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一、人生设计通则(3)

  认知高层次和低层次的自我

  我们再仔细探索一下,这内在朋友和内在敌人的观念。我们说到这个观念,已经有好几次了。彼德的内在朋友告诉彼德,为什么会承担那么多。其实,彼德脖子痛,可以说就是内部传达出来的信息,告诉彼德:“停下来,该好好照顾自己了。”彼德也知道,另外还有一部分自己,是内在的敌人,不断制造纠纷与争斗,这内在的敌人,不愿意让彼德评估自己以及彼德做的事。我们也注意到,彼德并不怎么喜欢这部分的自我。所以后来,我们就看到彼德根据那信息下定决心,并且将其付诸实行。

  我们还看到有两种接受回馈的方式,即:一种是建设性的方式,另一种是破坏性的方式。于是,你的内在朋友和内在敌人又都发生了作用。

  用心理学来解释,这些内在的自我可以称为“高层次的自我和低层次的自我”。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两种自我,高层次的自我也就是内在的朋友,无时无刻不在给予我们信息、回馈,以及其它信息,好让我们做正确的事情,下最好的决定,需要勇气的时候,就能够获得勇气。有些运动员就学到不少,有一种训练运动员的方法,就叫做内在运动。还有许多借助冥想来帮助发展的方法,也都是运用这个理论。冥想能让我们听到高层次的自我所发出的内在的、潜意识的声音。(同时,也能发展出一些“超感能力”,真正有技巧的行为,需要这样的“超感能力”。)

  但是,通常低层次的自我,也就是内在敌人,似乎说话的声音比较大,比较会说哄骗人的话!从需要摊牌的场合中溜开,是要容易多了;忽视使人难受的回馈,是要比面对那回馈容易多了;大喊大叫比考虑别人的观点是不是正确,要容易多了;等到明天才戒烟,要比现在马上就戒烟容易多了。

  要想知道自己、评估自己、做自己,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要知道高层次的自我,也要知道低层次的自我。前者是你内在的朋友,这一部分的自我,能以正面的、建设性的方法来管理你自己,所以你必须辨识出内在的朋友,并且要很重视它,听它说话。

  你也必须认得低层次的自我,并且要想方法来对付。我们有许多对付低层次自我的策略,要看对手的本质是什么,然后选择有效的策略。譬如说,有些低层次的自我,弱点是怕你看到,怕你认出来,所以你只要辨识出来,叫出名字来,就能够加以制服。

  还有些低层次的自我,就是靠着你的害怕而滋长。只要你害怕那一部分的自我,或者是痛恨那一部分的自我(那也就是等于痛恨你自己),那低层次的自我就会变得愈来愈强。低层次的自我最受不了的,就是受人忽视,或者是受人嘲笑。所以,一旦低层次的自我跳出来时,我们有个好方法来对付,那就是只要这样说就可以了:“对不起,这回你可行不通了。”然后转过身去,以背面相向。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过,倘若你能和别人讨论一下,就会觉得简单多了。

  有许多童话故事,描述怪物、青蛙、野兽,变成了公主或王子,因为有人给予那些怪物、青蛙、野兽温馨和爱心,不受可怕骇人外表的影响。有些内在的敌人也是如此,里面也隐藏着好的成分,但是我们要把那好的成分释放出来才行。譬如说,我有个被宠坏了的小孩,如果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就会发脾气。但是他也可能会有其它令人喜爱的、孩子气般的特质,例如他能制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希望能获得首肯,加入这个世界。有的人很无聊,不断畅谈自己过去的经验。如果有人能给予回馈,加以鼓励的话,可能会成为很有趣的人,善于和人谈话,能令人觉得愉快。

  高层次的自我,也有同样的情形,这就是说,有不好的一面。本来是引人入胜的机智,可能会受到扭曲,或者是成为伤人的讽刺,勇气会变成匹夫之勇,投入会变成过度狂热。

  若是能认知你内在的朋友和内在的敌人,会很有助益。这样做其实不难,我们通常潜意识中多多少少都知道。所以不妨回忆一下,你高层次的自我或低层次的自我变得很明显的时候。当然,两种自我也经常同时出现,每一种自我后来发生了什么?

  倘若一时想不起来这样的场合,回过头来看看你在第二节的日记上登录的事件,能不能找到一点线索。如果能运用贮藏格(第二节)的话,一定会有助益。你认知了高层次的自我和低层次的自我以后,就用贮藏格来加以分析。这样一来,你就能洞察这些部分的自我本质。触发、加强、减弱这些部分自我的是谁?是什么事情?什么时候?

  最后,你不妨试一试源自心理合成的方法,这是一种意像练习。回忆一下发生过的重要事件,或者想一想你自己的特质和个性。然后闭上眼睛,想像着你面前有个电影银幕,你就注视着那银幕,让银幕上慢慢出现影像,那是你部分内在自我的影像,也就是你高层次的自我或低层次的自我。这影像的形态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个动物,或者是只鸟,其它生物或实体,或者是没有生命的东西。不论那影像是什么样子的,都不要加以干扰,只要让那影像自然生成就可以了。那影像也许会自己改变形态,这样也很好,只要那改变不是由你造成的就可以了。

  然后,让那影像对你说话,听听看那影像说些什么。你能不能感觉到,那影像在想些什么?有些什么样的感觉?希望从人生得到什么?有怎样的野心?总而言之,那影像希望从你那儿得到什么?

