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航海壮举垂青史

郑和船队七下西洋,称得上是15世纪欧洲地理大发现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探险活动,是世界航海史上极为辉煌的一页。郑和下西洋首航于1405年,比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新大陆早87年;比葡萄牙人达·伽马绕道好望角到达印度早92年;比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要早114年。郑和船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航船队,比1588年(万历十六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还要庞大。无论是从组织的健全还是装备的精良等方面来看,在当时均属无与伦比。对此,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就曾指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其他亚洲国家更为出色,甚至也比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都更为杰出,以至于所有的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的海军相匹敌。”

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旷古未有的伟业,可与张骞、班超之出使西域相辉映。在这二十多年间,郑和船队跨越了半个地球,使团的旗帜高高飘扬在整个东南亚和印度洋,显示了大明王朝的政治及军事优势,将明朝的声威最大限度地远播于殊方异域。特别是它完全打通了通往南洋各国的海上交通,在海外重新树立起中国的威望,客观上为此后华侨开发南洋创造了一些有利的条件。关于这一点,从15世纪至17世纪的两百年间移居南洋之华侨数量剧增的史实中,可以得到部分的证实。梁启超先生曾指出,在郑和下西洋后而移居南洋诸岛的中国移民,当不下五百四五十万人,如果再加上与土人杂婚者,可达七百万人。“西洋之迹,著自郑和”,这的确是毫不夸张的说法!纷至沓来的华侨,将中国本土高度发达的生产技术和物质产品,源源不断地向南洋各地输送。大批的华侨筚路蓝缕,辛勤劳作,对南洋社会的开发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这一切,与郑和下西洋显然是分不开的。

郑和七下西洋,在国际交通方面是打开了从中国到红海及东非洲一带的航道。记有郑和出洋事迹的行香碑他在第五次下西洋中,到了红海口的阿丹(今亚丁),东非洲的麻林、木骨都束、不喇哇、剌撒;在第六次下西洋中,又到了阿拉伯海的祖法儿;在第七次下“西洋”中,又派通事七人到了红海内的天方(麦加)。在郑和以前,中国的使者、商人和巡礼者可能也已经到过欧洲东部、阿拉伯半岛,或者非洲的埃及,但走的都是陆路而不是海道。率领中国的船队到红海和东非洲一带的,郑和是第一人。他的船队在航行过程中测绘了航海地图,总结了航海地理的科学知识,在国际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郑和不仅在中西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我国地理学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七次下西洋,庞大的船队航行在茫茫的大海,郑和及其从员通过多次实践,细心观察,终于熟练地掌握了潮汛、季风、洋流等自然规律。白天,他们用指南针导航,夜间则以“牵星术”定向测距,也就是巩珍在《西洋番国志》中所说的:“观日月升坠,以辨东西;浮针于水,指向行舟”。在航行中,凡是针路、开船时间、停泊处所、暗礁、浅滩、急流等等,他们莫不一丝不苟地加以标志、说明、绘图,终至完成了举世闻名的《航海图》和《针位图》(已佚),这是我国在15世纪初对世界海洋地理学的重大贡献。这一方面固然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地理学界关于南洋一带的地理知识,另一方面也大大地增加了中国地理学关于阿拉伯海、红海及东非洲一带的地理知识。

《航海图》共有二十图四十面。从第一图的南京下关到第二十图的忽鲁谟斯,大体上说来,其内容基本上是正确的。除郑和的《航海图》外,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巩珍的《西洋番国志》,也都对我国地理学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三部著作,详细描写了他们所历三十多国的山川地理、道路远近及风土人情。到15世纪初期止,中国地理学界,除了埃及(中国人把它叫做米昔儿)等局部地方以外,是不知道有非洲这个大陆存在的;对于阿拉伯半岛西岸红海一带及西南岸亚丁湾一带,也仅有一些模糊的观念。而郑和七下西洋,亲自到了非洲赤道以南东海岸一带;又派人乘古里国船,从亚丁湾进入红海到了天方。于是阿拉伯海、红海及东非洲一带的地理大明,从而大大地开阔了中国地理学界的眼界。

郑和宝船使用的铁锚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不仅表明我国航海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能够把地文航海、天文航海、罗盘指向、测量水深和底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深刻地反映出我国明代的造船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中国的造船业自唐朝以来,一直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宋、元时期已经能制造近四十丈长、十二帆的大型船舶了。明代对造船业更为重视。为了造船,在钟山设桐园、漆园、棕园,植树数千株。在南京西北龙江关(今下关)设造船场,调取浙江、江西、湖广、福建、江苏等地滨海居民四百多户熟练的造船工匠到南京造船。

