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94章 丧葬(4)

  丧葬礼制不仅是我国民俗的基本内容,而且是我国封建制度下的国家礼俗、国家法律的基础。《唐律疏议》中就有依照五服礼制所作的相应处罚制度,如其中的《斗讼》规定:“凡殴打本宗及外姻缌麻亲,杖一百,小功加一等,徒一年,大功徒一年半;殴打缌麻尊亲属,徒一年,小功尊属徒一年半,大功尊属如殴夫之祖父母,夫之叔伯父母徒二年半。”《疏议》还对五服礼制下的婚姻状况作了规定:“凡曾为小功以上亲而嫁娶者以奸论,并离之。”《户婚》又云:“凡曾为同姓缌麻之妻及为舅妻和外甥妻而相嫁娶者,其夫尊卑有服嫁娶,各徒一年并离之。又同姓缌麻以上为婚者,以奸论。”以此看来,五服礼制不仅是礼俗,而且是法律,为我国人民所遵守。因为五服在我国礼制、法制、民俗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后世的法典均将此收入,供人们遵照执行。最具代表的法典就是《唐律》和《清会典》,它们不仅载有依照五服礼制制定的处罚条款,还载有各服服图,供人们在丧葬礼仪中使用。

  丧服规制

  戴孝在丧葬礼俗中是一项很重要的礼仪活动。所谓“孝”是指尽心奉养父母的意思,孝也包含着“保育”之义。《大戴礼记·保傅》中云:“孝者,(保母)襁之。”襁是背负婴儿时所用的布兜或布带。《论语·子路》中云:“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因此,襁褓也就指的是包裹婴儿时所用的布或被子。戴孝是在父母与尊长去世时穿戴起依照我国古代礼制所规定的孝服,以表示父母和尊长对自己有养育之恩和蔼怜之情,自己至死不能忘记这种深情。

  依照我国古礼,戴孝有一定的规制,属于哪一辈分的人就应着那一种孝服,是不能乱穿戴的。这样,既可以起到尽孝的作用,又可以使人一眼就看出服孝之人在丧事活动中的角色。孝服在我国历史上有过几次变革,最早是麻服,分粗、细麻服,后来又有了变化,加进了一些颜色孝服。

  麻服,是用麻制成的孝服,这种孝服是由子女、儿媳与长孙们来服。

  苧麻服,也叫萱苧服,比麻服较细,是孙、甥、侄们着服的孝服。

  浅服,是用浅色布料制成的孝服,是曾孙及其同辈们所服之孝服。

  黄服,是用黄布制成的孝服,是玄孙及其同辈们所服之孝服。

  红服,是用红布制成的孝服,是由死者的直系玄孙之子服之。

  丧事中如果出现红色孝服,表明死者已有五代子孙,是值得庆幸的,所以,又将这类丧事称做“喜丧”。

  白服,是用白布制成的孝服。白孝服是死者的同辈人以及外亲所用的孝服。凡服白孝服者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略式的,是以白布附于衣上即可;另一种是正式的孝服,必须穿白长衫,戴白帽,也叫孝帽。

  孝帽又分为两种,即大人所戴的“草箍”帽,也就是用丧布缠以藁绳,成为圈状帽。藁指的是干枯的草。孩子戴“包”帽,就是以丧布折缝成帽状的孝帽。

  孝鞋,男用草鞋,女用布鞋,鞋上缝以丧布。

  以上都是孝服的规制,服以孝服并不能称之为戴孝,真正意义上的戴孝是根据孝的轻重不同,用白蓝青黄四色绒线揉缝成小球以佩之,才能称做“戴孝”,以绒线揉缝成小球是表示父母亲曾经将自己从襁褓之中抚养成人是很不容易的,孝子佩戴此绒球是感激父母之恩,永远不能忘怀,因此,成为戴孝的重要标志。有了这一标志,他人也可以从中区分出那些是孝子,那些是亲友了。由此,可以说,孝服是礼制的标志,绒球才是戴孝的标志。旧时的戴孝是男佩左腕,女结于头发之上,直待“除灵”以后才能按照礼制依次换其颜色,由“粗孝”换为“幼孝”,即民间俗称为“换孝”。服父母孝,古时至百日前均须服麻服而斩衰,不剃发。以麻布条扎腕至七旬后始换为白布条。百日后脱孝服,始可理发。已出嫁的女儿一般将孝“寄于丧家灵桌之上“于归宁致祭时始戴之。