  要是你感觉不出来的话,就问一问。最后,还要问一下,那影像叫什么名字。

  然后慢慢消逝。有些人觉得,这个练习很困难,也许根本没有影像出现,或者,看不出那影像有什么意义。如果遇到这种情形,用不着担心。你可以忘掉这个练习(有些练习对你会比较适合,另外一些练习就比较不适合)。或者,你也可以再考虑,过一段时间后再试试。

  还有些人则觉得,这是个典型的经验。也许你会觉得,这个练习会使你激动不安。所以,若是能和其它人一道来做这个练习,会有很大帮助的。

  你得到了影像之后,或者是重复练习一段时间之后,你也许会希望继续进行下一个辅助练习。

  选择好你希望继续探索的一种内在自我,闭上眼睛,想像着你和那内在自我一起站在原野上,远方座落着山脉,你和内在自我开始结伴爬起山来。

  攀登高山时,景观会不断地变化。有时候是嶙峋陡峭,有时候则是长着花草的草原,鸟儿在四周飞舞。有时气候温暖宜人,有时候却是寒冷彻骨,下着雨或雪,风雨弥漫。随着这些变化,你观察一下同伴,你那同伴对于不同的情况有什么反应?

  有没有做什么或说什么?最后你们爬到了山顶,景色令人叹为观止,阳光普照,你和同伴都沐浴在温暖的金色的阳光里。现在的情形怎样?你对同伴的感受怎样?同伴对你的感受又是怎样?你们俩想做什么?你打算要做什么?

  以肯定法评估自己前面已经谈过,以肯定法来评估自己,现在我们要更深入地探讨一番。我们说过,对于自己怀着不好的看法,会造成自行实现的预言,这是很危险的事。前面我们讨论玛莉的例子,玛莉认为自己在约谈的时候,不善于应付,因此在约谈时,果然就表现不好。

  好在这种典型的自我形象循环,能够导向正途,要开始对自己抱持好的观点,就算目前没有什么好的观点,也没有什么关系。

  最早使用肯定法的是法国,那还是本世纪初的时候,发明这个方法的是考依,考依把这个方法称为“自动提示”。变通的方法很多,但是原则都是一样的。你先要决定,对自己抱持哪些好的观点,你希望那是真的,然后你就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己,那是真的。你告诉自己:“这件事我办不到。”往往就真的办不到;同样地,如果你告诉自己:“我办得到。”就能获得成功。

  (考依有个著名的肯定说法:“每一天,我都变得愈来愈好。”考依还根据这个设计了非常有效的治疗法。)

  若是你觉得这个方法似乎太神奇了,可能靠不住,你想的也许没错。肯定法和其它许多方法一样,都需要在某些情况中,才能发挥效用。

  肯定法的运用

  情绪激昂的时候,或者是遇到危机的时候,能很快地肯定自己,会马上发生效果。(例如,“对,我一定能办得到。”)但是,如果要把肯定法当成一种方法,就得经常定时加以应用,要很有规律才行(最好是每天应用)。你必须知道,要怎样肯定自己。所以,你必须决定,目标是什么,想要改进的,是你自己或人生中的哪些方面。几乎任何事情都可以包括在内,譬如说,增进人际关系;变得更强壮,更健康(但是最好明确一点,你想要增强的是哪一方面的健康?);增加勇气或意志;感觉轻松自在,或充满活力;能够完成某些任务;具有吸引力;

  对自己的感觉很不错。有无穷尽的可能,你看过本编的各部分以后,毫无疑问地就能获得有关目标的各种概念。一般说来,凡是好的事情,都可以用肯定法来完成。

  你一旦有了目标以后,就可以用各种肯定法的技巧来实现那目标,在这里只叙述其中一个技巧就好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讲的这个技巧比其它的好,而是因为篇幅有限的关系。

  假定你的目标是提高自尊心,先拿出一本笔记簿来,或者是一些空白的档案卡,照着下面的陈述写上去:

  我,珍妮,每天都觉得愈来愈喜欢我自己了。你,珍妮,每天都觉得愈来愈喜欢你自己了。她,珍妮,每天都觉得愈来愈喜欢她自己了。

  我,珍妮,开始喜欢起我自己是女人这一点了。你,珍妮,开始喜欢起你自己是女人这一点了。

  她,珍妮,开始喜欢起她自己是女人这一点了。每个例子都写三遍,分别以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来写。这是因为,目前我们对于自己的看法,是个混合物,包含了我们对自己的想法,别人告诉我们的想法,以及别人提到我们的说法。不过,为了不占太多篇幅,我们不再把三种情形都写下来。

