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章 殷殷女儿情

  趁召开“世妇会”契机,在巍立于京都东二环的港澳中心拜会了荣膺香港“侨友社”第八届理事长不久的林华英女士。我与林女士应不属陌生,彼此不仅在几次中国侨联召开的“侨代会”上有过接触,而且去年还承蒙盛邀到其祖籍福建省福清市融侨开发区参观,其间还陪同她凭吊两年前长眠在位于溪头村洪春陵园的慈母陈春宋老人。返京后,抑或因“情”所动,挥笔撰写了篇拙文《那座陵园那片情》,刊发后,殊不料林华英女士及其家人读罢禁不住泪如泉涌,居然引发出一腔缅怀逝母的儿女情怀。

  这次与林华英女士晤面没有出于客套的寒暄,也没有采访式的谦恭及煞有介事,却是如唠家常似的展开心照不宣而又直面主题的交谈,就像阳光下的小溪必然是抖金亮银,氤氳如端庄、热情、开朗的林华英女士开门见山地讲,她七月份曾三度涉足北京。先是应中国侨联邀请率香港“侨友社”几位有识之士到“东三省”考察投资环境,接着马不停蹄地到了山东,待踅转回京便急如星火地“飞”到福州,接着又掠影般从福州转乘汽车于十六日准时赶到了福清。她这样行色匆匆又不惧疲惫,是到其父母的墓地(其父林洪宽的尸骨已于去年底从印度尼西亚运回祖籍与陈春宋合葬)为她母亲逝世三周年的忌日祭祀。

  三年来,每当这一天,林华英无以伦比的夙愿和企盼就是到溪头村洪春陵园,来到妈妈的墓前,就像儿时扑进妈妈温暖的怀抱,尽情享受妈妈虽然心力交瘁但也尽情倾注给她的母爱,并且期寄将这一短暂的享受成为永恒。

  那年,父亲突然撒手西去,对妈妈的打击不啻于灭顶之灾。一个孤苦无依的女人,一个身居异国他乡既目不识丁又举目无亲的女人,除了丈夫留下的过去勉强可以养家餬口的一爿店铺,就是四个尚未成年的孩子。这样一付残酷的重担对于身体羸弱的陈春宋怎么能承受得了呢?但是陈春宋凭着母爱硬是支撑过来了,并且把林华英他们兄妹都培育成人……

  林华英每次肃穆地站在陈春宋老人那用黑色大理石镶砌的墓地前,都觉得在与妈妈进行无言的心灵沟通,于静谧的交流中继续得到妈妈谆谆善诱的教诲,继续得到妈妈无微不至的关切和抚爱。陈春宋经常告诫儿女,人穷不能志短,人富不能忘义。对人要有爱心。中国是礼义之邦。作为一个血脉相承的中国人,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祖德。她常常给儿女们背诵家乡一条俚语:“穷帮穷,亲帮亲,断了骨头连着筋。”深入浅出解析“血浓于水”的箴言。陈春宋的良苦用心没有白费,长子林文镜在为之奋斗的事业上获得惊人的巨大成功后,不忘造福桑梓和义泽故里,昔日弹丸之地的溪头村如今变成了10平方公里的洪宽工业村,由穷乡僻壤而成为富甲一方的侨乡重镇,父老乡亲们的生活都提前进入了“小康”,则是以管窥蠡测!陈春宋对小女儿华英最娇爱又最严格。华英年方十八岁,陈春宋就硬下心来叫从来没有离开自己膝前的爱女肩负行囊、孑然一身,到国内来读高中。一个女孩子,虽说是回到祖国,但周围毕竟都是陌生的面孔,姑且不讲更大的难处,就是有个头痛脑热的谁会像当妈妈的那样体察入微地嘘寒问暖呢?但是为了让女儿了解祖国,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她还是把华英这只“小鸟”在母巢中放飞了,放飞到祖国广袤的天宇,去搏风击雨,去迎接闪电雷鸣,将翅膀练得矫健坚硬。华英在国内从读高中到读大学,从步出校门到走上教育岗位,十二年阳光雨露滋润,十二载风风雨雨洗礼,她成熟了,也成材了。在华英身上,凝聚着陈春宋老人许多品行。她热心公益,对人博施爱心。华英在被推选为香港“侨友社”第五届理事长后,对“侨友社”成员的生老病死,都事必躬亲,被人们称誉为“大家姐”。在北京曾担任过周恩来总理秘书的常任侠老教授,每当提起与他原本素昧平生的林华英女士对他的体恤,便不禁老泪纵横。林华英是前些年间接地了解到常老教授年青时为了国家利益与日本籍妻子离散,到耄耋之龄体弱多病的景况,深表同情。于是,她每次到北京,都拨冗或去医院或到其宅第探望常老教授,常老教授动情地说:人间有爱心在,华英女士对老叟胜亲人。至于林华英在负责“侨友社”的联络和宣传工作上倾注的巨大热情,更是为人所称道。大凡了解林华英家境的人都知道,她有一个巨富的兄长,可是生性要强的林华英不依赖哥哥,用她的话说“迈开自己的腿走自己的人生路”。不仅如此,她还与丈夫郑成隆先生各立自己的生意门户。她虽然在生意场上并非“春风得意”,但她说:“人生的价值贵在对逆境的体验和勇于征服。”在华英身上,清晰地看到陈春宋老人生命的延伸。

