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卷第六”

  建武中元“原文”成都有汉《蜀郡太守何君造尊楗阁碑》,其末云:"建武中元二年六月。"按《范史》本纪,建武止三十一年,次年改为中元,直书为中元元年。观此所刻,乃是虽别为中元,犹冠以建武,如文、景帝中元、后元之类也。又《祭祀志》载封禅后赦天下诏,明言云:"以建武三十二年为建武中元元年。"《东夷·倭国传》云:"建武中元二年,来奉贡。"援据甚明。而宋莒公作《纪年通谱》乃云:"纪、志所载不同,必传写脱误。"学者失于精审,以意删去,殆亦不深考耳。韩庄敏家一铜斗,铭云:"新始建国,天凤上戊六年。"又绍兴中郭金州得一钲,铭曰:"新建始国,地皇上戊二年。"按王莽始建国之后改天凤,又改地皇,兹二器各冠以始元者,自莽之制如此,亦犹其改易郡名不常,每下诏犹系其故名之类耳,不可用中元为比也。

  “译文”成都存有汉代的《蜀郡太守何君造尊楗阁碑》,碑文结尾写道:"建武中元二年六月。"据范晔《后汉书·光武本纪》,建武止有三十一年,次年改为中元,直接写作中元元年。而这碑文所刻的,虽年号已改为中元,但还是冠以建武,如同汉文帝、汉景帝的中元、后元一样。又《后汉书·祭祀志》记载的封禅后赐天下诏,很明确地说道:"以建武三十二年为建武中元元年。"又《后汉书·东夷倭国传》说:"建武中元二年,来朝奉贡物。"援用的根据已十分清楚。但是宋莒公作《纪年通谱》竟说:"纪、志所记载的不同,必然是传写之脱误。"做学问的人不加深入研究,按自己的主观意志删削,这是不深加考证的结果。韩庄敏家有一铜斗,铜斗上的铭文是:"新始建国,天风上戊六年。"又绍兴中,郭金州得一钲,铭文是"新站建国,地皇上成二年"。按王莽始建国号之后改元天凤,又改为地皇,这两种器物都把第一个年号写在前面,说明从王莽时期就有这种写法。这是由于当时郡名经常改换,所以每下诏时还是把旧郡名放在前面,不过这与建武中元的写法还是有区别的。

  带职人转官“原文”绍兴中,王浚明以右奉直大夫直秘阁,乞磨勘,吏部拟朝议大夫。时相以为既带职,则朝议、奉直为一等,遂超转中奉。其后曾慥踵之。绍兴末,向伯奋亦用此,继而续觱复然。后省有言,不应蓦三级,自是但得朝议。予按故事,官制未行时,前行郎中迁少卿,有出身,得太常;无出身,司农;继转光禄,即今奉直、朝议也。自少卿迁大卿、监,有出身,得光禄卿;无出身,历司农卿、少府监、卫尉卿,然后至光禄。若带职,则自少农以上径得光禄,不涉余级,至有超五资者。然则浚明等不为过,盖昔日职名不轻与人,故恩典亦异。又自承务郎至奉议词人,但三转,而带职者乃与余人同作六阶不小异,乃有司之失也。

  “译文”宋高宗绍兴年间,王浚明以右奉直大夫的身份转直秘阁,请求考课升迁,吏部打算授他朝议大夫之职。宰相以为既然是带职升迁,则朝议大夫、奉直大夫属于同一级别,于是超转他为中奉大夫。之后,也按此种办法给曾慥转了官。绍兴末年,向伯奋也依此法转官,接着续觱是这么转的。后省认为,不应该突然升三级,自是以后,只能为朝议大夫。我考察过去的惯例,未进行官制改革时,前行郎中迁为少郎,有资历的,得太常,无资历的,为司农卿,继而转为光禄卿,即与今天的奉直大夫、朝议大夫同级。从少卿迁为大卿、监,有资历,得光禄卿,无资历,须经司农卿、少府监。卫尉卿,然后至光禄卿。假若是带着职务升迁,则自少农以上可以直接升为光禄卿,不必经过别的级别,以至有超越五级的。由此可知,王浚明的超迁并不为过分。因为过去职务名分不轻易给人,所得到的待遇自然有别。有人从承务郎至奉议词人,要经三次迁转,而带职的人与其余人一样对待,这是选官机关的失误。

  上下四方“原文”上下四方不可穷竟。正谓庄、列、释氏之寓言,曼衍不能说也。《列子》:"商汤问于夏革曰:'上下八方有极尽乎?'革曰:'不知也。'汤固问,革曰:'无则无极,有则有尽,朕何以知之?然无极之外,复无无极;无尽之中,复无无尽。无极复无无极,无尽复无无尽,朕是以知其无极无尽也,而不知其有极有尽也,焉知天地之表,不有大天地者乎?'"《大集经》:"'风住何处?'曰:'风住虚空。'又问:'虚空为何所住?'答言:'虚空住于至处。'又问:'至处复何所往?'答曰:"至处何所住者,不可宣说。何以故?远离一切诸处所故,一切处所所不摄故,非数非称不可量故,是故至处无有住处。'"二家之说,如是而已。

  “译文”上下四方没有止境,虽《庄子》、《列子》、佛经中的寓言,也是模糊没有阐释清楚。《列子》记载:"商汤问夏革说:'上下八方有止境吗?'夏革说:'不知道。'商汤坚持要问,夏革说:"无是无止境的,有是有止境的,我怎么知道它有没有止境?不过无止境之外,还是无止境,无终极之中,还是无终极,无止境之外无止境,无终极之中还是无终极,我是知道它是无穷无尽的,而不知道它有穷有尽。怎么能知道在天地的外面,有没有比天地更大的东西存在呢?"