  陕北的丧葬礼俗是以棉花团成圆球,不分颜色,用白线穿着,悬挂于耳旁。父亡则垂于左耳侧,母亡则垂于右耳侧,父母双亡则于两耳侧皆垂。陕北民间将这一棉球称做“塞耳棉”。其意是人在世上总有好坏,常被人有所评论,说好的也有,说坏的也有,孝子们因在服孝期,任其自由评说,听见装作听不见,不予理会。孝子们不要与人争论,就将棉球挂于耳侧,作警示作用,遂而成为一种民俗。

  服制

  《礼记·檀弓上》云:为自己的从母和舅母这两类人着服,君人没有说过。但也有人说,如果同在一起做饭和吃饭时,就应该为她们服缌麻服。天子哭诸侯之丧时,戴色赤而微黑的爵弁、葛、黑帛的衣服。另一种说法是:天子派官吏代他哭,吃饭时不奏乐。天子殡的礼制是,柩的四周堆叠木材,涂上白土,载柩车的辕上画着龙,外面加椁,把绣有黑白相间斧形花纹的幕做成屋顶之形,全部涂满装饰起来。这是天子殡的礼制,一般人是不能用的。只有天子的丧事是以分别姓氏的不同来就不同的位而哭的。孔子厌恶不在应当所处之位上号哭的人。没有做官的人,不敢用财物去助丧,如果用财物助丧,就要秉父兄之意送去。

  《礼记》中关于这些服制以及丧葬礼制的规定,后来被人们打乱了。有些王制亦被庶人所用。比如天子之殡柩辕上画龙,在陕北丧葬礼俗中,也有人在棺上画上了龙,有的则雕刻其上,在陕北礼俗中却从未有各自站位的说法。用财物去助丧已成为陕北丧葬中一项重要的赠赙习俗,无论做官与否,都是这样的,而且都是以自己的名义送去,但亦有以父兄名义送去的。陕北的哭丧一般没有穿戴上的讲究,在冬天,穿裘者有。这些看来不合礼制的习俗,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衍化出来的。

  宗亲与外亲

  宗亲是指同一祖先所出的男系血亲。如父母和亲生子女以及同胞兄弟姊妹等。也有拟定而来的,如养父母与养子女。外亲是在血缘关系上的不同认定。如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在外祖父母来说,外孙子女就是外亲,在外孙子女来说,外祖父母就是外亲。

  无论宗亲还是外亲,都是血亲。所谓血亲,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血亲又被分为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直系血亲是指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即生育自己和自己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不论父系或母系,子系或女系,都是直系血亲。如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等。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只承认父系(男系)的血缘关系,因此也就将父系血亲称做“宗亲”,不承认母系(女系)的血缘关系,因而将母系血亲称做“外亲”。这样的区分,从血缘关系上来说是不对的。但在封建观念下,宗亲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高于外亲。所谓旁系血亲是指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非直系血亲,但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如兄弟姊妹和自己同源于父母,伯叔姑母和自己同源于祖父母,舅父、姨母和自己同源于外祖父母。由此可以看出,旁系血亲中也有宗亲,亦有外亲。

  旁系血亲又分为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和五代以内旁系血亲。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出自同一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旁系血亲。如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伯、叔、姑和侄、侄女,舅舅、姨和甥、甥女等。

  五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从同一高祖父母同源而出的人。从自己往上数,包括自己、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

  按照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传统习惯,只要属于五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不论辈分是否相同,一般不能结婚。有的习俗只要是同宗是绝不可以结婚的。

