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

  民族与国家

  关于爱国主义,曾经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我爱这个国家,但是国家爱我么?”这本是美国电影中的一句台词,却被一些中国人挂在嘴边,作为自己特立独行的标签。我们想说,如果一个民族人人都这么想,那么这个民族就堪忧了。

  在日寇的铁蹄和刺刀之下,中国人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国家和个人利益是密切相关的了,所以在日寇后方坚持抗战,并能茁壮成长的中国共产党,就自然成为中国人的核心力量。

  新中国刚成立,钱学森等一大批著名科学家,就放弃了海外优厚的生活待遇回来报效祖国。中国人在西方世界曾饱尝过歧视和屈辱,在面包、牛奶与尊严之间,很多科学家选择了尊严。多数生活在国外的华人都注意到,朝鲜战争前后,西方人对待中国人的态度天差地别。这是因为西方人只尊重强者,只有在中国显示出实力之后,中国人才赢得了尊重。

  很多人怀疑我们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思想的作用,常常以为我们做过了头,却不知道那种万众一心的力量才是打破西方封锁的关键。因为敌视一个强大的力量绝对是危险的,这就是美国政治家们解释给美国人为什么要和中国接触的理由。你要是一盘散沙,或是外强中干,哪里会有耐心和你对话?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是冰冷而又残酷的,我们在伤痛中知道了团结是唯一的出路,我们服从集体是为了不再受伤,因为国家是我们唯一的依靠。

  我们社会的精英和管理团体要明白:这个国家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所以我们必须承担扶贫的责任和道义;我们鼓励竞争是为了保持对外竞争的活力,但不是为了冷酷而不顾同胞的死活;我们要对弱者伸出手来,保障每个人有尊严地活着,这是我们的任务和责任;每个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人都应该有基本的生存保障,这才是我们发展的意义;我们明了丛林法则是为了对外决不妥协,而不是对内残酷冷漠,这些都是民众对共产党执政的要求和期望。

  我们需要明确,爱国主义在某些局部、某些时点,与个人利益相互抵触,但是总体上,爱国主义是有助于个体的利益的。原因是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抱团才能生存、才有力量,团体越小力量就越弱。然而团体真正变大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克服的困难更大更多。

  国家和每一个个人都有关系,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中说:“一个人能否过上健康和具有高生产力的生活,最大先决因素是这个人的出生国。”

  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分分合合,特别是经历了近一百多年血与火的磨难,中国人都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就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就是可以庇护我们的大树,这棵大树是由几十亿曾经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人们用血汗浇灌而成,它属于我们,我们也属于它,我们是一体的。

  教育问题与高考制度

  中国的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普通的中国人可以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别管这个通道多么狭窄,依然代表着希望,而人恰恰需要的就是希望,有了它再苦再累也能熬过去。

  上大学对当今中国人仍有一种特殊的意义,无数家长唯一的心愿就是孩子能考上好大学,为此自己吃苦受累都不在乎。有人说这是中国人傻,说你看人家欧美就不是这样,说这话的人其实只是看到了表面,这里面深层次的问题其实是一个社会通过读书能不能改变命运的大问题。

  西方世界的平民之所以不重视孩子学习和考试,是因为西方财富和地位是世袭的,他们的贵族圈几乎是封闭的,阶层早已固化,平民百姓早已经失去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欧美最好的大学一开始就是贵族和富人们为了自家孩子的教育而设置的,起点高、财力雄厚,故而无人能够竞争。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办了无数个大学,但是排在最前面的依然是若干贵族式的私立大学。

  英国的贵族是世袭的,美国的财富更是家传的,这才是欧美社会的真相。但是美国金主们编造了一个美国梦,常常拿出单个人发财的案例来证明任何人都有机会成为巨富,这就足以鼓舞数亿人去心甘情愿为富人打工。这一点其实和中国人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是相似的,可见每一个社会之所以能够正常运转,都是因为有相应的激励机制的。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中国的教育其实并不是被指责的那么糟糕。中国教育体制的焦点是全社会教育与个体教育的纠结,家长们望子成龙而社会需要的是培养合格的劳动者,这是两个完全不同层面的问题。

  新中国的大学全是国家创办,举国之力办教育是我们追赶西方的主要倚仗之一。新中国的教育体系就是培育更多的知识分子,一些最重要的领军人物在这种竞争环境中生成,另一些没有脱颖而出的读书人承担起将天才的思想传授给大众的责任,转化成人民大众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

  中国目前的高考是只认分数不认人,是当前社会多数人认可的最接近公平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普通家庭的孩子依然有机会上最好的大学。高考凭分数录取可能是目前唯一能被多数人接受的方案。

  我们的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并非是人们指责的那样不可接受,当下的某些所谓改革,其方向可能恰恰偏离了多数人的期望,例如自主招生恰恰是给权力和金钱开了一条路子,这和当年推荐上大学殊路同归,即便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结果一定是差的。

  我们应该鼓励富有的人们自己投资教育来实现子女成才的意愿,而不是惦记和挖掘公共教育资源。

  我们要强调一点,就是中国国立大学的招生改革不可越线,高考制度轻易不可变动。三十年来中国最庞大的举国体制是高考,是唯一落实了全民监管的领域。高考一举一动牵动亿万人的心,再苦再累人们心甘情愿。甚至可以说只要有这个机会人们就不抱怨社会不公,高考制度的重要性怎么说也不为过。

  科技、人才与国家战略

  1909年,美国政府决定向中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来“帮助”中国“兴学”,史称“退款兴学”。著名的清华大学就是这个战略的产物。

  美国成功的秘密之一就是他们一直很重视人才的引进。而且从某一天起也开始接纳中国人,不过他们主要接纳中国的精英,高学历和名校学生优先。美国人用高薪和其他软实力吸引了很多人才去为他们工作,结果就是美国人只花费少量的钱就把我们辛辛苦苦培养了二十多年的优秀人才给挖走了。

  单单是从钱的角度考量我们中国也是吃大亏的,因为在名校学生身上国家是花了大钱的。名校依靠国家倾斜政策,占用了巨大的教育资源。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