  《大集经》(佛教经典之一)认为:"'风住在什么地方?'回答说:'风住在虚无缥缈的天空。'又问:'虚空又在哪里?'回答说:'虚空存在于至处。'又问:"至处又在哪里?'回答说:'至处所存在的地方,不能够用语言表述,为什么?因为至处远离一切地方的地方,一切地方都不能反映的地方,是一个不可以数、不可以量的地方,也是一个无法找到的地方。"二家之说,就是如此。

  魏相萧望之“原文”赵广汉之死由魏相,韩延寿之死由萧望之。魏、萧贤公卿也,忍以其私陷二材臣于死地乎?杨恽坐语言怨望,而廷尉当以为大逆不道。以其时考之,乃于定国也。史称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岂其然乎?宣帝治尚严,而三人者,又从而辅翼之,为可恨也!

  “译文”西汉大臣赵广汉的被杀起因于魏相,曾任颍川、东郡太守的韩延寿的被杀则起因于萧望之。魏相、萧望之是贤明的公卿,怎么忍心以其私怨陷害二位有才能的人于死地呢?

  杨恽(被免职后)因发了几句牢骚,当时的廷尉认为他大逆不道,被判处死刑。考证当时担任廷尉的人,原来是于定国。历史称赞于定国为廷尉,老百姓自是没有冤狱,难道真是这样吗?宣布用严法治国,而上面三人,辅佐宣帝助其法治,实在令人感到遗憾啊!

  姓氏不可考“原文”姓氏所出,后世茫不可考,不过证以史传,然要为难晓。自姚、虞、唐、杜、姜、田、范、刘之外,余盖纷然杂出。且以《左传》言之,申氏出于四岳,周有申伯,然郑又有申侯,楚有申舟,又有申公巫臣,鲁有申繻、申枨,晋有申书,齐有申鲜虞。贾氏姬姓之国,以国氏,然晋有贾华,又狐射姑亦曰贾季,齐有贾举。黄氏嬴姓之国,然金天氏之后,又有沈、姒、蓐、黄之黄,晋有黄渊。孔氏出于商,孔子其后也。然卫有孔达,宋有孔父,郑有孔叔,陈有孔宁,齐有孔虺,而郑子孔之孙又为孔张。高氏出于齐,然子尾之后又为高强,郑有高克,宋有高哀。国氏亦出于齐,然邢有国子,郑子国之孙又为国参。晋有庆郑,齐有庆克,陈有庆虎。卫有石碏,齐有石之纷如,郑有石,周有石尚,宋有石驅。晋有阳处父,楚有阳丐,鲁有阳虎。孙氏出于卫,而楚有叔敖,齐有孙书,吴有孙武。郭氏出于虢,而晋有郭偃,齐有郭最,又有所谓郭公者,千载之下,遥遥世祚,将安所质究乎?

  “译文”姓氏怎么产生的,后世茫然无从稽考。就是考证于史书传记,也难以弄清楚。除了姚、虞、唐、杜、姜、田、范、刘等姓氏之外,其余姓氏如何产生,都很复杂混乱。就以《左传》来说,申氏出于四岳,为尧舜时四方部落的后代,但以后周朝有申伯,郑国有申侯,楚国有申舟,有申公巫臣,鲁国有申繻、申枨,晋国有申书,齐国有申鲜虞。贾姓为黄帝之后,与周王同姓氏,然而晋国有贾华,且狐射姑亦叫贾季,齐国有贾举。黄氏来自于嬴姓之国,但金天氏的后代中有沈、姒、蓐、黄,其中有黄姓,晋国还有黄渊。孔姓出于商朝,孔子就是商的后代。然卫国有孔达,宋国有孔父,郑国有孔叔,陈国有孔宁,齐国有孔虺,而且郑国子孔的孙子又叫孔张。高娃出于齐国,可是子尾的后代也叫高强,郑国有高克,宋国有高哀。国姓也出于齐国,然邢国有国子,郑国子国之孙又叫国参。晋国有庆郑,齐国有庆克,陈国有庆虎。卫国有石碏,齐国有石之纷如,郑国有石碏,周有石尚,宋国有石驅。晋国有阳处父,楚有阳丐,鲁国有阳虎。孙姓出于卫国,而楚国有孙叔敖,齐国有孙书,吴国有孙武。郭姓出于虢国,而晋国有郭偃,齐国有郭最,还有所谓郭公者。几千年以来,各姓氏源远流长,变化繁杂,如何能够查实清楚呢?

