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七章 关中佚志辑注云阳宫记

  陈晓捷辑注

  云阳宫记

  又名云阳记。汉王褒撰。

  王褒,汉书本传:“王褒字子渊,蜀人也。宣帝时修武帝故事,讲论六艺书,博尽奇之好,徵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益召高材刘向、张子侨、华龙、柳褒等待诏金马门。神爵、五凤之间,天下殷富,数有嘉应。上颇作歌诗,欲兴协律之事,丞相魏相奏言知音善鼓雅琴者渤海赵定、梁国龚德,皆召见待诏。於是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於众庶,闻王褒有俊材,请与相见,使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选好事者令依鹿鸣之声习而歌之。”“褒既为刺史作颂,又作其,益州刺史因奏褒有轶材。上乃徵褒。既至,诏褒为圣主得贤臣颂其意。”“是时,上颇好神,故褒对及之。上令褒与张子侨等待诏,数从褒等放猎,所幸宫馆,辄为歌颂,第其高下,以差赐帛。”“顷之,褒为谏大夫。其後太子体不安,苦忽忽善忘,不乐。诏使褒等皆之太子宫虞侍太子,朝夕诵读奇文及所自造作。疾平,乃归。太子喜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令後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後方士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宝,可祭祀致也,宣帝使褒往祀焉。褒於道病死,上闵惜之。”

  云阳宫,秦置。长安志卷二十云阳县:“古有云阳宫,因以为名。”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因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汉书地理志左冯翊有云阳县。云阳宫遗址在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北。

  甘泉宫北有槐树,今谓玉树。根盘峙,二三百年木也。耆老相传,咸以此树即扬雄甘泉赋所谓玉树青葱者也。(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一云阳县引)

  甘泉宫,秦置。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七年,“作甘泉前殿。”李斯列传:“是时二世在甘泉,方作抵优俳之观。”武帝时,又将之进行扩建。汉书江充传:“後上幸甘泉,疾病,充见上年老,恐晏驾後为太子所诛,因是为,奏言上疾祟在巫蛊。”义纵传:“上幸鼎湖,病久,已而起幸甘泉,道不治。”吾丘寿王传:“及汾阴得宝鼎,武帝嘉之,荐见宗庙,臧於甘泉宫。”金日传:“日母教诲两子,甚有法度,上闻而嘉之。病死,诏图画於甘泉宫,署曰‘休屠王阏氏’。”孝武李夫人传:“李夫人少而早卒,上怜闵焉,图画其形於甘泉宫。”幽明录(太平御览卷八八引):“汉武帝在甘泉,有玉女降,常与帝围棋相娱。女风姿端正,帝密悦,乃逼之。玉女因唾帝面而去,遂病疮经年。故汉书云避暑甘泉宫,此其时也。”“宣帝亲祠甘泉,有顷,紫黄气从西北来,散於殿前,肃然有风,空中有妓乐声,鸟翔舞蔽天。宣帝既亲睹光怪,乃疑先帝有神,复招诸方士,冀得仙焉。”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一云阳县:“云阳宫,史记:秦始皇二十七年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关中记:林光宫一曰甘泉宫,秦所造,在今池阳县西北故甘泉山上,周十馀里。三辅黄图云:甘泉宫,汉武帝建元中增广之,周十九里。汉旧仪注曰:甘泉宫去长安三百里,望见长安城,黄帝已来圆邱祭天处。开山图曰,云阳先生之墟也,中有神书铁券玉石之记。又曰:武帝于甘泉宫更置前殿,始广诸宫室,有芝生甘泉殿边房中。汉旧仪又云:芝有九茎,金色绿叶朱实,夜有光,乃作芝房之歌。三辅黄图曰:汉武帝起紫殿,文刻镂,以玉饰之。成帝永始四年行幸甘泉,郊泰,神光降于紫殿。”

  按:甘泉宫遗址位於淳化县铁王乡凉武帝村周围。面积约一四八点六万平方米。宫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地面以上城墙高一至五米。南城总长一九四八米,现存长八一六米,残高二点五米,基宽约八米,夯厚四至十米;西墙总长八九米,现存长六一米,残高一至四点五米,基宽七米;北墙总长一九五米,现存长约六米,残高二至五米;东墙总长八八米,现存长约一二米,残高约一米。西、南、北三面墙中部各辟一门。城内东北部有圆形夯土台基两处,还发现墙基、柱洞、陶水管道和陶窑等遗迹。宫址内遗有石熊、石鼓、铺地砖、瓦当以及大量砖、瓦、陶器残片、出土有各类铜器如灯、带钩、弩机、镞、印章,还发现有封泥残片。(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四二三页)

  甘泉宫是汉代最重要的离宫,其内宫观众多,有长定宫、寿宫、望仙宫、明光宫、增城宫、竹宫、高光宫、棠梨宫、洪崖宫、弩陆宫、封峦观、石门观、鹊观、露寒观、益延寿观、储胥馆、迎风馆、走狗观、天梯观、瑶台观、高华观、白虎观、温德观、相思观、彷徨观、泰、紫坛、五帝坛、神坛、昆明池、灵波殿、前殿、紫殿、休屠金人及径路神祠、招仙阁、招仙台、九天庙、越巫祠、汉武帝庙、通灵台、腾光台、通天台、望风台、阙、应门、甘泉仓、宦者署、掖庭、卫尉署、婴桃转舍、甘泉居室、诸侯邸、甘泉上林苑、昭祥苑等等。(姚生民甘泉宫志)