  我,——每天都变得比较好。我,——每天都觉得自己愈来愈快乐。

  像这类的句子很多,当然,愈明确愈好。我们这里只是举出部分例子来。我,——美丽而可爱。

  我,——聪明、有才华、有创意。我,——每天都变得愈来愈聪明。我,——和——每天都相处得愈来愈好。我,——能够给别人很多,别人也都承认这点。

  我,——每天都变得愈来愈苗条。我,——的鼻子实在很美。我,——很有幽默感,别人都十分欣赏。我,——开始原谅——所做的一切。

  我,——本来对——很失望,现在已经逐渐恢复正常。我,——正在写报告,好在——之前完稿。

  我,——很有自信,能在会议中清楚地把心中所想的事说出来。你会注意到,这些例子都是以肯定语气说出来的,没有否定语气的。所以,不是“我不再紧张了。”而是“我感觉得很轻松。”最重要的是,要写出来,包括你的名字在内(以及其它相关人士的名字),并且要用我、你、他这些人称,至少要有十个例子,然后大声念出来。记得前一节中谈到的“镜子、镜子”那部分吗?你念出自己写下的这些句子时,如果面对着镜子看自己,也许会有助益。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一边念,一边用录音机录下来,然后再播放出来,在车子里也可以,晚上睡觉时在床上也可以,或者早晨以定时装置把你叫醒,那就再好不过的了。以这种方式开始新的一天,毕竟是很棒的——能听到关于你自己的好事情。

  这个练习和本册中所述的许多其它活动一样,若是能和同伴一起练习,会很有助益。刚开始的时候,也许会有点困难,毕竟我们不常到处向别人诉说自己好的一面!不过,你的同伴能给你最有用的回馈,能告诉你,你的态度如何,以及说出那些肯定句法的方式,是不是打从心底说出来的。当然,重点在于继续不断的练习,直到你说出来的确是真心话为止。

  有些读者或许会觉得怀疑,其实这也不足为奇,因为你实验些什么,是由你自己来决定的。不过,你不妨从这样的肯定说法开始:“我,——思想很开通,愿意试行一下这个方法!”

  需要有相当的安全感、信心和希望

  有些人把人生当成一连串乱七八糟的事件,受到各种互相争斗的力量控制,假如你认为人生就是这样,而且经历过的人生阶段也是这样,那就不可能管理好自己。你需要有相当的安全感、信心和希望才行。

  我们来看看,这些名称代表了什么意义。我们可以这样说,安全感、信心、希望连接了你现在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感觉。过去会不会让你觉得,对于自己、工作、人际关系都有安全感?或者,由于过去遭遇过的事情,结果你觉得缺乏安全感,受到孤立,和其它人不一样,其它人好像都能应付得比较好,或者其它人的境遇比你好得多。

  同样地,你展望未来的时候,会不会看到不确定的阴影,非常吓人?或者,你能满怀自信地展望未来,有合理的信心,不论将来发生什么,你自己或你周围有足够的资源,来面对未来,甚至能管理掌握情况。

  所以,若想真正有效地管理自己,就要有安全感(安全感的基础,大半来自过去的经验),另外还要有信心,这样我们才能怀着希望展望未来。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介于这两种极端之间,这就是说,有某种程度的安全感、信心、希望,但是也许没有我们希望的那么多,或者,也许你的感觉因时因地而不同,或会因情绪和环境而改变。

  本编中其它地方,也叙述了一些方法,用这些方法,你就能比较了解,自己是怎样感觉的。譬如说,每天都练习一下倒转回顾法,你就会知道,哪些人、哪些情况、哪些事件,会影响你的安全感、信心、希望;你也会知道,这些感觉对于你和你周围的人,有什么影响。

  同样地,你也可以用重要事件分析法,或贮藏格法来达到同样的目的。你一旦了解发生了什么,以及发生的原因,就能唤起高层次的自我,就像刚才所讨论的那样,平息不安全的感觉,获得希望和信心。我们刚才谈过“不合理的假设”,也许有些无助的感觉,只是那“不合理的假设”造成的,也许有些适宜的肯定法能帮得上忙,还有,别忘了,有四种颇具建树的方法,能帮你解决困难,改变环境,离开那环境,改变你自己,或者是设法和环境相处下去。

  不管你选择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若是能和别人合作进行,必定获益匪浅,能帮你增加安全感、信心、希望。许多过程都能因此而加强,这包括了听别人说的话,告诉别人你挂着的事情,发泄胸中的闷气,发觉你并不是孤伶伶的,发现朋友、伙伴和知己。

  尽管有这些处理情绪不稳定的方法,倘若你仍然觉得缺乏希望、信心、 安全感,那么也许有个比较大手笔的途径,能帮得上忙。我们建议你,可以考虑考虑传记练习法。首先回顾一下过去发生过的事件,那些经验现在对你有什么影响,然后,展望未来的时候,以更具意义和目的的观点,来探讨人生的问题。

  这个方法可以自己一个人练习,不过,如果和别人合作练习,效果会更大。

  传记练习法的步骤

  我们现在要叙述的,是一种架构很优良的方法,借着这个方法,可以综观过去的人生经历,一直到目前为止。再和现在面临的问题连接起来,你就能决定未来,而且你的决定不是没有目标的。这个方法可以分成七个步骤,这样探讨起来比较方便。

