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章 现代科技

  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梵蒂冈漫话

  圣彼得大教堂坐落在梵蒂冈城内,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教堂。梵蒂冈城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旱欧洲最小的国家,面积只有440平方千米。作为历史上教皇国的延续,它是一个特殊形态的政教合一的国家。虽然国家小,却因几个世纪以来一直都是天主教教皇的驻跸处,成为全世界9亿天主教徒心中的圣地,集中了一批举世无双的艺术品和建筑杰作。修筑在使徒圣彼得墓上的大教堂是全城的中心,它还是一座将意大利文艺复兴与巴洛克艺术集于一体的殿堂,为天主教的中心教堂,是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化与宗教的不朽象征。

  大教堂溯源

  梵蒂冈在罗马帝国时代原本是一片沼泽地,后被整建为竞技场。其间皇帝卡利戈拉从埃及运来一座方形尖碑,以点缀这座竞技场。公元64年,耶稣的十二门徒之首——彼得在此殉难,并葬于附近的异教徒公墓。到了4世纪时,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将这片土地赠予基督教会,并在圣彼得陵墓上建造了第一座教堂。8世纪时,伦巴底人的侵扰,使得教皇史蒂芬二世求助于法兰克国王丕平。丕平不但击退了伦巴底人,还将罗马及其邻近的地区全部赠予教皇,造就了“教皇国”的产生。君士坦丁时代兴建的教堂到了15世纪己岌岌可危,1452年教皇尼古拉五世曾下令整修旧教堂,但整建工程却随着教皇的去世而告终结。1506年,教皇朱利尔斯二世接受建筑师布拉曼特的建议,决定将旧教堂全面改建。极具野心的布拉曼特说:“我要建造一座优于君士坦丁大帝会堂的巴特农。”工程浩大、资金不足又使得改建进度停滞不前,加上教廷日益腐化,宗教改革风起云涌,种种的因素致使布拉曼特去世时,新教堂只竖立了四根圆柱。接手的拉斐尔继续进行教堂的修建,企图将布拉曼特约设计全盘改变,不过也未能实现。1520年,帕鲁奇继续工作,恢复了布拉曼特最初的构想,16年后接任他的建筑师小圣加罗也随其足迹进行。1546年,米开朗基罗以老暮之年出任总监督一职。他保存了原建筑架构,但新创了一个巨大的圆顶,此举为世人称道。建筑结构最后完工的教堂正面由马德诺完成。教堂内部则多出于贝尔尼尼之手,随后他又完成了名垂不朽的杰作——圣彼得广场。

  圣彼得广场

  圣彼得广场位于圣彼得大教堂前,被称为世界上最对称、最壮丽的广场。这个集中各个时代精华的广场,是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尔尼尼于1667年设计并花去11年时间建成的。广场呈椭圆形,长340米,宽240米,地面用黑色小方石铺砌而成,两侧有半圆形大理石柱廊环抱,造型和谐,气势恢宏。柱廊共有284根圆柱和88根方柱,分排四列,形成三条向外的走廊。广场的每根石柱顶端的平台上,各有一尊3.2米高的大理石雕像,他们都是罗马天主教会历史上的殉道者,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高插云霄的方尖石碑,碑尖上是钉死耶稣的十字架造型。据说圣彼得在这里被倒挂在十字架上。在广场两侧各有一个银花飞溅的美丽喷泉。站在喷泉之间的圆形白色大理石处,观望两侧的柱廊,四排石柱只能看到前面一排,这是贝尔尼尼匠心设计的一种透视效果。

  大教堂的艺术品

  圣彼得大教堂从兴建到落成,不但是一部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代的艺术史,也是一部宗教变迁史。大教堂保存有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布拉曼特和小圣加罗等大师们的杰作,均为艺术珍品。教堂的屋顶和四壁都饰有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不少是名家作品。最惹人注意的雕刻艺术杰作主要有三件:一是米开朗基罗24岁时的雕塑作品,圣母怀抱死去的儿子的悲痛感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感在作品中刻画得淋漓尽致。二是贝尔尼尼雕制的青铜华盖。它由四根螺旋形铜柱支撑,足有五层楼房那么高。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着99盏长明灯,而下方则是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当着朝圣者举行弥撤。三是圣彼得宝座,也是贝尔尼尼设计的一件镀金的青铜宝座。宝座上方是荣耀龛及佩有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开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传说这把木椅是圣彼得的真正御座,其实它是加洛林国王泰查二世的赠礼。

  青霉素的发现

  雅典溯源

  雅典是希腊的首都,位于希腊南部阿梯卡半岛的西南,面积470平方千米,人口500万,是希腊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雅典”一名源自城市的保护神雅典娜,她是胜利女神。相传古时候女神雅典娜和海神波赛冬都想做这个城市的保护神,两人争执不下,最后只好由市民决定,而市民选择了雅典娜,城市也因此得名。古雅典人热爱知识,这片土地上名人辈出:如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他们都对西方文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雅典还是一座充满古迹的城市,市区中遍布着古希腊时期,罗马时期和中世纪的文物,走在其间,就如同阅读一本欧洲的历史书,而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雅典卫城。

  卫城历史

  卫城是雅典的心脏,它坐落在老城中心的一座高156米的小山丘上,故也称“高城”。卫城东西长320米,南北宽156米,四周以城墙围合。卫城的建设始于麦基尼时代,当时是一位国王的城堡,公元前480年被波斯人焚毁。后来卫城得到重建,但它的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国君的城堡变成宗教圣地,其上相继建造了万神庙,山门,胜利女神庙以及黑德克神庙等宗教建筑。今天,卫城经历了3000年的变迁,已不再是宗教圣地,而是作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

  山门

  从卫城南面沿小径上山,很快会看到一组由多根希腊柱构筑而成的建筑物,这就是卫城的山门,也是古希腊人上山朝拜雅典娜的第一站。山门建于公元前437~前432年,经过数千年的变迁,现在屋顶和山墙已经不见了,留下来的只有数个根大理石柱子,但当人们觅着曲折的石径站在它面前时,仍会被它的纯净、肃穆的气质所感染。山门左侧是建于公元前432~前421年的雅典娜胜利女神庙。这是一座小巧的神殿,为供奉胜利女神而建,近些年一直在维修。

  巴特农神庙

  巴特农神庙位于山门内的高台上。巴特农神庙的前身建于公元前6世纪前年期。古希腊文明象征的巴特农神庙,历经了公元前570~前566年的百柱殿、公元前529~前520年的古神殿和公元前490年以后的巴特农第一神殿等阶段,才发展为目前第四代的雅典娜巴特农神庙。为了研究雅典娜神庙的建造方式和真正的建造年代,人们不得不先把巴特农神庙解体,目前还在进行复原作业。

  黑德克神庙

  巴特农神庙的右侧是著名的黑德克神庙。它于公元前421~前406年建在旧的雅典娜神庙的基础上,是卫城上最年轻的建筑,也有人说它是最美的建筑。黑德克神庙由三部分组成:西侧是黑德克王的墓室;北侧是由六根爱奥尼式柱支撑的一个大厅,柱子细长秀美,是希腊风时期的代表作;神庙南侧是一个小厅,支撑它的柱子不是一般的柱式,而是六个美丽的“少女”,她们各个端庄秀丽,虽顶着重重的屋顶,但表情动态依然轻松自如。现在室外的为复制品,原作存于卫城博物馆内。

