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不一样的王朝:赵匡胤的温和变革

  公元960年,五代十国时期,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温暖的春光尚未普照大地,料峭的寒风还在吹拂,年仅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登上皇位还不到半年,在新年的宴席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整个朝廷里气氛祥和,喜气洋洋。

  突然,河北边境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辽国军队挥师南下,联合北汉大举入侵中原!一时间,群臣慌乱,朝廷紧张,周恭帝命令赵匡胤为大将,率军出征,抵御强敌。

  这位赵匡胤将军,是后周数一数二的人物,他追随先帝周世宗多年,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从低层军官逐步上升为军事统帅,担任归德军节度使,在先帝临终前,他又被提为殿前都点检,是皇帝直属的禁军统领,可见后周朝廷对赵匡胤的信任。赵匡胤本人也气度豁达,知人善用,在掌管军政的六年多时间里,为后周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早已成为了士兵们心中的精神支柱。

  带着朝臣们的重托,赵匡胤率大军出发了。可是几天后,当军队行进到开封以北的陈桥驿时,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由于昨夜的醉酒,赵匡胤一直在昏睡当中,到了日上三竿之时,众将领才敲门叫醒他,说了一番令人震惊的话语:“现在新皇帝年幼,我们将士在外拼杀也没有地方领功受赏,您是后周军队里最高的军事长官,我们愿意拥立您为皇帝!”

  什么意思?政变。

  刚睡醒的赵匡胤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被手下人披上准备好的黄袍,然后众人拜倒,高呼万岁。转眼间,这位后周最为倚重的军事将领,变成了政变者,当然——也是新王朝的建立者。

  这就是发生在中国十世纪的一场最简洁明快的军事政变,并将在此后的岁月里深刻影响中国历史。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根本没有什么强敌入侵,所谓“辽军大举南下”的消息是政变者早就预谋好的。

  掌握军权的赵匡胤轻而易举做成了天子。从史书记载中我们看到,政变者赵匡胤的形象是历史上最温和的:在一番推辞下,他“迫不得已”地被众人拥立为皇帝,无可奈何,长叹一口气说:“唉,先帝留下这么大的国家,如今只有年老的太后和年幼的皇帝,我本来应该不负重托辅佐幼帝以报国恩的;还有诸多公卿大臣,原本都与我是同僚;但既然你们已经拥立我为天子了,那么大军返回京城时千万不要惊扰了皇宫,更不能像前朝那些叛乱大将那样抢劫欺凌,不然我就要以严厉的军法处置。”在赵匡胤一番“无可奈何”而又“以百姓为重”的表白下,将领们更加崇敬这位领袖,遵照他的指示,不动干戈。紧接着,大军班师回开封,城内早已联络好的将领很快打开城门,军队兵不血刃地控制了京城。

  自唐王朝灭亡以来,十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处于五代十国混乱时期。群雄割据,自立为王,短短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这期间“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礼崩乐坏,世风日下”,每一次朝代更换,都是前朝的藩镇大将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

  相比于石敬瑭借契丹兵攻灭后唐、郭威发动政变灭亡后汉,赵匡胤的军事政变简直如同和煦春风一样:进城之后,军队秋毫无犯,百姓生活一切照旧,也没有伤害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对后周公卿也没有欺辱,大街上除了时不时的戒严,百姓们还是照常过日子——这简直不是政变,更像是一次普通的军队回城。后周的宰相范质、王溥等在认清形势后,也很识时务地拜称新帝,一切都轻而易举。之后就是在崇元殿举行“禅代”,后周皇帝宣读禅诏,退位,新的王朝“宋”就这样成立了。

  黄袍加身,陈桥兵变,它似乎没有任何先兆地发生了,而后又理所当然地被世人所接受。

  纵观五代十国以来,这种现象是有社会群体心理支撑的。中原诸国林立,一个政权取代另一个政权,多少帝王命丧臣子之手,江山易主的情形如走马灯似的上演。后梁取代唐,后唐又取代后梁,后唐又被后晋所灭,后晋被后汉取代,后汉又被后周所灭,官员百姓们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五十多年来,人们以一种很自然的心理接受现实,忘掉前一个王朝,又迎来新一个王朝。臣民们不反抗新的帝王,新帝王也不会过分追究旧臣,大家相安无事,照常下去,只要是生活稳定,谁来当皇帝,又有什么区别呢?

