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章 经典文化

  教育家杜威

  位于埃及吉萨金字塔群50公里远的地方,叫阿布西尔,这里从前也有3座金字塔,它们是古埃及历史上第五王朝时期建立的,也就是在法老胡夫时代以后,大约4100年前。在阿布西尔,人们发现这里的闪长岩曾被加工过。在这种比花岗岩还硬的岩石壁上,钻了许多浑圆的钻孔。这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呢?

  人类在各个历史阶段都应用过钻孔技术。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曾用石杵在花岗岩石块上打磨出孔洞。在骨头和岩壁上,人类同样进行过钻孔。

  阿布西尔的钻孔不是普通的钻孔,而是包心钻孔。它得名于钻孔钻成后,钻孔的中心形成一条香肠状的圆形石芯;钻孔时,钻头不是随随便便拿在手里就能钻进的闪长岩中的。无论是石块还是工具,都要牢牢固定住。为了钻出一个笔直的钻孔,还需要一些配套设备,凭借手工是无法钻出这样笔直、均匀的钻孔的。在孔洞里,人们甚至可以分辨出钻头旋转留下来的一毫米一毫米推进的痕迹。同时也证实了,钻孔不是后来用金钢砂磨制出来的。

  很显然,钻孔并不是先用凿子凿出一段孔洞,然后用打磨的方式加工出来的。钻头旋转的痕迹在孔壁和断裂处清晰可辨。

  这个发现又有什么意义呢?

  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包心钻孔是现代人们制作的,可能是某些考古学家为了探测石块而打的钻眼。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钻出一个钻眼就足够了,而阿布西尔的钻孔散布在各处的石块上。此外,那些石块的硬度,现在任何一个地理学家都知道,自己再去做钻孔实验毫无必要。早在1000年前,弗德林斯·佩特里先生就对埃及第四王朝时期闪长岩上奇异的包心钻孔进行了描述,所以,现代钻孔实验之说是站不住脚的。

  古埃及的建筑师们配备了我们至今尚一无所知的加工工具。包心钻孔这样的加工技术并不是偶然能发明的。技术进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钻孔的进行,先发明钻机还不够,还需要其他合适的工具,例如金钢石钻头等。为了把金钢石钻头和钻机镶连起来,还要发明合成材料。

  有趣的是,在我们所处的时代还有许多疑问无法解决。我们需要对那些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经验和不断学习的过程才可能做得到。这难道是在4000年前的事情吗?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全能学者”罗素

  “大房子”是北美印地安人阿那萨基部族的居住地。这个神秘的部族于公元12世纪莫名其妙地从大陆上消失了,但他们遗留下的文化和石建筑却是非常先进,令后人吃惊的。

  阿那萨基文化的遗迹,在科罗拉多州、犹他州、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均有发现,但最重要的地方大概要属处在新墨西哥西北方一个长24千米、宽1600米的查科峡谷。居住在这个峡谷里的人们突然在公元1050年左右进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这个被考古学家称作“查科现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造就了12座玲珑剔透的小镇,逐渐形成了阿那萨基人的宗教、政治和商业中心。如果将外围的零碎居聚地也算在内,整个峡谷的人口数量估计在5000人以上。对于一个仍处在荒芜的石器社会的部族来说,这样的人口数字是极其庞大的。而且,他们居住的多层建筑被称作“大房子”,其巨大的程度,只有数百年后大都市里出现的高楼大厦才能与之相比。

  在当时土地广阔、可任意取舍的情况下,为何一定要把居住点集中在一块弹丸之地呢?

  每一座“大房子”都由几十万块扁石和两万多条松木或云杉木条构成。在当时不可能存在有牲畜的驮运和轮式工具运载的情况,因此,这些材料全靠肩扛手拽,从五六千米之外运来。建筑上表现出的砖石工艺独具匠心,采运的石料每块都被凿打得有棱有角,石块间用一层薄薄的细泥加固,将微小的石片镶盖在上面。具有美学意义的是,所有建筑都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

  “大房子”中最壮观的是一种D形的五层建筑,内含约800个房间,占地3英亩。

  “大房子”中还有圆形房间,它在阿那萨基人生活中占突出的地位。有人分析它是举行礼拜的地方,也有推测它是在家庭中供人投宿和男人们聚会消遣的场所。每一间都有一个用木料拼成的蜂窝形顶盖,顶盖的最上端用土块和碎石塞满,室顶上的豁口是惟一的入口,让男人们顺着梯子降到室内。室内地上还有一个神洞,专供冥界的精灵出入。新鲜空气沿着一条石管导入室内。最大的一间“凯沃”直径达19米,深达4.5米。室内的音响效果极佳,从一端耳语,声音可传到另一端;打一个喷嚏会引起闷雷般的轰响。

  每个家庭都拥有大房子中的一套房间,除了饮食起居以外,有的用作储藏室、鸡圈、垃圾室,甚至作葬室。起居室一般长3.5米,高2.5米,用白色的灰泥抹遍,并在上面画有各样的壁画。为了冬天时减小热量的散发速度,窗和门开得很小。室内生火取暖,由于没有烟囱,使得每间屋顶上都有一层厚厚的烟黑。

  阿那萨基人为何要选定这样一个荒凉、贫脊而又频有旱情的峡谷作为生存之地呢?这又是令人迷惑不解的。

  “大房子”里挖掘出来的陶器中,有不少制成兽状,绘有时比鲜明的黑白几何图案。阿那萨基人能把绿松石和贝壳改制成精美的饰物,还能把野生的草芥编成漂亮的篮子;他们不仅用鼓、拍板、木哨和鸟骨做的笛子奏乐,还在峭壁上绘制抽象性图画。

  在公元1150年前后,也就是正值阿那萨基人的势力和繁荣处在顶峰的关键时刻,查科文化却开始神秘地衰败,峡谷里的居民放弃了繁华的城市,立即迁走。这突如其来的现象又是一个谜。

  在公元12世纪中期,阿那萨基人将“大房子”外层房屋中所有朝向外界的窗子和门统统堵起来,把集体住所的主要入口也用石块堵上,只留一个梯子口供他们出入。这种做法被一些人认为是防范入侵者,但与之矛盾的是在废墟中根本没发现残缺不全的尸首或任何战争的痕迹。无论如何,他们永远地离开了居住达几百年的盆地。

  阿那萨基人无声无息了,但“大房子”之谜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们不断地去研究探索。

  拒领诺贝尔文学奖的萨特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一个平坦的高原上,有一个巨大的环形山,其直径为1310米,坑底比四周的石壁低近200米,石壁比外围的地面高出50米,“魔鬼谷”是当地帕赫部落的印地安人对它的称呼。1892年,一些科学家在考察时在不经意中发现了它。他们注意到,组成石壁的厚厚的砂岩层和石灰岩层被一种可怕的力量所折断,并且向外翻转。石壁南部有一条长达600米垂直站立着的石板,它要比同一沉积岩层的水平地层高出35米。坑底和坑穴附近的一些岩石上有遭受猛烈打击而产生的碎裂痕迹。石壁坑的底部以及壁垣不仅堆满了石粒,而且混杂了许多生了锈、不规则的铁片。这些铁片经过表面抛光和稀硝酸溶液蚀刻后,呈现出陨铁所特有的维斯台登图案。不仅如此,在离坑穴几百米远的地方,人们还发现了数以百计的陨铁碎片,从重量上看小则几克,大则达到上千克。另外,还有大量的小铁片因锈蚀而变成了碎沫。经过考古学家的分析,这是一个铁陨星(陨铁)快速坠落撞击地面而生成的陨星坑。经过仔细考察和分析得知,这个陨星坑大约是在20000年前,由一个直径50多米、质量13万吨的陨铁以每秒25千米的速度猛烈撞击地球表面而形成的。

