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二回 催税钱铁面不徇私 听童谣大夫生忧心

  一乘轩车在青石铺就的道路上行进。道路两旁,卖玉石珠宝、纱罗绢纨、生漆朱砂的各种铺坊鳞次栉比,但都冷落萧条,罕见有人进出。

  街巷拐角处,三五垂髫小儿蹦蹦跳跳玩耍,好不欢愉,还咿咿呀呀地唱着什么歌儿。轩车上的官员察觉其歌有异,遂叫乘驭停车,从上面下来,走向小儿。到了他们跟前,他笑眯眯地说道:“哦嗬,你们刚才唱得挺好听的,是什么呀?”

  小儿见这人和蔼可亲,都不害怕。一个年纪稍大的童儿道:“我们唱的是刚学会的歌儿。”

  “什么歌儿,能不能告诉我呀?”

  那童儿说道:“挺拗口的,也不晓得是什么意思。”接着就将歌词说了出来:“大王不听良臣谏兮,败绩郑国有何颜?昭穆祖庙蒙羞兮,不肖子孙何可眄?”

  “就这四句?”

  “嗯。”

  “是别人教的,还是你们自己编的呢?”

  “是别人教的。”

  “你们既然觉得拗口,为什么还要唱它?”

  “那人给了钱呀,要我们按他教的唱。呶。”童儿指指前面树底下的一个人影儿。

  他顺着儿童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一个人影儿正向这边探头探脑。他转身几步跳上轩车,对乘驭说道:“快!追上那人!”乘驭扬鞭一个脆响,轩车向前冲去。

  那人影儿见势不妙,撒腿就跑,还专往不好行车的地方去。乘驭说道:“老爷,看小人的!”说罢纵身下车,飞一样追了上去,很快就与那神秘的人影一起消失了。

  片刻,乘驭回来,官员急忙问道:“叫他跑掉了?”

  “不过小人知道他跑到何处去了。”

  “何处?”

  “小人不敢说,还是老爷亲自去看看吧。”

  轩车转过几个街口,就到了贵人府街。路过一处照壁蟠龙飞凤、气势巍峨的府邸时,乘驭轻声说道:“老爷,那人跑到这里头了。小人不敢闯进去。”官员不禁呆住了,半晌说道:“回到原来的路上去吧。”

  轩车来到一处虽不显赫却也门禁森严的衙署门前,官员对门阍说道:“请通报,卑职伍举求见令尹大人。”

  此时孙叔敖刚刚回到官廨,还在为朝廷税收一事烦心。厉行《仆区法》以来,孙叔敖知道他已成为一些勋贵们的眼中钉,但这是还田于民、还利于国的大事,不得不继续推行下去。据全国各县呈报的情况,仅缴纳于高府的夏粮就有三千多万斛,比以前多出二千多万斛。遇到战事、灾荒,朝廷便可应付一时。但即便如此,也只合三年之蓄,孙叔敖的眉头仍难舒展。

  他察访三金之府——太府,发现那里也是“空乏其身”,只有金一百万镒,银七十五万镒。孙叔敖明白,太府空乏,皆因税钱流失太重。他曾访察郢都的蒲胥之市与众多榷场、税关,也曾多次与市令交谈,知道巨商大贾无不结三亲、交六故,攀扯朝廷高官,哪能轻易如数交纳?孙叔敖身为令尹,执掌社稷苍生之大计,真个是食不甘味、寝难安席。

  此日一早,他暗访郢都市贸之地,走到一处漆行,恰逢一名税吏催交该行拖欠的税款共计三两金又十一朋一贝钱。漆行掌柜走上前来傲然说道:“你也不睁大眼睛看看这漆行是谁家开的!”

  税吏不客气说道:“我不管你是谁家开的,欠朝廷的税款就得缴纳。我前后来了五六趟,你总是今日推明日明日推后日,不怕朝廷治你?”

  掌柜怪笑一声道:“你别拿这个吓唬我。你怕是不知道我家老爷吧?”

  “我管你哪个不哪个,这次不缴纳清楚,我就要叫能管住你的人,将你锁拿治罪。”

  掌柜一拍柜台,怒喝一声:“大胆!你别看我家老爷官职卑微,把靠山说出来,只怕吓死你!”

  税吏不觉语气软下几分,道:“难道是座无人敢爬的万仞高山么?”

  “你小子听好了,当朝令尹是他的世交!”

  税吏顿时矮小了几分,半信半疑地说道:“按朝廷的《循吏法》,冒充朝廷大员官亲是要杀头的,懂吗?”

  掌柜的腰板顿时挺得笔直,哂笑一声说:“你恐怕是叫猪毛塞了耳朵,朝廷里哪个不知,谁人不晓?”