  第一个步骤:事件。你也许还记得,我们在第二节中讨论过“倒转回顾法”,就是以反时间顺序,回顾一天中发生的事情。传记练习法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大同小异。只不过,这一回我们要回顾的,是到现在为止,一生中重要的事件。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以现在为立足点,回顾过去的一生。你能回忆起哪些主要事件?认知了这些事件后,就把它写下来。不过,应注意的是,事件可能发生得很快很短促,一下子就过去了;或者,也可能是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而你仍然能分辨得出来,那是个明确的事件。你希望回忆多久以前的事,就回忆到多久,然后拿出一张纸来,愈大张愈好,画出你的“人生图”,把纸的下缘当成时间轴线。你可以自己决定,怎样按照时间画出事件来,最常见的方法是,画出“人生曲线”,然后注记对于人生的各种感觉(譬如说,侧重质的方面,好像“好怕——美妙”等等),同时,还要标示出你认知的各个事件。还有一种不同的方法,就是从报刊杂志上剪下文字与图片,构出你的人生拼图,这些剪报必须能够说明、象征、 指示出你某个时候的人生历程。

  第二个步骤:时期。自己画出一张坐标图,把你自己一生中的主要事件都按时间顺序描绘在坐标图中,然后就看一看这些事件之间的空间,能不能加以描述一番。不过要记住,这些都是范例而已,真正重要的是,要看一看你自己的人生历程,是不是能分辨出各个事件之间的时期。同样地,你也可以和同伴共同讨论一番。

  第三个步骤:主题。接着要做的,就是回顾一下那些事件和时期,看看能不能辨识出什么主题来。所谓的“主题”是什么呢?一般说来可能是:

  ·一再重复的模式——包括思想、感觉、行为、事件的模式。

  ·你或你的生活有持续的特征,或者有些时候,会有某种特征。

  ·某些事情发生的趋向。

  ·你自己的特殊方面变得很明显,包括你高层次的自我和低层次的自我。举一些例子来说,我们在经理人的传记中看到如下的主题:

  ·低估自己的趋向。

  ·身体不好的时期一再重复出现。

  ·到国外出差。

  ·和其它人一起工作时,发生的问题有个固定模式。

  ·做母亲的责任,和身为职业妇女,别人对我的期望,这两者之间有冲突。

  ·有一种强烈的倾向,那就是把我自己摆在第二位,达到他人的需求,而忽略了自己的需要。

  ·亲密的家庭关系。

  ·有一种强烈的倾向,那就是变得非常独立,别人要我做的事情,我都不想做。

  ·如果我不能随心所欲的话,我的反应有点像宠坏了的小孩。

  ·带头做某件事,推动某件事,然后让其它人接手,完成那件事。不过,这些都只不过是代表的例子而已,真正重要的,是你自己的主题。

  若是能和其它人合作练习的话,功效就会大多了,其它人能给你回馈,问你一些问题,讨论的时候,别人也许会帮你发掘主题。

  这个时候,你对于人生历程中的某些主题,或许会产生好的或坏的感觉,如果是这样,沉思一会儿,但是不要想得太复杂,不要决定采取什么行动,因为那是属于下一个步骤的整体过程。

  第四个步骤:我面临的问题与事件。就以传记法的过程来说,有三种主要方法,能揭示人生所面临的问题。和其它人合作,以他人的人生历程为蓝本练习传记法,会有很大的效用。

  一、纵观你的人生历程。想像着你的传记是别人的传记,是别人描述给你听的。那么你觉得这传记怎样?你感觉怎样?你认为那个人还没有完成的事业是什么?那个人必须要面对的是什么?那个人必须决定什么?选择什么?那个人的自传向哪些人说了什么?那个人在人生中完成了什么?还有什么尚未完成的?

  然后,别忘了“那个人”就是你自己。你会注意到,我们在这里要找的,仍然是你会面临的问题。等一下你就会更具体地集中精神来解答这些问题,答案的形成包括了意向、计划、行动。

  二、主题。通常我们考虑到人生主题的时候,就会知道需要面对什么问题。主题是告诉你些什么?你对于主题有什么想法?你能不能从主题中辨识出任何模式来?譬如说:

  ·有没有从人生中消失的主题?

  ·有没有自己一下子冒出来的主题?

  ·有没有出现后又消逝了的主题?

  如果有的话,有没有任何模式或原因。你对于这些主题,或者其间的模式有什么感觉?主题和模式对你说了什么?或者问了你什么?有没有指出你需要决定或选择的事?

  三、你意识中的人。毫无疑问地,其它许多人也都会牵涉在你的事件、时间和主题之中。如今在你日常生活中,还是会接触到其中某些人。另外还有些人,跟你的距离或许比较远些,也许好多年来,你都没有见到过那些人,或没想到过那些人。还有些人可能死了,或者还没有出生(例如,你现在怀孕了)。如果是因为传记练习法前面的几个步骤,使得那些人再度出现在你脑海里,那么,那些人就存在于你的意识网络中,不过也许在此之前,你自己并不知道。

  你“意识网”中的这些成员,能激发出一些问题来。为了避免超载,开始的时候,只选几个问题就可以了,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慢慢来。你对于那个人的想法和信念是什么?那个人是你意识网中的一部分,你对于这一点觉得怎样?你对于那个人的感觉怎样?那个人对你说了什么?因为那个人或经由那个人,你碰到了什么问题?要决定什么?选择什么?

  你也要想一想,没有在你意识中占一席之地的那些人,这能告诉你什么?或者问你什么?

