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古代建筑之所以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与其群体建筑的艺术化是分不开的。在商周以前的古代建筑都是以“间”为单位的单座房子,到商代才开始出现由数间房子组合的殿堂,或厢房,但仍以单座建筑为主导,这种单纯的建筑模式到了周代又前进了一步,西周人吸取了殷商建筑师的优点,加以发展和扩大,新创了“四合院”式的群体建筑,岐山风雏和扶风召陈的西周建筑基址正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岐山风雏村甲组宗庙建筑基址从广场起,经大门、中院、过廊到后室,可说是三进院落的“四合院”,与现在北京的四合院大体一致。这种以中轴线为准,左右对称均衡布房的院落式的群体建筑有许多优点,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人们不同用途的需要,如男女分处,老少有别等等,另外给主人提供了防风、防潮、防沙、安全宁静的环境,不仅如此,这种建筑群体布局,随着经济技术的提高,可以向纵深扩展,以满足人们生活中不断增长的需要,假若通过单体建筑增加层高和扩大面积仍然解决不了这种需要时,可以通过纵向、横向扩展,布置若干新的院落,且所组成层次、深度,都井然有序,简洁明快,这一艺术组合形式之成就周人已给我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