  令人奇怪的是,在坑穴中没有发现一块像样的大陨铁。这块巨大的陨铁到哪去了呢?一个很自然的想法是:它的主要部分已深深钻到构成高原的地层中去了。如果能找到它,在科学上无疑是很有意义的,而且对研究陨铁也是十分有价值的。

  然而,研究陨石坑的专家巴里格奥却无法从美国的科研机构筹集到足够的经费来从事钻探工作。于是,不得不向一些有钱的财团进行游说,使他们相信这块由纯铁构成的天降之物有十分重要的商业价值,因为在地球上以天然状态存在的纯铁还不曾有过。于是,投资钻探工程的股份公司就这样组织起来并开展工作了。然而,工作进展得十分不顺利。起初,当钻头从坑穴中心好几个位置上向下钻到400米的深度时,开始取出了含有铁屑的沙岩尘末,这似乎很鼓舞人心。然而,越往下,铁屑就越少。最后,钻头到达一整片红色岩层,结果是一无所获,最后巴里格奥因为经费问题而不得不放弃。但原因究竟是什么?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来说明它。

  卡夫卡和《变形记》

  在智利有一著名的巨石群,据说已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在直径200米的圆形洼地上竖起柱状巨石,按顺序排列成五个圆圈,圆心是一块十分平坦的石块。

  人们对巨石群作过种种猜测,有人说它是个祭祀天神的场所,还有人说是太阳钟,也有人说是古代墓地,至今尚无定论。最近有人提出一种假设,巨石群可能是一种季节钟:用石柱来测量太阳的移动位置,从而了解四季的变化与更替。日出的位置在一年中慢慢移动,当时人们发现了这个现象后,就在能够一览无遗地观测日出的平原上竖起了石柱,从影子在石柱之间的位置移动和日出方位来了解季节的变化。此说正确与否,有待科学论证。但这种说法似乎是有一点道理的。

  这种巨石垒成的纪念碑式样的遗迹,在世界各地都可见到,只是石柱的排列和大小形式不同。但是,这些建筑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建造的?今天仍然不得而知,但大部分人推测它跟古代的宗教祭祀有密切甚至是神秘的关系。

  说到巨石,还有几个令人不可思议的谜团。在黎巴嫩中东部,有个叫帕尔倍克的小村,原名叫海里波里斯,是连结罗马与巴比伦的主要通商要地,那里保存着罗马时期繁华的丘比特神殿和酒神殿的遗迹。令人奇怪的是,在通往帕尔倍克的半路上,有一块巨大无比的建筑用的巨石,被人抛弃在路边,1900多年来无人问津。这块巨石长21米,宽、高各5米,重1500吨。仅这一块石头,就可以造四幢高6层,正面宽7米,深10米,墙厚达20厘米的公寓大楼。这究竟是谁,又是出于什么目的,从哪里,怎样把这块硕大无比的巨石凿成、运来,并且抛弃在这种偏僻的地方呢?这一系列疑问始终困扰着人们。

  以南美秘鲁为中心繁盛起来的古代印加帝国的领土,南至智利,北起哥伦比亚,全长约5600千米。首都建造在距乌鲁班巴河700米高处的悬崖之上。城中寺院里的祭坛是用一块块重达千余吨的花岗石筑成,石块与石块之间不用一点灰泥,但拼合得十分精细,几乎看不到缝隙。甚至连一根钢针也插不进去。而在1500年后的今天,仍然一如往昔。更令人惊诧的是,削凿大量石块的采石场位于700米下的山谷底部。不知古人当时是如何把这些沉重的石块如鹫筑窠似地运到断崖之巅的,至今还没有人能解这个谜,有待于人们进一步去发现。

  乔伊斯与《尤利西斯》

  图拉是墨西哥古代托尔特克人的首都,公元8到13世纪,托尔特克人统治着墨西哥南部的许多地方,它的影响扩展到几乎整个中部美洲,公元900年~1200年间,是图拉城的鼎盛时期。

  图拉城附近的远古遗址分为两大部分,中间是一个隆起。根据考古资料表明,图拉城中心地带有一个大的广场,四周为神庙金字塔,其他建筑包括一处宫邸集合体,两座金字塔,广场中心有一高台祭坛。图拉的金字塔虽然规模较小,但装饰意味浓重,有一楼道位于南端,直通顶端两室,两室内装饰富丽堂煌,色彩浓重华丽。

  图拉这个词是“大都市”的意思,尽管古代的图拉城声名显赫,但建城时间已无法考证。这一个个问号,在墨西哥历史记载上似乎永远无法找到答案,只能从墨西哥的神话传说中去寻找。

  原来,这与传说中发生在图拉城的一场大决斗有关。

  在墨西哥及中美洲流传的神话中传说,远古时代有一位名叫“奎扎科特尔”的光明之神,乘船渡海而来,在墨西哥登陆。奎扎科特尔是个“皮肤白皙的男子”,他学识渊博、身材魁梧,额头宽广,脸上有浓密的大胡子,身穿一身拖地的白长袍。他把各种技艺、知识引进墨西哥,为当地百姓创造了文明的生活,给他们带来了一个文化与文明的黄金时代。他教导中美洲土著人使用文字,替他们制定历法,教授建筑知识和砌石技术的奥秘。百姓把他尊为数学、冶金学和天文学之父。身为医生和药师,他“向百姓揭露植物中隐藏的奥秘”。他为百姓制定了公正的法律,提倡一夫一妻制度,劝导人们尊老爱幼,和睦相处,最重要的是,他谴责杀人祭神的制度,主张用鲜花素果供奉神祗。

  这样一位智者,邪恶祭司是不能容忍的。这时,他的死敌冒了出来,代表着黑暗和淫邪势力的神祗泰兹喀提波卡。他年轻又法力无边,他的图腾是一只凶猛的美洲虎。他出没无常、冷漠无情,十分残暴。在中美洲的神话中,被描绘成一个怒目而视的魔鬼,据说,他拥有一个神奇的镜子,通过这个镜子,他可以躲在远处窥测人类的活动。他与奎扎科特尔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决斗,这场空前激烈的生死大决斗就发生在图拉城。然而,邪恶战胜了正义,奎扎科特尔被逐出图拉城,并被迫离开墨西哥。据说他逃到了海边,搭乘一艘小船离去了。临别时,他向追随他的百姓们告别:总有一天他会回来,战胜那些邪恶的神灵,开创一个新时代。

  图拉这个城市并不特别古老——它的历史不超过一千年。但是,它的神话和传说却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因此古学家和文化史专家都认为,这场大决斗是具有相关历史背景的,那么就让我们耐下心来等待历史谜团的解开吧!