  第五、 第六、第七个步骤:意向、决定、行动。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所以,你现在就可以开始选择优先顺序和决策过程了。

  自我培育

  我们把所知道的转换成具体行动,要有方法,这方法就是技术。技术是做好事情所需的能力,是由练习而得来的。技术的定义包括了知识和行动,缺一不可,没有知识,就不可能有技术,没有行动的话,就没办法把技术表现出来。

  前面内容中,讨论的重点是意识和对自己的了解。现在我们还要针对这个主题继续探讨,提供发展技术的结构,并且帮你更有效地管理自己。

  什么是技术?技术是个人学识的资质,不属于任何行业、组织、团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技术,技术和我们不可分,只有描述为个人的资质,才觉得合理。我们具有的技术,能帮助他人给我们下定义,也是我们身份的一部分。只要我们学习的技术是不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而且有帮助我们想学习的环境有所助益,那么学习技术会是令人满意的。一旦学习了技术,不论那是多么稀松平常的技术,实行起来都会使人觉得满意的。做糕饼、写信、挖土、约谈应征人员,乃至于扫地、清洗地板,都可能会使你觉得十分快乐(只要不是别人叫你做的,而且不必每天做,不必一下子全部做完)。若想把这些事情做好,需要能力和时间配合得好,而且要有适当的机会。因为技术是有用的,所以对他人的幸福有所贡献,相当有价值。当你发挥技能的时候,那5分钟或10分钟之间,你就是主宰,你是这个世界的主人。除了显示出能干以外,纯熟的技能本身就有一份美丽。几年前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英国溜冰选手托维尔和丁恩纯熟的溜冰技术,令观众叹为观止。这两位溜冰选手的控制能力,和时间的配合,以及自信心都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超越了世界级的标准。好几百万平常对于溜冰没有什么兴趣的观众,都看得目瞪口呆,浑然忘我。伟大的音乐、绘画、诗歌,对我们也都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所有的技能实行起来,都有可能达到艺术的境界,达到这样的境界时,会觉得突然间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表现出来。倘若我们很幸运,能表现到这个程度,就不容许丝毫误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参与的感觉,所参与的事情,比我们个人的人生还要辽阔。艺术家为了艺术而服务,沉浸在艺术创作中,长期地练习着技能,这是必须的,但是到了表演的时候,还是嫌不够。艺术家愿意做艺术的工具,觉得心满意足,因为这样才有机会摆脱日常生活中的自我限制。但是,单凭我们的意志,并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我们能做到的只是准备好自己,尽力而为。而且,我们讨论的不仅仅是伟大的艺术而已。记得有时候掷飞镖,会有预感,知道飞镖会射中什么地方,就在那一刹那之间,手、眼、心灵、眼睛和飞镖靶之间,有一种奇妙的连击。正如同禅宗所说的:箭手为了要射中目标,所以就不再瞄准。足球员的魔术,也就是要抓住那同样罕见的,但是大家都晓的一刹那间。

  我们大部分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但并不是每天无时无刻都能拥有这样的经验。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不需要这种程度的表现。显然,我们说某件事情做得很有技巧时,我们所说的是不同程度的技术。其实,以前技艺全盛的时代里,技艺的层次也就代表了大家认知的地位。刚开始的时候是当学徒,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就成为职工。有些人继续升级而成为大师,只有少数人能获得艺术家的地位。

  学徒学徒所学的是规则、程序、做事的标准方法,学着做正确的事情,模仿年长者、技艺比较高明的人,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练习上。

  职工职工照着行业的规范和传统行事,并能胜任,能照着人家能接受的方法做事,能照着当时的标准做大部分的事。

  大师大师不仅仅是能胜任而已,而且能在新的、复杂的环境中发挥技艺,有创意,并且能灵活运用技艺应付特别的工作。

  艺术家艺术家是技艺大师,有清楚的使命感,有比较超前的意识,能在分歧、没有轨迹可寻的情况中运作,能对当时特殊的需要有所贡献,不只是要做好一件工作,而且要达到更高的目标。

  我们当中没有几个人能达到托维尔和丁恩的水平,但是如果有适当的环境、能力、动机配合,我们所做的事情,就能达到艺术的境界。当然,我们做的大部分事情都不需要这种境界的技术。也许你很会做菜,有时候能达到艺术的境界,觉得很高兴,但是在另一方面,你对园艺也颇在行,并且正在学着收集陶器,也觉得不错。

  这是需要和动机的结合,你有学习烹饪的基本能力(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能力)。目前很需要你烹饪,并且鼓励你烹饪,所以你才有动机,在烹饪方面要比园艺或收集陶器做得好,而且要比打猎射兔子做得更好,因为你实在不想打猎。你对烹饪下了不少功夫,吃过的人都很欣赏,所以你自己很满意。在家里,你的烹饪技术是顶尖的,做这种需要动手的工作,有机会练习烹饪的艺术,再加上因此而得来的名望,有了这些还会希望从人生得到什么?(其实希望得到的还有很多,不过这是个起点。)

