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一、猪龙:中华第一龙之谜

猪是中国文化中最普通的家畜,龙是这个文化中最神秘的圣物。如果说二者之间本来就有不解之缘的话,或许会让不少人感到诧异。然而,号称中华第一龙的考古新发现确实给龙的传人带来惊奇和诧异:在我国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的红山文化玉雕卷龙竟然呈现出猪首龙身的奇妙造形。这一玉龙的制作年代属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六千年了。那也正是我国先民进入原始农业社会后大力发展养猪业的时期,当时的陶器、工艺品和造型艺术中猪的母题屡见不鲜,这个新出土的猪龙合体形象却较为罕见。起初人们对其性质尚存疑惑,后经过分析和比较,多数学者确认为猪龙。理由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外观上看,玉龙头部造型最为细致,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且有并列鼻孔两个,与猪的特征最为相近。

第二,玉龙颈脊部刻画为高耸的长鬣。这也和古人对猪的特点之认识相符。《礼记?曲礼下》云:“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鬣。”孔疏:“豕肥则毛鬣刚大也。”甲骨文里的豕字也有突出表现的奋起之猪鬃。不过也有人认为玉龙之鬣甚长大,不像是猪鬃,应视为马鬃。据此,则玉龙又可解为马龙。

第三,猪龙形象虽不常见,但也不是仅此一例。同属于红山文化的辽宁建平出土的兽形玉器也是突出塑造头部,呈现为肥头大耳、吻部前突的猪形特点。内蒙古敖汉旗大洼公社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兽也具有非常近似的特征。可以认为这些猪首龙身的形象是同一种原始崇拜观念的体现。

第四,上古文献可为猪与龙的联系提供若干旁证。如《左传》等书中的“豢龙”一词的构成就很能说明问题。我们已知“豢”指以谷饲养,本专用于猪犬。龙既为升天入地的神物,岂会以五谷杂粮为食?豢龙之龙或许非猪龙莫属。

那么,猪和龙的形象为什么会组合为一体?若为原始宗教中的信仰对象,猪龙又是何种神灵呢?因年代遥远,书缺有间,我们难以对石器时代先民心目中的猪龙加以全面的描述和解说,但是这一原始崇拜所留下的深远反响还是可以查知的。在我国多民族的传说和民俗中,有不少与猪龙母题一脉相承。透过这类故事或可为认识猪龙的神性特点找到有益的线索。

著名类书《渊鉴类函》卷四七六中有“猪龙”一条,可见此一名目古已有之。该条目下引用宋代的《东坡志林》云:“眉州青神县道侧,有一小佛屋,俗谓之猪母佛。云:百年前有牝猪伏于此,化为泉,有二鲤鱼在泉中云,盖猪龙也。蜀人以牝猪为母,故以名之。泉在石上,深不及二尺,大旱不竭。而二鲤莫有见者。”这一故事把猪龙的联想建立在猪化为水神的情节上。现实中的猪乃是陆地动物,神话中的龙则有潜渊的本领,让猪变为水陆两栖的简便方式就是让它和龙相混同。龙在水中可以鱼的面目出现,正所谓鱼龙混杂。另一点值得注意是猪龙为牝猪所化,得名猪母佛。可知该神具有阴性、女性的特征。

汉族民间传说有《猪婆龙》一题,也是把猪、龙同女性神灵及水的母题联系起来的例子。据《陶都宜兴的传说》记述:古时天上银河有猪婆龙,总与玉帝作对。玉帝降旱灾惩罚下民,猪婆龙偷吸银河水喷洒人间,令禾苗不死。玉帝大怒,令天兵捉拿猪婆龙。猪婆龙逃到凡间,钻入海底,又从海底钻至山间,钻出地道无数,使山山俱有泉水,百姓饮水不愁。玉帝见百姓大旱不死,又令龙王降大雨,洪水为害,人畜死者无数。猪婆龙要救百姓,乃化为一少女,自名猪娘,来到难民之中。当时平原被淹没,人俱逃到山上以狩猎为生。有青年猎人名鲧者,与猪娘相爱,结为夫妻,生子曰大禹。后鲧因治水而死,猪娘悉心抚养大禹成人,常以其父惨痛经验诫之。大禹聪明,悉治水要诀,首须疏导。受众拥戴,推为酋长,帅众开河。猪婆龙于夜间化原形助人掘河,每掘必深且远。众人异之,相约夜半来看究竟,发现掘河者非人,原是一巨猪形神怪。猪娘被窥破底细后无颜见人,一头钻入地下,不知所之。今宜兴有龙池山,上有龙池庙,昔称大禹庙,或为纪念猪婆龙母子治水之功而建造。