  “荒谬”的加缪

  1912年,美国书商获得一卷天书般的手稿,至今无法破译。从获得它的那一天起,美国耶鲁大学的贝耐克珍本书与手稿图书馆内,几乎每天都有人在关注那卷神秘手稿。

  贝耐克图书馆收藏有无数的珍本书籍。一般人对神秘手稿特别感兴趣,因为迄今尚无人完全看得懂。全稿用密码写成,连密码专家和语言学家也译不出来。

  该手稿长30厘米,宽16厘米,约300页,所用的是上等皮纸,上面写满奇字,由一种人所未见的字母组成。稿中的插图也同样古怪,看来描绘的是植物、女人。由于文字和图书都不易理解,此手稿被誉为世上最艰深难解的手稿。手稿中植物插图甚多,因而不少研究者以为手稿可能是讲述植物的文章,但是至今仍有许多不同的揣测。

  有人认为,手稿作者是英国人培根。培根生于13世纪,在中世纪学术界享誉甚隆,人称“超常博士”。培根具远见卓识,曾预言不少20世纪才出现的事物,如汽车、飞机等。同时,他也是数学和物理学专家,又是声望极高的哲学家。

  “沃伊尼克手稿”会不会是培根最伟大的著作,谈论其先进的科学理论,以致无法用普通文字表达出来?沃伊尼克希望找到答案,于是将副本分送给感兴趣的学者研究,岂料学者太多对此无法了解。他们起初以为手稿的密码相当简单,研究起来才知道可不是那么一回事。

  此后近60年,手稿的研究并无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到20世纪60年代,耶鲁大学的布伦博教授着手研究这个问题,才有点眉目。他看到手稿内一些符号,想起在另一份文件中偶然见过一种图解,在那里以符号代表数字。

  布伦博教授仔细查看手稿,找到一些胡乱写成的算式,看来作者采用的可能也是数字代号。他在一处页边上找到一个图表,表上有26个符号,数目刚好和英文字母相等。表中那些号及其排列次序,跟页边算式内的符号及次序几乎完全一样。

  这是破译的线索吗?从1到9的每个数字,是否各代表26个字母中的3个?布伦博列出下表:123456789ABCDEFGHIJKLMNOPQUSRSTUVWXYZ这个图表是否就是手稿内所用的密码呢?手稿某页的插图画了一幅植物图。布伦博用数目字代入插图下面所写的符号,得到846362.根据这些数字查对图表,正好拼出了植物的英文名字。用同样方法还译出了其他植物的名称。

  “沃伊尼克手稿”的秘密仍未揭开。专家推测,那可能是一名炼金术士偶然写下的记录,假如果真如此,那么炼金药的配方会不会就藏在手稿里?要揭露“神秘手稿”之谜,看来还有待学者进一步研究。

  “精神病院里的诗人”庞德

  在蒂瓦纳科城内卡拉萨萨亚广场的西北角,有一块十分著名的超巨型石雕,这就是太阳门,它是南美大陆最负盛名的远古文明的奇迹之一。

  太阳门由一块完整的巨型安山岩凿成,高3.1米、宽3.96米,重十多吨。每年秋分即9月21日,黎明的第一束阳光总是从这石门的中间射入大地。这就是“太阳门”名字的来历。

  凡是看到太阳门的人,无不为它的美妙壮观所折服。太阳门高大宏伟,而且还雕刻着极其精美的图案。其中最著名的,是雕刻于门楣上方的“日历横饰带”。在这中央,刻着一个谜一般的人物,据说就是大神维拉科查,传说中把各种技艺和制度引入南美洲的圣人。雕像中他头上戴着威严的王冠,手中握着饰以秃鹫的手杖,神情十分严肃,两行泪珠沿着他的脸颊流淌下来。其上下两排是长着翅膀的勇士,“门楣横饰带”的底部,雕刻着一种图形,一系列阶梯金字塔式的几何图形连绵不绝地排列着。此处还有众多至今仍难理解其涵义的图案和文字。

  面对着太阳门,人们不禁要问:古代蒂瓦纳科的居民为何要建造这巨大的石门?

  从太阳门在秋分时节射入第一道太阳光这点来看,太阳门显然是一个有关于历法的建筑。很多学者都认为,太阳门上铭刻的众多图形和符号都与历法有关。但这些符号究竟是如何表达历法的?远古的蒂瓦纳科人又是如何准确计算秋分时节太阳光线与太阳门位置关系的呢?

  贝勒密与艾伦在《蒂瓦纳科的偶像》一书中,详细研究了太阳门图案与符号。他们认为上面记载了大量的天文知识,最早可追溯到27000年前,而这些知识是建立在地球为圆形的基础上的。这不能不再次引起人们的疑问:史前的蒂瓦纳科难道存在过一个高度的文明吗?

  英国学者汉克在考察太阳门时,意外地发现太阳门楣上还刻着一些奇异的史前动物的图案。这种动物体形肥胖、有短粗的四肢,好像是河马和犀牛的杂交品种。现代动物中早已没有了这模样的动物,但古生物学家却一眼就认出来,原来,这种其貌笨拙的动物图案表现的是一种早已灭绝的史前动物——箭齿兽。

  研究的结果表明:箭齿兽生活在160万年前至12000年前,它可能是一种两栖类动物,生活习性相当于现今的河马,它可能是当时的南美洲大陆上最为普遍的有蹄类动物。它身长约2.8米、高1.4米,具有三趾,似犀牛而低矮无角,门齿之间有宽大的缝隙,因此被称为“箭齿兽”。但这种动物早在12000年前就完全灭绝了,今天人们对它的了解是从已发现的化石中得到的。

  那么,早已灭绝的史前动物怎么会描绘在太阳门上呢?雕刻在太阳门门楣上的箭齿兽形象共有47处之多,而且这种丑陋的动物不仅仅是出现在太阳门上。在同时代出土的陶器碎片上,也随处可以看见箭齿兽的图像,有好几种雕刻品上还有它们完整的、立体的身影。

  其实,太阳门上的古代动物图案并非仅只有箭齿兽这一种。在“太阳门横饰带”的图案中,还显示了一只伸出长牙、形状如象的长鼻类动物。现在的南美洲大象已经灭绝了,但据研究,在史前时代的南美洲曾经有过一种类似大象的、学名为“维象亚科”的长鼻类动物,活跃于安第斯山脉南端的蒂瓦纳科等地区,但这种动物也早在公元前1万年左右就已经灭绝,不存在了。

  1万多年前已灭绝的动物反复地出现在蒂瓦纳科古城,这表明什么呢?只能证明当初蒂瓦纳科的建造者们常常见到这种动物,他们显然是依据真实物象而不是靠想象来雕刻太阳门上箭齿兽的图像的。因此得出判断,建造蒂瓦纳科城和太阳门的年代不会晚于更新世末期至公元前1万年以前。

  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更大的疑惑。要知道,埃及的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600年,而世界上人们公认的最早的苏美尔文明也不过始于公元前3300年。人类移居美洲的历史被认为是在公元前1万年左右,而到达南美洲的时间就要更晚一些。那么是谁在12000年前,就建造了这宏伟的蒂瓦纳科城和奥妙无穷的太阳门呢?当时世界还在处于蒙昧状态啊!

  更加令人疑惑的是,旷世杰作的太阳门并没有完全竣工,门楣上未完成的图像显示,突然有一天,雕饰工作突然停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是灾难突然降临吗?