  酒神剧场和露天大剧院

  卫城南面的围墙脚下有两个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剧场:酒神剧场和露天大剧院。公元前约6世纪,一尊酒神的塑像被带到了雅典,于是,古希腊人开始供奉这位狂饮与欢乐之神,并建造酒神庙及酒神剧场。剧场于公元前约330年建成,当时可以容纳17000人,是雅典城中最大的剧场。剧场分为后台、舞台和观众席三部分,整个平面呈半圆形。今天人们仍可看到半圆形的舞台和上面由大理石拼成的几何图案及石椅和看台。古希腊时期剧场是重要的社会交际场所,每逢有话剧上演,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可前来观看,而上演的剧目大都是悲剧。有人说这是因为希腊人崇尚哲学,而当时人们认为悲剧中蕴含更多的人生哲理。于是酒神剧场就和希腊悲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漫话魁北克

  魁北克是加拿大古城,魁北克省省会。城市位于圣劳伦斯河与圣查尔斯河汇流处,原为印第安人村落。魁北克一词源于印第安语,意为“河流变狭处”。魁北克市原为印第安人居留地,最初为猎人出售动物毛皮的场所。1680年,法国人在此建立永久居留地,1832年建市,它是法国在北美建立的第一个居民点。现在这里居住的95%的居民为法国人后裔,通行法语。市区风景如画,处处保留着浓厚的法国色彩。尽管今天这座城市已经发展为一个有60万人口的大都市,但市内那块面积1.35平方千米的历史遗迹区却幸运地被完整保存了下来。

  魁北克市附近的魁北克要塞是北美大陆上最著名的要塞,历来被认为是加拿大的战略要地,19世纪20年代,当时魁北港是加拿大主要港口,英国军队在海角的山上建立起坚固的军营,并且在上城区周围建起了城墙。19世纪70年代,地方长官杜弗林爵士在一项关于保持城市传统的提案中建议市政府,尽管城墙和要塞已经丧失防御价值也不要拆毁它们,从而确立了魁北克历史遗迹区的地位。

  魁北克的建筑

  长久以来,魁北克一直被视作是进入新大陆的通道,是每个入侵者首选的攻击目标,它先后被征服过5次。战事频繁的沧桑岁月,并没有将魁北克付之一炬,相反却日积月累下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遗产。古代遗址上的铜炮、城墙、军事堡垒等防御工事和作战兵器被完好地保存下来,和谐地融入城市建筑群中,流露出一种特有的历史韵味,生动形象地展示出该城的发展过程。当然,这400年积累的遗产中,最精彩与华美的部分是它的建筑艺术。几年前、几十年前、几百年前的建筑,所有古代的、现代的甚至将来的楼宇庭台,所有法国式,英国式纳建筑共存于同一座城市里。当人们还来不及惊叹如此缤纷的变化时,就早已被每个年代、每个国家、每种流派的艺术表现深深吸引住。从华丽的拱顶圆柱、精细的花纹雕饰、宏伟高大的结构、优质不俗的材料,到奢侈夸张的装饰、优美典雅的雕塑……如此广博的艺术魅力包围着到这里来的每一个人、每扇门,每一块砖瓦、每一个角落、每一间房屋(包括走廊、大厅、阳台)。每一幢建筑物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艺术气派,一如郊外的山水风景,无不令人视野开涸,心灵涤荡……

  魁北克城

  魁北克城分旧城和新城两部分:旧城全由城墙包围,新城在城墙以外。旧城又分上城区和下城区。上城区位于高坡之上,周围有平均高达35米的古老城墙,是北美独一无二的拥有城墙的城区。下城区是商业区,位于上城东北方。这里的皇家广场,被称为加拿大的“法国文明的摇篮”。皇家广场中心,有1616年建立的哥特式喷泉,喷泉顶端是纪念当年圣方济会传教士漂洋过海远来北美的纪念碑。这一带集中了17~19世纪民用、宗教和军事的古老建筑,其中弗龙特纳克城堡饭店,300余年前是法国的新法兰西总督的官邸,几经破坏,1892年建成目前规模。其陡峭的铜屋顶、塔楼、谯楼和外观庄重的红砖墙,古色古香而又富丽堂皇,高高突出在魁北克城的空中轮廓线之上。广场周围以及从此延伸出去的街道两旁,有许多都是几百年的老屋。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这里被魁北克政府辟为历史文物特区,进行了大量修复与拯救文物的工作。这里地段狭隘,挤满仓库、商店,一些街道,如岬下街和尚普兰街,宽仅2.4米,为北美最狭窄的街道。新城区在上城西南,它代表现代化的魁北克,具有作为省会的一切现代化设备,有会议中心、地下市场以及与其相毗连的23层楼的希尔顿大饭店等豪华建筑。省议会大厦建于1877~1886年间,大厦中心塔,上耸十几米,正面壁龛内安放12座加拿大历史名人青铜塑像。新城区国家战争公园里的魁北克博物馆保存有1759年魁北克城投降英国的“降书”原件。

  魁北克还是北美最古老的罗马天主教城市。全市有50座教堂,著名的罗马天主教圣玛丽亚大教堂有1647年原建的围墙。维克图瓦尔教堂内有鲁本斯的名画。建于1639年的于尔絮利纳修道院,是北美最古老的女子学校。附设博物馆中所阵列的圣器,令人追忆昔日修女生活。院内还有1757年死守魁北克的法国主将孟康的墓园。墓园里,1717年开始点燃的长明灯两个世纪都未曾熄灭过。

  第一颗原子弹

  墨西哥城史话

  墨西哥城是今天世界上最人、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位于阿纳瓦克山谷中部,被高耸的火山顶峰所包围。说它大,首先是人口多,其次是面积大,有1479平方千米。墨西哥城的另一个特点是海拔比较高,为2240米。墨西哥城是墨西哥的首都,它的前身是特诺奇蒂特兰城,在阿兹特克人讲的纳瓦特尔语里,意即“屹立着雄鹰的仙人掌国”。都城的全称是墨西哥—特诺奇蒂特兰,“墨西哥”是由纳瓦特尔语“墨西特里”(意即太阳和月亮之子)演变而来。

  传说在11世纪初,太阳神向四处漂泊不定的阿兹特克部族发出指示,要他们向南迁移,当看到一只老鹰停在带刺的仙人掌上,嘴里叼着一条蛇时,就在那个地方定居下来,建立安乐的国家。1325年7月18日,阿兹特克人来到特斯科科湖北岸,两个先行探路的祭士终于在湖心的小岛上看到了神奇的景象:两河汇合处矗立着一块巨石,一棵苍劲挺拔的仙人掌长在巨石上。仙人掌的顶端盘踞看一只矫健的雄鹰,嘴里叼着一条长蛇。这正是太阳神启示他们安居的地方!于是,阿兹特克人便在这里定居下来,并用勤劳的双手缔造了特诺奇蒂特兰城。后来,墨西哥人根据这一传说,把鹰作为民族的象征,还把鹰叼长蛇站在仙人掌上的图案缀在国旗和国徽上。今天,人们漫步在墨西哥城市中心宪法广场,可见到广场旁侧的一个台基上,立有一座铁铸的雄鹰塑像,塑像下面刻有一句名言:“只要地球长存,墨西哥—特诺奇蒂特兰的声名和荣光将永远不会消失。”

  从1325年到1519年11月8日,科尔特斯率西班牙殖民军到达特诺奇蒂特兰之前的不到200年时间里,阿兹特克人在特诺奇蒂特兰城创造了光辉的文明。他们填湖建城,修筑水道,建起了一座座宏伟壮丽的庙宇、宫殿、如羽蛇神殿、特拉沃克水神庙、大庙、莫特苏马皇宫等。特诺奇蒂特兰成了一座威尼斯式的印第安城市。据历史学家估计,在当时特诺奇蒂特兰拥有六万户人家,按每户五人计算,全城居民约有30万人,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古城建在特斯科科湖中的小岛上,填湖而成的几条大堤把整座湖中之城连成一体。城中心矗立着几十座金字塔神庙,其中太阳庙高35米。广场外围是金碧辉煌的宫苑和一排排整齐的房舍、楼台。大街上人声鼎沸,湖面上独木舟川流不息。