  南方诸国被宋军一一平定,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两百年混乱时期,在宋太祖赵匡胤这里终结。大宋王朝的欣欣向荣昭示着一个盛世的到来,人们再次看到了中华统一的希望。

  只是,作为“政变者”登上帝位的宋太祖赵匡胤对这个新兴国家并不放心,他深谙“五代为国,兴亡以兵”之道理,在他的内心深处,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忧患:他赵匡胤能夺权立国,难保自己手下的大将们不效仿此法。

  安史之乱以来中原一直处于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状态。武将专横跋扈,君权旁落,谁拥有了兵权,谁就能造反当皇帝。后晋节度使安重荣就常说:“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这普遍反应了当时武将们的心理;后汉大将史弘肇也说:“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焉足用哉!”君王对手下的骄兵悍将难以驾驭,安禄山、朱温、朱友硅、李嗣源、石敬瑭、郭威……一次次的武将造反、弑君篡位的大戏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江山轮流坐。

  怎么办?江山易主,武将夺权,这个问题像一个巨大的死结,摆在新朝皇帝的面前。

  历史证明,赵匡胤建立的宋王朝,将会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一样的时代。

  五代十国的混乱是宋朝的教训,为了维护王朝的稳定,必须将权力集中到皇帝本人手上,才最让人放心。于是,在宋太祖赵匡胤的大力改革下,走向了相反方向:不遗余力地削弱武将,分化权力。

  “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从宋朝建立的第二年起,在宰相赵普的建议下,宋太祖撤销了殿前都点检一职,然后把禁军拆分为三个部门,以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的低级将领掌管。三个部门的官职平级,相互制约,如果要发兵的话,又必须经过由文臣构成的枢密院的批准——通过这样相互间的牵制,基本上消除了武将政变的可能性。

  文臣赵普曾对宋太祖说:“天下初定,削弱各个将领的兵权非常重要,石守信等大将兵多权重,应该把他们调离中央,遣散到地方上去。”

  宋太祖开始还有些不太愿意:“其他将领或许会有私心,我加以防备,但石守信等人是和我一同打江山的,他们忠心可鉴,绝对不会造反。”

  赵普又说:“我知道他们对您非常忠心,但他们是否管得住自己手下士兵?当年您也不想做皇帝,不就是被手下人推上帝位的吗?”

  宋太祖恍然大悟:“亏得你提醒。”

  于是一天晚上,在皇宫后院,宋太祖赵匡胤邀请石守信等诸多心腹大将饮酒,觥筹交错,其乐融融,昔日的一班兄弟好不痛快。喝到畅快之时,宋太祖让左右仆从退下,语重心长地对这些兄弟们说:“当初要不是靠你们,我是坐不到这个皇帝位置的,你们功不可没。可是,当皇帝这么好,天下人谁不想当哪?我因此发愁,常常失眠。”

  石守信等人感觉宋太祖话里有话,不免惶恐,问:“陛下您何出此言?”

  宋太祖道:“这还用说吗?你们虽然没有反心,但是你们的部下难保不会有反心?一旦哪天也效仿陈桥驿的事情,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即使你们不想做皇帝,也由不得自己了。”

  皇帝一番将心比心的话,柔中带刚,软中带硬。将领们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今天的宴席是有目的的。他们此刻也知道,皇宫禁卫军的权力已经牢牢掌握在宋太祖自己手中,别无他法,将领们只有乞求道:“请陛下指明一条生路。”一切尽在掌握中,太祖赵匡胤随即发表了一番感慨:“人生如白驹过隙,所追求的不过是金钱财富,享福作乐罢了。你们不如解除兵权,多置良田豪宅,多买歌舞美女,以享天年。这样我们君臣间也没有猜疑了,岂不更好?”众将领恍然大悟,明白了皇帝的意图,第二天,便都纷纷称病辞职。

  “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赵匡胤举重若轻,大巧若拙,他虽是武将出身,却在政变、解除兵权等一系列的大事中以最温和的姿态出现。他是一个不同于其他帝王的人,他所开创的宋朝,也是一个不同于其他王朝的国家:温和,非暴力。

  自古以来,政变、夺权的皆是武将,文人永远不会造反。所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文人们单靠笔杆子,只能在纸上发表言论,发发牢骚,骨子里都孤傲清高,各自为政,“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他们不可能团结在一起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在削弱军队权力、地方势力的同时,宋朝开创了重用文臣的风气。赵匡胤任命心腹文臣赵普为枢密使,主掌全国军政,凌驾于武将之上,并独尊儒学,恢复“独尊儒术”的国教传统,甚至刻石立约,不杀文臣及言事官,世代奉行不渝。终宋一朝,文臣士大夫可以贬斥,可以流放,但基本上无杀身之祸,等于为文臣颁发了一道“人身保护状”。

  这个新兴王朝显得是如此与众不同:它崇尚文官,抑制武将。

  这种风气下,人们热衷于读书,考功名,对征战沙场的武人则嗤之以鼻,骨子里看不起。科举制在宋代发展至高峰。相比于唐代每次登科只有一百多人,宋初时即已达四五百人,皇帝亲自主持殿试,中举文人成了“天子门生”,这是寒门文士做梦都不敢想的荣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两宋时代发展到巅峰,这个时代陆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文人学者,影响后世达千年之久。