  税吏正不知如何是好,孙叔敖走了过来,对掌柜说:“快叫你家老爷出来,我有话要跟他说。”

  掌柜乜斜着眼睛道:“我家老爷是随便什么人想见就能见的吗?”

  孙叔敖耐着性子说道:“你只需告诉我你家老爷现在何处,我去找他便是。”

  掌柜瞪了他一眼道:“倒巧了,我家老爷此时就在楼上歇息,你有那么大的狗胆闯进去打搅他的美梦吗?”

  孙叔敖发怒了,说:“快叫他下来见我!”说着就要往里闯。

  掌柜赶紧喝喊众伙计们道:“还不快将这个叫花子一般的家伙乱棍打出去!冒认官亲,该当何罪?”

  众伙计操起家伙就要扑上来,不防楼梯口传来一声大喊:“住手!休得放肆!”

  来人正是郊尹潘鬻。他趋步来到孙叔敖面前,欲跪下行礼,被孙叔敖一把扯住了。掌柜与众伙计都吓得面如死灰,木雕泥塑一般愣着,不知如何是好。

  “大人,伙计们冒犯大人,罪该万死。”潘鬻一揖到地。

  “世兄不必多礼!”孙叔敖将潘鬻拉住道,“借一步说话。”他又回头喊住税吏道:“你且在此稍候。”

  潘鬻领着孙叔敖来到后院,正待推开一间庑房,孙叔敖说道:“几句话就在这儿站着说吧。”

  潘鬻始终躬身立着,孙叔敖拦阻道:“你我不是外人,这儿又不是官廨,兄弟之间这么正式干什么?”接着他脸色一沉说道:“既然是兄弟之间,我也就不客气了。你既身为郊尹,怎么可以分心来做买卖呢?朝廷难道没有给你俸禄?你说你还有多少心思用在公事上?难怪《仆区法》在王城脚下施行不力!”

  一席话说得潘鬻两颊绯红,欲待辩驳,却又说不出口。孙叔敖接着说道:“你怎么可以打着我的旗号行事呢?”

  潘鬻急忙道:“这都是底下人所为,自然也是卑职教管不严所致!”

  “这个你就不用分辩了。你不向他们透露你我之间这层关系,他们会招摇撞骗吗?”

  潘鬻欲再加解释,孙叔敖正色说道:“快将所欠朝廷税金缴纳了,不得有误!”

  潘鬻面有难色:“大人也看到了,如今朝廷将小钱换大钱,生意不景气,要我缴纳那么多税金,确实有困难。”

  “你不要跟我喊苦叫难了,市面不景气,那是老百姓做小生意的情形。从你铺坊的规模来看,你做的恐怕是与外地通商的大生意。取九牛一毛,能妨碍你什么?”

  潘鬻仗着与孙叔敖的特殊关系,死咬着自己的生意萧条,一口气拿那么多钱的确有困难。他还攀扯出另一个由头作为挡箭牌:“大人也只合拿我这末等人开刀,对别的王亲国戚恐怕连根寒毛都不敢碰。”

  孙叔敖厉声逼问道:“你说的是谁?不管是他是什么样的勋戚显贵,背后有何等通天背景,也得按朝廷大法办!”

  潘鬻嗫嚅着说道:“国舅爷,恐怕大人不敢动他一根毫毛吧?”

  “你先不要攀扯上他,把你的事情办了再说。”

  “容我缓几日如何?我总得筹措呀。”

  孙叔敖气得脸上黑煞煞的:“你叫伙计到我府上取钱,替你交了好了。就说是我让拿的,你派个信得过的伙计,快去吧!”

  潘鬻没想到孙叔敖会这样处置,非常不好意思,遂道:“卑职哪好叫大人代我交税。我叫掌柜再想想法子,看能不能凑齐。”

  到最后,守在漆行的税吏把税钱如数收走了。

  税吏走后不久,孙叔敖也离开漆行,返回官廨。突然,他看到绸缎柜坊里冲出一帮伙计,揪住路过的税吏就是两耳光,骂道:“往里头乱瞅什么?还想太岁头上动土?”那税吏分辩道:“小人并没想进去催国舅爷缴纳税钱呀!”

  “你就想敲骨吸髓!反了你小子的,一个小小的税耗子,也想跑进去舔点油星子?”

  无论税吏怎么哀告,都无法脱身。正挣扎着,他看到了走过来的孙叔敖,像看到救星一般喊叫道:“大人救我!”

  孙叔敖铁青着脸呵斥道:“青天白日的,怎么无视王法,随便打人?”

  那伙人哪认得当朝令尹,一个瓦刀脸瞪着眼道:“你别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惹恼了爷们,连你的皮也给松松!”