  古人为什么要将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划分为“宗亲”与“外亲”,这是宗祧继承制度的产物。所谓“宗”是指祖庙,是供奉祖先神主的庙,所谓“祧”是指供奉远祖神主的庙,故名祧。《礼记·祭法》中云“远古为祧”,指的就是此意。宗祧继承的原则是继承宗庙的祭祀,是源于宗法制度和嫡长继承制。宗祧继承限于嫡长子。无嫡长子则由嫡长孙继承,无嫡长孙始由嫡次子继承,无嫡子嫡孙始由庶长子继承,无庶子或庶孙,始可于同宗中找昭穆相当(辈分相当)者立嗣。由此可见,古人对宗亲与外亲的划分在宗祧继承中所占有的位置是何等重要,在丧葬礼仪中体现得更充分、更具体。五服不仅是区分宗亲与外亲的标志,也是宗祧继承的显著标志。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家长制度演变而成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的族制系统。它是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国家组织与家族组织紧密结合,宗法等级与政治上的等级完全一致。到了周代又与嫡长制结合,并日趋完备,形成了宗法礼仪规范,后人将原始的宗法礼仪用于社会习俗中,尤其在丧葬礼仪中体现得更为完备,所以,人们非常重视。

  殡葬

  根据《礼记·王制》所云:“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三年之丧,自天子达。庶人悬封,葬不为雨止,不封不树,丧不二事。自天子达于庶人,丧从死者,祭从生者,支子不祭。”礼记的这段制规所云,就是天子死后七日,才移置其棺于殡宫,七月以后才举行葬礼。其空出的时日是以备远道的人前来奔丧。诸侯则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则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这是因为,地位越低,交游的范围也越窄狭,所以参加丧葬的人也就少,是不需太多时日的。埋葬庶人,但悬而下棺,不用引绋。埋葬之事也不因下雨而停止。埋葬之处不堆土为坟,亦不植树。三年的丧期,自天子通于庶人,丧期之内,不做居丧以外的事情,也是自天子通于庶人,没有什么两样。丧事的礼节应依死者的身份地位而行之,至于祭祀之礼,则以主持祭祀者的身份地位行之。不是嫡系的子孙,不能主持祭礼。

  墓地的站位

  参加葬礼的人到达墓地以后应当如何站位?《礼记·檀弓下》中云:国子昭的母亲死了,问子张说:“出葬到墓地后,男子和妇人该就什么位置?”子张说:“司徒敬子的丧事,是我的老师掌管礼仪的,是男子面向西,妇人面向东。”国子昭说:“啊!不要这样的。”接着又说:“我办丧事有许多宾客来观礼,一切由你掌管,宾客在一边,主人在一边,主人这边的妇人跟男子一律向西。”这就是同来参加葬礼站位的方向确定由来。

  埋葬方向与虞祭、卒祭

  现在埋葬死人没有什么方向的特别规定,但在古礼中是有一定仪制的。《礼记·檀弓下》中云:应将死者埋葬在国的北部,头朝北方,这是三代通行的礼节。这一礼节的由来是因为鬼神要到幽暗的地方去。下葬时,主人将赠送来的帛给死者下葬,祝回去邀约那充当虞祭的尸。回家哭过以后,主人和执事去看虞祭的牺牲,执事把几案筵席摆放在墓左,用脯醢作祭品,返回去,就在正午举行安神的虞祭。

  虞祭是在下葬的当天举行的礼仪。虞祭的目的是孝子不忍有一天和亲人失去联系。也就是在这一天,用虞祭来取代奠祭。虞祭之后,到了卒哭之祭时,祝就要说:已经成为吉祭了。从这一天起,用吉祭取代丧祭。次日,奉了神主到祖庙去祭死者,使其祔于死者的祖父。由丧祭变成吉祭,一直到祔于祖庙,必定与卒哭这天相接连。此俗旨在孝子不忍心魂灵有一天无所归依。