  玉树,隋唐嘉话卷下:“云阳县界多汉离宫故地,有树似槐而叶细,土人谓之玉树。杨子云甘泉赋云‘玉树青葱’,後左思以雄为假称珍怪,盖不详也。”太平御览卷三二引唐杨盈川盂兰盆赋:“铜铁铅锡,琳琅,央以甘泉之玉树,冠以承露之金盘。”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一云阳县:“甘泉谷北岸有古槐树,在故宫之南。云阳宫记云云。”雍录卷十甘泉玉树:“扬雄甘泉赋曰:‘翠玉树之青葱兮,璧马犀之。’左思讥之曰:‘果木生非其壤,於义虚而无证也。’李善引汉武故事则曰:‘上起神屋,前庭植玉树,珊瑚为枝,碧玉为叶。’若如所言,则是树也,盖用珊瑚碧玉装饰为之,其谓翠而青葱者皆状碧玉之色而已,非真有是树根著其地也。至黄图则又有矣,曰甘泉谷北岸有槐,今为玉树,根盘峙,二三百年木也。十道志所记亦同。杨震关辅古语云,耆老相传,咸以此树即杨雄之谓‘玉树青葱’者也。详此二说,又直谓树本槐也,而名之以为玉树焉耳。予即本赋上下文求之,则雄指殆可类推也。曰‘璧马犀之’,则非有真马犀也,直以璧玉刻为其形焉耳,世固无璧马、璧犀也。又曰。‘金人屹以承者’,也,则比木加珍矣,故之以见其盛也。於是合三者言之,则玉也、璧也、金也,实非土毛而假物为之,则汉武故事所著大为可据也。若指其树以为槐,亦自一时所见。然槐叶望秋先零,不贯四时,其碧不长,恐非雄所也。”

  车箱坂下有梨园一顷,树数百株,青翠繁密,望如车盖。(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一云阳县)

  车箱坂,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三甘泉山:“车箱坂,水经注谓之长箱坂,志云:即冶谷口往甘泉之道。”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关内道云阳县:“车箱阪,在县西北三十八里。萦纡曲折,单轨通,上阪即平原宏敞,楼观相属,即趋甘泉宫道也。”关中胜图志卷二十七:“车箱坂,在淳化县东北二十五里,亦名车盘岭。元和郡县图志云云。金史地理志:淳化县有车箱坂。”

  按:关於车箱坂,姚生民先生综合文献记载认为,“甘泉宫向南至梨园,沿冶谷至口镇一段均属于车箱坂范围。从梨园至甘泉,沿车箱坂的走向大体是:淳化县城北上塬,过城关镇罗家庄村、沟圈村、柳沟村,至润镇乡下寨子村、寨子渠村、枣子坡村、越杨家沟圈村沟道(後期形成),经卜家乡、白庙村、薛家村、桥上村东,至城前头村。城前头村即甘泉宫(云阳城)西部。这段道路,公元一九四九年前部分段落仍在利用,之後路迹变更。宏观旧迹,趋向犹存。依勘察,淳化县城北上塬一段,遗迹长四馀米,宽十一米。罗家庄村西一段,长约五米,宽十三米。沟圈村南一段,长三馀米,宽十米;村北一段长三米,宽十二米;下寨子村至寨子渠村东二千米,今路沿用旧迹,宽阔平坦。寨子渠村向西北至枣子坡村,长三千米。杨家沟圈村北至白庙村,长四千米,今路迹沿用旧迹,俗谓‘官道路’。薛家村东至桥上村,长二千米,宽十五米。以上遗迹,低於左右一至三米,今多为农田。沿途於白庙村南、沟圈村南北和桥上村东、寨子渠村,发现汉代建筑遗址;县城北塬辛店村东、薛家村和冶峪河西畔侯旨头村东,今有汉代建筑遗迹,或是‘楼观相属’的遗存。车箱坂南入冶谷(俗谓‘四十里黑松林’),依山傍水,其势蜿蜒。云阳宫记云:‘入谷便洪潦沸腾,飞泉激射,两岸皆峭壁对峙,凛然凝深。’汉书郊祀志下云:‘又至云阳,行谷中,且百里。’李吉甫记述这段道路是‘萦纡曲折,单轨才通’(谓车不能行),实是形象之笔。车箱坂又有‘长箱坂’之谓,是为这段道路主要在溪谷中,峰路转,峭壁夹峙,状如长车箱。汉代长安北经长平坂、车箱坂去甘泉宫的道路,实为秦汉时期去云阳甘泉地区的驰道,只是把甘泉地区深谷斜坡一段依形谓之‘车箱坂’、‘长箱坂’,同路名而已。”(甘泉宫志一一二、一一四页)