  然而同时,作为宋代的武将,无疑是不幸的,“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他们处处受压制,低文臣一等,任何军事行动都需得到由文人主体构成的枢密院批准,武将们常常遭受文臣鄙视、冷淡,结局都是凄凉悲惨。当生活优越的宋代词人在吟赏烟霞、西楼望月之时,宋代将士们的生活处境无疑反衬出时代与命运的不济。

  这其中,北宋名将狄青的遭遇最有代表性。

  狄青是宋朝历史上有名的武将,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从一名低级军官成长为朝廷大将,被授以枢密副使要职。狄青为人忠厚正直,秉公办事,曾一度被朝野众臣夸赞。仁宗年间,广西少数民族起兵造反,攻占南方,狄青自告奋勇上表出征,率领大军夜袭昆仑关,一举夺得有利地势,一战而胜,扬名天下。班师回朝后,狄青被任命为枢密使,为国家最高军事长官。

  也就在此时,狄青的厄运到来了。早在狄青任枢密副使时,御史中丞王举正就谴责狄青出身行伍,身份卑微,不可授予枢密使这样的高官,“本朝所无,恐四方轻朝廷”,紧接着,右司谏贾黯也上书弹劾,论奏狄青升官有四不可,御史韩贽等人也纷纷弹劾。

  随着狄青的升迁,文官们对狄青的排斥、疑虑更加白热化,有一次宋仁宗生病康复,制诰刘敞就上书影射狄青:“天下有大忧者,又有大可疑者,今上体平复,大优者去矣,而大疑者(狄青)尚存。”

  在宋之前,“出将入相”是一个国家完善的制度,文武并用,方可健全发展。到了宋朝,文人士大夫群体都异口同声地排斥武将,防备武将像防贼一样,五代十国的“武人造反”还萦绕在士大夫们脑海里,挥之不去。狄青其人忠于职守,正直无私,宋仁宗夸奖“狄青是忠臣”,文彦博立即反驳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作为一代文坛领袖,欧阳修也屡次上书要求罢黜狄青,他的理由是:“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是国家之利?欲乞罢青(狄青)枢务,任以一州,既以保全之,亦为国家消未萌之患。”

  如此之多的弹劾,都无法举出狄青有何错误,而是异口同声地以“怀疑”作为理由:狄青现在是忠臣,难保他一直都是忠臣吗?

  在这种无端猜测下,谣言纷起。有一次京师发大水,狄青举家搬迁到寺庙里,他穿了一件黄袄,立刻有人造谣说这是造反的迹象,紧接着,又有人谣传狄青家的狗头正长角,甚至狄青的住宅夜里也出现了鬼光。一时间,这位优秀将领陷入被所有人怀疑的境地。公元1056年,宋仁宗嘉祐元年,仅作了四年“国防部长”的狄青被罢官,出知地方官吏,离开了京师。

  狄青到地方上之后,朝廷仍不放心,频繁派遣特使监视,观察其举动。这时的他已被谣言中伤搞得惶惶不安,唯恐朝廷要将他除之而后快,每次使者到来他都要“惊疑终日”,加上有病在身,背部恶疮感染,不到半年,就郁郁而死。这位年仅49岁、为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一代名将,没有倒在敌人的兵刃飞矢之下,却在同僚的怀疑、打击中郁郁而亡,作为宋王朝少有的优秀将领,如此结局,可悲可叹!狄青死后,边境战事又起,北方西夏人屡屡挑衅,宋王朝疲于招架,到宋神宗时,朝廷苦于无良将戍守边关,无不怀念当年狄青将军的声威。

  面对外部异族力量的虎视眈眈,缺乏抵抗,优秀的将领遭到排斥,整个国家处在一种军事劣势的地位。宋王朝为了维护内部的稳定,不惜罢黜优秀将领,以国防虚弱为代价,这种做法可谓是矫枉过正。

  崇文轻武的思想弥漫了整个大宋,随之而来的,是国民心理的巨大变化。

  汉唐时代歌颂边疆战士、赞扬军功的激情诗歌消失了,曾经向往“沙场报国”、“投笔从戎”的豪迈文人们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温柔绵绵的宋词弹唱,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还有文人们激昂却又无济于事的“河山梦想”……

  游牧民族不再认为自己比汉人低等。东北的契丹人迅速强大,成为宋朝头号强敌,百年间频繁南侵,西北西夏也异军突起,紧接着,女真族崛起于白山黑水间,南下攻破北宋都城,占据中原,而后,蒙古人横扫欧亚大陆。中原人士在一次次惨败的经历中,不得不屈辱地承认这些周边的“蛮夷”与自己平起平坐,甚至称臣纳贡,这对中原民众的精神是一次巨大而漫长的打击。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