这个有趣的传说把猪龙母题同汉族全民皆知的鲧禹治水神话巧妙结合起来,把猪龙婆塑造为从天界下凡拯救百姓的文化英雄,其与天帝作对而甘愿服务人间的品性可与希腊神话的盗火英雄普罗米修斯相提并论。这一女神形象既为远古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的神性血统作了寻根溯源,又呼应了民间信仰中猪与龙均同降雨、洪水相关的特殊联想,可以看做是史前猪龙崇拜之原型在后代民间文学中借助于“贵种流离谭”的模式而获得的置换表现。

原型理论家容格指出,远古宗教与神话中的原型深藏在民族集体无意识之中,总会以各种方式在梦境、幻觉、神话、故事中寻求表现。以母神形象出现的是人类的母亲原型。她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原型之一,通常会以正面和反面两种方式出现,善恶分明,高下互见。容格分别称之为“可爱的母亲”和“可怕的母亲”。如果说猪婆龙的故事表现的是母亲原型的和善可爱的一面,那么下面这个白族的母猪龙传说则清楚地体现了同一原型的另外一种邪恶可怖的面目。《雕龙记》故事,在洱海区域的白族民间普遍流传,大理、剑川、洱源等县都有记载。其故事大略是:昔时有一走夷方营生的木匠杨师傅,他木工手艺高妙,能雕龙画凤,栩栩如生。在清明节时他领儿子七斤回家扫墓,途经大理漏邑村龙潭时,歇脚稍息。先是此龙潭有母猪龙作怪,每过三年的六月二十四日必发洪水淹没田园,民多苦之。而且,母猪龙一见铜器、铁器,必会将持器者吞食,故少有人至潭边,因而附近林木遮天。七斤因渴而以铜器到潭边舀水喝,为母猪龙所吞食。杨师傅为子报仇而雕一木龙,于六月二十四日午间祷祝木龙,念以神咒与母猪龙相斗。木龙果与母猪龙搏斗,终因木龙神力不敌母猪龙,为母猪龙所战败。杨师傅并不甘心失败,要与母猪龙拼斗到底,就又雕一木龙,并请铁匠师傅相助,打制铁鳞甲、铁爪、铁牙,装置在木龙上。第二年六月二十四日,杨师傅亦如去年,对已装制好铁鳞甲、铁爪、铁牙的木龙祷祝、念咒,使之与母猪龙交战。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之后,木龙最后将母猪龙斗死在洱海底,让它永世不得翻身作祟了。

《雕龙记》中的这个母猪龙形象虽然也是大自然中水这一元素的人格化,但其超自然神力却用在作祟和与人为敌方面。它又发洪水又吞食生人,构成人间生活的威胁,它最终被人所战胜也是理所当然的。与《东坡志林》中的猪龙和汉族传说《猪婆龙》中的母猪龙相比,恰恰反映了水这种自然物对于人类生存的两重性:它既是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又可毁灭陆地上的生灵。在人的能力尚不足以控制这种变化无常的自然力时,神话想象便借助于民间信仰中与水相关的龙和猪,合成为这种神秘力量的直观表象,体现为善恶两面的母神。这样理解之后,红山文化史前宗教的猪龙造型为何同母神崇拜有着共生性关系,也就有了解说的线索。

下面一例可以说明猪龙这种罕见的神幻形象,在后世的民间心理中如何可以发挥类似于财神的作用。山东枣庄地区流传一则《猪龙桥》的故事,说清朝时山西的猪便宜,一山西人买了一大群猪,赶到山东卖,来到枣庄税郭镇,当时此地没人养猪,因此一下子就卖掉了。奇怪的是每天天一亮,山西人跟前又有一大群猪,卖了又有,如是者一连十天。这人发了财,认为是猪龙保佑,便在此地修了一座猪龙桥。在这里,猪龙作为水神的本来面貌已经隐而不彰,是对常人有神奇保佑作用的善神化身。这可以看做是可爱的母亲神在民俗文化中的又一次置换变形。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