  你的技术有多纯熟?现在我们来看看你的技术,看看你做得有多好。你为什么会学这些技术,而不是学其它技术?你为什么学到了其中某些技术,而另外一些技术,却没有学到,原因有很多。有人批评过于正式的管理训练,认为那样的训练过于重视所谓的“理性技术”,教授每个人解决问题的技术,以及怎样下决定、利用时间、销售的技术,就好像我们每个人都有同样的问题似的。但是我们并没有把这些技术实行出来,因为我们不知道怎样实行。事实上,人生并不一定是那样合理的,而且,发展技术以及到现在为止学到的技术,都有与众不同的个人模式,也会决定将来我们要学什么技术。举个明显的例子来说,如果你觉得自己手脚不太灵活,或者不会操作机器,或者你希望其它人做这样烦人的工作,所以你就不学打字,这样一来,你就可能比较不想操作文字处理机、电脑,乃至任何其它机器,如闭路电视。相反地,倘若你擅长于操作机器,或手脚灵活,那你可能会学习这些技术,而比较不喜欢其它技术,例如和别人沟通之类的。

  有用的生活技能

  1.烹饪

  2.绘画和装饰

  3.木工

  4.缝纫

  5.编织

  6.园艺

  7.演奏乐器

  8.打字或键盘

  9.写字

  10.电子

  11.裁缝

  12.驾驶

  13.汽车保养

  14.操作闭路电视/录像设备

  15.修理水管

  16.家庭预算

  17.熨衣服想一想你为什么没有学习其中一些很有用的生活技能。

  从出生到成年的这段时间,我们会决定要学些什么技术,还有些技术则是我们不想要的。小孩子想学每一件事情,除非是受到抑制,否则会热心地学任何新技术,像爬行、走路、说话、阅读等等。这样全心全意地想学习可能会造成问题,两岁大的小孩够得到剪刀的话,就会把剪刀拿来学着使用。

  到了青年期,我们开始发挥自己,借着我们注意、学习的事情,以及我们不愿意注意、学习的事情,来确立自己的特质。你能不能叫我的孩子去整理花园、或者烧饭、油漆门。也许使得动,有时也会使不动。也许年轻人以后会学这些事情,也许不会。我们在青年期的时候,开始决定为了自己着想,不学某种技术,也许会集中全力于学习其它技术。这是实现自主的过程,不过也指出了往后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技术。

  至于我们成年人,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学习某些技术,而不学习其它的技能呢?为什么你到了这把年纪,还不会煮蛋,或者还不会开车呢?

  我们在下面举出的一些理由,并没有什么特定的顺序,这些理由如果适用于你的话,也会继续适用于你的职业,以及你的管理方法。首先,我们的技术是我们身份的一部分,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过,为什么我们会设法做某件事情,或者是不做某件事情,这主要是依我们对自己的看法而定。一般而言,我们觉得自己能力不足以做某件事情时,害怕失败的心理就会令我们裹足不前。家中若是有兄弟姊妹的话,我们可能会避免竞争,也可能会对竞争有所反应。你决定不学打毛衣,因为姊姊会打毛衣,或者希望学炒菜,因为哥哥会炒菜。我们学什么或不学什么,这其间的模式,通常是和独立、依赖的特性有关。我们学习开车、烹饪、预算,显然是为了要独立自主,过自己的生活,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学烹饪、缝纫、开车、打字、预算呢?是不是因为,我们期望妈妈或爸爸替我们做这些事情?(或者是期望相当于妈妈或爸爸的人替我们做)。某君经过一番努力、奋斗之后,总算学会了做一顿相当好的星期天晚餐,每一样菜都做得很好,只是不会做肉汁。到了要做肉汁的时候,该君就叫太太来做。难道说他真的不知道怎样做肉汁,而且也没办法学得会?这简直叫人难以相信,对不对?特别是,该君能分解点唱机和弹球机,然后再装配起来,为什么就学不了做肉汁呢?问题并不是该君不会做肉汁,而是因为这是个分界点,他还没有准备好在这一点以外的范畴中独立自主。对于这一点,该君仍然希望依赖他人,也许该君每次做饭的时候,都希望向太太表示,其实这本来应该是她的工作,或者是希望太太注意到,他做的餐点多好。

  你是不是已经发现了任何自己依赖别人的模式?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技术中的其它部分,你是个多才多艺的人,还是个学有专长的专家?你做的每件事情技术都很高明吗?或者技术高低程度各不相同,对某些事情还在学习,对另外一些事情,则已经达到艺术家的水平?你是不是认为,所做的一切事情,只要能胜任就可以了,不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或者你一直努力追寻完美,要达到艺术的境界,即使像清扫大厅这样的工作也是如此?这些生活中的技术,大部分是和做事有关的,而且主要是从童年到青春期这段期间中学到的,这其中的模式,可能反映着更复杂的社会技术和管理技术。你能不能找出自己的模式?