  太阳门,神秘之门,智慧之门。

  神秘的史前巨型图案之谜

  在英格兰西部伯克郡乌芬顿堡的山坡上,有一座创作于公元前200年的白马浮雕。这匹白马长达100米,高40米,此马神形兼备,貌似驰骋,横跨一座山坡上,气势雄伟。说来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这是古代先民采取刮去表层的土后,露出下层的白垩层而雕刻成的。附近的村民们每隔6年聚集一次,为白马铲除杂草修缮环境。至今这匹白马还完好如初,尽管人们惊叹地欣赏它,但却不知道它的确切含意。不知道它到底是象征,还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

  在美国佐治亚州有一个巨大的土丘,已有1500年历史。土丘顶上有一只用石块堆砌成的巨鹰,展翅宽达40米,仿佛就要腾空而飞。这个巨鹰丘显然是古代印第安人的创作,但它们建造这个土丘的目的仍是个谜,大概是一种原始的图腾崇拜吧。

  在美国大角山山峰顶上,有一处用石块砌成的圆阵,被称为“魔力巨轮”,直径30米,有28行石砌的“轮辐”穿过圆心。有些研究人员猜测,这大概是印第安人用来预测夏至和冬至等节令的,但至今没有定论。

  在所有这些土丘中,最大也最令人困惑的,也是最神秘的,是位于美国俄亥俄州南部的“巨蛇丘”,这是一条用土堆成的巨大的蛇丘,它宽约6米,高2米,长达383米,蛇身的实际长度达600米左右。现代著名的巨大建筑艾菲尔铁塔高度为318米,而383米的确不是个小数目。巨蛇的嘴张得大大的,仿佛要衔住一个不知是蛋还是青蛙状的圆锥形土堆。巨蛇丘中没有埋藏着人的尸骨或其他任何人工制品和文字,因此是谁在什么时候建造的,我们无从知晓。

  现代研究人员利用高科技手段,能比较精确地鉴定出这些史前建筑的年代,但是对于它的起源、用途、目的,以及谁是它们的建造者的问题却无法确定。究竟是哪些古代先民建造出这些庞大到惊人程度的巨型图案呢?这些令现代人敬畏的形态怪异的巨型图案到底有什么用途呢?

  更令人迷惑的是,这些史前的巨型图案,往往在地上无法观其全貌。比如巨蛇丘,只有在几千米的高空俯瞰下,才能看清楚它的整个形象。再如那巨鹰雕像,只有在高空俯瞰,才能准确地辨别出来。研究人员想尽各种办法,想要在地面上看到这些动物的全貌,但各种尝试都是徒劳,只好借助于望远镜、探测仪等高科技手段。换句话说,这些神秘而巨大的形象必须从高空中才能看到它们的全景。那么,远古时代的人们,怎样设计和制作这些巨型图案的?退一步讲,即使能制作出,又如何去欣赏呢?这些巨型图案留给人的不只是惊叹,还有无穷无尽的探索。

  艾略特与《荒原》

  大洋洲的故事令人心驰神往,吸引了无数科学家、探险家矢志不移地去探寻。许多探险家、科学家又把目光转向另一个失去的大陆,以极大的兴趣探索姆大陆的繁荣与沉没,以及它同其他的文明的联系……

  很久很久以前,太平洋上有一个姆大陆,大陆上有巨大的神殿和数十座洋溢着椰子绿的美丽都市,人们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据说姆大陆文明之始至少要追溯到5万年以前,可是……

  一个不幸的日子光临了,先是大地的巨大震动,接着是火山的一些活动,最后致命的一击是喷火和地震同时爆发,海浪起伏,火柱将天空染成地狱的色泽,美丽的城市刹那间像积木般崩塌了,姆大陆文明就此消失于汹涌的太平洋上。

  人们可能会问,既然姆大陆已经消失了,是怎样得知它的存在的呢?这得从印度的大饥荒开始说起。1868年印度中部发生了空前大饥荒,社会动荡不安,当时统治印度的英国派兵增援,维持治安,其中有一位特别喜爱东方文化的青年军官詹姆斯·乔治瓦特陆军上尉,因他的身材矮小,少了点军人的威严,但却赢得了当地居民和印度教僧侣的信赖。有一天,乔治瓦特在一座寺院里观赏墙壁上的浮雕,有位熟识的高僧走过来说:“你对这有兴趣?”“嗯!这看起来好像图案,也许还有什么意义呢?”高僧点头说;“是的,这不只是装饰,是文字,每个字都有它的意义。”说完后又教他这些文字的读解。此后,乔治瓦特与这位高僧成了挚友,从他那里学会了各种图案和象形文字的读法。

  后来他们在寺院的秘密仓库发现了一些古老的黏土板,上面是直线和曲线组合成的图案字,传说上面刻着远古世界的神秘的故事。乔治瓦特和高僧一起开始研读古老的黏土板上的文字。经过两年700多个日日夜夜的共同努边,终于释读了黏土板的内容。那是很久很久以前,从姆大陆派来印度使圣所记载的前所未闻的神秘故事。

  乔治瓦特遍访印度各地寺院,然后前往泰国、西藏,以及太平洋群岛,探访有关姆大陆的传说。根据调查所得,乔治瓦特确信太平洋沿岸确实有过姆大陆的存在。因为不仅复活节岛,太平洋沿岸许多国家和岛屿都流传着“失去母国”的故事。他知道西班牙马德里博物馆珍藏有关姆大陆的记载。这些抄本虽是用古代玛雅象形文字书写的,其原著却是和“使圣”的黏土板一样,出于姆大陆的圣典《神圣灵感之书》。乔治瓦特花费半生心血出版了《遗失的大陆》一书,(1926)详细描绘了姆大陆以往的繁华兴盛及其毁灭经过。

  姆大陆土地辽阔广袤,西起马里亚纳群岛,东至夏威夷群岛,南边是斐济、大溪地群岛和复活节岛,全大陆东西长9000公里,南北宽7000公里,总面积约为4500万平方公里,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地方,而且物产丰富。

  姆文明诞生于夏天绿意葱葱的大地,并且创建了地球上第一个帝国,名为“姆帝国”。姆帝国的国王称“姆拉”,拉表示太阳,姆表示母亲,因此姆帝国又被称为“太阳之母的帝国”。姆国宗教崇拜宇宙的创造者——七尾蛇。姆帝国的首都喜拉尼布拉同各大城市,城市干道和宫殿墙壁都以熠熠闪光的金属装饰,均铺有整齐的石板大道和运河,呈现出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姆人有很高的智慧,便经常组织殖民团向海外发展。最初的一团由卡拉族人组成,向东航行,从中美洲抵达南美洲,在当地落脚生根,创建了“卡拉帝国”。维吾尔族人向西出发,在东北亚上岸深入内地,开拓了从蒙古到西伯利亚大片土地,称为“维吾尔帝国”。卡人的智商很高,科学技术水平超出姆国之上,他们发明的飞行船,经常飞回姆国,带去各种珍奇物品和金银宝石。

  姆大陆被太平洋吞没距今已有1.2万年。各殖民国也因母国的丧失而走向衰落。卡拉帝国受姆大陆沉没的冲击,大地开使隆起,亚马逊河干涸,形成安第斯山脉,人们又归于原始生活。维吾尔帝国也发生大地隆起,西藏变成高原,中亚成为不毛之地。那卡帝国虽科技发达,维持了短期繁荣,但也发生内乱,走向自我毁灭。

