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唐玄奘西天取经渡黑河

  在法显到西天(今印度)取经后的二百三十年时,又有第二个经张掖去西天取经的人,这人就是玄奘。他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市缑氏镇)人。

  玄奘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他的二哥出家为僧,他受其影响,于隋炀帝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就当了和尚,此时他才十三岁。玄奘才思敏捷,智力超人,能言善辩。他最早在洛阳净土寺学经。唐太宗时他去成都(今四川成都市)、荆州(今湖北江陵县)、赵州(今河北赵县)、相州(今河北临江县)讲学,后到长安讲学、译经。人们称他为唐僧、唐高僧、三藏(经、律、法)法师、释门的千里驹。

  在玄奘游历、讲经的时代,中国的佛教与儒教、道教多有纷争,同时佛教界各立派别,说法分歧,难得定论。唐王朝又崇尚道教,玄奘认为佛教界必须统一,说法必须一致,佛教的威望必须提高,于是他下决心到天竺(古印度)去寻求佛教的真谛,统一各派的认识,消除分歧。

  玄奘约好几个和尚同去西天。因当时突厥族与唐朝的关系紧张,唐太宗不准玄奘等人去西天。其他几个和尚不敢跟他去了,玄奘不顾太宗的诏令,冒着风险,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从长安出发,偷偷西行。他出长安(今西安)、经秦州(今天水市)、兰州(今兰州市),达凉州(今武威市)。他在西凉讲经,深得佛教徒的称赞。但有奸人密报唐太宗“玄奘已到凉州”,太宗便下诏河西诸州的州官,要他们阻止玄奘西行。但玄奘还是毅然决然,于是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领了一个跟随的人,骑着马继续偷偷向西而行。

  玄奘离开凉州,路上虽然荒凉,但还有稀疏的民户村庄。他便投宿于农家,农人对玄奘极为恭敬,因而食宿没有发生困难。走了几天,进入牧区,北面是濯濯童山,南面是皑皑雪山,山下是牧场,偶尔见到一群牛羊,有几个牧人。玄奘便在牧人的地窝铺中食宿。

  玄奘极其寂寞地走了几天,忽然眼前出现了绿洲。远望,森林茂密,浮青滴翠;近看,水田漠漠,稻麦飘香。路上花木荫浓,村中桃李迎人。真是鱼跃花飞、风景佳绝的一乡。日将暮时,玄奘到了一个大城中,商店栉比,车水马龙,古寺钟声悠扬,香烟缭绕。玄奘问此城的居民,他们说:“这便是丝绸路上的明珠、重镇——张掖”。此夜,玄奘便投宿于古寺中。

  第二天清早,玄奘骑上马,后边跟着一个随从,急匆匆地向西走。走了二十多里,有一条大河(黑河),清澈见底,浪花四溅,宽二十多里,深可丈余,人马都不能过。玄奘正在发愁时,河中间出现了一个黑点,向东游来,越近越大,像一个木筏。这东西游到距玄奘二十多步时岸上的人能辨清其形,不是木筏,是个活的东西。跟随玄奘的那个人对玄奘说:“师傅,那是怪物,头像个罐罐子,脊背像个案板子,四条腿像杠杠子,可能害我们,我们还是要离岸远一点,不然就要受害。”玄奘说:“不要紧,等它靠岸后再看它的动静。”

  等到那个怪物近岸时,原来是个庞大的乌龟,它先向玄奘点头致敬,然后对玄奘说话了。它说:“我是千年神龟,因不守规矩,做了大孽,被西方佛祖惩罚,贬在这河里驮渡东来西往的人。我在驮渡过河的人时,听他们说:“‘有个唐僧要去西天取经,我想唐僧去西天,必经此河。您老,大概就是唐僧吧。’”玄奘听了乌龟的话很高兴,他说:“是,我就是去西天取经的唐僧。”乌龟听到这个和尚是唐僧,就更加高兴,连连点头,表示敬意,并恳求道:“唐朝大师,我在这河中驮渡来往行人,已近百年,算是立功赎过之举,我从心里有了悔过自新之愿。您是行善之人,做上一件好事,胜过念一卷圣经。您见了佛祖,为我美言一番,就说我神龟如何吃苦耐劳,如何殷勤渡客,如何悔过消罪。佛祖听了,或许免了我的罪,让我自由自由。”玄奘满口答应。大龟便让玄奘、从人和马上到它的脊背,慢悠悠地游到对岸。临别时,大龟又再三叮咛,玄奘也诚恳地应诺。

  玄奘过了黑河,一直向西而行。到了瓜州(今甘肃安西县),得到瓜州刺史(佛教徒)的帮助,躲过沿途的关卡,便出了玉门关。经过四个烽燧时,都遇到斥候的阻拦,幸得第一烽校尉王祥的暗助(为沿途各烽官员写信,让玄奘通过),玄奘才到达西域。途中有两件事,使玄奘几乎丢了性命。