  梨园,长安志卷二十云阳县:“梨园镇,在金龟乡。王褒云阳宫记云云。镇因名之。唐李克用以并师讨岐,驻军梨园寨。皇朝淳化四年建为淳化县,以云阳金龟、平泉、古鼎三乡,仍析山後甘延、温丰、威远三乡属焉(本注:按太子舍人黄观言此地山林深僻,多聚盗贼,遂将建县)。”唐元和十三年兴国寺故大德上座号宪超塔铭:“法乳相亲,金泉及梨园。”又淳化县出土之唐大中五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维大唐大中五年辛未岁六月壬朔三日甲辰梨园店奉为敬圣文思和武光孝皇及文武百官众施主等建立尊胜宝幢一所。”淳化县唐大顺二年尊胜陀罗尼经幢附静难军梨园镇新修禅院建尊胜经幢铭记:“节度衙充梨园镇宫将仕郎前军兼御史赵瑛撰”“禅宫宏壮动梨园(下残)’“静难军节度衙前都知兵马使充梨园镇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刑部尚书(下残)”“右都押衙高静难军节度押衙充梨园镇兵马使”(以上碑石俱见姚生民编著淳化县文物志)关中胜图志卷二十七:“梨园,今淳化县城。”西京杂记卷一:“初修上林苑,臣远方各献名果树,亦有为美名,以奇丽。梨十:紫梨、青梨、(本注:实大)、芳梨(本注:实小)、大谷梨、细叶梨、缥叶梨、金叶梨(本注:出琅琊王野家,太守王唐所献)、瀚海梨(本注:出瀚海,比耐寒不枯)、东王梨(本注:出海中)、紫条梨。”

  龙谷水,出云阳宫东南。(御览卷五四谷)

  长安志卷二十云阳县:“五龙谷水,水经注曰:五龙水出云阳宫西南。”关中胜图志卷二十七:“五龙水,在淳化县北三十五里。’“隋书地理志:云阳县有五龙水。”淳化县出土之崇宁四年诗碣:“高榭层台迹欲平,年年芳草逐春生。更无仙掌擎新露,只有龙泉涨旧泓。”(本注:按祀典,淳化县东三十里有湫潭曰白龙泉)(姚生民编著淳化县文物志)

  弋夫人至甘泉而卒。香闻十馀里,葬云阳。武帝思之,为起通灵台于甘泉宫。有一青鸟集台上往来,至宣帝时乃止。(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一云阳县)

  弋夫人,汉书外戚传:“孝武弋赵婕妤,昭帝母也,家在河间。武帝巡狩河间,望气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亟使使召之。既至,女两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时伸。由是得幸,号曰‘拳夫人’。先是,其父坐法宫刑,为中黄门,死长安,葬雍门。拳夫人进为婕妤,居弋宫,大有宠,太始三年生昭帝,号弋子,妊娠十四月乃生,上曰:‘闻昔尧十四月而生,今弋亦然。’乃命其所生门曰‘尧母门’。後卫太子败,而燕王旦、广陵王胥多过失,宠姬王夫人男齐怀王、李夫人男昌邑哀王皆早薨,弋子年五六岁,壮大多知,上常言‘类我’,又感其生与众,甚奇爱之,心欲立焉,以其年稚母少,恐女主恣乱国家,犹豫久之。弋婕妤从幸甘泉,有过见谴,以忧死,因葬云阳。後上疾病,乃立弋子为皇太子。拜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辅少主。明日,帝崩。昭帝即位,追尊弋婕妤为皇太后,发卒二万起云陵,邑三千户。”

  汉武故事(鲁迅古小说沈):“上巡狩河间,见有青紫气自地属天。望气者以为其下有奇女,必天子之祥。求之,见一女子在空馆中,姿貌殊绝,两手一拳。上令开其手,数百人擘莫能开,上自批,手即申。由是得幸,为拳夫人。进为婕妤,居弋宫、解黄帝素女之术,大有宠。有身,十四月产昭帝。上曰:‘尧十四月而生,弋亦然。’乃命其门曰‘尧母门’。从上至甘泉,因幸告上曰:‘妾相运正应为陛下生一男,七岁妾当死,今年必死。宫中多蛊气,必伤圣体。’言终而卧,遂卒。既殡,香闻十里馀,因葬云陵。上哀悼,又疑非常人,发冢,空棺无衣履存焉。起通灵台於甘泉,常有一青鸟集台上往来,至宣帝时乃止。”

  列仙传(太平广记卷五九引):‘弋夫人,齐人也。姓赵,少好清净,病卧六年,右手,饮食少。武帝时,望气者云东北有贵人气,推而得之,召到,姿色甚伟。武帝发其手而得玉,手得展。幸之,生昭帝。武帝寻害之,殡不冷而香一月。後昭帝即位,更葬之,棺空,但有丝履,故名其宫曰‘’,後避讳改为弋。”

  搜神记卷一:“初,弋夫人有罪,以谴死。既殡,不臭,而香闻十馀里。因葬云陵。上哀悼之。又疑其非常人,乃发冢开视,棺空无,惟双履存。一云,昭帝即位,改葬之,棺空无,惟丝履存焉。”

  三秦记(御览卷五九冢墓引):“汉昭帝母弋夫人,居甘泉宫,三年不返,遂死,即葬之。以千人营葬。故有千人葬名,曰思合墓。”