  1521年8月,入侵的西班牙殖民者将这里夷为平地。后在他们迫使印第安人在特诺奇蒂特兰城的废墟上建起了墨西哥城。一座座欧洲式的宫殿、教堂和修道院拔地而起。此外,还挖了两条运河,一条通图拉河,另一条通墨西哥湾,兴修了通往阿卡普尔科和韦拉克鲁港的公路。1535年墨西哥城被定为新西班牙总督府首府。1626、1627和1629年墨西哥城发过三次大水。第三次大水持续了三年,3万印第安人被淹死。至今,墨西哥城仍保留着许多殖民时期的建筑物,它既是墨西哥城独特的风貌,又是墨西遭受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

  墨西哥城的建筑

  墨西哥城呈长方形,南北略长,东西略窄。全市共分16个行政区,老城区在东北部和东部,新城区在丙部和南部。北部的瓜达卢仙·伊达尔戈为宗教圣地。市区道路呈方格形,也有环形和辐射形的。著名的“起义者”大街纵贯南北,是墨西哥城经济和交通的大动脉。美丽宽敞的“改革大街”横穿东西,分西、中、东三段,街心和人行道上矗立着许多名人的塑像。墨西哥城市中心的宪法广场正中央有一根粗大的旗杆,每天都在这里举行升降旗仪式。广场四周有国民宫、墨西哥主教座堂、市政府、最高法院。离广场不远的独立纪念碑、革命纪念碑气势雄伟。

  墨西哥城四周环绕着峻峭的群山,南端的波波卡特佩特尔火山,海拔5452米,火山口终年白雪皑皑。查普尔特佩克公园等大大小小的花园,似一块块翡翠镶嵌在全城各处,景色秀丽,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大庙

  在距墨西哥宪法广场约200米处的塞米纳里奥街和危地马拉街的街角上,有一个举世闻名的特奥卡里大神庙的遗址,也即大庙。它是阿兹特克文化最有价值的文物宝库。

  大庙的发掘历史并不长。1978年2月21日深夜,在墨西哥城宪法广场大教堂后面的乌拉圭街的街口,电力公司的一群工人在挥舞着镐头和铁铲,挖掘一条埋电缆的土沟。突然一个工人挖出一个石头雕成的头像,工人们第二天一早便报告了历史和人类学研究所。专家们闻讯赶到现场,经过七天小心翼翼地发掘,终于挖出了一块半椭圆形的石雕,上面刻着一位女神,但已身首分离、肢体破损。女神头戴大顶羽冠,腰束长蛇带,头颅上吊着一串小铃铛。经考古专家鉴定,这就是阿兹特克人神话中的月亮女神科约尔萨乌基像。月亮女神的发掘,说明史书上记载的大庙就在附近。

  传说古时候天地和生死女神科亚特里科埃有一天在科亚特佩克山清扫寺庙时,拾到几根美丽的羽毛,就把羽毛藏在怀里,不料,竟因此怀了孕。听至这一消息,她的女儿月亮女神科约尔萨乌基和400个儿子即400个苏里亚诺星神怒气冲天,认为母亲犯下了不贞之罪,玷污了他们的名誉。于是,一致决定要杀害她。天地和生死女神知道后,十分害怕。这时,她怀的孩子维奇洛波奇特列战神兼太阳神出世,他手持一条火蛇,愤怒地冲向月亮女神,砍下了她的头,并将尸体抛下去。接着,又赶走了400个苏里亚诺星神。阿兹特克人就是在这一神话的启示下,修建了特诺奇蒂特兰城的大庙,每年举行宗教仪式,杀生祭祀。

  大庙最早建于公元1330~1340年。为防止水涝,大庙不断扩建升高,在原先的庙宇基础上,重建更大的庙宇。大庙庙上有庙,共重叠有七层。每层庙宇都有水土神特拉洛克的祭坛。

  整座大庙呈金字塔形,建筑的底部几乎呈正方形,它的边长有80米,最高点距地有30米。大庙西面,有两座并列的阶梯,从其中任何一座都可攀上一座有113级阶梯的陡峭台阶,然后从那儿就可以到达大庙的最高点。在大庙的最高点,建有两座神龛,一座供奉着城神威特西洛包切特利,另一座供奉着水土神特拉洛克。大庙的祠堂前面,是一块面积为440平方米的空地,在此处举行过许多宗教仪式,如活人祭祀等。整个大庙除了一些供品柜以外都是实心的。这种不建内室的方案简化了整个大庙的设计和建筑,阿兹特克的工程师极具创新精神,他们在砖石建筑和石像雕刻方面达到了惊人的精确。没有有效的金属切割工具,他们就用更坚硬的石头做成工具进行切割,并用绳子、水和沙子对材料进行锯磨。当时墨西哥还没有四轮工具,也没有驮畜,阿兹特克人用人和小船来运送建筑材料。至于大庙的颜色,和其他阿兹特克的庙宇一样,都被涂上了明亮的颜色。

  对大庙最深的挖掘到达了大庙二代,在它上方是幸存下来的双神龛的墙基,大庙二代的建筑可以溯到特诺奇蒂特兰城显赫王朝建立的初期。为了向世人昭示王朝经由神权授予的统治权,人们在原先脆弱的大庙一代上又砌上了一层巨石并粉刷上灰泥。当时特诺奇蒂特兰城还得向另一个城市进贡,后来它在约1431年打败了那个城市,各地转而向特诺奇蒂特兰城进贡。从那以后,特诺奇蒂特兰城的势力越来越大,开始命令各属地进贡木材、石料、石灰和劳动力,以表达他们对特诺奇蒂特兰城和诸神的敬意。为了纪念这一意义重大的事件,当时的统治者对大庙进行了第二次扩建,结果形成了大庙三代。15世纪50年代,特诺奇蒂特兰城遭遇水灾和饥荒,统治者免除了属地的进贡义务,并打开粮仓赈灾。作为对统治者慷慨解救的报答,各属地纷纷帮助修建宫殿和庙宇。约在1454年后建成的大庙四代,可能就是这些公共工程的产物。大庙发掘出的最引人注目的祭品之一,是一组几乎与真人一样大小的掌旗官的雕像。它们斜靠着大庙三代台阶上,被大庙四代的填料泥浆和石块所覆盖。第四代大庙指的是大庙西面的修筑部分,还包括科约儿哈乌基雕像。第五代大庙建于15世纪80年代早期,其遗址难寻。第六代大庙可能建于1487年,它的落成仪式上共有8万人作为牺牲品死于塔顶的祭坛上。

  独立纪念碑

  在墨西哥城革命大街的街心广场上,屹立着一座高耸云霄的墨西哥独立纪念碑。它是1910年9月16日为纪念墨西哥独立100周年而建造的。碑身呈圆柱形,底座四角形。圆柱高36米,顶部兀立着一尊展翅欲飞的胜利女神镀金铜像。女神手擎桂冠,神态祥和。基座四角塑着象征和平、战争、法律和正义的十尊神像。在女神脚下面伫立着四位为争取墨西哥独立而献身的民族英雄的塑像,中间的雕像是“墨西哥独立之父”——伊达尔哥。这位叱咤风云的神父,手持绘有瓜达卢佩神像的起义军旗,是墨西哥独立革命伟大历史场面的一个缩影。纪念碑入口处设有灵堂,安葬着几位墨西哥民族英雄的遗体。