  乔治瓦特毕生探索研究留下了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作者已逝,而他笔下的姆大陆之谜,却引起了后辈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并展开了长时间的争论。持否定态度的是学院派。他们怀疑太平洋上存在过担负海上交通的某种文明圈,按历史发展常识,很难想象数万年前有如此庞大的世界帝国,所谓的姆大陆只不过是乔治瓦特自身的幻想而已。而探索派的学者却列举太平洋群岛大量古代遗迹和民间传说,力证姆大陆的确存在过。比如柏那贝岛上由98座人工岛及其他建筑物所组成的巨大遗迹——南玛塔尔,就属于与小岛文化极不相称而与姆文明有某种联系的超古代文明。

  令人深感兴趣的还有土亚摩土群岛上与埃及金字塔极为相似的祭坛,有奇妙的石门,石柱,巨大石币,石像等,这些距离遥远的小岛遗迹,竟有着明显的相似点,而且各岛都有着大岛沉落的传说。

  姆大陆沉没原因也是人们的争论之一。地震?火山?还是与冰河期的末期一同沉没?看来姆大陆的争论,亦如雷姆力亚大陆、亚特兰提斯大陆的争论一样,还将长期下去,不经过数十代人的研究发掘,没有大量的确证,怕是很难画出一个圆满的句号的。

  福克纳和《喧哗与骚动》

  除了欧洲、亚洲和非洲,近年来人们在澳大利亚也发现了一些史前时代的岩石、壁画。这些图画上的人物造型奇特,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远古图相差极大,充满了神奇的色彩。

  在澳大利亚的金布利兰杰斯一个洞穴中,人们发现了一幅奇怪的古代壁画。壁画的主人公是一个身穿长袍、头戴圆形盔的老人,圆形盔上只露出两只眼睛仿佛宇航员的太空帽,使人看不见他的面目。壁画上面写着一些没有人能够辨识的文字。在这个人物上方画着62个小圆圈,这些小圆圈不规则地分成3排,最靠左一排有21个小圆圈;中间一排有24个小圆圈;靠近人物的一排只有17个小圆圈。

  这幅壁画上的人物是谁?有人说是一位天神,但他的服饰实在不像天神,而像科幻小说中的太空战士。

  在著名的艾尔斯岩山上的岩洞里,也发现了一些古老的壁画十分奇怪。这些壁画面积很大,色泽十分鲜艳,画面上布满了奇形怪状的动物和人物。他们的身材魁梧,大约有六米高。最奇怪的一点是人物都没有嘴,但他们的头部却有着向四外放射的线条。这是不是表示他们头上戴着面具所发出的光呢?

  在澳大利亚的其他地方,我们也发现了类似的远古图画。表现手法之精细,内容之深刻,线条之诡秘令考古学家大伤脑筋。

  有人把这些现象归结为外星人的杰作,也有一部分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但是确切的答案又是什么呢?又有谁能说得清呢?这大概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秘密吧!

  海明威和《老人与海》

  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的下游。尼罗河每年7月泛滥,11月退落,土壤既因淤泥而肥美,又有河水灌溉之便,故农业发达,属富饶之乡。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建成了上埃及和下埃及两个王国。公元前3000年左右,建立了统一的王朝,形成奴隶主专政的国家。中间经过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三个历史时期,最后在公元前525年为波斯国所灭。

  古代埃及文化、科技成就十分突出。为预测尼罗河的泛滥,形成了最早的天文学。在公元前4241年就有了太阳历。为测量土地、修建沟渠、修筑堤坝和桥梁,形成了埃及最早的几何学、水利学;在制造木乃伊和医治疾病中,医学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就有了图形文字。国家十分重视文字,规定有为宗教所需的象形文字,为政府办公所用的简体字,为经商所用的草体字。古埃及掌握这些知识的大多为僧侣和文士。他们也是古埃及奴隶主教育中的关键人物。

  僧侣是古埃及的神职人员。古埃及是政权与神权相统一的国家,人们供奉的神祇达843种之多。为敬奉神祇,广修庙宇,因而有众多的僧徒。寺庙中的高僧脱离体力劳动,除负责宗教活动外,不掌管水利、天文、建筑、医药等职,但有较丰富的学识,他们大多还担负着培养接班人的职责。“文士”是指社会上一些擅长文墨、富有知识的人。古埃及的“文士”多在政府供职,享有较多的特权,因此不少奴隶主热衷于培养自己的儿子成为“文士”,充当官吏。

  古埃及的学校主要有宫廷学校、寺庙学校和文士学校。

  宫廷学校是皇族子孙、贵族和大臣们的子弟学习的地方,一般多设在法老的王宫中。寺庙学校设在寺庙内,是专门培养僧侣的学校。文士学校是文士在家中招收学生,进行讲学,这种私立性质的学校习惯上称为文士学校。

  古埃及的学校教育内容,大约可分为初、高两个等级。这两个等级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在初级阶段,儿童学习书写、阅读和简易计算,又以书写为主。因为埃及的文字既繁杂又难学,而埃及又是依靠书写来传授知识的,因此,书写在教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古埃及书写的材料有纸草、石板、贝壳、象牙、皮革等。最常用的是纸草。纸草是尼罗河岸盛产的一种植物,将其茎部简单加工即成卷。人们用芦苇制成的苇笔,沾上水和彩墨(大多为黑、红两种)在纸草上书写。书写的内容有道德的训诫、知识性的材料。古埃及在书写教学中还注重指导儿童学习辞令。谚语中说:“你巧于辞令,你必将获胜。”这个阶段的计算教学是具体数量的测算,如计算个人财产、土地的测丈、征税的税率、金字塔的面积和体积及谷物的储量等,多为实用性质。古埃及高级阶段的教育是专业教育。最受重视的是建筑业以及天文学、数学、几何学、水利学和医学。

  古埃及的教学注重实际应用,注重练习操作,对理论钻研、学术阐述不很重视。教学中老师不注重启发诱导,而是注重灌输,崇古墨守,所以古埃及教育发展缓慢。

  “禁书”作家亨利·米勒

  古代罗马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和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根据古代罗马社会发展变革的特征,可以把其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划分为前希腊时期的教育、共和时期的教育和帝国时期的教育三个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阶段。

  1.古代罗马前希腊时期的教育制度

  在公元前501年至前300年的两个多世纪中,罗马建立和完善了本国的奴隶制国家制度,奴隶主贵族和平民是国家的公民,具有参与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权利;这一时期,古代罗马经济上主要以农业为主,工商业不发达,且与邻国的战争非常频繁,这就决定了这一时期的罗马教育较为落后,以培养英勇善战的士兵为主要目的,没有专门的学校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师,教育形式主要是家庭教育。

  在前希腊时期的罗马,“不允许奴隶充当教师,因为这会在别人和自己眼里降低身份”。“孩子们只是在家庭这一狭小的环境生活中学习,至多也只能在他所生长的城市这一较广的环境中学习。”这一时期在罗马人的家庭中,0-7岁的儿童主要由孩子的母亲负责对他们的抚养和教育。从7岁起,女孩子仍留在家中跟着母亲学习作为未来主妇和母亲的教育内容。男孩子从7岁起则要跟着父亲一起去工作,父亲教他如何观察和学习,让他接受基本的学习、劳动和生活训练。在这一时期,罗马人注意教给男孩子一些阅读、书写和计算方面的知识,但许多罗马人对儿童的知识教育重视不够,“父亲往往只让孩子学习作为一个罗马绅士所必须具有的技能和了解他应负的责任,因为其他知识被认为是没有教育价值的”。