  畏无难“原文”圣人不畏多难而畏无难,故曰:"惟有道之主能持胜。"使秦不并六国,二世未亡;隋不一天下服四夷,炀帝不亡;苻坚不平凉取蜀,灭燕翦代,则无肥水之役;唐庄宗不灭梁下蜀,则无嗣源之祸;李景不取闽并楚,则无淮南之失。

  “译文”真正贤明盛德的人不畏惧困难而是担心没有困难。所以说:"只有贤明盛德的君主才能保持住胜利。"假使秦始皇不吞并六国,秦二世也不会如此快地灭亡;假使隋文帝不统一天下,征服四边的少数民族,炀帝也不会灭亡;符坚不去平定凉国,攻取蜀地,灭掉前燕,剪灭拓跋魏的代国,就不可能有淝水之战(当然也不会有苻坚的灭亡);后唐庄宗不灭掉梁国,攻取前蜀,就不会有李嗣源的兵变;南唐李璟如果不去攻取闽国与楚国,就不会有淮南的大败。

  绿竹青青“原文”毛公解《卫诗·淇奥》,分绿竹为二物,曰:"绿,王刍也。竹,萹竹也。"《韩诗》:"竹字作,音徒沃反,亦以为萹筑。"郭璞云:"王刍,今呼白脚莎,即菉蓐豆也。萹竹似小藜,赤茎节,好生道旁,可食。"又云:"有草似竹,高五六尺,淇水侧人谓之菉竹。"按此诸说,皆北人不见竹之语耳。《汉书》:"下淇园之竹以为楗。"寇恂为河内太守,伐淇园竹为矢百余万。《卫诗》又有"(上竹下翟)竹竿,以钓于淇"之句,所谓绿竹,岂不明甚?若白脚莎、菉豆,安得云猗猗青青哉?

  “译文”毛公(西汉人,名亨)解释《诗经·卫风·淇奥》时,把绿竹分为二物,说:"绿,就是王刍(草名)。竹,为萹竹(草名)。"汉时韩婴所著《韩诗》解释说:竹字作薄,音徒沃反,也认为是萹筑。东晋人郭璞说:"王刍,现今叫'白脚莎',就是菉蓐豆。萹竹样子象小藜,红茎有节,喜欢生长于路旁,可以食用。"他又说:"有一种草,形状象竹,高五六尺,生长于淇水旁,人们叫它绿竹。"考查上述几种解释,都是北方人没有看见过竹的臆断。《汉书》记载说:"砍下淇园之竹作楗(堵塞河堤决口所用的材料)用。"东汉寇恂担任河内太守(今河南武陟)时,砍伐淇园的竹作箭,达百余万支。《诗经·卫风》又有"??竹竿,以钓于淇"的诗句。意思是"细长的竹竿,用作鱼竿钓于淇水之上"。由此可见,所谓绿竹,难道不是说得很明确了吗?如果说绿竹是象白脚莎、绿豆之类的草,怎么能说是长得美丽而且茂盛呢?

  孔子欲讨齐“原文”陈成子弑齐简公,孔子告于鲁哀公,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左传》曰:"孔子请伐齐,公曰:'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之,将若之何?'对曰:'陈常弑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伐也。'"说者以为孔子岂较力之强弱,但明其义而已。能顺人心而行天讨。何患不克?使鲁君从之,孔子其使于周,请命乎天子,正名其罪。至其所以胜齐者,孔子之余事也。予以为鲁之不能伐齐,三子之不欲伐齐,周之不能讨齐,通国知之矣。孔子为此举,岂真欲以鲁之半,力敌之哉?盖是时三子无君与陈氏等,孔子上欲悟哀公,下欲警三子。使哀公悟其意,必察三臣之擅国,思有以制之,起孔子而付以政,其正君君、臣臣之分不难也。使三子者警,必将曰:鲁小于齐,齐臣弑君而欲致讨,吾三臣或如是,彼齐、晋大国,岂置而不问乎?惜其君臣皆不识圣人之深旨。自是二年,孔子亡。又十一年,哀公竟逼于三子而孙于越,比之简公,仅全其身尔。

