年以前,这绝对是个天价工资,要知道,当时工人生产的福特汽车不过400美元,也就是说,满勤的工人,只需两个多月,就可以买一辆当时最时髦的T型车,而一般人要为之工作大半年之久。

  虽然当时的汽车已经吸引了媒体的关注,但是真正能消费汽车的还只限于一些有钱人。大部分的普通人对此并没有多少兴趣,因为昂贵的汽车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亨利·福特很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提出要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低档车,只有到广大工人都能用得起的时候,汽车业才会得到腾飞。于是,福特公司不断地改进设计、优化成本,想方设法地降低汽车的价格,终于设计出价格相对便宜的T型汽车。

  这种汽车的售价为260美元,是汽车销售价格里最低的一个。当时美国工人的普通月薪大概是30美元左右,约为1天1美元。260美元的汽车对普通工人来说依然是一个大数目,况且更大的问题是,当时的工人们根本没有购买汽车的消费理念,他们总认为汽车是达官贵族的奢侈品。

  这让亨利·福特遭遇到了一个巨大的尴尬,依照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现实状况,汽车的成本已经不能再低了,而工人们却对汽车敬而远之。福特公司做了很多“工人也能开福特”之类的宣传广告,可未见成效,甚至被人当成了笑话,这样一来,他的“平民汽车”的梦想仿佛就要落空了。

  有一天,亨利·福特走在工厂车间里,看着自己的员工们认真工作的样子,忽然想:“我自己的工人这么优秀,一天的工资也只有1美元,他们都开不上车,谈何让全国工人开汽车呢?”

  “自己生产的车自己的员工买不起,我生产车还有什么意义呢?我必须要让我的员工首先买得起我所造的车,只有这样循环才能启动公司的发展。”亨利·福特的想法非常正确。如果一天挣5美元,普通工人立刻就可以变成福特汽车的买主,这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新的消费群。

  亨利·福特将许多媒体的记者都请到了公司,然后对所有的记者大声宣布说:

  “从明天起,我们福特公司所有生产线上的普通员工的日工资涨到5美元,我们要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拥有我们福特公司自己造的汽车。”

  一语惊人!消息一出,众人哗然,其他的竞争对手骂亨利·福特是汽车工业的搅局者,是不折不扣的哗众取宠,是叛徒,而舆论界一致认为,亨利·福特老糊涂了,疯了。

  这个决定相当于让福特员工的工资在一夜之间翻了一倍,在当时的美国,从来都没有公司敢这么涨工资!

  工人们非常欢迎这项举措,来福特公司应聘的人在门口排起了一眼望不到头的一字长蛇阵。而福特公司的员工更是以在公司上班为荣,即使穿着西服度假,也要把公司的徽章别在领带上或者戴在胸前。公司的旷工率也从10%,骤减到5‰。

  让自己的员工首先成为“汽车族”,亨利·福特的平民理念才能真正贯彻下去。为此他选择了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生产方式的革命不断压低产品的售价;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先从公司内部培养一批潜在的客户。这无疑是一举两得的聪明做法。

  第二天,全美的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福特公司的调薪决定,给福特公司做了一次巨大的宣传,羡煞了全美的工人们,工人们纷纷涌向福特公司,希望能谋得一个职位。工人们的一个消费观念忽然觉醒——原来,我们做工人的,也能开上汽车。这样的观念甚至让社会学家高声叫好——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从那以后,福特公司的低档车开始走俏,继而掀起了购买福特汽车的狂潮,整个汽车行业也跟着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在很长一段时间,福特汽车的销量占了世界汽车销售总量的一半,福特汽车公司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公司,福特汽车家喻户晓,几乎成为了汽车的代名词。

  时至今日,福特汽车的广告牌在这个世界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福特汽车的百年成长史中,每一款汽车的推出都有各种精妙的广告相伴成长。但是在福特人的心中,最成功的广告却不在电视和广告牌上,而依然是亨利·福特当年的那一纸提薪决定。因为那一纸聪明的决定,唤醒了一个阶级的消费意识,激起了一个行业的腾飞,甚至带来了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这样的广告效果让任何广告策划者都望尘莫及。

  遗憾的是,福特的雄心壮志并没有得到同行的认可,上个世纪20年代,正是那个举世闻名的经济大萧条的前夜,很多目光短浅的资本家,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一方面提高产品的售价,另一方面拼命压低工人的工资。整个20年代,美国工人的生产效率提高了近一倍,而工资的增长只有可怜的2%,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多数工人只能挣扎在贫困和温饱线之下。资本家的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涸泽而渔。

  亨利·福特从一个思想者的高度来解释了这个现象:生产力越来越高,而福利却越来越低下,这就造成了需求的不畅通,我们的生产力越高,产品就会越过剩。这个就像人的身体,富人好比贪婪的无限肿大的脸庞,已经不能提供更多的增长空间,而工人则像瘦弱不堪的四肢,越来越羸弱无力。如果美国社会是这样一个人的话,等待他的只有衰败,然后是死亡。

  事实证明了亨利·福特的远见卓识。1929年10月,经济大萧条爆发了,整个资本主义的虚假繁荣泡沫破碎,经济陷入可怕的停滞和衰败的泥沼之中。

  1933年,罗斯福担任了美国总统。他给经济大萧条开的第一个药方,就来自于福特公司的经验,他将老福特5美元的最低工资,以国会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最低工资的标准也要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

  后来,美国终于走出了经济大萧条的低谷,走向了复兴和繁荣。也许,不能说是老福特给员工涨工资拯救了美国,但是,亨利·福特的做法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在一个健康的社会里,如果金钱和权力过分集中在少数寡头的手里,那么多数的下层人民就失去了消费的能力和自我造血的功能,这个社会就会是一个畸形的社会。资本家必须改变一个观念,你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并不是你的慷慨赠予或者恩赐,一方面是劳动者的劳动所得,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人与你分享财富,这才是文明社会继续前行的动力。

  “正当的工资,并不是一个人愿意获得的最低额度,而是资本家——劳动力购买者所能支付的最高工资。”亨利·福特说。

  同样一件事,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就会有着不一样的答案和解决方法。福特的5美元最低工资,作为一项制度,有其延续的必要,作为一种人文思想,更有其传承的必要。

  古罗马时代,一群先知设计了一种绳结,并且预言,将来解开这个结的人必定是欧亚大陆的主宰。多年以来很多人尝试解开这个绳结,却都是无功而返。当时身为马其顿将军的亚历山大,也听说了这个预言,于是趁着驻兵这个城市之时,试着去打开这个绳结。

  最初,亚历山大连续尝试了好几个月,也和其他的人一样,他用尽了各种方法,也没能打开,真是又急又气。有一天,当他试着解开这个结再次失败后,他狠狠地说:“我再也不要看到这个结了。”当他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不再去想这个结时,忽然脑筋一转,他抽出了身上的佩剑,一剑将结砍成两半——绳结奇迹般地打开了。这个马其顿将军,后来成了威加海内的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大帝和亨利·福特一样,都曾经面临着各种麻烦和困扰。惯性思维是要么承受,要么反抗。而福特选择的是逆向思维。他将危机变成了机遇,将冷遇变成了暴风雪中的宣传表演。他勇敢地跳出思维的绳索,不做贪吃蜜糖的苍蝇,而是彻底改变一种观念。

  一个人能看到多远,他就能走出多远。

  §§第六章 人生是一扇虚掩的门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