  男孩子到16岁时,成为罗马的正式公民,开始了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新生活。

  2.古代罗马共和时期的教育制度

  从公元前3世纪中叶起,罗马由于在对外战争中连续获胜,国土面积不断扩大,人口数量大量增加,形成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的帝国。这一时期,罗马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工商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国内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经济斗争也日趋激烈。这一时期罗马政治经济的发展和雅典文化在罗马的广泛传播,迫切要求尽快改变原有的仅仅依靠家庭来实施教育的落后状态,广泛建立雅典式的学校教育机构,为统治阶级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公民。

  这一时期,罗马统治者对教育非常重视,大量地把有教养的希腊人聘为教师,因而该国的学校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

  (1)初级学校

  这种教育机构是私立的,学赞较为昂贵,但教学设施非常简陋,主要招收7-12岁的罗马奴隶主贵族子弟和少量平民子弟入学,学习内容主要是阅读、书写、计算和《十二铜表法》等内容。

  (2)文法学校(拉丁语学校)

  文法学校比初级学校高一级,相当于实施中等教育的机构,也是私立的,收费高昂,主要招收12-16岁的奴隶主子弟入学。文法学校最初以教授希腊文和希腊文学为主,到后来转向以教授拉丁语和拉丁文学为主。罗马的文法学校主要让学生学习文法、作文、文学、罗马神学、音乐、几何、天文学等内容,以便为培养演说家打好基础,但这种学校禁止学生学习体育方面的课程。

  (3)修辞学校

  这种学校相当于专门学校,是罗马的统治者为培养善于辞令、精通文学和历史、能言善辩的演说家和辩论家而创立的,主要招收16-20岁的奴隶主子弟入学,学习内容主要有文学、修辞学、历史、法律、天文学、几何学、伦理学、音乐、辩证法等学科,学习方式有让学生听老师讲课、听演说家的讲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讲演练习等。

  3.古代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制度

  公元30年,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罗马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力和地位,加紧了对统治区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控制,也按照统治阶级的要求对教育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教育目的上,把向国民传授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培养雄辩家改变为培养忠诚于帝国的顺民和官吏;在学校的管理巾,加大了国家对各级学校的干预力度,对初等学校实行国家监督,把部分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以有利于国家对学校的直接控制;提高学校教师的待遇,加强对教师的控制,把教师由私人聘任改为由国家教育机关直接委派。

  这一时期罗马帝国的各级学校教育制度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等教育仍然没有得到国家的重视,各地学校的办学设施相当简陋,学校的教学重点开始由文学的学习转移到对文法的分析上。

  (2)文法学校中非常重视拉丁语的教学,拉丁语文法和罗马文学在文法学校的教学中逐渐占主导地位,过于强调思辨使文法学校的教学方式逐渐趋于形式主义。

  (3)修辞学校受国家政治影响较大,教育培养目标由培养雄辩家变为为国家培养官吏,学习内容主要是修辞学,但“修辞学已蜕变为粹纯外表的‘雄辩’”,学习方式也变得更加形式主义;为了适应罗马帝国政治、经济的需要,统治者在罗马创办了教授法律、医学和哲学的专门学校。

  (4)这一时期,罗马的统治者对基督教的态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基督教逐渐演变成统治阶级可以接受的宗教形态,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它开始在各级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的影响,并逐渐占统治地位。

  从古代罗马教育制度的历史变迁中可以看出:古代罗马的教育制度是随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各个时期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变化皆说明了这一点;古代罗马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就是广泛吸收希腊先进教育经验和思想,并使其与罗马的实际结合的过程,“罗马远不止是希腊文化的传播者,她也是一种文化的创造者……按照自己的方式,她留给了后人很多东西,这些东西足以影响他们的过去和现在”。

  “作家们的作家”博尔赫斯

  阿拉伯国家及其文化

  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端,属高原地区,绝大部分为沙漠和草原地带。居民贝都因人以游牧为主。阿拉伯社会发达较晚,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教产生之前,这里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当地的文化远远落后于相邻的波斯、埃及和拜占廷等地。

  游牧的阿拉伯人习性尚武,擅长辞令,感觉敏锐。虽然他们没有自己的系统的书写文字,也不懂文法修辞学原理,但骑在骆驼背上,他们能唱出动人的诗歌;歌颂生活,赞美战争、爱情和酒。那时的阿拉伯人没有统一的宗教,他们崇拜各自部落的偶像,为争夺牲畜、牧场、水源经常发生战争。

  六、七世纪之交,阿拉伯半岛处于社会剧烈变革时期。半岛西部的麦加地处亚、非、欧三洲交通的枢纽,成为巨大的商业中心。穆罕默德(约公元570年~公元632年)出生于麦加的一个以经商为主的古莱氏部落。他结合犹太教、基督教的某些教义,假托天神——安拉的名义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以一神崇拜代替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以共同的宗教信仰把阿拉伯各氏族部落团结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这就为打破原有氏族部落之间的壁垒,建立阿拉伯统一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穆罕默德以“圣战”为鼓动,开始了统一半岛的战争。至632年,阿拉伯半岛大体上归于统一。同年6月8日,穆罕默德在麦地那病逝。其后继者称哈里发,意为先知的继承者。首任哈里发阿布·伯克尔(公元632年~公元634年在位)为满足阿拉伯人夺取商路和肥沃土地的要求,也为了缓和内部矛盾,便迅速向叙利亚一带发动了扩张战争,并成功地占领了加沙地区。在最初四任哈里发在位期间,他们都进行了不间断地对外扩张战争。到倭玛亚王朝(公元661年~公元750年)时仍继续执行对外扩张政策。至公元8世纪前半叶,阿拉伯帝国疆域基本形成。它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

  阿拢斯王朝后期,由于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加之统治者内部权力斗争激化,使国势衰败,哈里发权力削弱。各行省总督和军队首领乘机扩大权势,或割地自立,或直接控制朝廷。阿拉伯帝国分崩离析,是后由于外族入侵而灭亡。

  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穆罕默德和四位正统哈里发统治时期(公元622~公元661年)、倭玛亚王朝(公元661~公元750年)、阿拢斯王朝(公元750~公元1258年)。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轫于倭玛亚时期,但重大的成就出现在阿拢斯王朝。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制度,以及著名的“百年翻译运动”,这些灿烂的学术成就和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生活,构成了阿拉伯五百年文化的黄金时代。

  阿拢斯王朝时,阿拉伯世界出现了三大文化中心,即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这三个中心的文化繁荣时期出现的时间,先后不同,其所隶属的三个阿拉伯王朝,也是各自独立的。但是,从文化发展的情况来看,却紧密相连,互相影响。其中开罗和科尔多瓦两个文化中心,均出现在阿拢斯王朝时期,都深受巴格达文化中心的影响,可以说,这两个中心是巴格达文化中心所派生出来的。