明代的造船业发达,造船数量也十分惊人。据统计,仅永乐年间(1403-1424)就建造和改造海船近两千艘。郑和下西洋所使用的数量众多的大型宝船,就是明代造船业发达的标志。郑和下西洋所用的大型宝船长44丈,阔18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航海巨舶。若按洪武二十六年(1393)规定的斛斗称尺制度当时一尺相当于31厘米计算,郑和最大的宝船长宽分别是138米和56米(若按照浙江沿海造船工匠世代相传的鲁班尺,一尺合25.8厘米计算,郑和最大宝船的长宽分别是114.55米和46.44米)。宝船的载重量,据英国学者米尔斯推算,约为2500吨,排水量为3100吨。郑和船队通常拥有六十余艘宝船,连同中小船只在内,共计二百余艘。这样大型的船队,由宝船、马船、粮船、坐船和战船等多种不同用途的船只组成。船队的人员一般均在2.7万人左右,配备相当齐全。有专门负责接待外国使臣的舍人,掌管粮饷和对外贸易的户部郎中,负责医务的医官、医士,负责观察星象和掌握气象变化的阴阳官。各船还有旗军(掌军旗者)、火长(掌罗盘、航海图者)、番火长(外国领航员)、舵工、通事(翻译)、办事(商业人员)、书算手(财会)以及各类修理工和船工、民工等,大体可分为指挥、航海技术、军事和后勤四个系统,组织分工严密精细,井井有条。船上满载着航行途中的各类生活必需品、军火器械以及作为贸易品和馈赠品的丝绸布匹、陶瓷器皿、麝香、金银制品等。

稍后的欧洲船队远远不能与之相比。达·伽马前往印度时率领的葡萄牙船队,由160名船员组成,仅有四艘轻便快船,最大的也不过120吨,其次为100吨,最小的只有50吨。哥伦布航行美洲,所率水手仅88名,驾驶的船只仅三只帆船,最大的“圣玛丽亚”号是100吨,另两只分别只有60吨和50吨;南洋土著人向郑和贡献方物麦哲伦1519年环球航行时,率领265名船员,分乘五艘帆船出发,其中,130吨的两只,90吨的两只和60吨的一只。这样的规模,自然不可与郑和船队的庞大规模同日而语。

郑和七下西洋,始终以和平友好为宗旨,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各国的友谊。郑和船队对异国不怀有任何野心,它以建立和发展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为使命,从不以奴役他族为荣,绝不以强凌弱,以大欺小。所到之处,皆平等待人,秋毫无犯。即使是在贸易的过程中,船队成员也都能入乡随俗,买卖公平,从未倚仗武力强买强卖。由于郑和七下西洋出色地完成了和平友好的使命,使得中国在西洋诸国的声望大大提高,故而许多国家都纷纷遣使前来表示友好。以《名山藏·王享记》所列东南夷59国为例,永乐年间遣使往来的就有43国。勃泥国王不幸病逝北京,成祖为之辍朝三日,并葬其于德安门外,谥曰“恭顺”;苏禄国王在归途中病逝于德州,明朝政府亦葬之以礼。永乐十四年(1416),遣使至中国的有古里、爪哇、满剌加等18国。永乐二十一年(1423),西洋来贡者共16国,计一千二百多人。这些友好的交往,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航海家的海盗行径,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郑和出使西洋,扩大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贸易往来,对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明显的促进作用。郑和下西洋,以大量的中国丝织品和瓷器,换取海外各国的土特产品:珍珠、玛瑙、香料、药材,这都在客观上为扩大这些手工业品的生产开辟了道路。以瓷器制造业为例,当时景德镇是全国的瓷器制造业中心。洪武年间(1368-1398),景德镇有官窑二十座;到宣德年间(1426-1435),已增至五十八座,不仅官窑数量增加,所造瓷器的质量也大有提高。永乐时造的压手杯,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最受西洋各国喜欢,是明代瓷器的珍品,“为今古之冠”。有的瓷器以海外特产“苏尼勃青”和西洋红宝石为料,烧制出前所未有的瓷器佳品。可见,郑和下西洋所开拓的海外贸易,对中国瓷器制造业的发展贡献是很大的。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国外市场的扩大和国际贸易的繁荣,反过来又刺激了国内以交换为目的的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以出口最多的丝织品为例,就可见明代中叶以后,家庭手工业逐渐地向工场手工业转变,已经出现了封建末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当然,这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素的增长,还有其他中国社会内在的原因,不能完全用郑和下西洋来说明一切。但是郑和下西洋的结果,刺激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刺激了陶瓷业和丝织业的发展,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