  殷人在周年练祭之后举行祭。周人在卒哭后举行祭,孔子认为还是殷人的方式好。

  “坟”由何而始

  所谓“坟”,就是墓上所堆的土堆。这一做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谁这样做的。据《礼记·檀弓上》中所云:“孔子已经得到机会把双亲合葬在防,并说:‘我听说古代的墓地是不堆土的,我现在是四处忙碌的人,不能不做个标志。’于是,在墓上堆起高四尺的土。孔子先回家了,门人们做善后的处理。下大雨了。门人们回来后,孔子问他们说:‘你们怎么回来的这么迟?’门人们说:‘防地的墓塌了。’孔子不应声。门人们连说了三次,孔子流下了眼泪说:‘我听说过,古人不在墓上堆土啊。’”由礼记的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坟是由孔子先筑的,“坟”的原本用意是起个标志作用。

  “坟”的式样应该是怎样,像孔子为父母合葬所筑之高四尺的土堆,还是其他形式呢?《礼记·檀弓上》中说:在办理孔子的丧事时,有人从燕国来观看葬礼,住在子夏的家里。子夏说:“这是圣人葬人吗?这是普通人葬圣人啊,你看什么呢?”以前夫子说过:“我见过筑坟筑成四方而高像堂屋样子的,见过狭长像堤防样子的,见过飞出两檐像夏代屋顶样子的。见过像斧样子的。我赞成像斧样子的坟,就是俗间所谓的马封。”现在筑坟,一天换了三次板才将坟筑成。这也许还算实践了夫子的心愿了吧。无论坟的样子属哪一种,都是用板将土筑成各种形状来作为标志的。后世一般人家则筑四五尺高的土堆,一些帝王之坟竟高达十余米,有点像小山丘之状。

  棺木衣物的标准

  《礼记·檀弓上》中云:子游向孔子请教棺衣之类的丧葬用具之事,夫子说:“与家中生活的丰实、俭薄相称。”子游说:“由家中丰实、俭薄决定,怎么能合乎礼呢?”夫子说:“家中丰实不要越礼厚葬,如果是家中俭薄,只要衣食可以遮盖身体,殓毕即葬,用绳子拉着棺木下葬,尽力办理丧事,哪里还有人责难他失礼呢?”国子高说:“葬就是隐藏,隐藏就是不希望人看见。所以,衣食能够遮住身体,内棺能够包围衣衾,外椁能够包围住内棺,墓圹能够容纳外棺就行了,何必堆土为坟,植树作标记呢?”可见,古人对坟和植树亦有不同的说法。后人依孔子之礼,成为定制,一直沿袭下来。但陕西咸阳的周陵却有高大的坟堆。依孔子之说,前人有墓而无坟,周陵之坟是后人所筑还是周人所筑,恐难有定论。且不论坟制之始由,后人筑坟却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丧葬所用之棺的变化

  《礼记·檀弓上》中说:有虞氏用陶器作棺材,夏后氏烧砖砌在瓦棺的四周,到了殷时,人们才用木材做棺材和外棺。周人在灵柩外垒墙,再加上棺饰以葬死者。

  周人用殷人的那种棺椁来埋葬十六到十九岁的殇子,用有虞氏的瓦棺埋葬不足八岁的殇子。

  夏后氏崇尚黑色。因此,办丧事、入殓等都在黄昏时举行。由于夏后氏崇尚黑色,在兵事中所用乘骑、祭祀中的祭牲等都用黑色。殷人崇尚白色,办丧事、入殓等事都在中午举行,兵事中乘白马,祭牲亦用白色的。周人崇尚红色,办丧事、入殓是在太阳出来的时候,兵事中也就乘骑红色的马,祭牲也用红色的。

  葬礼之哭俗

  孔子在卫国的时候,遇有送葬的人家。孔子站在一边观看完后对他的弟子们说:“这家人家的丧事办得很好,可以以此为准则,你们一定要记住。”子贡说:“你为什么说那家人家的丧事办得好呢?”孔子说:“孝子们在送葬的时候好像小孩一样跟在父母身后啼哭。在下葬后的返回途中,好像不知神灵跟来了没有那种迟疑不决的样子,慢慢地往回走。”子贡说:“与其那样,还不如快快回去,准备葬后的祭拜。”孔子说:“你们记住这些,反正我做不到。”葬礼中的哭俗大概就是孔子从卫国所见的这场葬礼中传下来的,为后世所沿袭。