  资治通鉴卷二二:“时弋夫人之子弗陵,年数岁,形体状大多知,上奇爱之,心欲立焉;以其年稚母少,犹豫久之。欲以大臣辅之,察臣,唯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霍光忠厚可任大事,上乃使黄门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後数日,帝谴责弋夫人;夫人脱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趣行,汝不得活!’卒赐死。顷之,帝居,问左右曰:‘外人言云何?’左右对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儿曹愚人之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

  金泉有数穴,清澈无底。(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一云阳县)

  长安志卷二十云阳县引雍州记曰:“有人饮此泉水,见有金色从山中照水,往取得金,故名金泉。”关中胜图志卷二十九:“金泉,在淳化县东南。”“县志:又名观音泉。世传其水甘香,目眵者洗之可明。”

  冶谷去云阳宫八十里。封禅书所谓谷口是也。其山出铁,冶铸之所,因以为名。入谷便洪潦沸腾,飞泉激射,两峰皆峭壁孤竖,盘横坑谷,凛然凝,常如八九月中。朱明盛暑当暑暂暄,凉秋晚候袍不暖,所谓寒门者也。(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一云阳县)

  冶谷,汉书沟洫志,“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奏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民得其饶,歌之曰:‘田於何所?池阳、谷口’。”师古曰:“谷口即今云阳县冶谷是。”水经注沮水:“郑渠又东径舍车宫南绝冶谷水。”长安志卷二十云阳县:“冶谷河,水自县西北淳化县界来,经县嵯峨、武康、青龙等乡溉民田。”“谷中有毛原监。”关中胜图志卷二十七:“冶水,在淳化县东,又东南入泾阳界。”“县志,冶谷水,在县东门外,即县河,一名淳化河。源出蝎子掌山,迳县东合甘泉水、马跑泉,又东南流迳县南,合葫芦河,流迳泾阳县,至三原县与清谷水合流入冶谷水。”卷二:“冶谷,在泾阳县西北六十里,即谷口。一曰东谷口。汉书郊祀志,申公曰:‘黄帝接万灵明庭,明庭者,甘泉也,所谓寒门者,谷口也。’师古注:‘谷口,仲山之谷口也。汉时为县,今呼之冶谷是也。’太平寰宇记:其山出铁,有冶铸之利,因以为名。县志:冶谷,亦曰东谷口,与泾水所出之谷口东西相去二十馀里。”卷三:“冶谷水,在泾阳县西北,自淳化流入。又东合清谷水入三原界。水经注:郑渠自中山又东,经车宫南绝冶谷水。县志:谷水当仲山东、嵯峨山西,出谷处为临江潭,在县西北六十里,瀑布飞激,俗呼龙潭。至县东北合清谷水。通志:潭东有文川水,北接百顷原水,村种植花木,望之甚丽,故名。”

  按:冶谷两侧至今尚能见到有铁矿石露头,姚生民先生告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在淳化县石桥乡发现有古代冶铁遗址。甘泉宫志一九页著录有“谷”陶文,出土於淳化县石桥乡史家塬村。

  入冶谷二十里,有一槐树。树北有泉,名曰金泉。(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一云阳县)

  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一云阳县:“今按,此树犹存,在金泉西南百步谷中。”

  汉郑朴字子真,隐于谷口,高节不屈,耕于石之下,名震京师,时人因子真所居,名其所为郑泉。(长安志卷二十云阳县)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其後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子真遂不诎而终。”“谷口郑子真不诎其志,耕於石之下,名震於京师。”“自园公、绮里季、夏黄公、里先生、郑子真、严君平皆未尝仕,然其风声足以激贪厉俗,近古之逸民也。”高士传卷中郑朴:“郑朴字子真,谷口人也。修道静默,世服其清高。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之,遂不屈。杨雄盛称其德,曰:‘谷口郑子真,耕於石之下,名震京师。’冯翊人刻石祠之,至今不绝。”长安志卷二十云阳县:“郑泉,在县西四十里。”关中胜图志卷二引泾阳县志:(冶谷)“有曰郑,泉曰郑泉,相传郑子真隐处。”

  又汉中士女传:“郑子真,褒中人也。玄静守道,履至德之行,乃其人也。教曰:忠孝爱敬,天下之至行也;神中五徵,帝王之要道也。成帝元舅大将军王凤备礼聘之,不应。家谷口,世号谷口子真。亡汉中,立祠。”关中胜图志卷二十:“箕山,在褒城县北二十里。舆地纪胜:箕山上有池,四时不涸,俗号秦王猎池。山南有穴,号丙穴,有谷号道人谷,即郑子真隐处。”

  按:褒中、褒城俱在今沔县境。清代褒城县治在今沔县红庙乡褒城村东三米处。一九五九年撤消褒城县,以其地入沔县、汉中。(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一四二页)

  东有慈峨山,今土人谓之嵯峨山,顶上有云起即雨,里人以为候。昔黄帝铸鼎于此山。(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一云阳县)

