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南征途中不老的“八仙”

  队伍迎着太阳,迎着月亮,艰难地向南跋涉。

  南昌起义新生的革命委员浩浩荡荡地往广东大迁移。一切都在流动之中形成和完成:征发钱粮,任免县长,宣传发动……

  在这支前看不到头、后望不到尾的南征长龙里,财政委员会、宣传委员会、农工委员会、政治保卫处……每个机关都各自举着长达两丈宽约两尺,用白布黑字书写着本单位名称的条幅为前导。所有的机关工作人员,男的左臂套着个红袖章,女的左胸前别着一块写着工作单位和本人姓名的红布条。

  前有叶挺第十一军,后有贺龙第二十军。夹在中间的革命委员会机关人员,形形色色:有穿军装挎驳壳枪的军官和扛长枪的士兵,有年老和年轻的妇女,还有雪白头发、拄着拐杖的老头和戴眼镜、文质彬彬的斯文人。他们自由得很,想休息就三三两两休息,要赶路就三五成群地走。特别多的是数不尽的驮担、挑子,更是这支特殊队伍中的一大壮观。

  “噢!同志,精神振作起来,前进!”

  喊话的是50岁的徐特立。他面孔清瘦,颧骨微高,但步履却很稳健,精神也特别好。行起军来,他拄着拐杖,头一点一点地走着,看见年轻的同伴在路上歇息,他总是微笑地打着招呼,好像他不会疲劳似的。一望可知,这是个性情刚强的老人。

  革命委员会有号称为“八仙”的八位50岁上下的老人。除了徐特立之外,还有满头白发的财政委员会主席林伯渠、秘书长吴玉章、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谭平山、革委会委员彭泽民、财政委员会委员姜济寰、第二十军第一师党代表方维夏、秘书厅秘书高语罕。

  徐特立按年龄、资历,革命委员会给他配了轿子,当轿夫抬来轿子请他上轿时,徐特立却连连摆手:“不要,不要,我愿意走路,我愿意走路!”

  轿夫只好抬着一轿子军需物品,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后面。

  徐特立是在共产党遭难的时候加入共产党的,他那时还在长沙。5月21日夜,军阀何键紧步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后尘,在湖南策动了“马日事变”,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徐特立是著名的教育家,同样也上了何键的死亡黑名单。他连夜跑到了郊外,躲在自己的学生、共产党员黎尚瑾家里。在黎家,徐特立无意遇上了隐瞒了政治身份来此避难的李维汉。李维汉是中共湖南省委的领导人,也是徐特立的学生,黎家是一个地主家庭,来往人员复杂,隔壁房间里就有人在那里一边打牌,一边痛骂共产党,叫喊着要杀共产党的头。徐特立和李维汉都听得清清楚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李维汉问徐特立是否愿意加入共产党。徐特立毫不迟疑地表示:“我已经50岁了,只要共产党这样一个先进的党,能允许我这老朽的人加入组织,那我就真获得了新生,还不愿意吗?”于是,经李维汉介绍,中共湖南省委领导人农民部部长彭公达批准,徐特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大江东去浪淘沙。革命的洪流和反革命的逆流,都在淘汰着那些革命队伍中随波逐流的沙粒。然而,去掉沙粒之后,纯真的金子也就出来了。

  徐特立入党后,信仰十分坚定。一天,他在汉口碰到了一位教育界的朋友,那个人对他说:“现在革命失败了,你还来干什么?赶快离开,另谋出路吧!”

  随即那人拿出一迭钞票送给徐特立做旅费。徐特立十分生气,严肃地说:“革命成功的时候,多一人少一人无所谓,正因为革命失败了,我们才更应该干,逃跑算什么?!”

  说完,徐特立猛地把手一甩,将钞票扔了个满地。随后,他便同方维夏一起,化装成商人,乘小火轮到九江,后乘火车赴南昌,风尘仆仆地参加了起义。

  南下途中,他不仅不要照顾,而且以忘我的精神,影响和教育年轻的同志。会昌大战中,他毅然赶赴最前线,要与自己的同志一起战斗。有个连的炊事员为顾自己逃命,把伙食挑子都扔了。徐特立便亲自挑起这副担子,边走边说:“连伙食挑子都扔了,怎么吃饭呀!”10年后,当徐特立60岁生日时,毛泽东曾写信给这位革命老人表示祝贺。信中写道:

  当革命失败的时候,许多共产党员离开了共产党,有些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你却在1927年秋天加入共产党,而且取的态度是十分积极的。

  所有这些方面我都是佩服你的,愿意继续学习你的,也愿意全党同志学习你。

  ……

  路上,总爱和徐特立在一起走的是南昌起义后革委会任命的江西省政府代理主席姜济寰,他是徐特立的同乡,也是老友。不过徐特立是共产党员,他是国民党员。姜济寰是在徐特立、林伯渠的动员说服下,离开国民党队伍,参加南昌起义并随大军一起南下广东的。

  姜济寰是个大胖子,也是个很乐观的人物,不管什么时候,总是笑眯眯的。胖子本来就特别怕热,但他抗着酷暑,拄着一根自制的拐杖,挺胸凸肚,慢慢地有节奏地迈动步子,同大家一起在烈日下,翻山越岭。他一路不停地用手巾擦着汗,可总是擦不干,脖子上的汗水似泉水般老冒个不停,胸膛和后脊梁冒得更汪,布褂穿上就没干过,急着赶路没法洗,气味连自己闻着也难受。

  年轻人劝他:“胖主席,还是上轿吧!”姜济寰微微一笑,而且将头仰起,顽强而固执地边走边说:“我能走,后生仔,你们可不要落在我们老头子的后面啰。”

  “哎呀,胖主席还将我们的军呢。走,超过他!”

  年轻人和“八仙”一阵哄笑。

  “八仙”里的彭泽民,年近60,同林伯渠一样是“白发仙人”,他还带了一位与他年纪相仿的夫人。夫妻俩生在海外,有生以来尚未受过如此行军的艰辛,更不用说忍饥挨饿了。可是,夫妻俩总是精神愉快地跟着队伍一道前进。本来两人各配有一顶轿子,因轿夫太少,彭泽民只要了一顶,照顾体弱的老妻。自己迈开两条腿和小伙子一样,一脚一脚地向前量着步子。路上,还施己特长,经常为伤病员采药看病……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