  丧仪程序

  《礼记·檀弓上》中所云夏代丧仪程序是:楔齿、缀足、饭、设帏、帷堂。这些程序都是在人咽气以后连续进行的事情。楔齿,就是将口唇闭紧,不使露齿。缀足,就是用红布条将脚缀起来。

  国君的招魂之仪必须在小寝、大寝、四亲庙、太祖庙、库门和四郊等处举行。

  办丧事时不能有暴露着的东西,这一礼俗是用在所有的祭品上呢,还是只在祭肉上使用,这是可以酌定的。

  大型葬仪中,在停柩殡宫后的十天时间,就得备办椁材与明器这类丧葬礼仪用品。

  在殡的期间里,朝奠在日出时开始,夕奠在太阳未落时举行。

  父母去世,要随时啼哭,信其神灵必定能返转回来。

  小祥以后的练服,用熟丝织成,缯做的中衣,黄色衬里,浅红色的中衣领及袖边,葛制的腰绖,没有鞋鼻儿的麻绳编的鞋,角质的充耳,鹿裘的袖子可以加宽加长,袖口可以镶边。

  出殡仪仗

  出殡仪仗自古以来就有严格的规定。对出殡饰棺,诸引披铎翣之数也都根据丧者身份的不同有不同的规定。《礼记·丧大记》中云:“饰棺,君龙帷,三池,振容,黼翣,火三列,黼三列,素锦褚,加伪荒;□纽六,齐五采,五贝,黼翣二,画翣二,皆戴圭,鱼跃拂池。君□戴六,□披六。大夫画帷,二池,不振容,画荒,火三列,黼三列,素锦褚;□纽二,玄纽二,齐三采,三贝,黼翣二,画翣二,皆戴绥;鱼跃拂池。大夫戴,前□后玄,披亦如之。士布帷布荒,一池,揄纹,□纽二,缁纽二,齐三采,一贝,画翣二,皆戴绥。士戴,前□后缁,二披用□。君葬用□(辁),四綍二碑,御棺用羽葆。大夫葬用□,二綍二碑,御棺用茅。士葬用国(辁)车,二綍二碑,比出宫,御棺用功布。”

  隋代规定:执绋,一品五十人,三品以上四十人,四品以上三十人,并布帻,布深衣。三品以上四引、四披、六铎、六翣,五品以上二引、二披、四翣、四铎;九品以上二铎、二翣。四品以上用方相,七品以上用魌头。宋代又规定了,三品以上挽歌六行三十六人,四品挽歌四行十六人,九品挽歌四人执引,披者皆布帻,布深衣。诸纛:五品以上,其杆九尺;五品以下,五尺以上。抬灵柩人员,历代也依官品高低,而有不同规定。后唐规定:五品、六品,升朝官,丧舆抬柩者二十人,七品、八品升朝官,十六人,六品至九品不升朝官为十二人,庶人,八人。清代规定:二品以上,六十四人,五品以上,四十八人,八品以上,三十二人,九品及有顶戴者,二十四人,庶人,十六人。