  阿拉伯文化教育的发展与伊斯兰教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相传穆罕默德时代(公元570~公元632年),在擅长经商的古莱氏部落中能进行书写的人也仅有17位,伊斯兰教本身是在吸收了东西方宗教、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特色是注重现世生活的价值,由此便也重视现世生活的知识,表现出对世俗文化教育的重视。所以伊斯兰教对阿拉伯文化教育的发展,起子促进作用。伊斯兰教有学识的传教者除宣传《古兰经》和教义、教律学外,也注重传授阿拉伯文学、历史和自然科学的知识。伊斯兰教还向学者提出教学的任务,如《古兰经》中说:“不传授知识而学习知识是违反神性的恶魔。”在阿拢斯王朝前期,哈里发麦蒙强调理性和伊斯兰教义之间并无冲突矛盾,故而提倡教义和科学互相融合。在他的倡导下,当时首都巴格达成为东西方人文荟萃之地。

  阿拉伯文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天文学、数学、医学、文学、哲学诸多方面,出现过像花剌子密(公元780~公元850年)、拉齐斯(公元866~公元925年)、阿维森纳(公元980~公元1037年)等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又或《一千零一夜》)便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枝瑰丽的花朵。

  阿拉伯文化在中世纪欧洲文化史上居于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位置。在内容上又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具有丰富的蕴含。这就形成了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重要而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阿拉伯的教育,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而发展的,反之它又推动了阿拉伯文化的兴盛。

  各历史时期的阿拉伯教育

  1.穆罕默德与四位正统哈里发时期的教育(公元622~公元661年)

  伊斯兰教产生以前,阿拉伯半岛上的居民过着游牧的生活,各部族使用自己部族的方言。他们没有统一的文字,也没有统一的宗教。伊斯兰教问世后,半岛上各个阿拉伯部落逐渐形成为统一的阿拉伯民族,阿拉伯语也就成为阿拉伯人统一的民族语言和宗教语言。这为阿拉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伊斯兰教产生以前,阿拉伯半岛上没有学校,更谈不上学校教育。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深知没有文化的弊端,故而十分重视和提倡教育,他号召穆斯林们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他说:“我受安拉的派遣,负责宣传正道、提倡学问的使命。”公元624年,在伯德尔战役后,他下令识字的战俘可以以教学来赎身,每教会一定数量的穆斯林读书、写字,他便可以解脱奴隶身份。当时,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清真寺。清真寺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颂读、背记《古兰经》和有关的宗教知识、礼仪。阿拉伯的教育从一开始就与伊斯兰教及清真寺联系在一起。对于穆斯林来说,清真寺不仅是神圣的礼拜场所,也是接受教育的地方。清真寺是阿拉伯历史上最早的学校。

  当时,有较高文化水平的是所谓的“圣门子弟”即穆圣的直传弟子,他们跟随在穆罕默德及哈里发周围,见多识广,这批人除抄录天启和录写“圣训”及教人诵读《古兰经》外,还担负着教授人们教律学、文学、历史学等知识。哈里发欧默尔在位时,曾派圣门子弟、学者伊本·买斯欧德去库法讲学。伊本·买斯欧德在库法从教几十年,死后就埋在他居住的小屋里。

  在这个时期,阿拉伯的教育还处于萌芽状态,教学多以宗教内容为主,水平也较低。据考证,当时识字的人并不多,推测其教学活动的范围也不大。

  2.倭玛亚王朝的教育(公元661~公元750年)

  公元661年,叙利亚总督利用第四任哈里发阿里被刺杀之机,夺取了哈里发的权位,在大马士革建立了倭玛亚王朝(公元661~公元750年)。从此,哈里发不再经选举产生,而由倭玛亚家族世袭。倭玛亚王朝旗帜尚白,在中国史籍中称之为“白衣大食”。倭玛亚王朝时帝国版图已初具规模,城市生活繁荣,倭玛亚的教育也以此为中心而迅速发展起来。

  在城市中,主要学术活动分为三个方面:(1)宗教学,如经注、圣训、教法等;(2)历史学,如传记、故事等;(3)自然科学与哲学,如医学、化学等。但这个时期的学术活动并非属分门别类、有系统的研究,绝大多数仅是记述、整理一些口头传说。这时期著述工作的范围也不仅局限于天启和圣训之类,在语言、诗歌、格言、故事,宗谱、历史等方面都已涉及到了。

  社会上教育的主要场所仍是清真寺。随着伊斯兰教的发展,清真寺大规模的兴建,每兴建一所清真寺,便意味着一所学校的诞生,所以当时受教育的人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在大片的征服领地,原有的学校极少受到破坏,仍照旧进行着教学活动。

  哈里发麦立克,在宫廷里为皇子们聘请了专职教师进行讲学,这就开创了阿拉伯宫廷学校的先河。以后贵族大臣效法宫廷学校,也常在府邸延聘教师,教育培养王孙公子。这一类的学校,课程以《古兰经》为主体,配有诗歌、论辩术和历史等知识的教学。为适应未来统治者军事才能的需要,皇子与大臣的子弟到了一定年龄,还要被送往叙利亚的沙漠,在那里学习骑术、射箭和狩猎,同时也学习纯正的阿拉伯语及阿拉伯诗歌。

  公元8世纪初,达哈克·本·穆扎希木在库法创办了阿拉伯历史上第一所相当于中国“私塾”的教学机构——“昆它卜”。“昆它卜”意为受教育或教书的场所,以后逐渐发展成为阿拉伯的小学。

  倭玛亚王朝时期的教育与上个时期相比有了较大的发展,教学内容从以宗教为主,扩大到文学、自然科学。例如医学、化学、天文学也逐步进入到一些清真寺的课堂里了。

  3.阿拢斯王朝时期的教育(公元750~)

  750年,穆罕默德叔父的玄孙阿拢斯起兵推翻了倭玛亚王朝,开始了阿拢斯王朝。阿拢斯王朝是阿拉伯封建化时期,也是阿拉伯帝国文化、科学、教育发展的繁盛时期。

  阿拢斯王朝前期政治稳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以巴格达、麦加、麦地那、库法、巴士拉为中心的学术活动和研究十分繁荣。阿拢斯王朝前期的统治者们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哈里发曼苏尔(公元754~公元755年在位)是最早重视学术研究的一位统治者。他本人除精通教法外,对医学,特别是星相学和天文学也颇有研究。哈里发哈伦·拉希德(公元786~公元809年在位)修建了巴格达图书馆,在那里收藏了大批战争中掠到的图书。哈里发麦蒙在位时期(公元813~公元833年)是阿拉伯——伊斯兰帝国的鼎盛时期,更是文化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麦蒙本人博才多学,他酷爱希腊哲学,甚至作梦都梦见亚里士多德。他派人去君士坦丁堡搜求典籍,并组织大批学者、翻译家、抄写人员将古希腊、罗马、平议等地的古典著作译成阿拉伯文,收藏在“智慧宫”中。当时的首都巴格达成为汇集世界古典文化遗产的宝库。

  公元8世纪中期,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了阿拉伯,这为阿拉伯的教育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据记载,当时首都巴格达已有书店一百多家。

  阿拢斯王朝前期,由于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交通畅通,国库充盈,社会稳定,再加之学术活动的繁荣,使得备受重视的阿拉伯教育事业迅猛发展起来。