  “译文”陈成子杀齐简公(陈为齐国大臣),孔子求告于鲁哀公,请他派军队讨伐陈成子。鲁哀公说:"要告诉三子(执掌鲁国大权的三大贵族,即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看他们的态度如何?"于是孔子去告知"三子",回答是不可能派兵。《左传》记载此事说:"孔子请求讨伐齐国,鲁哀公说:'鲁国比齐国弱已是很久的事了,你想讨伐齐国,结果将会如何呢?'孔子说:'陈常(即陈成子)杀了他的国君,老百姓就有一半人不会拥护地,以鲁国的力量,加上齐国一半的力量,是可以讨伐的。'"评论者认为孔子怎么会从势力强弱的角度去考虑呢?他只会从大义方面考虑。顺应人心,代表上天讨伐,还会担心不能战胜吗?假使鲁哀公听从孔子的意见,派孔子前往周朝,请示周天子,公开宣告陈成子的罪行,问题就解决了。至于鲁国的势力能否胜过齐国,孔子是不会过分考虑的。我认为鲁国之所以不能讨伐齐国,三贵族之所以不想讨伐齐国,周王之所以不能讨伐齐国,这是全国无人不知的道理。孔子的这一举动,难道是真想以鲁国不到齐国一半的势力去同齐国拚命吗?实际上,当时鲁国的三大贵族无视鲁哀公的存在与陈成子并无区别,孔子对上想使鲁哀公醒悟,对下要警告三贵族,不得妄行乱。假使鲁哀公领悟孔子之意,必能察觉三贵族的擅权弄国,并想办法予以制裁,起用孔子,托之以国政,使君臣的名分、上下有节的关系得以重新恢复。如果三贵族能有所警觉,必然会考虑:"鲁国比齐国小,齐臣杀君全国要予以讨伐,我三臣若如此,而齐、晋等大国难道会置之不理吗"可惜的是鲁国的君臣都没有认识到孔夫子的深刻含意。二年后,孔子逝世,再过了十一年,鲁哀公被三贵族所逼而外逃于越国,比起齐简公来,只是自己的身躯没有受到损伤罢了。

  韩退之“原文”《旧唐史·韩退之传》,初言:"愈常以为魏、晋已还,为文者多拘偶对,而经诰之指归,不复振起。故所为文,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后学之士,取为师法。当时作者甚众,无以过之。故世称'韩文'"。而又云:"时有恃才肆意,亦戾孔、孟之旨。若南人妄以柳宗元为罗池神,而愈撰碑以实之。李贺父名晋,不应进士,而愈为贺作《讳辩》,令举进士。又为《毛颖传》,讥戏不近人情。此文章之甚纰缪者。撰《顺宗实录》,繁简不当,叙事拙于取舍,颇为当代所非。"裴晋公有《寄李翱书》曰:"昌黎韩愈,仆知之旧矣,其人信美材也。近或闻诸侪类云:恃其绝足,往往奔放,不以文立制,而以文为戏。可矣乎?今之不及之者,当大为防焉尔。"《旧史》谓愈为纰缪,固不足责,晋公亦有是言,何哉?考公作此书时,名位犹未达,其末云:"昨弟来,欲度及时干进,度昔岁取名,不敢自高。今孤茕若此,游宦谓何?是不能复从故人之所勉耳!但置力田园,苟过朝夕而已。"然则,公出征淮西,请愈为行军司马,又令作碑,盖在此累年之后,相知已深,非复前比也。

  “译文”《旧唐书·韩愈传》开头说:"韩愈认为魏、晋以来,写文章的人多讲究骈偶对句,而忽视文章中的经诰文意。所以他写文章抒发自己的思想,为天下人说话,自成一家,以致后学者都以他的文章与文风为楷模。当时学韩愈文体文风的人不少,但无人超过他,所以社会上称韩愈的文章为'韩文'"。而传的后面又说:"他经常恃才放肆,不遵循周王、孔子之道。如南方人妄以柳宗元为罗池神,而韩愈就撰写碑文,使之流于后世。李贺父名晋,李贺为避父讳,不应该考进士科,而韩愈就为李贺写《讳辩》,劝其考进士。又写作《毛颖传》,文中讥讽戏虐到不近人情的地步。以上是文章的错误或不妥之处。他撰写的《顺宗实录》,繁简不当,对材料的取舍很不妥当,当时人对他的《顺宗实录》非议很多。"裴晋公(度)的《寄李翱书》说"昌黎人韩愈,我很早就认识他,该人确实是个很有才华的人,近来听与他同辈的人说他是仗恃自己的才华,不受约束,写文章没有文法规则,而以文章为儿戏,可以这样吗?今天才能不及他的人,应当引以为戒。"

  《旧唐书》说韩愈有错误,是可以理解的,晋公裴度也这样说,这是为什么呢?考查裴度写这封信时,并无多大的官位名气,信的结尾写到:"昨日弟来,希望我裴度及时在功名上取得成就。我裴度当时取这个名字,不敢自视甚高。现在孤零潦倒到这种境地,怎么能去求官求功名呢?因此,我无法听从老朋友的勉励,只能致力于耕种田园,苟且偷生而已。"然而后来裴度出征淮西时,邀请韩愈为行军司马,又让他写平淮西碑文。这是发生在写信多年之后的事,二人相互的了解已深,与未成名前是不能相比的。

  诞节受贺“原文”唐穆宗即位之初年,诏曰:"七月六日,是朕载诞之辰。其日,百寮命妇宜于光顺门进名参贺,朕于门内与百寮相见。"明日,又敕受贺仪宜停。先是,左丞韦绶奏行之,宰臣以古无降诞受贺之礼,奏罢之。然次年复行贺礼。诞节之制,始于明皇,令天下宴集休假三日,肃宗亦然。代、德、顺三宗皆不置节名,及文宗以后。始置宴如初。则受贺一事,盖自长庆年至今用之也。后穆宗即位之初,下诏说。"七月六日,是我的诞辰日。那天,百官和诰命贵妇都应到光顺门进名参贺,我将于门内与百首相见。"第二天,又下令说,诞辰日受百官命妇朝贺的仪式停办。原来最初秦办诞辰日受朝贺的是尚书在丞韦绶,得到皇帝批准,而宰相们以古代无诞辰受贺礼仪的理由,秦请罢除。但第二年又恢复诞辰行贺礼的仪式。