  葬俗

  无论习俗还是俗信的产生都有一定的由来。或源于生活,或源于传说,或源于崇拜,都是基于一定社会基础之上的衍化过程。葬俗也毫不例外的包含在其中。

  相传很久以前,在一片坟地对面的山下,住着无儿无女的老两口,靠打柴为生。有一天,老头上山打柴很晚才回家,路上,一阵大风吹来,一张黄纸黏在了老头的手上。此时,大风陡起,乌云密布,天色更加黑暗。老头情不自禁地朝四周一看,只见树木像魔鬼一样狂舞起来,又下起了大雨。一道闪电过后,老头看见自己站在一堆尸骨之中,旁边还有一座坟茔,坟茔边上有一口棺材。又是一道闪电过后,棺材上冒出了一缕青烟,慢慢散去以后,又从棺材上升起一团如同盆大的绿火,在半空中消失了。此时,棺材崩裂,从死尸上站起一个形似五六岁孩子身高的似人非人、似猴非猴的鬼怪来。这鬼怪骨瘦如柴,胳膊和腿像树枝一样粗细,面部青紫,口如血盆,舌头伸在胸前,蓬乱的灰色头发从头披至脚跟,身上穿着一件火红的长衫,脚上穿一双漆黑的鞋。鬼怪围着老头转了两圈以后,突然变得足有八尺多高,向老头发问道:“你为什么到我的地盘上来?”老头颤抖着说:“我上山打柴,忘了时辰,天黑了,寻不见路,就走到这里来了。”鬼怪听后没有吭声。老头慢慢地冷静下来后问鬼:“你的舌头为什么这么长,怎么不缩回去?”鬼说:“我在阳世的时候被人逼得走投无路,只好上吊死了,舌头是在断气之前伸出来的,断气以后就再也缩不回去了。”老头问鬼:“你为什么不到地府去?”鬼说:“我死了以后,有几个好心人把我放下来,还买了这口棺材,把我收敛起后送上山。当我去到阴间后,阴间的地盘都被那些富豪们强霸去了,我无处安身,阎王就将我赶出地府。我来到阳间后又找那几个好心人,他们将我的尸体抬到这里,本来打算埋葬,可是地上全是石头,没办法挖墓下葬,只好用石头将棺木掩饰起来。没过几天,我被露水打了,阎王就说我是一个作恶多端的鬼,永远不准我进入他的地府,把我列到了孤魂野鬼之群,从此,我就在阳世游荡。”老头听了,很同情此鬼,问鬼说:“那你就没有进入地府的办法了吗?”鬼说:“办法倒是有,需要一个相信我是善鬼的人,帮我做一些事后,我才能进到地府中去,可惜我找不到这样一个人。”老头听后说:“我相信你是一个善鬼,你说,我该怎么帮你进入地府?”鬼听后很高兴地说:“你找一个懂阴阳八卦的人,当我下葬以后,在墓坑里面画上符,阎王见到符后,不仅会让我进入地府,而且再也不会对我严刑拷打了,我也不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中。另外,还要在掩埋棺木的前后燃放两封爆竹,一来是对土地能够赏赐土地为我做坟墓表示道谢,二来是把那些小鬼驱赶走。在驱赶小鬼的时候,还要把人间所吃的东西分给他们一些,再烧点纸钱给他们,也算是对他们的怜悯之情和敬奉之意。最后是你把我埋了以后,过上三天,再来拜一拜土地神,也和我作一番最后的告别。你要绕着我的坟墓向左转三圈后再向右转三圈,你所走过的地方就成了我的地盘,别的鬼魂就不再来抢占了。”鬼怪作完交代后,又回到那具僵尸上,棺材也合了起来,绿火变成了红火,回到棺材里,青烟也消失了。雨停了,云散了,夜色亮了起来。

  第二天,老头依照鬼魂所说的做了,那个鬼魂再也没有出现过。

  在这一传说下产生的下葬礼俗成为后世人们所遵循的规矩。人们在出殡时,用公鸡引路来驱赶路上和坟地的小鬼,并抛撒纸钱,权作对小鬼的赏赐。到了墓地以后,先要敬奉土地,以表对土地的谢意,安葬之后还要“谢土”,以祈求土地对亡灵的照顾和安抚。阴阳先生要用符箓来向阎王通禀,为死者求个方便,三天后复三(或称“复山”),既向土地表示感谢,也向死者作最后告别,并为死者圈画“领地”。这一传说,给人们勾画出鬼魂出现时的各种自然现象和鬼怪模样以及鬼魂世界的图像,但毕竟是人们根据社会习俗和对自然的认识而杜撰出来的。无论是传说在前,还是习俗在前,它已沿袭千百年了,已经成为丧葬礼俗的主要内容。