  汉书地理志左冯翊池阳县本注,“惠帝四年置。山在北。”文选上林赋:“九。”李善注引郭璞曰:“高峻貌也。”水经注沮水:“郑渠故渎又东径山南。”元和郡县图志一关内道云阳县:“嵯峨山,一名山,在县东北十里,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山上有云必雨,人以为候。”长安志卷二十云阳县:“嵯峨山,一名山,在县东北十里。”“四夷郡县图记曰:山顶有云起即雨,人以为候。昔黄帝铸鼎於此山。”关中胜图志卷二:“嵯峨山,在泾阳县北五十里,本名山,一名慈峨山,亦名荆山。”“说文:山在冯翊池阳。後汉书(地理志)[郡国志]:云阳县有荆山,注引帝王世纪:禹铸鼎於此。魏书地形志:北地郡泥阳县有慈峨山。”“县志:山东抵清谷西抵冶谷,亘二十里。上有三峰,最东曰钵盂台,旱祷多应;中曰大台,峰顶有仰天池;西峰有石窟,深五六里,风从内出。”又,“嵯峨山,在三原县西北四十里。雍胜略:嵯峨在天齐原之上,特出云表,登其岭,泾渭黄河皆在目前。县志:上有灵湫,旱祷辄应。”卷二十七:“嵯峨山,在淳化县东南五十里。”“县志:五峰秀立,土人亦呼为北五台,东南三原,西南泾阳接界。”

  按:居于嵯峨山周围之人,旧时有“嵯峨山戴帽,长工睡觉”之语,与云阳宫记所云相合。

  宫南三十里有仲山,未详古之何山。山有竹箭生焉,俗传高祖兄仲所居,今山有仲子庙,积旱祈之。围此射猎则风雨暴至。庙有一泉,未曾水竭。(长安志卷二十云阳县)

  史记河渠书:“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口为渠。”索隐:小颜云“中音仲,即今九山之东仲山是也。”正义:括地志云:“中山一名仲山,在雍州云阳县西十五里。”封禅书:“今鼎至甘泉,光润龙变,承休无疆。合兹中山。”集解:“关中亦有中山也,非鲁中山。”水经注沮水:“(郑)渠渎东径宜秋城北,又东径中山南。”长安志卷二十云阳县:“小仲山,在县西北四十里。”关中胜图志卷二:“仲山,在泾阳县西北七十里,亦作中。”“县志:山东北接嵯峨山,西麓中隔冶谷,西连九山,泾水迳其中,故曰中山。或曰:以山在冶水西泾水东也。山半有小师泉,即仲子庙泉,山麓有虎坪。”卷二十七:“仲山,在淳化县南三十里。金史地理志:淳化县有仲山。”

  宫东北有石门山,冈峦纠纷,霄秀出,有石容数百人,上起甘泉观。(三辅黄图卷六石阙观)

  司马相如上林赋:“蹶石关,历封峦,过鹊,望露寒。”张揖注:“此四观,武帝建元中作,在云阳南三十里。”刘歆甘泉宫赋(艺文类聚卷六十二引):“封峦为之东序,缘石阙之天梯。”杨雄甘泉赋:“离宫殿以相烛兮,封峦石关施靡乎延属。”注:三辅黄图曰“甘泉有石关观、封峦观。”长安志卷十九华原县:“石门山,在县西北八十里。”关中胜图志卷二十七:“石门山,在淳化县北六十里。通志:亦称石门关,与耀州、三水接界。”又,“石门山,在三水县东六十里。史记:秦献公二十一年与晋战於石门。”“水经注:五丈渠水出云阳县石门山。元和郡县图志:峰相对,望之如门。金史地理志:三水县石门山。县志:石门山,汉名石阙,其北为戴家山,林木阴翳,千环拱。又其南为横天岭,峻矗切云。”又,卷二:“木门山,在耀州北六十里。州志:有上中下三木门,相去各三里,西为照金山,又西为箭杆山,又西为分水岭,在故宁谷镇西北筑有岸门,又西为石门山。通志:有石如门,最为西北要害(本注:谨按:石门山今属三水县。)。嘉靖耀州志卷二地理:“石门山,山雄胜最为西北要害,今属三水。国朝置巡检司,筑石门关城。乔世宁曰:余西登石门,东望金锁硖,见重山四塞,天桃诸堡又可据以避兵,未尝不叹其天险也。顷又筑城调守御军,其防固足恃也。”关中胜图志卷二十七:“黑石,在三水县东南。名山记:黑石,在县东南五十里石门山西,其色黝缁似漆,壁立万仞。(本注:谨按:黑石即佛面坡,县册云,坡在县东南五十里。”“秦扶苏庙,在三水县东石门山。一统志:相传扶苏殁於此,故立庙祀之。”“石门关,在三水县东六十里石门山。通志:两山夹立,势极高峻,为西北要害,亦名尧门,汉更名石关,为之镇,以汉武於此立关而名也。县册:关外为耀州、淳化、宜君、同官四州县之地。明置石门关,石为城,设巡司。今裁。”

  石门山又称尧门山。史记秦本纪:秦献公二十一年,“与晋战於石门。”正义引括地志云:“尧门山俗名石门,在雍州三原县西北三十三里。上有路,其状若门。故老云尧凿山为门,因名之。武德中於此山南置石门县,贞观中改为云阳县。”