  将皇带诞辰日作为节日,起源于唐明皇。唐明星命令皇帝诞辰日设宴庆贺,休假三天。唐肃宗也是如此。唐代宗、德宗、顺宗没有这一节日名目。文宗以后,又开始设宴如唐明皇之时,但不行贺礼。皇帝诞辰日受贺之事,大致从唐穆宗长庆年间一直沿用至今。

  “译文”唐穆宗即位之初,下诏说:"七月六日,是我的诞辰日。那天,百官和诰命贵妇都应到光顺门进名参贺,我将于门内与百官相见。"第二天,又下令说,诞辰日受百官命妇朝贺的仪式停办。原来最初奏办诞辰日受朝贺的是尚书左丞韦绶,得到皇帝批准,而宰相们以古代无诞辰受贺礼仪的理由,奏请罢除。但第二年又恢复诞辰行贺礼的仪式。

  将皇帝诞辰日作为节日,起源于唐明皇。唐明皇命令皇帝诞辰日设宴庆贺,休假三天。唐肃宗也是如此。唐代宗、德宗、顺宗没有这一节日名目。文宗以后,又开始设宴如唐明皇之时,但不行贺礼。皇帝诞辰日受贺之事,大致从唐穆宗长庆年间一直沿用至今。

  左氏书事“原文”《左传》书晋惠公背秦穆公事曰:"晋侯之入也,秦穆姬属贾君焉,且曰,尽纳群公子。晋侯烝于贾君,又不纳群公子,是以穆姬怨之;晋侯许赂中大夫,既而皆背之,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既而不与;晋饥,秦输之粟,秦饥,晋闭之籴。故秦伯伐晋。"观此一节,正如狱吏治囚,蔽罪议法,而皋陶听之,何所伏窜,不待韩原之战,其曲直胜负之形见矣。晋厉公绝秦,数其五罪,书词铿訇,极文章鼓吹之妙,然其实皆诬秦。故《传》又书云:"秦桓公既与晋厉公为令狐之盟,而又召狄与楚,欲道以伐晋。"杜元凯注云:"据此三事,以正秦罪。"左氏于文反复低昂,无所不究其至。观秦、晋争战二事,可窥一斑矣。

  “译文”《左传》写晋惠公背弃秦穆公的事说:晋惠公将回晋国时,穆公夫人将此事托付于贾君,并且要贾君转告惠公。他回晋国得王位后,对晋献公的所有儿子必须容纳和安置。但晋惠公得位后,竟与母辈的贾君通奸,又不容纳晋献公的其他儿子,因而秦穆公夫人(晋献公女)很怨恨他。晋惠公曾许诺晋中大夫里克,即位后将汾阳一带给他为封地,后来也背弃了诺言。回国前他答应一旦秦穆公帮助他继承王位,就把黄河以南的五个城割让给秦国,这五城东边包括虢国(今河南灵宝、山西平陆一带),南边到了华山,内及解梁城。但即位后又不认帐。晋国发生饥荒,秦国给晋国送去粮食,但当秦国发生饥荒时,晋则将边界封锁,不卖给秦国一粒粮食。由于这些原因,所以秦穆公讨伐晋国。'看了这段记载,好比法官审判犯人,列罪议法,就是贤明的执法官皋陶听了,也找不出可以开释的地方。不必等到后来发生的秦晋之间的韩原之战(一说为今陕西韩城西南,一说为今山西芮城),其间的是非曲直就一目了然了。晋厉公与秦国绝交,罗列秦的五条罪状。言辞铿锵有力,极尽文章的夸张手法,但实际上都是编造的不实之辞。所以《左传》又写道:"秦桓公既然与晋厉公订立'令狐之盟',而又与北方的狄人、南方的楚国商议讨伐晋国。"杜元凯注释说:"根据上面三件事,可以辨明秦之罪责。"左丘明写文章起伏很大,而且要把事情说得很透彻。看秦晋之间的战争,就可见一班了。

  狐突言词有味“原文”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以十二月出师,衣之偏衣,佩之金玦。《左氏》载狐突听叹八十余言,而词义五转。其一曰:"时,事之征也。衣,身之章也。佩,衷之旗也。"其二曰:"敬其事,则命以始。服其身,则衣之纯。用其衷,则佩之度。"其三曰:"今命以时卒,閟其事也。衣之尨服,远其躬也。佩以金玦,弃其衷也。"其四曰:"服以远之,时以閟之。"其五曰:"尨凉,冬杀,金寒,玦离。"其宛转有味,皆可咀嚼。《国语》亦多此体,有至六七转,然大抵缓而不切。