  林华英每年惦念七月十六日这一天,可她又诅咒三年前这一天的无情,并且常常悔恨不已。

  那年的七月十一日,年虽八十又二但身体依然硬朗的陈春宋老人猝发心肌梗塞被紧急送进新加坡伊莉莎白医院急救室。林华英闻讯后立刻与丈夫及两个儿子从香港飞到新加坡,彻夜守候在妈妈身边。华英的两个儿子智伟和智骏亲昵地依附在外婆病榻前,见外婆苍老的手上扎着输液针头,一边轻轻抚摸着一边轻轻地问疼不疼。陈春宋老人慈祥的目光溢出欣慰和安抚的笑意。华英看到这一切,急忙背过身擦干抑制不住的泪花。智伟和智骏出生时,都是陈春宋老人赶到香港给华英伺候的“月子”。本来给初生的婴儿洗澡、喂奶这些既烦琐又累人的活计用不着年迈的陈春宋老人干,可身为“外婆”的陈春宋老人说,婴儿细皮嫩肉胳膊腿的娇贵,动作生硬了会伤着。坚决不让别人剥夺她的“专利”。她那抚料“外孙”的仔细程度,比当初照料她亲生的儿女胜过十倍。陈春宋老人疼爱“外孙”,关心“外孙”,每年都要到香港住上二三个月。就在陈春宋老人八十岁高龄那年,智伟要到加拿大读高中,她坚决要同华英一起将外孙送到多伦多。“外婆”对“外孙”这样的关怀备至,“外孙”怎么会不对“外婆”情深如醪?爱的构成,首先是给予,是付出,才会出现“投桃报李”的过程。

  林华英守候在母亲病榻旁,仔细端详着妈妈那承受了太多的苦难而又给予了儿孙们太多的爱的慈祥面容,觉得又熟悉又陌生,仿佛直到今日她才感到妈妈的确是老了,老得已经是风烛残年了。华英随同妈妈信奉基督教,她一遍遍地默默祈祷:仁慈的主啊,保佑我妈妈痊愈吧!

  不知是“主”真的布施了恩泽还是的确陈春宋老人的生命力难以被病魔征服,陈春宋在急救室治疗的第四天,果然痊愈如初,精神矍烁,食欲正常。

  经过苦水里泡过的人变得再富有也往往注重节俭。觉得自己已经好了的陈春宋老人执意要搬到普通病房,说是再用“特护”花钱多,自己还独自占着一间病房,用不着。儿女们劝她在急救室巩固几天再说,她却坚持说这样太铺张,腾出急救室还可以让给需要抢救的人使用。

  儿女们怕不依从惹得母亲生气,于是就搀扶陈春宋老人搬到一间普通病房。

  翌日清晨,陈春宋老人精神异常的好,目光炯炯,脸色红润,一夜过后好像年轻了许多。她漱完口,洗完脸,便开始用餐。她叫华英扶她下床,在床边的桌子上吃。这顿饭她吃得分外香甜。吃了一碗米饭,还吃了鱼和其他可口的蔬菜,又喝了茶,还将从家里带来的奶茶和苹果汁都喝了,最后叫女儿瑞英和华英给她擦擦身子,梳梳头,还在身上喷了些香水,说是七点钟有客人来看她,几天不洗澡了,身上味道不好,不礼貌。瑞英和华英都照办了,而且将她的头发梳理得又规整又光亮,身上的衣服喷得清香四溢,沁人肺腑。

  突然,陈春宋老人一阵昏厥,还没有来得及抢救,便于七点半钟溘然长辞。

  后悔莫及的林华英讲当时悔不该没有阻止住妈妈不要搬到普通病房,又悔不该过去不多学习一些有关冠心病的常识,不然的话,妈妈不会就这样离开她的儿女,离开她分外疼爱的孙男孙女……

  林华英总觉得妈妈没有死,总觉得妈妈不该就这样走了,因为在她那饱经沧桑的心灵里难以割舍的东西太多,太重,太具体,又太浓厚。

  又一次要从洪春陵园离开妈妈了,林华英在胸前画完十字,双手合十,啜泣唏嘘地说:妈妈,妈妈呀,您老人家醒来看看吧,洪宽工业村建设得像一座气派的新城,坐落在村中心的由您捐资修建的教堂每天都有教徒聆听牧师唱诵圣经,还有您的外孙智伟已经到美国的洛杉矶去攻读大学,还有,还有……今天,女儿又一次在您的墓地懂得了,您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爱,还有善良、忠厚、刚直、无私,还有永不屈服于命运桎梏的进取精神,还有热恋故土的炎黄子孙的浓浓情愫……当我结束与林华英女士的面谈,搭乘返家的“的士”,貌似浓重的夜幕笼罩了北京灿若星河的夜空,然而那不羁于抑制的流光异彩,正孕育着一个新的更加炯澈的黎明。

  1995.6.22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