  墨西哥大教堂

  墨西哥大教堂是墨西哥最大的和最主要的天主教堂,它位于墨西哥城市中心宪法广场的北侧,始建于1573年,1823年以后才正式完工,历时250年。墨西哥大教堂为巴洛克式建筑,用黑色玄武岩砌成。其石墙很厚,并用很粗的铁链加固,以达到增加抗震强度的目的。教堂呈传统的拉丁十字形布局,有一个中殿和两个侧殿。中殿为纵向长方形,南北长110米,东西宽55米。中殿纵深处的大祭坛有典型的文艺复兴式圆形拱顶。拱顶上有许多装饰华丽的拱架及各种浮雕绘画。与中殿呈十字形交叉的侧殿中,设有许多小祭坛和7个小教堂。其中一些小教堂是后来的艺术家们建造的。皇家祭坛,又称皇家小教堂,是整个教堂中最漂亮的建筑。它是仿照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的皇家祭坛修建的,装饰极其讲究,是建筑艺术中的珍品。祭坛顶部穹隆上,镶嵌着各种金银珠宝和珍贵华丽的雕饰,半圆形壁龛上布满了精致复杂的精美雕塑。

  查普尔特佩克公园

  查普尔特佩克公园在墨西哥城西部,树木苍翠,花草遍地,湖泊荡漾,风景秀丽,被誉为调节和净化墨西哥市空气的“植物肺”。“查普尔特佩克”在阿兹特克语中是“蝗虫”的意思,是指公园内的一座小山的形状而言。早在公元6世纪,这里就种植了许多树木,成为阿兹特克国王莫克特苏马游乐和打猎的场所。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期间,小山被划为禁区。西班牙总督在此修建了避暑行宫,取名为“查普尔特佩克城堡”,从那里可以眺望墨西哥城。1944年,墨西哥政府将此地辟为公园。

  核潜艇“鹦鹉螺号”

  漫话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国际通航运河,全长81.3千米,呈东南—西北走向。它连接着北美与南美大陆的巴拿马地峡最窄和地势最低处。尽管巴拿马运河承载能力有限,但它的经济贸易和军事战略价值仍备受重视。巴拿马运河紧贴着巴拿马城西南角流入太平洋。巴掌马城是巴拿马共和国首都,城市面朝巴拿马湾,背靠安康山脉,风景如画。这里原为印第安人渔村,1519年建城。1671年被海盗烧毁,1673年在旧城西面6.5千米的地方建立了现在的巴拿马城。

  曲折的开凿史

  早在1551年,当巴拿马还是西班牙殖民地的时候,就曾有人建议在巴拿马地峡上挖掘一条洋际运河。然而,由于开凿运河可能危及西班牙在中美洲的垄断地位,西班牙政府没有同意这项建议。一直以来,西班牙从中美洲获得的金银财宝都是用船只装运,从秘鲁沿太平洋海岸向北运至巴拿马南部海岸,然后再由骡马驮运,穿越地峡,最后到达料隆。1876年,巴拿马摆脱西班牙控制,成为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个省以后,这一建议开始被付诸实施。运河专家们认为,中美洲和南美洲交汇处的48千米宽的巴拿马地峡是开凿运河的最合适地段。当时,法国人雷塞布创建的巴拿马洋际运河环球公司为此设计了八套开凿方案。1881年,该工程正式启动。然而不久,工程就遇到了不可逾越的困难:当地大肆流行的黄热病和疟疾使公司的工人们纷纷病倒,甚至死去。这项工程成了众人谈之色变的死亡陷阱,一些建筑工人从法国来时就为自己带着棺材,结果那些棺材真的没有空着运回法国。在死亡人数将近万人的时候,工程再也无法进行了。公司宣布破产,工程随即中止。失败并没有使人们放弃修建运河的计划。1903年,新独立的巴拿马政府把运河工程重新承包给了美国人。1903年,巴拿马和美国签订了一份条约,美国政府取得了开挖这条运河的权利。对美国政府来说,那些可怕疾病的威胁仍是首要的、最大的困难。在这个时候,美国军队的外科专家威廉·克劳福德·戈加斯不惧危险来到了这一地区。他用了两年时间,彻底消灭了黄热病,并将疟疾绝对控制在发病区。

  1907年,运河工程正式开始施工,工程的总工程师是美国人戈瑟尔斯。在战胜了疾病的威胁之后,巨大的、庞杂的工程量便是美国人必须要一个一个战胜的敌人。巴拿马地峡的地貌决定了巴拿马运河不是东西而是东南走向。开挖这条运河不仅包括开挖航道本身,而且还包括在运河两端建设港口和港口设施、巨大的防波堤、水坝、船闸和人工湖,同时重新建造了科隆和巴拿马市之间一条铁路的大部分。1914年8月3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第一艘远洋轮驶过全长81.3千米的巴拿马运河,长鸣的汽笛声宣布了为开辟一条穿越巴拿马地峡通道而进行的长期的、艰难的工作结束了。

  细说巴拿马运河

  海洋运河一般分为两种,闸式运河与平面直通式运河。平面直通式运河是在两块水域之间打开一条陆地通路,水始终保持在一个平面上,比如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闸式运河是在运河上修建若干水闸,船只渡过时抬高或降低水平面,以适应地理环境的要求。巴拿马运河属于后者。

  巴拿马运河的航道是双向的,在巴拿马湾这头由一道5200米长的防波堤护卫着。在大西洋那头的利蒙湾的运河防波堤,长3500米,顶部4.6米宽。轮船进入运河行驶,经过三道船闸,被抬升进入一个人工湖。人工湖位于运河中央,是利用入海河水蓄积起来的,湖面高于海平面。轮船从一个方向进入人工湖,再逐级下降至海平面,经过一个152米宽的通道口出湖,驶向目标方向。从运河一端驶到运河另一端的过程中,轮船行驶落差分别为9.5米和16.5米。在这期间,它上升下降所需要的能量全部来自于人工湖的自然势能。所有船闸都是成对建造的,长305米、宽34米,相向而行的船只可以同时通过船闸。船闸上安装着高25米、厚2.1米的巨大的钢制闸门。机车沿着闸壁缓缓而行,通常由六台机车拖曳着一艘轮船慢慢地通过船闸。湖水的调节则靠若干道水闸门,水闸以电机驱动,每个水闸重800吨,但只需要一台40马力的电动机驱动。整个设计可谓巧夺天工。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初识巨画

  纳斯卡巨画在秘鲁利马城以南约400千米的秘鲁海岸边,占地约450平方千米。这儿一度是纳斯卡印第安人的家园,曾经发展出十分重要的文化,然而在15世纪时被印加帝国吞并,随后由于西班牙人的入侵,这个文化消失了。纳斯卡河畔今天仍然残存着一座包括六个尖塔的庙宇遗址,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文化故事,可惜像这样的文明遗迹线索寥寥无几。