  处理管理上更复杂的事情

  我们已经讨论过和做事有关的技术,不过,管理上还有更复杂的事情——计划、会计、预算、预报、策略等等,大部分的经理至少要有能力处理这些事情。你会发现,上面所显示出来的模式和偏好,可以应用到普通的生活技术上,也可以应用到比较复杂的管理技术上。我们所讨论的,有许多都是和自己有关的技术,也就是自我管理的技术。说得明确一点,前面的目的,是帮你更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弱点,告诉你自我管理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是和你的知觉、看法、自爱、自怨、自我控制、想像力、直觉有关的。此外,还有一些很实用的技巧,例如管理你的时间、日记管理、坚持良好工作习惯等等。在其它书里,有详细讨论到其中某些技术,像葛瑞特的时间管理就是个例子。前面我们也提到许多训练,发展管理技术的方法,都注重这些理性的、实际的技术,当然这是不足为奇的,所以如果你希望探索这方面的问题,不愁找不到资料。有些对于有效管理非常重要的技术,是和其它人相处的技术。

  下面17项技术中,你可以在上面标示出和他人交往这种技术的程度高低,不要太谦虚,最好是每一种高低程度都注意到,不要老是勾划中间部分。

  技术

  1.约谈

  2.在大庭广众间演讲

  3.卖东西

  4.开始和别人谈话

  5.在委员会中服务

  6.谈有关自己的事/公开表示自己的感觉

  7.说出你想要的是什么

  8.拒绝别人

  9.鼓励别人、赞扬别人

  10.和团队共同努力

  11.在电话中交谈

  12.在商店/餐厅中抱怨

  13.告诉他人“坏”消息

  14.告诉他人“好”消息

  15.你觉得某件事情不对的时候,能说出来

  16.和权威人士说话时,态度不亢不卑

  17.和属下说话时,态度不亢不卑和他人相处的技术对管理而言是很重要的,至于和做事有关的技术,尤其是你学习这些技术的模式,则能让你知道,你在某些环境中,学习某些技术的倾向和能力是怎样的。能够表现出良好管理的,是和他人相处的技术。

  所以,你不妨从这些技术中,找出你的模式来,看看那模式是怎样形成的。先从你还没有学到的技术或不想学的技术开始探讨,为什么没有学或不想学呢?是不是和手足间的竞争有关?害怕失败可能是主要的原因,而独立和依赖的模式也是一样。也许你从小就有这样的技术,好像是天生的能力,你的父母亲或者其它人,对你或许有很强的约束力。大人是不是这样告诉过你:“小孩子不要乱说话,不要乱跑。”大人总是希望小女孩说“是”,而不是说“不是”;希望小女孩听话,而不是自做主张。许多小孩子都抗拒这样的约束,甚至使用有力的技巧来抵制压力。大人会鼓励小男孩积极主动,保护自己。这样一来,有时候能激励我们发展出这些技巧,但是有时候却只能造成反效果。就算你所做的跟老师和父母所希望的相反,还是一样受到那约束的塑造,只不过刚好相反而已。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要了解模式,你学到了哪些技术,没有学到的又是哪些,这其间有什么模式,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再继续往前迈进。假使你不了解这些早期的影响和模式,那么可能会反其道而行,而不是顺势而行了。所以,开始的时候就要弄清楚,你想发展的是哪些和你自己有关的技术?

  哪些和做事有关的技术?哪些和他人相处有关的技术?你不想发展的又是哪些?

  发展出一种技术的过程

  你是怎样发展出一种技术的?其间的过程是怎样的?我们从你自己的经验中找出例子来,解释这个问题。回忆你在过去某个时期学到的一种技术,任何技术都可以,或者是这一节里所列技术的一种就行了。回忆一下你还没有学会这种技术的时候,那时候的生活是怎样的,你对自己有怎样的感受?

  你知道有谁会这种技术?你觉得那些人跟你有什么关系?你为什么会选这种技术来学?你的动机或原动力是什么?然后,你是怎样认识这个技术实现后所代表的意义?你怎样知道,高明的技术是怎么样的?你有没有可以做为模范的人?如果有的话,可以帮助增进了解。也许同事或家人,就是能发挥这种技术,或者能达到精巧境界的人。

  你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什么?这目标是怎样决定的?再想想看,你是怎样使用这个技术的?你记不记得花了多少时间?你必须要用这个技术的时候,感觉怎样?运用这技术的时候,是觉得有趣呢?无聊呢?还是觉得辛苦?你记不记得,发挥了这技术以后,得到怎样的回馈?

  有没有人告诉你,你做得怎样?是谁告诉你的?你打算要学这技术时,有没有受到其它人的支持或鼓舞?这对你有什么影响?

  探讨你自己个人的例子,能异常显示出技术发展过程的特性。我们学习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大多数人的方法,都包括了下面这七个要素:

  1.选择需要的技术。

  2.选择希望达到的程度或目标。

  3.寻找可供效法的模式。

  4.观察模范人物技术高明的表现。

  5.要有练习的机会。

  6.取得别人对你表现的回馈。

  7.学习的时候,有人支持你。最后这一点,乍看之下似乎没有什么,其实是相当重要的。成年人承认自己需要学习,必须有勇气才行;因为一般人都认为,我们应该已经学得够多了,不必再学什么了。我们需要别人支持,才能相信,学习新技术是正当的、自然的创新过程,事实上是标准的,而不是反常的。开始学习新技术,是要经过选择的;这就是说,要自我管理,自己要负起责任来,投入时间和注意力。我们都能从效法别人中学得很多。你从这种方法学到了多少管理技术?也许很多,只是你不愿承认而已。也许你效法别人太多次了,就有点不好,因为管理自己和管理他人是具有个人特性的事。虽然我们能从别人那儿学到很多,但是仍然需要经常练习并且得到回馈,才能学到我们自己做事的方式。你需要回馈,然后还需要人家支持,才能继续进行下去,尤其是困陷在荒芜的学习弯道上时,更是如此。可见如果没有其它人帮助,在自我管理的道路上不可能走太远。这可能就是自我管理中,似是而非的地方,你一旦自己负起健康、技术等方面的责任,就需要其它人的主意、回馈和支持,你不可能独自一个人管理。