  “译文”晋献公让太子申生讨伐东山的皋落氏,命令他十二月(晋献公十七年即公元前660年)出兵,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佩带镶金的玉佩。《左传》记载狐突八十余字的一段话,分为五个层次。其一说"时间是事情的征兆;衣服是身体的花纹,佩饰是内心的旗帜。"其二说:"一开始就要重视讨伐大事;穿着纯色的衣服,身体才会感到适应;佩带有度,才会得到他的忠诚。"其三说"现在让他仓卒出兵,是要终尽他的事业;使他穿上杂色的衣服,让他疲劳远征;让他佩带镶金的玉佩,是要舍弃他内心的坚贞。"其四说:"使他穿杂色之衣,是要让他远离国都,使他在年底出师,是要让他就此完结。"其五说;"杂色意味着凄凉;冬天意味着肃杀;金属意味着寒气;玦佩意味着别离。"以上文字宛转曲折,可以反复体会玩味。《国语》也有很多这样宛转曲折的文字,有的甚至转折达到六七层意思,但大多数是松弛而不贴切。

  宣发“原文”《考工记》:"车人之事,半矩谓之宣。"注:"头发颢落曰宣。《易》:'巽为宣发'。宣字本或作寡。"《周易》:"巽为寡发。"《释文》云:"本又作宣,黑白杂为宣发。"宣发二字甚奇。

  “译文”《考工记》记载说:车匠把半个矩称为'宣'。"注释说:"头发花白脱落叫'宣'。"《易经》说:《巽》卦为'宣发'。'宣'字也有人当作'寡'。《释文》说"寡本作宣,黑白颜色相杂的头发为宣发。"宣发二字太奇怪了。

  邾文公楚昭王“原文”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迁也吉莫如之。"遂迁于绎,未几而卒。君子曰:"知命。"楚昭王之季年,有云如众赤鸟,夹日以飞三日。周太史曰:"其当王身乎?若(祭祀)之,可移于令尹、司马。"王曰:"除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何益?不谷不有大过,天其夭诸?有罪受罚,又焉移之?"遂弗(祭祀)。孔子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按宋景公出人君之言三,荧惑为之退舍;邾文、楚昭之言,亦是物也,而终不蒙福,天道远而不可知如此。

  “译文”春秋时邾文公要把都城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迁到绎(今山东邹县东南纪王城),让史官占卜吉凶。史官说:迁都利于老百姓而不利于国君。"邾文公回答说"国君的使命是养育百姓,国君本人寿命的短长,是命中所注定的。只要对老百姓有利,迁都就是最大的吉祥。"于是迁都于绎,但不久,邾文公就死了。道德之士说:"邾文公是知道天命的人。"

  楚昭王末年,有一块云彩像一群红色的鸟一样,绕着太阳盘桓三日。周朝的大夫说"红云遮住太阳对大工身体不利,应当举行祭典,祷告上天,就可以把灾难降到令尹和司马的身上。"楚昭王说:"把腹部和胸腔的疾病移植到四肢上有什么益处呢?假如我没有大的过失,上天会让我短命吗?如果我确实有罪当受天惩罚,又怎么能移植给他人呢?"所以不去举行祭祀。对于这件事,孔子评价说:"楚昭王懂得君子之道,他是不应该失去国家的。"

  按宋景公当年连续发表过几次贤明君主应当发表的言辞,那些企图去迷惑他的小人都不得不退避三舍。邾文公、楚昭王的话性质相同,可竟然没有蒙受上天的赐福,天道之不可了解竟到了这种地步。

  杜悰“原文”唐懿宗咸通二年二月,以杜悰为相。一日,两枢密使诣中书,宣徽使杨公庆继至,独揖悰受宣,三相起避。公庆出书授悰,发之,乃宣宗大渐时,宦官请郓王监国奏也。且曰:"当时宰相无名者,当以反法处之。"悰反复读,复封以授公庆曰:"主上欲罪宰相,当于延英面示圣旨。"公庆去,悰谓两枢密曰:"内外之臣,事犹一体。今主上新践阼,固当以仁爱为先,岂得遽赞成杀宰相事!若习以性成,则中尉、枢密岂得不自忧乎!"两枢密相顾默然,徐曰:"当具以公言白至尊,非公重德,无人及此。"三相复来见悰,微请宣意,悰无言。三相惶怖,乞存家族。悰曰:"勿为他虑。"既而寂然。及延英开,上色甚悦。此《资治通鉴》所载也。《新唐史》云:"宣宗世,夔王处大明宫,而郓王居十六宅。帝大渐,遗诏立夔王,而中尉王宗贯迎郓王立之,是为懿宗。久之,遣枢密使杨庆诣中书独揖悰。他宰相毕鞬、杜审权、蒋伸不敢进,乃授悰中人请帝监国奏,因谕悰劾大臣名不在者。悰语如前所云,庆色沮去,帝怒亦释。"予以史考之,懿宗即位之日,宰相四人,曰令狐绹、曰萧邺、曰夏侯孜、曰蒋伸,至是时唯有伸在。三人者罢去矣。诚及审权乃懿宗自用者,无由有斯事。盖野史之妄,而二书误采之。温公以唐事属之范祖禹,其审取可谓详尽,尚如此。信乎,修史之难哉!