  公元8世纪中、后期,“昆它卜”式的小学已遍及阿拉伯帝国各地。社会上还设有私人的学馆。这类学校课程以《古兰经》为核心,学生一面跟老师学习颂读,一面学习神学教规以及穆罕默德的言行事迹。此外,学生们还学习书法、语法、算术、诗歌等科目。授课的主要方式是背诵,学校中实行体罚和禁闭。在《诗歌集》中记述一个书院的学生挨打的情景:老师端坐讲台上,学生坐在周围,老师斜目盯住一个学生,发现不轨行为后便叫打,以致这个学生自从进书院,天天逃学去。衣服解开了,外套扔一边。众人举起鞭,幸好没用棍,宝贝求师傅,再也不逃学。可见,教师的体罚是很严厉的。学校的缴费标准,没有统一规定,主要由教师的经济状况而定。有的教师视教育为善行,而且其生计也有所保障,他们就不收取学费。如教法学家艾布·哈尼法是个布商,他的教学便是义务的。宗教学科的教师们多以施教为义举和善事,也不收取学费。有的教师则收学费或实物,但数额都不高,一般每个教师对每个学生每周只收取很低数额的费用,不足部分由慈善家捐助。

  阿拉伯帝国对教育采取的是自由化政策,初期除哈里发、王公大臣及富贾大户,给有关的学者赠予外,没有专门的教育经费。哈里发麦蒙看到捐赠难以保证学校教育的经常发展,遂创设固定的教育基金,使学校有较稳定的经济来源。其他哈里发和富家贵族也都效仿,每设置一所学校,即同时筹集充足资金,并逐渐成为一种风尚。经费富足的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助学金。《古兰经》与圣训中都规定了求学问是穆斯林的天职,这使得教与学在阿拉伯帝国中成为每个人神圣的使命。教和学都不是一种纯粹个人的行为,而是像战争一样,是一种为真主而献身的行动。所以,当阿拉伯人把教与学看作具有神圣意义的活动之后,所产生的精神推动力自然是很大的。这就形成了阿拉伯帝国内教育发展的两大特点:(1)从哈里发到每一个穆斯林都重视教育,并尽每个人的力量支持办学;(2)办学特点民间化。

  这时期阿拉伯帝国内普及宗教和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还是清真寺。一座清真寺,便是一座学校。公元9世纪时,仅巴格达一地的清真寺就多达万座以上。清真寺的建筑有三个基本要素:宽敞的庭院,遮风避雨的房顶和宣讲台。这些也正是教学活动所必须的物质条件。阿拉伯的清真寺从它建造的第一天起,就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穆罕默德是最早提倡清真寺教育的人,他曾说过这样的话:“进入清真寺教学或接受教育的人,犹如为真主而战的勇士。”在阿拢斯王朝前期,清真寺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著名的学者、文人纷纷在清真寺内设座讲学,传授各种学科知识,吸引了大批学子。

  清真寺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习圈”,即教师坐在讲台上,或坐在座垫上,学生在他面前围坐成半园形,学生的座次依资历或学识排列。为鼓励和便于进行学术交流,“学习圈”还专门为外地来访的学者设有专座。“学习圈”的数目,视各清真寺的知名度及讲学的学者多少而定。少则几个,多则数十个不等。通过清真寺的教育,大多数人学会了读书写字,背记一些简短的经文,为步入社会从事各种职业创造条件。一些有才学、有进取心的学生,则以治学为目的,从一个“学习圈”转到另一个“学习圈”,甚至从一个地区转到另一个地区不停地学习。听遍各知名学者的讲课,直至具备条件,自己能设座讲学为止。阿拉伯初等教育的目标主要是陶冶性情,再向上的教育目标则侧重传授知识。

  在一些大的清真寺里,著名的学者、文人开设各种学术讲座。这里的讲学气氛十分自由,没有统一的教学标准和要求,学者们各行其是。但能够在这里设座讲学的人决不会是平庸之辈,他要经受严格的答辩,并接受学术权威们的考核后,方能设座讲学,不学无术或只会照本宣科的人是无法通过这种考核的,学校招收学生并不强调出身。据史料记载,当时学生中有不少是家境贫寒,或出身下层社会的青年。他们发奋苦读,终成著名学者。例如:著名的诗人艾布·阿塔西亚曾是一名陶瓷工;著名的文学家布·台玛术曾在清真寺当过送水的杂役;著名的大法官艾布·优苏福小时候作过漂布工作;阿拉伯文化的杰出代表人查希兹曾卖过大饼等等。

  阿拢斯王朝前期,教育尚未划分出明显的阶段,一般儿童到6岁左右开始接受教育,所有的男孩(有钱人的女孩请家庭教师在家中施教)都要进学校学习。教学机构有“昆它卜”、私人学馆,它们大多数是清真寺。当学到一定程度后,部分学生会转到较大的清真寺或到有名气的学者开设的学馆里,进一步学习《古兰经》注释及神学教规、圣训。此外还学习语言、文法、文学、数学等知识。阿拉伯教育中文法学倍受重视,因为当时的人认为,阿拉伯文是所有文字中最完美的,正确地运用文字,是有教养人的主要标志。学生具备相当的知识后,再要进行深层次学术研究时,便完全是择师而学了。学生自由地选择某位学者随之学习,学完后还可再改学其他科目或另择一师随之学习,直到他认为可以了,便设座讲学或按所学科目去从政、从医、经商。按照阿拉伯人崇尚学问的传统,能设座讲学的智者是最受社会尊敬的。

  “智慧宫”是哈里发麦蒙于830年在巴格达耗资20万狄那尔创办的阿拉伯第一所官办研究、教学机构。有的史书称它是拜伊特·勒·赫克迈大学。这是一所集图书馆、翻译局、研究院、高等教育为一身的综合性学术机构。“智慧宫”里设有两座观象台,进行天文观测,图书馆里藏有从君士坦丁堡到塞浦路斯搜求到的所有古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名医波克拉底、伽林以及托勒密等学者的著作,均被翻译成阿拉伯文收藏在此。据史书记载,哈里发麦蒙给予他的首席翻译大师侯奈因的报酬,是与译出书本同等重的黄金。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除了中国唐代外,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比阿拉伯拥有更多的书籍。这些古典著作也是大学里教学、研究最好的教材。“智慧宫”中培养出大批精通数学、天文学、哲学和逻辑学的科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在“智慧宫”的启发和影响下,原帝国境内各独立的王朝也相继建立了类似的研究机构,如法蒂玛王朝于1005年在开罗建立了“科学馆”(又称伊勒姆大学)与“智慧宫”遥遥相对。这里收藏的图书也极为丰富。阿拉伯的图书馆不仅是收藏图书的场所,它还担负着出版、教学、研究等多重任务。图书馆里聘请了学者进行译著、注解,雇有录士抄录校对、装订成册,图书馆的学者们在工作之余还从事教学活动。不少学生在这里求学,为此有的图书馆还准备了宿舍和膳食。学生们在这里既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又有学者给予指导,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图书馆已承担了大学的工作。阿拢斯王朝前期,阿拉伯文化、教育及学术活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阿拢斯王朝后期,位于东方的塞尔柱突厥人逐渐强大,他们也皈依了伊斯兰教。11世纪,塞尔柱人逐渐控制了已处于分裂状态的阿拉伯帝国,掌握了巴格达政权。哈里发任命塞尔柱军事首领为摄政王,并赐予“苏毋”(意为权威)称号。这时的哈里发只保有宗教首领的地位,苏毋掌握了军政大权。这时伊斯兰教教派对峙十分尖锐,主要是什叶派与逊尼派。

  11世纪~12世纪,阿拉伯教育有较大的变化。首先是由政府出面,积极兴建新型学校。其次是侧重宗教神学的教学。

  新型学校由国库支付教育的经费,学校成为国家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