  你选择一样想要学习的技术,以这个技术作为例子来探讨技术发展的过程,这个技术可以是从头开始学的,也可以是要提升熟练程度的。从这里所述的,选出一样技术来,或者是从你自己会的技术中,选出一样来。这技术必须是和管理自己或他人有关的,必须是你的确想要学的,也许你一直没有时间学,或者一直没有挪出时间来学,或者是许多年前,你学到了这技术的第一步,现在想要继续学下去。

  想象你有了这个技术之后,具体的情形是怎样的?你要怎样才用这个技术?你要在什么地方用这个技术?和谁一同用这个技术?你发挥这个技术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想一想你学这个技术的动机,有多强烈?能够支持到什么程度的努力?你怎样聚集投入的力量?

  就以你动机强弱程度来估计,你认为过了一个星期以后,实际上能达到怎样的目标?过了一个月以后呢?过了三个月以后呢?想象这一目标,过了一个星期之后,一个月之后,你能做什么,要有一幅清晰的蓝图,确立了一系列明确的目标。

  你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来练习?要达到这些目标,需要多少练习?设定练习的时间表,把这些练习的记录记在日记簿中。

  也许除非你找到了可供效法的模范,否则就没办法决定目标和练习时间。你知不知道谁愿意充当你效法的模范?如果你能找到的模范不只一个,那就更好了。

  问一问你的学习偶像,对你的练习有什么意见?不论你练习的技术是什么?都要有人在旁边观察,并给予你回馈,你也可以自己给自己回馈,练习完以后,马上回顾一下刚才的过程,一步一步地观察发生的经过,寻求能加以改进的地方。最后,你可以争取到什么样的支持?谁会鼓励你、督促你学习?提醒你的决心?挂念着你并且跟你谈话?征求同伴、或者建立起支持你的组织,是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

  开始发展一种技术,跟任何其它事情一样,都需要管理。若是你能先想像一下过程,花点时间计划一下,就能把技术的发展管理得更好。

  神妙代替精练

  发展技术过程中,最后的一个主要门槛,并不在精练的范畴之内。我们想到自己学习某一种技术的时候,眼前会浮现出一幅画面,自己愈来愈有能力,愈来愈有控制力,愈来愈能掌握时机。不过,就以许多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技术而言,十全十美的能力这种观念简直就是幻想。就人际事务来说,像医生对待病人的态度,老师优雅的解说,这些以“练习过的方法”来对待我们的人,能激发我们敬仰的心理,也能激起我们讨厌的心理。那些人的专业态度令我们觉得安稳,但是那总是定型的待遇,叫我们觉得那些人好像是在施恩惠一般。我们并不是要让人塑造得十全十美!就人与人的相互关系而言,我们的要求是互相相反的,既要有专业能力,又要有自发的创意。每个人都难免有犯错的时候,人际事务上绝对没有错误,反而会叫人烦扰不安。我们这些人里头,有谁是无所不能,完美无瑕,不必再学习的?

  现在我们又碰到了一个似是而非的论点,从学徒、职工、大师到艺术家的进步过程,其间的能力并不是逐渐增加的,不是一步一步走向完美的。演讲的过程中有一道门槛,在那儿神妙代替了精练,艺术家的创意要求突破,要和局限人的标准抗争。艺术的标准,不是从普通能力的基础上获得的。我们承认所有的技术都有达到艺术境界的可能,如果有人描述自己的管理技术是完美的,我们就会认为,那个人若不是发狂了,就是自大得叫人讨厌。超过了某种程度的能力以后,只有让自己进入神妙的境界,才能够继续改进。

  艺术家般的经理人,特色是什么呢?就是决心放弃精练,转换成神妙,而且要知道万事万物的充沛和无限。换句话说,我们完成了某件事情,就等于是准备好了下一个步骤,预备处理下一个问题,这时候,下一个问题还是神奇无比的。我们继续发展下去,就能处理下一个问题,下一个神秘。超越做得好的能力,进入神奇的境界,就需要用到所有的知觉能力。史坦纳在著作中指出,除了五种知觉——触觉、味觉、听觉、嗅觉、视觉以外,还有一些超知觉。因为知觉是我们学习、发展技术的主要方式,所以这个主张是很重要的。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自然而然地知道要说什么,什么时候开口说话,要注视着什么人,诸如此类的。有时候我们会说这是第六感,或者说:“没什么,这只是普通常识而已。”其实这绝对不是普通的常识,要想知道我们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做了什么?什么时候做的?是非常困难的。

  这的确有点神秘,我们只能这样说,碰到这些情况时,我们做得很有技巧,但是不知道是怎样做的。通常这些情况和事情无关,不过都牵涉到和自己或他人有关的技术。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