  “译文”唐懿宗咸通二年二月,任命杜悰为宰相。一天,两位枢密使来到中书省,宣徽使杨公庆也来了,他单独向杜悰宣旨,另外三位宰相回避。公庆拿出一封信交给杜悰,打开一看,里面是宣宗病重之际,宦官请郓王监国的奏章。杨公庆对杜悰说:"宰相没有签名的,以反对皇帝论处。"意在暗示杜悰弹劾没有签名的宰相。杜棕反复阅读奏章,然后重新封好后交给杨公庆说:"皇帝欲加罪宰相,应当于延英殿当面发布圣旨。"杨公庆走后,杜悰对两位枢密使说;"内臣(指宦官)外臣(指朝官),目标应当一致。今新皇帝即位不久,完全应当以仁爱为先,怎么能赞成杀宰相这类事!假若这类事习以为常,则中尉、枢密就会经常担心自己的性命!"两位枢密使相互看看,沉默一会后说:"我们将把杜公的话告诉皇帝,不是杜公这样有高尚道德的人,是不会这样考虑问题的。"三位宰相复来见杜悰,想了解宣徽使的目的,杜悰不答,三位宰相十分害怕,乞望保存家族。杜悰说"不要过分忧虑。"就不再说话了。及延英殿召见群臣,新皇帝和颜悦色,充满喜悦之情。这事载于《资治通鉴》。

  《新唐书》的记载是,宣宗时,夔王住在大明宫,而郓王住在十六宅。宣宗病重之际,遗诏立夔王为帝,而中尉(宦官充任)王宗贯迎立郓王为皇帝,就是唐懿宗。一段时间后,派遣枢密使杨庆往中书省单独与杜悰相见,其他宰相如毕鞬、杜审权、蒋伸不敢进门。杨庆将宦官的上奏交给杜悰,且告诉杜悰弹劾不在奏章上签名的大臣、杜悰就讲了前面这些话,杨庆沮丧而退,皇帝的愤怒也随之消失。

  我考证历史,懿宗即位之日,原有宰相四人,是令狐绹、萧邺、夏侯孜、蒋伸,这时除蒋伸还在职外,其他三人都已免职。而毕鞬、杜审权是唐懿宗自己选用的人,不可能有上面的事。这是野史胡乱记载,而《通鉴》、《新唐书》错误采用了这些材料。司马温公将唐史交范相禹撰写,而作为著名唐史专家的范祖禹必然对所写的材料进行了详细审核,即使如此,也会发生这类错误,可见写历史实在是太难了。

  唐书世系表“原文”《新唐·宰相世系表》皆承用逐家谱牒,故多有谬误,内沈氏者最可笑。其略云:"沈氏出自姬姓。周文王子聃叔季,字子揖,食采于沈,今汝南平舆沈亭是也。鲁成公八年,为晋所灭。沈子生逞,字修之,奔楚,遂为沈氏。生嘉,字惟良,嘉生尹戊,戊生诸梁,诸梁子尹射,字修文。其后入汉,有为齐王太傅敷德侯者,有为骠骑将军者,有为彭城侯者。"《宋书》沈约《自叙》云:"金天氏之后。沈国在汝南平舆。定公四年,为蔡所灭。秦末有逞者,征丞相不就。"其后颇与《唐表》同。按聃季所封自是一国,与沈了不相涉。《春秋》成公八年,晋侵沈,获沈子揖。昭二十三年,吴败顿、胡、沈、蔡之师于鸡父,沈子逞灭。定四年,蔡灭沈,杀沈子嘉。今《表》云:"聃季字子揖,成八年为晋所灭,是文王之子寿五百余岁矣。逞为吴所杀,而《表》云奔楚,《宋书》云秦召为丞相。沈尹戊为楚将,战死于柏举,正与嘉之死同时,而以为嘉之子。尹射书于《左传》,三十四年始书诸梁,乃以为其子。又春秋时人立字皆从子及伯仲,岂有修之、惟良、修文之比?《汉列侯表》岂有所谓敷德、彭城侯?《百官表》岂有所谓骠骑将军沈达者?沈约称一时文宗,妄谱其上世名氏官爵,因可嗤诮,又不分别两沈国。其金天氏之裔,沈、姒、蓐、黄之沈,封于汾川,晋灭之;春秋之沈,封于汝南,蔡灭之。顾合而为一,岂不读《左氏》乎?欧阳公略不笔削,为可恨也!

