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章 本传开宗[1]

  “西江月”(末上[2])堂上教成燕子[3],窗前学画蛾儿[4]。清歌妙舞驻游丝,一段烟花佐使[5]。点缀红泉旧本[6],标题玉茗新词[7]。人间何处说相思?我辈钟情似此。

  “沁园春”李子君虞,霍家小玉[8],才貌双奇。凑元夕相逢,堕钗留意。鲍娘媒妁[9],盟誓结佳期。为登科抗壮[10],参军远去,三载幽闺怨别离。卢太尉、设谋招赘,移镇孟门西[11]。还朝别馆禁持[12],苦书信、因循未得归[13]。致玉人猜虑,访寻赀费[14]。卖钗卢府,消息李郎疑。故友崔韦[15],赏花讥讽,才觉风闻事两非。黄衣客、回生起死[16],钗玉永重晖。

  黄衣客强合鞋儿梦,霍玉姐穷卖燕花钗。

  卢太尉枉筑招贤馆[17],李参军重会望夫台[18]。

  注释:

  [1]本传开宗:即本戏开场说明。本传,即本戏。开宗,相当于“开场家门”,通常也叫副末开场,是传奇第一出的演出形式,大抵以副末角色先上场,用一两支曲子介绍全剧梗概、此剧宗旨,有时向后台询问今日演何戏,得到回答后,以诗词作结。这是一种相对固定的演出形式,对此,有些传奇剧本也称作“先声”、“标目”、“述概”等,相当于今天戏剧表演的“报幕”。

  [2]末:角色名,昆剧中扮演次要男角色,这里是以末代替副末。副末多为剧中配角,一般扮演身份地位较低的中年男子。此外,副末还承担报台的任务—在开场介绍全剧梗概和宗旨。

  [3]堂上教成燕子:莺善歌,燕善舞,因以“莺燕”喻歌姬、舞女。宋李莱老词[浪淘沙](宝押绣帘):“宝押绣帘斜,莺燕谁家,银筝初试合琵琶。”此处单揭“燕子”,亦指歌儿舞女,与下“清歌妙舞”呼应。

  [4]蛾儿:即蛾眉,古代用以形容女子眉毛细长而弯曲。

  [5]一段烟花佐使:意思是演一段烟花之事。烟花,在古代戏曲小说中通常指男女情事。佐使,一说是使令的意思;一说是辅佐之意。

  [6]点缀红泉旧本:意为点缀旧作。红泉,汤显祖的馆名。旧本,指《紫箫记》。汤显祖此前创作有《紫箫记》一剧,未完,《紫钗记》是在《紫箫记》基础上改写的。

  [7]标题玉茗新词:意为写一本新戏。汤显祖有堂名“玉茗”。玉茗,即白山茶。古人常用来比喻士大夫的操守。新词,指本剧。

  [8]李子君虞,霍家小玉:分别指剧中的男女主人公李益(字君虞)和霍小玉。

  [9]鲍娘媒妁(shu颍好饺吮哪铩?

  [10]抗壮:即骯髒(kngzng),刚直的样子。

  [11]移镇孟门西:转到孟门以西任职。孟门,在今山西省柳林县西北,位于黄河下游壶口瀑布附近,是大禹治水第一门,唐代曾在这里设县、镇。

  [12]还朝别馆禁持:意思是李益还朝后,卢太尉将他软禁在别馆。别馆,相当于别墅,正常的居所之外另筑的馆舍,亦称“别业”,一般用于度假休养或作为临时居所。《晋书·隐逸传·戴逵》:“吴国内史王珣有别馆在武丘山,逵潜诣之。”唐白行简《李娃传》:“翌日,命驾与生先之成都,留娃于剑门,筑别馆以处之。”禁持,摆布。宋辛弃疾词[鹧鸪天](一夜清霜):“一夜清霜变鬓丝,怕愁刚把酒禁持。”宋石孝友词[西江月](拽尽风流):“惜你十分(ru醤)就,把人一味禁持。”

  [13]苦书信、因循未得归:苦于迟迟未收到书信。因循,迁延。

  [14]赀费:即资费。赀,通“资”。

  [15]崔韦:指剧中的崔允明和韦夏卿。崔允明的字、里未详,李益的中表兄弟;韦夏卿字云容,唐万年人,李益的朋友。

  [16]黄衣客、回生起死:指黄衣客帮助李益和霍小玉重圆。黄衣客,无姓名。黄衣,是唐时少年华贵的服装。

  [17]招贤馆:原指招纳贤才的馆阁,这里代指招赘。

  [18]李参军重会望夫台:意思是李益与小玉重圆。李益曾作参军。望夫台,丈夫外出不归,筑台望夫,此台名望夫台。民间传说还有望夫石、望夫山等,所在多有。详后文注。这里指霍小玉。以上四句是下场诗,总括全剧大意,也由末来念。

  评析:

  此出是开场戏。明清传奇一般在第一出由副末上场,介绍剧情、剧中主要人物和全剧宗旨。其程式是上场后用一两支曲子(有时是词)介绍剧情、剧中主要人物和事件,接着是向后台询问今天演何戏,得到回答后,以诗词作结。作结的诗词也叫下场诗,有的是作者自创;有的是从唐代不同诗歌中凑集起来的,这种情况叫做“集唐”。传奇的第一出有的作品叫做“标目”,有的叫做“家门”、“家门始终”或“敷演家门”,有的作品则不标题目。本剧这一任务由末承担。先以词[西江月]概括剧情,然后以[沁园春]介绍剧中主要人物和事件,中间省略了与后台的问答,直接接下场诗。本出的下场诗是汤显祖的创作,完全是本剧的人名与事件。本剧其他各出下场诗基本上也是作者的创作,只有少数诗句是引用或化用前代诗词。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