  一件是玄奘出了玉门关后,那个跟随他的人,觉得路太远了,生活也太苦了。想杀死玄奘,向东而回。玄奘察觉后诚心说服此人,让他东返,并给了些钱,还让他将马骑上回去。那人接受了钱,受了感动,没有要马,便离开玄奘向东回去,玄奘才免了一次杀身之祸。

  另一件是玄奘到第四烽时,遇到了校尉王伯龙。王伯龙看了王祥的信后,不但热情的款待玄奘,而且劝他不要经第五烽(今新疆星星峡),走别的路,过野马泉取水。玄奘骑着马在大漠中迷了路,东奔西行,五天滴水未进,昏倒在沙漠中,险些儿断了气。第六天早晨,忽然一阵凉风把玄奘吹醒,他便竭尽全力,骑上马又向西行。正行之间,马忽然掉头向北跑,不到十里,便找到绿茵茵的草,又清又凉的泉水。马便饱餐,人便畅饮,都得到了活命。

  经过许多艰难险阻,玄奘终于到了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从高昌到阿嗜尼旬(今新疆焉支),再到龟兹(今新疆库车),又经跋绿迦国(今新疆阿克苏)等地到达阿富汗,再经巴基斯坦,进入天竺(古印度)。

  玄奘入印度后,先参拜了释迦牟尼的生地迦毗罗(原属古印度,今在尼泊尔境内),然后在那烂陀寺(今印度比哈尔邦巴腊贡)从戒贤受学,后游学天竺各地,足迹遍及天竺。后应戒日王邀请,到羯朱温衹罗国,在曲女城(今印度勒克瑙)与五十万沙门、婆罗门、外道徒众开会辩论。戒日王把玄奘的观点写出来悬于会场门外,让各教徒驳辩,十八天没有人提出异议。于是玄奘名震全天竺。玄奘在天竺十七年,带着大量的经卷循原路回归。

  玄奘又经张掖回长安。他到了黑河边,大龟早在河边等候,一见玄奘,便说:“师父赶快登上我的脊背。”玄奘把马驮的经卷先放在龟背上,然后他与马都上了宽大的龟背。神龟一边驮着玄奘及经卷往东岸游,一边对玄奘说:“师父!从您走后,我年年、月月、时时盼您回来,我盼您回来就像三春久旱、庄稼人盼雨一样,我整整盼了十七年,您终于回来了。您在佛祖前把我的恳求说了吧,佛祖的回答是什么?”玄奘早就忘了神龟的托付,也没有见到佛祖,一听神龟的话,愣住了,他又从来不讲假话,只好实话实说了。神龟一听,失望地昏过去。玄奘和马及经卷全部都落在水里,好在已经近岸,且有几个农人在东边等神龟驮渡。玄奘爬上岸要求农民捞经,大家一起动手把所有经卷捞上岸,把马也救了出来。此时,神龟已翻着肚皮在水中躺着。农民过不了河,就帮助玄奘晒经,把经晒在河边石台上后,几个农民都要走了。临别时,玄奘合掌,千恩万谢地感谢农民,农民也安慰和尚:“不要紧张,阳光灿烂,天气暖和,经卷很快可以晒干。”说罢,他们便走了。玄奘将马赶到草地上让它饱餐嫩草,自己便去晒经。经过玄奘的精心护晒,绝大部分经卷完整无缺,只有极少部分沾在石头上撕不下来。如今黑河岸边岩石上的黑斑纹,据说就是沾在石头上的经文。

  玄奘将经晒干后,让马驮上,他也骑上马向东走。临行时有点内疚,一则对不起神龟,欲向他道歉,然而神龟已无影无踪。二则有些经卷已沾在石头上,无法挽救。虽忧心忡忡,但总算实现了取经的愿望,便纵马扬鞭,高高兴兴地奔向长安。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回到长安,李世民接见玄奘,并加厚赏,将玄奘安置在弘福寺。后来,太子李治为纪念母亲,修建了一座慈恩寺,玄奘移居于此寺。玄奘在两寺中译出经、论75部,共1335卷。玄奘、鸠摩罗什、真谛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唐王朝为收藏玄奘译的经卷,在慈恩寺内还修建了一座佛塔(今西安大雁塔)。

  玄奘原是一个普通和尚,但他有一颗火热的爱国、爱教之心。他违诏命,冒着生命的危险,以顽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去西天取经,虽经千难万险,但终于达到了目的,为祖国、为佛教立了功。鲁迅赞扬他是“舍身求法的人,是中国人的脊梁。”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玄奘坐化归仙,而他取经的故事却流传不已。元朝的吴昌龄写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吴承恩写的《西游记》小说,都是从玄奘的故事发展而来的。张掖的民间也传说他在黑河岸晒经的故事。

  (周光汉整理)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