  按:三水县即邑县。公元一九六四年改为旬邑县。秦记秦记魏阮籍撰。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载“(阮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则,官至步兵校尉。”注引魏氏春秋曰:“籍旷达不羁,不拘礼俗。性至孝,居丧虽不率常俭,而毁几至灭性。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得与言,昶叹赏之,自以不能测也。太尉蒋济闻而辟之,後为尚书郎曹爽参军,以疾归田里。”“後朝论以其名高,欲显崇之,籍以世多故,禄仕而已,闻步兵校尉缺,厨多美酒,营人善酒,求为校尉,遂纵酒昏酣,遣落世事。”“籍口不论人过,而自然高迈,故为礼法之士何曾等深所疾。大将军司马文王常保持之,卒以寿终。”

  太平御览经史图书纲目载:“阮籍秦记。”丁国钧补书艺文志载:“秦记,阮籍。”按,秦,即今陕西。

  始皇都长安,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刻石为鲸,长二百丈。(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通鉴唐武德七年注)

  长安,本是秦咸阳县所辖的一个乡。三辅黄图卷一:“(长安)汉之故都,高祖七年方修长安宫城,自栎阳徙居此城,本秦离宫也。”水经注渭水司马迁曰:“长安,故咸阳也。”长安志卷十二:“长安,本汉旧县,盖秦之地名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曰:‘王弟长安君成将兵击赵。’又曰:‘卢绾封长安侯。长安,故咸阳也。’汉书曰:楚怀王封项羽为长安侯。”

  水经注渭水:“渭水又东径长安城北。汉惠帝元年筑,六年成,即咸阳也。秦离宫无城,故城之。”

  三秦记(初学记卷七昆明池引):“秦始皇作长池,引渭水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筑土为蓬莱山,刻石为鲸鱼,长二百丈。”

  蓬、瀛,即蓬莱、瀛洲。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正义:汉书郊祀志云:“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盖会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白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至,三神山乃居水下;临之,患且至,风辄引船而去,终莫能至云。”

  昔子夏处西河之上,而文侯拥彗。邹子居黍谷之阴,而昭王陪乘。夫布衣穷居,韦带之士、王公大人所以屈体而下之者,为道存也。(御览卷四七四礼贤)

  子夏,孔子弟子。史记儒林列传:“自孔子卒後,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索隐:在河东郡之西界,盖近龙门。刘氏云:“今同州河西县有子夏石室学堂也。”关中胜图志卷十:“非山在阳县东南四十里,一名飞浮山。金史地理志:阳有非山。雍胜略:山在黄河中,俗传与河水为升降,上有子夏石室。”正义:西河郡,今汾州也,尔雅云:“两河间曰冀州。”礼记云:“自东河至於西河。”河东故号龙门河为西河,汉因为西河郡,汾州也,子夏所教处。括地志:“谒泉山一名隐泉山,在汾州隰城县北四十里。注水经云:‘其山崖壁五,崖半有一石室,去地五十丈,顶上平地十许顷。隋国集记云此为子夏石室,退老西河居此’。有卜商神祠,今见在。”按:隰城在今山西汾阳县西。

  邹子,即邹衍,战国时齐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是以驺子重於齐。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撇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

  池阳原,汉长坂。(长安志卷十三咸阳)

  关中胜图志卷二:“毕原在咸阳县北。通志:即毕郢,一名毕陌,一名池阳原,一名咸阳原。文王、武王、周公皆葬于此。三辅故事:‘周文王、武王、周公皆葬毕陌南北。’元和郡县志:‘毕原,咸阳县所理。左传毕为文昭即此。原南北数十里,东西二、三百里,无山川陂湖,亦谓之毕陌。’太平寰宇记:关中记云:‘高陵北有毕原,秦谓之池阳原,汉名长平坂,又名石安原。’雍大记:‘咸阳原在渭水北九山南。县志:西起武功,东尽高陵,其上文、武、成、康、周公、太公及秦汉君臣陵墓多在焉。一名咸阳北阪,一名长平坂,其趾为洪渎原。”

  约曹魏时佚名作。未见著录。

  长安孙晨家贫。为郡功曹,十日一炊。无被,有蒿一束,暮卧其中,旦则收之。(御览卷二六四功曹参军)

  杜陵萧彪字伯文,为巴郡太守,以父老归供养。父有客,常立屏风後,自应使命。(御览卷七一屏风)

  汉书地理志:京兆尹杜陵本注:“故杜伯国,宣帝更名。有周右将军杜主祠四所。曰饶安也。”史记秦本纪:秦武公十一年,“初县杜、郑。”正义:括地志云:“下杜故城在雍州长安县东南九里,古杜伯国。”樊郦滕灌列传:“至栎阳,赐食邑杜之樊乡。”汉书宣帝纪:“元康元年春,以杜东原上为初陵,更名杜县为杜陵。徙丞相、将军、列侯、吏二千石、訾百万者杜陵。”神爵四年“冬十月,凤皇十一集杜陵。”五凤元年“夏,赦徒作杜陵者。”元帝纪:“初元元年正月辛丑,孝宣皇帝葬杜陵。”三辅黄图卷六:“宣帝杜陵,在长安城南五十里。帝在民间时,好游、杜间,故葬此。”後汉书郡国志京兆尹杜陵本注:“在西南。”杜预曰:“古唐杜氏也。”