  在辽阔的荒漠上,不知何人用网状线条,在纳斯卡山谷的潘帕·因哈尼奥芳荒漠蚀刻出各种巨形图案,长59.54千米,宽1.6千米的狭长河谷地带,散布着如锈铁片一般的碎片,其间交错着绵延数千米长的奇异线条。这些线条有些平直,有一些则呈交错状,笔直地伸展到一个山头,然后就无端地中断。关于这些最初的说法是古代印加帝国开辟的道路,即所谓的“印加王道”,但是,印加人开辟这些“无头无尾”的“路”来干什么呢?那些相互交错的“道路”根本不经济,完全与印加人建筑道路的原则背道而驰。后来人们才发现,这些线条原来是众多巨画的组成部分。这些奇怪的超大图形有直线形、几何图形,还有飞禽走兽的图形。在地面上,它们似乎像是暗红色沙砾上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径。只有从高空往下观望时,这些线条才呈现出各种兽类的巨大图形。其中可以辨认出很多动物,包括:一只50米的大蜘蛛;一只巨大的蜂鸟,其双翼展开竟长达120米;一条蜥蜴有1280米那么长;而一只猴子则有100米高。这些迷宫般的图案占地500平方千米,它们是靠移开坚硬的表层砂砾,让下层黄白色的泥土露出地面而创造出来的。

  这些线条图大约刻于公元前500年~公元500年之间,就其数量、自然状态、大小以及连续性来说,它们是考古学中最难解开的谜团之一。

  巨画的发现

  1926年,秘鲁的考古学者泰洛带领了一支调查小组来到纳斯卡,目的在于探索纳斯卡文化发展的始末。当时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的脚下就是后来令考古学界深感震惊的纳斯卡巨图。直到有一天午后,一位秘鲁籍的小组组员特斯培和一位美国籍的组员柯洛柏登上一座山顶散心时,才发现这个令人不解的奇观。

  这个小组经过多方的调查,发现这些奇特的线条是在清除地面上的砂砾石块之后,挖出大约10厘米深的壕沟,露出底下浅黄色的土壤而造成的。这些规模庞大的奇异线条,凭空山现在千里荒野上,好像科幻小说中的布景。虽然图形至少有1500年的历史,在正常的状况下根本不可能保存至今,但由于当地极端干燥的气候,千百年来寥寥的雨水根本不可能把这些线条冲刷掉。泥土长期裸露于空气下,日久逐渐变成与周遭地面一样的紫褐色,只有从高处俯视才能发觉巨画的存在。

  众说纷纭

  荒原上一眼望不完的巨大鸟兽和几何圆形,宛如出自巨人的手笔。由于只能从300多米的高空俯瞰才能一窥巨画全貌,因而人们多认为巨画是来历不明的外星人所为,甚至认为这些图案是依照实际的尺码和坐标设计的,用以引导太空船的起降。简单地说,这些人认为纳斯卡是千百年前的宇宙机场。当然,这全是臆测之辞,没有任何合理的论据来支持这种太空访客的说法,然而,在一片扑朔迷离的情况下,的确有不少人信以为真。

  最使人感到好奇的是有些线条长达数千米,但不论它们穿越哪一种地形,甚至横越山头,每1千米的偏差不过一两米而已。

  纳斯卡人一定没有今天精确的测量仪器,他们所以能完成如此笔直的线条,可能是在预定地上排列几根木棒,在两根木棒之间拉上直绳索,自然能够画出直线来。这个办法很简单,却十分有效。有些残存的木棒经过放射性碳十四同位素断代显示,为公元500年的产物。

  每个参与调查的学者都想知道,纳斯卡人为什么要在荒野上留下这些记号?他们惟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记号绝不可能是艺术品,因为当时没有人能够飞到空中欣赏。而且这也不是多么伟大或多么杰出的工程,因为只要能召集1000名工人工作三个星期,就可以完成一条长3000米的直线。

  人们最期盼知道的不是这些线条是如何画成的,而是为什么要画这些线条。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有层出不穷的争论,各种主张纷纷出炉,包括前面提到的宇宙机场说、印加帝国的道路说,还包括宗教的朝圣路线说、大建筑废墟说、天体观测图说。种种说法背后都有一些可能成立的根据,但比较有力的说法还是天体观测图说。尽管如此,何以只能在空中才能一窥巨画全貌,依然是最大的疑问。

  天体观测图之说

  1941年,第一位以科学的方式调查纳斯卡奇异图形的考古学家,当时正任教于美国长岛大学的保罗·柯索克博士,认为这些线条是用来观察天象的,并且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巨著”。他的报告发布之后,引起德国数学及天文学家玛莉亚·赖赫十分浓厚的兴趣。她从1946年开始,便试图以毕生的精力,解开这些线条的奥秘,直到目前已经工作了50多年,年近八旬的她依然孜孜不倦地在荒原上纵横往来。她最值得夸耀的成就是清理出数百个三角形、四角形和梯形“跑道”,以及数不清的交错、平行的直线和文字的曲线,有的似道路,有的似方格,有的似圆圈,另外还整理出100多个巨大的鸟兽和植物图形。

  与柯索克一样,赖赫也相信这些奇形怪状的线条是用来观测天象的,她具体地指出这些线条能对准主要的星座或太阳;而那些形似动物的图案,则代表某些星座。所以整个面积广达500平方千米的地面图案,实际上可能是一个“复杂的巨型日历”。

  赖赫计算出,每画一根线条必须移动数以吨计的小石头,位置也必须依照事先精心计划的设计图来复制。这些说法的依据是她在几个最大的圆形附近,发现的一些画在300平方米地上的设计图。这种方式犹如今天的大型广告板,先在设计稿上画出草图来,再分成若干单位,然后依照一定的比例放大复制。196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霍金斯以电极测出英格兰斯通亨奇巨石阵与天体运行的路线吻合之后,遂将注意力移转到纳斯卡令人争论不休的线条上来。霍金斯把赖赫发现的资料和线索全部输入电脑,调查每一条直线在过去7000年中,是否曾经对准太阳、月亮或其他星座,结果发现一个叫“大方形”的圆形,曹经在公元590年、610年和640年三次对准昴星团。那时差不多是图形完成后的100年,在时间上相当吻合。但是,整个图形与天文间吻合的几率不大,看起来只是巧合而已。霍金斯的电脑并没有提出任何统计上的数据,足以证明线条是用来作为历法的,所以以电脑解谜的方式终归徒劳无功。

  宗教朝圣路线

  1977年,英国导演摩利森加入了研究纳斯卡巨画的大军。他对这个谜团深感兴趣,但他的研究方针不是天文,而是纳斯卡人的宗教和风俗。虽然纳斯卡人早已消失,但是,在安第斯山中的某些地方还有类似纳斯卡图形的线条存在,所以摩利森把目标放在印第安人身上,希望能循着这条途径一举揭开纳斯卡图形之谜。

  其实早在1926年,就有人发现纳斯卡奇异线条是印第安人用作宗教祭祀的路线,却一直找不到证据。摩利森认为这种看法具有相当的可信度,加上他在一本记载1653年以后南美历史的西班牙史书上,发现里面记载着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的印第安人如何由城中的太阳神殿出发,经过四通八达的直线路径,到设于沿路的小神庙祭拜。那么,纳斯卡荒原直线旁的一堆堆石头,不正像一座座小神庙吗?