  “译文”《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取自名家家谱的材料,故谬误甚多,尤具是关于沈氏的记载最可笑。《世系表》的记载是:"沈氏来自于姬姓(姬姓为周王之姓)。周文王儿子聃叔季,字子揖,封地在沈,即令汝南平舆沈亭这个地方。鲁成公八年,被晋国所灭。子揖的儿子叫逞,字修之,逃奔楚国,遂为沈姓。逞生嘉,字惟良,嘉生尹戊,戊生诸梁,诸梁的儿子叫尹射,字修文。进入汉朝后,沈氏中有的是作了齐王太傅的敷德侯,有的作了骠骑将军,有的作了彭城侯。"《宋书》作者沈约的《自叙》说:"沈国为金天氏的后代,在汝南平舆一带,鲁定公四年为蔡国所灭。秦末有个叫沈逞的人,皇帝请他去做宰相,被他拒绝。"后面的记载与《新唐书·世系表》相同。

  据考察,聃叔季所封的是一个国家,与沈姓毫不相干。根据《春秋》记载,鲁成公八年,晋国侵犯沈国,擒获了沈子揖。昭公二十三年,吴国在鸡父(今河南固始县南)打败了顿、胡、沈、蔡的军队,沈子逞(沈子揖子)被消灭。定公四年,蔡国灭掉沈国,杀了沈子嘉。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聃叔季字子揖,成公八年为晋国所灭。如果是这样,作为文王儿子的聃叔季就活到五百多岁了。沈逞被吴国所杀、而《世系表》说是逃奔楚国,而《宋书》则说是秦国请他作宰相。沈尹戊为楚国的将军,战死在柏举(今湖北麻城县境),与沈嘉之死同时,《世系表》则认为是沈嘉之子。尹射先记载于《左传》,三十四年后才写沈诸梁,而竟把尹射说成是诸梁之子。又春秋时人们都从子及按伯仲起名宇,怎么会有修之、惟良、修文的叫法呢?另外《汉书·列侯表》哪里有敷德侯、彭城侯呢?《汉书·百官公卿表》哪里又有骠骑将军沈达此人?沈约称得上是一个时代的文坛宗师,而胡乱谱写其祖上人的姓名、官爵,已经足以令人嗤笑了,又不分别两个沈国。所谓金天氏的后裔,为沈、姒、蓐、黄之沈,封地在汾川(汾河流域),为晋国所灭。春秋时代的沈姓,封地在汝南,为蔡国所灭。沈约合二沈国为一,难道他没有读过《左传》吗?欧阳修又不加以考证删削,令人遗憾啊!

  鲁昭公“原文”春秋之世,列国之君失守社稷,其国皆即日改立君,无虚位以俟者。惟鲁昭公为季孙意如所逐而孙于齐,又适晋。凡八年乃没。意如在国摄事主祭,岁具从者之衣履而归之于乾侯。公薨之明年,丧还故国,然后其弟公子宋始即位。他国无此比也。岂非鲁秉周礼,虽不幸逐君,犹存厥位,而不敢绝之乎?其后哀公孙于越,《左传》终于是年,不知悼公以何时立也。

  “译文”春秋时代,各国的君主一旦失去王位,该国就马上另立新君,从无把王位空着等人的情况。只有鲁昭公是例外,他被季孙意如驱逐后,先逃到齐国,又到了晋国,流亡八年才死去。季孙意如在鲁国总揽大权,主持祭祀,每年把参加祭祀人所送的衣物等送归乾侯。昭公逝世的第二年,灵柩回到鲁国,然后昭公弟弟公子宋才即位,而其他国家没有这样的事。是不是鲁国秉从了周礼,虽然国君被不幸驱逐,还是将其王位空着,无人敢于绝断吗?后来鲁哀公逃往越国,《左传》记事也到这年为止,以后鲁悼公何时立为王,也不得而知了。

  州县失故名“原文”今之州县,以累代移徙改割之故,往往或失其故名,或州异而县不同者。如:建昌军在江西,而建昌县乃隶南康;南康军在江东,而南康县乃隶南安;南安军在江西,而南安县乃隶泉州;韶州为始兴郡,而始兴县外属赣州为南康郡,而南康县外属郁林为州,而郁林县隶贵州;桂阳为军,而桂阳县隶郴州。此类不可悉数。

  “译文”现今的州县,由于历代州县政府的迁移,以及区域划分的改动,往往失去了原来的州县名称,或者州县不一致。如建昌军在江西,而建昌县则隶属南康军;南康军在江东,而南康县则隶属南安;南安军在江西,而南安县乃隶属泉州;韶州属于始兴郡,而始兴县却远离始兴郡而隶属赣州为南康郡,而南康县远离南康郡属郁林州,而郁林县则隶属贵州;桂阳为军,而桂阳县隶属郴州。这类例子数不胜数。

  严州当为庄“原文”严州本名睦州,宣和中以方寇之故改焉。虽以威严为义,然实取严陵滩之意也。殊不考子陵乃庄氏,东汉避显宗讳,以"庄"为"严",故史家追书以为严光,后世当从实可也。

  “译文”严州(州治在今浙江建德县东北梅城镇)本名睦州,北宋徽宗宣和年间,由于方腊起事的缘故而改名。虽然有表示威严的意思,实际上是取东汉严光隐居地严陵滩之意。其实,完全没有考证严子陵本姓庄,东汉避显宗(汉明帝)讳,以"庄"为"严",历史学家写历史时成了严光,后世应当实事求是,恢复严子陵之本姓。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