  按:杜县故城位于今西安市雁塔区山门口北沈家桥东北五米处。一九七三年曾出土有秦杜虎符,身有错金文九行,共四十字。文曰:“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之事,虽未会符,行。”杜陵位於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三兆村。杜陵邑其西北二点五千米,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二一米,南北宽约五米。(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三七页,陕西省志文物志二九九页)

  平舆令韦顺字叔文,历位乐平相,去官以琴书自娱,不应三公之命。後为平舆令,吏民立祠社中。顺弟武阳令豹字季明,友人罗陵为县丞,卒官,丧柩流离,豹官致丧归。比辟公府,辄去。司徒刘恺尤敬之。豹弟广都长义字季节,少好学,不求荣利,四十乃仕。三为令长,皆有惠化,以兄丧去官。比辟公府,不就。广都为立生祠焉。清河太守韦文高之三子,皆以学行知名,时人号“韦氏三君”。(陶辅录)

  平舆,後汉书郡国志汝南郡有平舆县。“有沈亭,故国,姬姓”。其地在今河南省信阳市。

  韦顺,为韦彪族子,见後汉书韦彪传。

  乐平,後汉书郡国志,在东郡有乐平,“侯国。故清,章帝更名。”其地在今山西省昔阳县。

  武阳,後汉书郡国志:为郡有武阳,“有彭亡聚。”其地在今四川彭山县境。有“武阳右尉”封泥。(两汉官印汇考一二三页)

  韦豹、刘恺,见三辅录。

  为,後汉书郡国志:“为郡,武帝置。”“刘璋分立江阳郡。九城。”为郡治武阳。有“楗为太守章”、“楗左盐丞”封泥及“楗为农丞”印章。(同上)

  广都,後汉书郡国志:蜀郡有广都。注引益州记曰:“县有望川源,凿石二十里,引取郫江水灌广都田,云後汉所穿凿者。”其地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南。

  韦义,後汉书韦彪传:“义少与二兄齐名,初仕州郡。太傅桓焉辟举理剧,为广都长,甘陵、陈二县令,政甚有绩,官曹无事,牢狱空虚。数上书顺帝,陈宜依古典,考功黜陟,徵集名儒,大定其制。又讥切左右,贬刺窦氏。言既无感,而久抑不迁,以兄顺丧去官。比辟公府,不就。广都为生立庙。及卒,三县吏民为义举哀,若丧考妣。”

  关中图

  魏晋时佚名作。未见著录。

  关中,潘岳关中记曰:“秦,西以陇关为限,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间,是谓关中之地。东西方千馀里,南北近山者,相去一二百里,远者三四百里。南山自华岳西连秦岭、终南、太白,至於陇山。北有高陵平原,南北数千里,东西二三百里,西接岐、梁、雍之山。关中有泾、渭、灞、沣、涝、之水。”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

  (新丰)县南有新丰原。(後汉书郡国志京兆尹注)

  汉书地理志、京兆尹新丰县本注:“骊山在南,故骊戎国。秦曰骊邑。高祖七年置。”应劭曰:“太上皇思东归,於是高祖改筑城寺街里以象丰,徙丰民以实之,故号新丰。”水经注渭水:“池水又径鸿门西,又径新丰县故城东,故丽戎地也。高祖王关中,太上皇思东归,故象旧里,兹新邑,立城社,树榆,令街庭若一,分置丰民,以实兹邑,故名之为新丰也。”“渭水又东,泠水入焉。水南出肺浮山,盖丽山连麓而名也。北会三川,统归一壑,历阴、新丰两原之间,北流注於渭。”长安志卷十五临潼县“泠水(本注:一作零)在县东三十五里,来自渭南县界,亦曰百丈水。”关中胜图志卷三:“(临潼)县志:零水源出渭南县南山,西北流迳新丰原之右,又北迳零口镇入渭。”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九渭南县:“新丰原,一名青原。”

  按:新丰原在今西安市临潼区零口镇以西。

  丽山之西,川中有阜,名曰风凉原,在山之阴,雍州之福地。(水经注渭水)

  汉书地理志京兆尹新丰县本注:“骊山在南。”史记周本纪:“遂杀幽王骊山下。”正义引括地志云:“骊山在雍州新丰县南十六里。土地记云骊山即蓝田山。”按:骊山之阳即蓝田山。元丰九域志卷三:临潼“有骊山”。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七昭应县:“骊山,在县东南二里,即蓝田山也。温汤出于山下,其阳多宝玉,其阴多黄金。三秦记云,始皇作阁道至骊山八十里,人行桥上,车行桥下,今石柱犹存。山上立祠名曰露台。”关中胜图志卷二:“骊山,在临潼县南里许,即蓝田北山,绵亘而东五十馀里,一名浮山。”

  水经注渭水:“霸水又北,长水注之。水出杜县白鹿原,其水西北流,谓之荆溪。又西北,左合狗枷川水,水有二源。西川上承山之斫谷,次东有苦谷,二水合而东北流,径风凉原西。”“其水右合东川,水出南山之石门谷,次东有孟谷,次东有大谷,次东有雀谷,次东有土门谷,五水北出谷,西北历风凉原东。”长安志卷十六蓝田县:“凉风原(本注:一作风凉),在县西南四十五里。南接石门山,北入万年县界。遁甲开山图曰:骊山之西川有阜名曰风凉原,亦雍州之福地,即砚山之阴也。”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五蓝田县:“砚山福地,遁甲开山图曰:骊山之西,川中有阜曰风凉原,亦雍州之福地。即此。水有二源,西川水出砚山之研盘谷是也。”关中胜图志卷二蓝田县库谷“谨按:唐时石门镇在此,因呼石门谷。又西南五里有风凉原。水经注曰雍州之福地。”