  摩利森并没有在库斯科找到这样的路径,因为事隔千年,痕迹早已片影不留了。这个挫折使他一度失去信心。幸好,1977年6月,他终于在阿玛人居住的偏僻乡间发现了类似纳斯卡巨画的笔直的线条,并且找到了许多以石头堆筑的小神庙,有些小神庙建在山顶上,平时人迹罕至,所以保存得相当完好。当地好几条直线在一个大庙宇上会合,呈辐射状。印第安人便由四面八方沿着这些直线前往这座大庙宇,沿途会在由石块堆筑起来的小神庙旁停下来膜拜一番,供奉一些食物和古柯叶。他们深信小神庙里居住着祖先的鬼魂和类似土地公的神礻氏,而且深信前往大庙宇时,不可以偏离笔直的路线,否则会走入魔界,永世不得超生。

  摩利森的说法入情入理,颇令参与纳斯卡调查工作的学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他只提到直线的功用,对于像鲸鱼、猿猴、鱼、蜘蛛等具体动物形象,依然不知作用何在,所以整个谜团仍有待澄清。

  今日纳斯卡

  本来纳斯卡地区长久以来已无人问津,方圆百里内少有人烟,加上气候极端干燥的因素,巨画得以千年长存。但现在它声名远扬,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游客由世界各地蜂拥而至,部分线条已经被足迹和车轮碾压得面目全非。为了保护这个珍贵的丈明遗迹,赖赫呼吁成立一个委员会。这一举动获得秘鲁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已禁止任何人和车辆进入,观光客只能从特别建造的眺望台上俯视部分图形,或者搭乘小飞机由空中俯瞰。

  第一台机器人

  我们从爱斯基摩人的神话中知道,最早的部落是由长黄铜翅膀的神从北方来的。最古老的印地安人的神话故事中提到一种给他们带来火和果子的雷鸟,依据印加人的宗教传说,星星上都坐满了人,神是从星座上降临人间的。苏美尔人、巴比伦人、亚速人以及埃及的楔形文字中曾不止一次地描述同一个场面:神从星星上降临人间后又回去了,他们乘坐着大大小小的火船飞越天空,这看起来让人感到十分奇怪。

  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我们读到了一种名叫维摩那的飞行动力装置,它可以借助旋风在很高的空中飞行,能够飞得很远,可以自由地向前、向上、向下任意飞行。其中写道:“在罗摩的命令下,一驾堂皇的车子带着巨大的声响升到云中。”这里不但提到了飞行物,还提到了“巨大的声响”。在印度的另一部史诗《摩呵婆罗》中,还有一段类似的描述:在一大片像太阳般耀眼的光亮之中,毗摩驾着维摩那飞过,发出一阵雷鸣般巨大的响声。在这段描写中,至少涉及到了有关火箭的某些概念,知道这样一种飞行器可以驾着一道光,发出可怕的甚至恐怖的响声。这部史诗的第十篇中写道,枯尔呵从一个巨大的维摩那上向三重城投下一颗炸弹,当时的情景是,比太阳还要亮千万倍的白炽烟云腾空而起,城市片刻之间化为灰烬。这使我们想起了氢弹爆炸的情景。

  藏文古籍《丹多娃》和《康多娃》也讲到了史前的飞行装置,书中把飞行装置称为“天上的珍珠”。在《萨玛朗加那——苏德拉德哈拉》一文中,用了整章整章的篇幅来描写尾后喷出火和水银的飞船。

  梵蒂冈博物馆阿里伯托·杜利发现了公元前1600年图特摩斯三世时代的一卷古文残篇,它记载了这样一段神奇传说:有一个火球从天而降,气味十分难闻,图特摩斯和他的士兵们一直望着这个景象,直到火球向南方飞去,从视野中消失为止。

  在古挪威和冰岛的传说中也讲到在空中邀游的神。弗莉葛女神有个使女叫格娜,女神派她乘一匹能够飞过陆地和海洋的骏马到另外的世界去,这匹马叫“虎厄斯路厄”(意为四蹄喷火)。在死海附近发现的《启示录》中写到了这种喷火车。文中写道:“在那个人身后,我看到一辆火轮车,每个轮子满是眼睛,轮上有个宝座,周围是一团火。”宝座和天车都是犹太神灵的传统象征与图腾崇拜,大致相当于希腊及早期基督教中的普利洛马(巨光)。

  在位于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的古城孟斐斯,也有这样的传说,普塔神交给国王两个模型,用以庆祝他统治的周年纪念日,命令他10万年内庆祝该纪念日6次,普塔神来给国王送模型时,乘着一辆闪光的车,不久,他又乘车在地平线上消失了。今天,在埃德弗的房门上和庙宇里我们还可看到画有翅膀的太阳和带着永恒标记的飞鹰图画。

  假如一架直升机第一次在非洲丛林里着陆,当地人谁也没见过这玩意儿。直升机发出吓人的隆隆声,在一块空地上降落。驾驶员身穿战地服装,手提机关枪,头戴着防撞头盔,从机舱里跳了出来。缠着腰布的野人看着这个从天而降的东西和从没见过的神吓呆了,茫然不知所措。甚至连手脚都不知道该往什么地方放了。过一会儿,直升机又起飞了,消失在天空之中。剩下这个野人时,他开始想法来解释这件事。他会告诉那些不在场的伙伴,他看到一辆飞车,一只大鸟,发出可怕的声音和臭味,还有带着喷火武器的白皮肤的生物。这不同寻常的来访者被记录下来,一代一代传下去,就形成了这些神奇故事,父亲讲给儿子听时,这只天鸟显然不会变小,而里面跳出来的生物则变得更加奇特、更加仪表堂堂、更有本领。故事会添上这样那样的枝叶,但是,这个神奇的传说的前提是确有直升机降临了。从那时起,这件事就成了这个部落的一个神话,永远流传下来,而且越流传越神秘。

  人类的首次太空行走

  在印度西部的农村里,矗立着一根公元5世纪铸造的巨大铁柱。这根铁柱高7米,直径约1.37米,用熟铁铸成,实心,柱顶有着古色古香的装饰花纹。据说这根铁柱是为纪念旃陀罗王而铸造的。

  但最令人惊异的是,铁柱在露天中耸立了1500余年,经历了无数风吹雨打,至今仍没有一点生锈的痕迹!铁是最容易生锈的金属,一般的铸铁,不用说千年,几十年就锈蚀殆尽了。

  直到现在,人们也没有找到能够防止铁器生锈的有效办法。尽管从理论上说,纯铁是不生锈的,但纯铁难以提取,造价高昂。而且有些科学家分析了铁柱的成份,发现其中含有很多杂质,绝非纯铁。照理说应该比平常的熟铁更容易生锈才是。

  如果说古代的印度人早已掌握了冶炼不锈铁器的技术,只是这种技术后来失传了,那他们为什么没有冶炼出其他任何不生锈的铁制器具呢?而且在古印度制造铁器的书籍中,也没有任何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铁柱孤独地矗立在那里,仿佛是在向人类的聪明才智挑战,同时也是古印度文明的象征。

  人类首次登上月球

  印度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但在18世纪之前,人们根本没有想到这条藏身于沙漠,人迹罕见的河流曾有过堪与古埃及相媲美的璀灿昨天。而且与其他古代文明相比,完全是史无前例独占鳌头的。

  印度河文明最早引起人们注意是在18世纪哈拉巴遗址的发掘中,在这里发现了大都市遗址。19世纪末,印度考古局长康宁翰到哈巴拉时,发掘出一个奇特的印章,但他认为这只是个外来物品,因而只写了个简单的报告,此后50年,再也无人注意这个遗址了。不出所料,以包含哈拉巴在内的旁遮普一带为中心,东西达1500公里,南北1600公里的地域内,发现了属于同一文明的大量遗址。这个发现震动了考古学界,也震惊了世界,因为涵盖范围如此之大的古文明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192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人们发现了位于哈拉巴以南600公里处的马亨佐达摩遗迹,这里出土的物品与哈拉巴出土的相似,人们才想起了50年前哈拉巴出土的印章,考古学家开始注意这两个遗址间的广大地区。这些遗址位于印度河流域,所以被称为印度河文明。据考证,遗址始建于5000年以前甚至更早。然而令人激动的还不仅是它的面积和年代,不久,人们就发现虽然这些遗址属于同一文明,但生活水平并不一样,参差不齐,这是什么原因呢?