  孙叔敖冷笑一声道:“王城脚下居然还有这么一帮泼皮无赖横行霸道!”

  那伙人正待用拳头说话,税吏急忙高叫道:“你们吃了豹子胆,敢对令尹动粗,也不怕吃饭的家伙掉了?”

  那伙人面面相觑。他们倒是听说当朝令尹常常一副庶民打扮访察民间疾苦,莫非此人就是那个乡巴佬?那口气,那派头,倒不像蒙人的。

  孙叔敖哪容这伙人多想,厉声喝道:“叫国舅出来,就说我孙叔敖要与他说话!养这些如狼似虎的恶奴,真是辱没了国舅的名声!”

  伙计们个个像斗败的公鸡,大气都不敢出,互相暗递眼色。那个瓦刀脸回答道:“国舅爷到萧国去了。”

  “跑生意去了?陆路还是水路?”

  “水路,从长江入淮河,走了好几天了。”

  孙叔敖踱着步子说道:“是不是因为国舅不在家,你们这伙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就无法无天了?不管国舅是在郢都,还是真的到他国做生意去了,你们必须向他禀报,该缴纳的税钱一分一厘都不能少。就说是我孙叔敖说的!”

  在往回走时,那个税吏苦着脸说:“回禀大人,小人实实不愿干这个差事了,只能收收穷家小户的,那些巨商富贾都动不得。就说国舅吧,小人去过一次,差点叫他手下的伙计打断了腿。大人刚才也看到了,我不经意瞟了一眼,就招来了一场横祸。要不是大人您及时出现,小人还能有个囫囵身子么?”

  回到衙署,孙叔敖越想越气,连饭菜都没心思吃了。“老爷,夫人做了你喜欢吃的粟米豆粥,还有野芹菜苦羹哩!”孙归生说道。孙叔敖皱着眉头说:“放那儿吧,我还不饿。你快回去帮夫人忙活去。东门柳老了,别叫他干重活了。”

  孙归生刚离去,就有人通报:“伍大人求见!”孙叔敖说:“快请他进来!”一边说,一边迎了出去。

  二人来到值房坐下,伍举将各地施行《仆区法》的情况禀报了一番,然后道:“各县倒不敢马虎,施行得还算得力,恕我直言,都比郢都要好。郢都是王城脚下,往往牵扯到王公贵戚,没人把《仆区法》当回事儿。官面场合喊得倒是十分卖力,真正施行起来就虚晃一枪了事。”

  孙叔敖还没消气,说:“真是岂有此理!”

  “大人,何事把你气成这样?”

  孙叔敖把在樊羽铺坊处所遇细说了一遍,道:“伍大人,你说这些人是不是国家的蠹虫?君子为国,正其纲纪,治其法度。这些乱纲纪、坏法度者,我们若坐视不管,国何以定,民何以安?”

  伍举慢慢端起一樽清水,沉思有顷,道:“按理是这样,可是樊羽是谁?他是正宫樊娘娘的亲弟弟。你能奈何得了他?”

  “那就这样算了不成?”

  “那倒不是。对付这些人得审时度势,总有机会惩治他的。如若操之过急,可能打蛇不成反被蛇咬!”

  良久,孙叔敖说道:“大人言之有理,我会见机行事。大人奔波了几日,快回府歇息去吧。”

  “我哪有心思歇息啊。”伍举抿了一口清水,将樽放到几案上,面有忧色地道,“大人可能早就知道了,大王亲率大军征伐郑国,三月不下。虽然没有损兵折将,可也没有尺寸之功,大人要有避祸趋吉的准备呀!”

  孙叔敖自入朝以来,一直视伍举为金兰之友,听了他的话,心里很感动,却也不无疑惑,遂道:“大人此话怎讲?”

  “当初大王执意征讨郑国,大人泣血奏阻。如今不幸被大人言中,大王兵败而归。大王定会羞于大人,那么大人岂不是要祸事临头了?”

  孙叔敖轻轻摇摇头道:“大王乃旷古贤君,我又何惧哉!”

  “话虽这么说,就怕肖小之人居心叵测,扇阴风以蔽圣目。”伍举将路上听到到“童谣”之事讲述了一番,又道:“这不是羞辱大王是什么?他们明摆着要激怒大王。”

  “伍大人,那传播童谣的人果真逃到虞太傅府里去了吗?”

  “千真万确!”

  “会不会是那人见你的乘驭追得紧,就慌不择路逃进去了呢?”

  “这个就不好妄测了。不过据乘驭所说,那人似乎相当熟悉门径。总之大人提防就是了。”

  “谢谢伍大人的提醒,我心里有数。”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