  人们为什么要对尸体进行掩埋,埋葬所基于的社会背景和思想理念是什么,最初的埋葬仪规又是什么,这才是人们真正要寻找的本源。从我国的各种典籍来看,人们相信《礼记》中所载的埋葬之由,但现代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对这一问题有了新的科学根据。

  灵魂不死观念是丧葬礼仪的思想基础。距今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因为长期食用熟肉,他们的脑髓远远比北京猿人发达得多,已经在现代人脑量变异范围之内,思维能力也就有了相应的提高。在他们那一时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衣服和手工艺等表明人类进步的器物,证明他们在思想理念中已经产生了美与丑的观念。石器和骨器的精制化,说明他们善于总结经验,积累知识和技能,富于创造力。他们由现实生活推想到人死了以后的生活,这是一个思考过程。这一思考过程是由人对睡眠、做梦、生病以及死亡等生理现象的不理解和对死去亲人的怀念之情而引起的。他们认为,身体中有一种独特的东西,可以在人死以后离开身体,这种东西就是灵魂。灵魂观出现了。灵魂观的出现又推出了灵魂不灭理念。由灵魂不灭理论又衍化出了灵魂安附,就是说灵魂应该有一个去处,埋葬习俗就是在这一理念下产生的,是从原始人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出生、死亡和食物这三个因素的认识开始的,从灵魂不死的观念中又衍变出物活论,万物有灵论,鬼魂论,祖灵论和神灵论等观念,由此导致了人们对自然物、自然力、祖先、氏族神的崇拜活动,构思出自然神、祖先神、氏族神,并对他们产生信仰,同时也出现了与原始宗教有关的敬畏,埋葬的仪式和习俗,形成最初的宗教崇拜活动。由此可以看出,习俗、礼仪实际就是由人的死亡产生的,是宗敬仪式和习俗在社会中有选择的运用。因为原始文化其实质就是一种宗教文化,原始社会的一切文化活动也就是宗教活动。在原始宗教文化中,山顶洞人创立了埋葬死人的规矩,有些规矩至今仍被人们所运用。比如,山顶洞人以燧石、石器、钻孔兽牙等物品随葬的习俗,就成为后世人为死者随葬的典范。山顶洞人在死者身旁撒以红色铁矿粉,就是他们灵魂不死观念的体现。根据古人类学家对这一社会现象分析的结果是:红色代表血和生命,是火与温暖的象征。撒赭色铁矿粉于死者身旁就是表示给死者以温暖,希望死者能够获得再生。远古时期,人们用火在夜间驱兽自卫。火是红色的,原始人由此推想出,红色也能保护死者免受侵害,于是,红色在后来就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在传统的丧葬礼仪中,红色与火成为不可缺少的东西,人们用朱砂写墓砖墓瓦、镇墓符等,埋葬前,人们向坟地方向抛撒路灯,埋葬以后向坟地送火等礼俗,都是这一古老习俗的延续。红色在丧葬中是经常用到的。河南王湾的先夏文化的墓葬遗骸中,头骨上涂朱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我国古代还将血涂于器物上,叫做“衅”,这种礼俗与远古时期对红、血的神秘崇拜有关。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中所云:“君之惠,不以累衅鼓。”《孟子》中云:“将以衅钟。”《礼记·月令》云:“命太史衅龟家下笑。”《史记·高祖本纪》云:“祀黄帝,祭蚩尤于沛庭而衅鼓。”不仅祭祀以衅,就是新制成的器物,如盾、鼓、钟、旗等,在启用时都要杀牲以血涂其缝隙,以求灵验。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中,至今仍然保留着用血涂身以防鬼害的古老习俗。我国古代宫殿寺院的围墙涂以丹朱,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演变而来的。总之,山顶洞人不仅给后世提供了丧葬的基本仪制,还给后世的宗教、政治等提供了礼仪规范的雏形。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