  对出土的印度印章进行研究的结果令人失望,没有人能释读印章上的文字。文字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有文字的印章可能在政治、经济活动中担任重要角色。而且印章只在马亨佐达摩和哈拉巴有出土,于是专家们推断,马亨佐达摩与哈拉巴都是都市,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处于同一文明的人生活水准不一样,当然这只是这些专家的一些主观臆断。

  这些城市的统治者是什么人?考古学家按照惯例首先在马亨佐达摩寻找王宫和神殿,结果一无所获。这又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人,用什么样的方法统治这块辽阔的国土?而且马亨佐达摩和哈拉巴有着完全相同的城市建设,难道它们都是首都?因为没有神殿,能不能用其他古文明中的例子——古印加、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的国王同时兼任法老或祭司王来推测统治者呢?所有遗址中确实没有发现有祭司王统治的痕迹,难道5000多年前的印度河文明已经废弃了君主制?这么大的国土不可能没有统治者,考古学家又仔细研究第一块和以后出土的印章,但经过一个世纪的努力,印章上的字还是无法读解。那么,它是否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如果是,这两个城市为什么又没有神殿和宫殿呢?因为有一小部分印章上刻有神像,于是有人推测,这可能是宗教遗物。但也有人反驳说,这完全是家族或个人的保存品,不能说明整个国家具有宗教性质,况且出土的近3万枚印章有神像的只是很小部分。谜团越来越多。有人认为只要能够释读印章上的文字,就可以解释这个文明的来龙去脉。其实,文字固然可以使人了解整个文明的起源和衰落,但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必须从多方面研究,以触类旁通。

  为了进一步证实马亨佐达摩和哈拉巴的都市性质,考古学家对马亨佐达摩进行了最广泛的发掘。马亨佐达摩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分西侧的城堡和东侧的广大市街区。西侧的城堡建筑在高达10公尺的地基上,城堡内有砖砌的大谷仓和被称为“大浴池”的净身用建筑等,其中最令人惊讶的是谷仓的庞大,这似乎显示了这个城市当时的富足。不过装满大谷仓的谷物是怎样征集来的呢?市区有四通八达的街道,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各宽10余公尺,市民的住房家家有井和庭院,房屋的建材是烧制过的砖块。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这是难以置信的,因为在其他古代文明中,砖块只用于王宫及神殿的建筑。

  最令考古学家惊异的是完整的排水系统。其完善程度就连现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现代都市也未必能达到。二楼冲洗式厕所的水可经由墙壁中的土管排至下水道,有的人家还有经高楼倾倒垃圾的垃圾管道。从各家流出的污水在屋外蓄水槽内沉淀污物再流入有如暗渠的地下水道,地下水道纵横交错,遍布整个城市。

  面对如此密集的地下水道,人们不禁瞠目结舌。住宅区各处均设有岗哨。从挖掘结果看,这是一个十分注重市民生活公共设施的城市,这是一个什么社会形态的社会呢?为什么它没有宫殿,所有的住房水准又都一样?完全不同于宫殿、神殿林立的古印加、美索不达米亚及国王、法老陵密布、贫富悬殊的埃及呢?

  除了完善的公共设施之外,还有不少通向印度河乃至阿拉伯海的港埠,这是国内外广泛而积极的经济活动的表现。这所有的一切出于何人?这个设计师可以说具有现代化的头脑。另外,整个马亨佐达摩没有防御系统和攻击武器,也没有精美夺目的艺术作品,这也是已知古代文明中的惟一先例。

  这个文明创造于何人?从何时开始?开始人们曾误以为是受其他文明的影响发展起来的,但是进一步考古发现,无论是文字还是印章都是其他地方看不到的,而且对出土人头类骨的鉴定也表明,这里的人融混了许多人种的要素,不是现在已知的某个特定民族。

  从马亨佐达摩出土的人骨中,我们可以发现,这里出土的人骨,都是在十分奇异的状态下死亡的。考古学家发现这些人是猝死的,在通常的古文明遗址中,除非发生过地震和火山爆发,否则不会有猝死的人。马亨佐达摩没有发生过上述两件事,人骨都是在居室内被发现的,有不少居室遗体成堆地倒着,令人惨不忍睹。

  最引人注目的是,有的遗体用双手盖住脸呈现出保护自己的样子。如果不是火山爆发和地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恐怖令这些人瞬间死去呢?这在很长时间内是一个谜,考古学家们提出了流行病、袭击、集体自杀等假说,但均被推翻了。无论是流行病还是集体自杀,都不能解释“一瞬间”的死去。而且有谁一边又在井边洗物品,在浴池里洗澡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印度考古学家卡哈对出土的人骨进行了详细的化学分析。卡哈博士的报告说:“我在9具白骨中发现均有高温加热的痕迹……不用说这当然不是火葬,也没有火灾的迹像。”是什么异常的高温使马亨佐达摩的居民猝死呢?人们想起了一些科学家推断的远古时代曾在世界不少地方发生的核战争。马亨佑达摩遗址与古代假想中的核战争有无关系呢?事实上印亚大陆是史诗神话中经常传诵的古代核战争的战场。公元前3000年的大叙事诗《马哈巴拉德》中记叙的战争景像一如广岛原子弹爆炸后之惨景,提到的武器连现代化武器也无法比拟。更重要的是如此毛骨悚然的惨痛记忆留传至今,是非1945年“广岛”事件所能相提并论的。诗中有一点值得注意:大决战的场地是被称为“兰卡”的城市,而“兰卡”正是当地人对马亨佐达摩的称呼。据当地人说:1947年印巴分治后属巴基斯坦而被禁止发掘的马亨佐达摩,有不少类似广岛核爆炸后遗留下来的“玻璃建筑”——托立尼提物质。即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托立尼提沙漠中试爆后,沙因高温凝固成的玻璃状物质。答案似乎出来了。有人认为,印度河文明与其他文明是同时堀起并存的。是不是可以说,印度河文明发展之初,受到过外来文明的影响。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独特的高度文明。

  还有人提出,印度河文明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印度河文明的特殊性和神奇性,使其过去、现在都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奉献着无法取代的财富,它不仅是印度文化的源头,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一环,揭开它的谜底是今人的重任,最终定能揭开。

  阿波罗13号

  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前323年)是古代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儿子。他于公元前336年即位后,大举侵略东方。在短短的10余年里,东征西伐建立起东至印度河、西至圣尼罗河与巴尔干半岛,版图广阔的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曾是一位赫赫有名的英雄,但同时又是一位神秘人物。有关他的传说不可胜数。但遗憾的是,关于他生平的一些历史记载却没有留传下来,而后来的一些传抄本及书籍又众说纷纭,矛盾重重,而且带有极浓重的传奇色彩和个人色彩。因此,他死后2300多年的今天,这位古代伟大统帅的业绩仍令人们十分关注,迫切希望发现他的帝王陵墓,以求从出土文物中获得一些有价值的历史证据,来评价这位傲视一世的英雄。

  1964年的一天,埃及亚历山大市的报纸发表了一则耸人听闻的消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陵墓找到了!波兰考古家们的巨大成就!”消息很快传遍了全世界。美国《纽约时报》立刻刊登并给波兰考古队发了一个电报,希望就这一伟大的发现写篇文章,并给予优厚的稿酬。各国记者也争先恐后地飞抵埃及。同时,大批旅游者的涌进也使得埃及警方不得不处于戒备状态。

  可惜,消息是假的。原来发现的并不是亚历山大的陵墓,而是古罗马时期的一座剧院的遗址。那么这位著名历史人物的陵墓究竟在哪里呢?他又是怎么死的呢?关于这个谜众说纷纭。

  亚历山大的死因历来有两种传说。一种是说他远征印度时在距离巴比伦不远的地方,迎面碰上的一些精通天文和占卜的祭司,劝告他不要去巴比伦,否则凶多吉少。虽然他没有停止前进,但此后却变得心情阴郁烦闷不已。

  一次,他驾驶着战舰在湖泊上游逛。突然刮来一阵风,把他的帽子吹走,掉在芦苇丛中,正好落在古亚述国王的墓上。所有的随从以及亚历山大本人都认为这是很不吉利的事。派去追赶帽子的水手,在泅水回来时,竟大胆地把它戴在自己头上。这就更加强了不祥之感。亚历山大勃然大怒,当即把这个水手杀了。不久,亚历山大身患重病。13天后,终于在公元前323年6月的一个傍晚逝世。他当了12年零8个月的国王,死时才32岁。

  这些琐事,看来只不过是一种巧合罢了。其实,亚历山大大帝的死很可能是由于行军艰辛,加之经过多次作战,弄得遍体伤痕,在沼泽地里又感染上了疟疾等原因造成的。

  另有一个传说:亚历山大之死是因为在宴会上有人往他的酒杯里下毒药。如果这个传说是真的,那么亚历山大是死于阴谋,而不是自然死亡。

  亚历山大死后,他的部下托勒密将军(后来成为埃及王)用灵车把他的遗体运往埃及,安葬在亚历山大城,并为他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陵墓。

  凯撒大帝、卡拉卡尔皇帝、奥古斯皇帝等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都曾到此陵墓朝拜过,还在亚历山大的塑像头上加了一顶金冠。可是到了公元4世纪,有关陵墓主事,不知为什么无声无息了。公元642年,阿拉伯大军攻占了亚历山大城,这里的辉煌历史陈迹使他们感叹不已异常兴奋。1798年,法兰西拿破仑的军队进入亚历山大城时,这里已呈衰落景象,城中只有7000居民了,跟随拿破仑的一些学者只看见不少古建筑的废墟。19世纪初,这里开始修建海港,古老的建筑遗址成了采石场,有许多遗迹被深埋入地下遭到了破坏。亚历山大城很快成为地中海上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可历史陈迹却荡然无存了,慢慢从人们的眼中消失了。

  按古希腊的习俗,创建城市的国王,在他死后一般都要埋葬在城市中心。因而有的考古学家分析认为,陵墓应在两条街道的交叉点上。

  近来年,波兰考古学家玛丽亚对当地出土的古陵灯进行了一番研究后发现,古人在制作灯时,在上边绘制了古代亚历山大城的模型,因此她对其位置做了一个有趣而大胆的推测。她认为在模型中,有一个圆锥形的建筑物可能就是亚历山大大帝的陵墓。这因为奥古斯丁皇帝的陵墓是尖顶圆锥形建筑,这种墓形很可能就是在仿造亚历山大陵墓。

  英国人维斯曾对托勒密王朝的墓地进行过分析研究,他们认为这些墓应当同亚历山大陵墓相像。他想像亚历山大的棺木是安放在一座宏伟的庙宇里,周围是一些圆柱,墓里一定放有许多稀奇精美之物,墓内还可能保存着从埃及各处庙宇送来的经书及有关历史记载。20世纪末,一个惊人的大发现大体上证实了这些猜想。专门研究古代马其顿历史的考古学家安得罗尼克斯发现了亚历山大的父亲——腓力二世的陵墓。

  大殿中央停放着高大的大理石石椁,上面有宝石,沉重的金质瓶状墓饰。国王的遗骨就安放在其中,周围是一些珠宝金器、战盔、王权标志等物,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吸引着每一位到访者。其中有五个用象牙雕刻的雕像,制作得相当精美,特别引人注目。这五个雕像是国王的一家:腓力二世本人、他的妻子、儿子亚历山大和腓力二世的父母。这个发现在考古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被认为是本世纪考古中最伟大的发现。

  惊喜之余,人们不禁要问:腓力二世国王的陵墓尚能找到,难道他儿子的陵墓就不能寻觅,悄然失踪了吗?但事实毕竟是事实,亚历山大陵墓的确神秘莫测,令人难以捉摸。

  谁能解开这个陵墓之谜?人们耐心地期待着。如果一旦解开,很可能会发掘出当时许多民族的文化艺术珍品以及大量的历史资料,这对考古学将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贡献呀!这也是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

  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早在公元前14世纪就有记载,在其悠久的历史中曾先后被埃及、罗马、奥斯曼、法国和英国占领,直到1941年才成为独立的黎巴嫩的首都。历史悠久而复杂,形成了这个多元的城市。

  贝鲁特以东70公里处的贝尔拜克围城遗址是世界上最壮观的景色之一。自从公元前63年巴勒斯坦全境被罗马帝国征服后,罗马人在这里为维纳斯女神和罗马主神兴建了神殿,代替了早期巴力神及其伴侣阿斯泰特女神的庙宇。

  这些古罗马的伟大建筑,历时千年风雨飘零,大部分都在一次灾难性地震中毁坏了。这使得原来被压在下面的更古老的建筑残余部分得以显露出来,也给考古学家出了一个千古难题。在这些建筑中有一部分围墙称为三石塔,所谓三石塔是由三块凿好的巨石构成,这三块巨石每块重800吨,而其中的一块巨石又在7米高处。平稳地放在另两块摆放整齐的巨石顶上。在三石塔附近的石场中还有一块凿好的巨石,高4.5米,宽3.7米,近22米长,这块巨石至少重达1000吨。

  这些巨石建筑显然源于比罗马人更古老的时代。古代有大批朝圣的人,从美索不达米亚和尼罗河谷风餐露宿跑到巴力和阿斯泰特的神庙。根据古代阿拉伯人的记载,巴力和阿斯泰特的第一批神庙,是在大洪水之后兴建的。至于这批庙宇的创建者,按阿拉伯人的说法,是远古时代的宁禄王下令由“一族巨人”负责建造的。

  建筑工程学家们说,即使用现代起重机械,也不可能吊装这样沉重的巨石。那么,古代人是怎么把塔顶上那块巨石吊上去放在预定的位置上的呢?而这个巨石建筑又到底象征和意味着什么呢?

  至今,这块巨石还在俯瞰着苍茫的大地,似乎在向游客诉说着这个千年的谜团。它似乎在问每一个游览的人,到底有谁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奥秘呢?

  第一个艾滋病病例

  诺亚方舟的故事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诺亚方舟是否真的存在,我们便无从知晓了。

  1916年俄国飞行员拉特米飞越雪山时,发现山头有一团蓝色的东西,好奇心促使他飞回细看,他惊讶地看到了一艘房子般大的船,一侧还有门,其中一扇已毁坏。这个奇遇很快就报告了沙皇尼古拉二世。当时他曾令组织一支探险队,由于十月革命爆发,这项计划告吹。

  其实,拉特米并不是第一位发现诺亚方舟的人。早在17世纪,荷兰人托依斯就写过一本书声称他找到了诺亚方舟,并附有方舟的插图。1800年,美国人胡威和于逊,1892年耶路撒冷大主教和当地土耳其牧人都说他们看到了“方舟”。

  亚拉腊山位于土耳其东端,靠近伊朗国境的地方,是座海拔5070米的死火山,山顶自古就被冰川覆盖着。传说山顶留有诺亚方舟,不过,住在这个被尊崇为神圣的山的地方,相信人若登上山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