  雍州记

  晋裴秀撰。晋书本传“裴秀字秀彦,河东闻喜人也。”“秀少好学,有风操,八岁能属文。”“渡辽将军毋丘俭尝荐秀於大将军曹爽”,“爽乃辟为掾,袭父爵清阳亭侯,迁黄门侍郎。爽诛,以故吏免。顷之,为廷尉正,历文帝安东及将军司马,军国之政,多见信纳。迁散骑常侍。帝之讨诸葛诞也,秀与尚书仆射陈泰、黄门侍郎会以行台从,豫参谋略。及诞平,转尚书,进封鲁阳乡侯,增邑千户。常道乡公立,以豫议定策,进爵县侯。增邑七百户,迁尚书仆射。魏咸熙初,革宪司。时荀定礼仪,贾充正法律,而秀改官制焉。秀议五等之爵,自骑督已上六百馀人皆封。於是封秀济川侯。”“武帝既即王位,拜尚书令、右光禄大夫,与御史大夫王沈、卫将军贾充俱开府,加给事中。及帝受禅,加左光禄大夫,封鹿郡公。”後武帝诏“尚书令、左光禄大夫裴秀,雅量弘博,思心通远,先帝登庸,赞事前朝。朕受明命,光佐大业,德茂著,配踪元凯。宜正位居体,以康庶绩。其以秀为司空。”“秀儒学洽闻,且留心政事,当禅代之际,总纳言之要,其所裁当,礼无违者。又以职在地官,以禹贡山川地名,从来久远,多有变易。後世说者或强牵引,渐以昧。於是旧文,疑者则阙,古有名而今无者,皆随事注列,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奏之,藏於秘府。”“秀创制朝仪,广陈刑政,朝廷多遵用之,以为故事。在位四载,为当世名公。服寒食散,当饮热酒而饮冷酒,泰始七年薨,时年四十八。”

  鸡头山在县。(初学记卷八关内道)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关内道:县,“鸡头山,在县东南三十一里。伪赵主石生不能守长安,欲西上陇,士卒散尽,遂入鸡头山,寻为追兵所害。”长安志卷十五:县,“鸡头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六县。“鸡头山,在县东南三十一里。”关中胜图志卷二:“鸡头山,在县东南三十里。雍胜略:形似鸡头,故名。俗呼为小武当山。”

  望仙泽,在县东南。(长安志卷十八县)

  水经注渭水:“漏水又北历苇圃西,亦谓之仙泽。又北径望仙宫。又东北,耿谷水注之,水发南山耿谷,北流与柳泉合。”“其水北径仙泽东,又北径望仙宫东。”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关内道:“望仙泽,在()县东南三十五里,中有龙尾堆。”长安志卷十八:“望仙泽,在()县东南三十七里,周一十里。”“周地图记曰:望仙宫南泽中有石盘龙两条,鳞甲动有云气,声如鸣。”关中胜图志卷三:“赤谷水,在县东,即漏水。水经注:漏水出南山赤谷,北迳望仙宫东北,耿谷水注之。县志:赤谷水自赤谷北流,牛谷水注之,东北合檀谷水北流入渭。”

  按:望仙泽之得名与望仙宫有关。望仙宫在汉长杨宫北。长杨宫遗址在今周至县(即原县)终南镇竹园头村西,则望仙宫遗址应较之偏北。

  有人饮此泉水,见有金色从山中照水,往往取得金,故名金泉。(长安志卷二十云阳县)

  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一云阳县:“入冶谷二十里有一槐树,北有泉名金泉。今按此树犹存,在金泉西南百步。”“泉有数穴,清澈无底。”关中胜图志卷二十七:“金泉,在淳化县东南。”“县志:又名观音泉。世传其水甘香,目眵者洗之可明。”

  (鬼谷)在池阳。(长安志卷十九华原)

  长安志卷十九华原:“清水谷,在县西北三十五里石门乡。十道志:一名鬼谷。晋太康地记:扶风池阳县有鬼谷先生所居。今按,此地即池阳之境。又司马彪曰鬼谷在嵩山。虞喜志林在陇关。”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一华原县:“清谷水,在县西三十五里。十道志云即鬼谷先生所居也。水自云阳县界来。”三原县,“清谷水,在县西北云阳县界流入,一名鬼谷。昔苏、张师事鬼谷先生学即此谷也。”史记苏秦列传:苏秦“习之於鬼谷先生。”集解:徐广曰:“颍川阳城有鬼谷,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案:风俗通义曰:“鬼谷先生,六国时纵横家。”索隐:“按:鬼谷,地名也。扶风池阳、颍川阳城有鬼谷墟,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又乐壹注鬼谷子书云:“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张仪列传:张仪“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太平广记引仙传拾遗:“鬼谷先生,晋平公时人,隐居鬼谷,因为其号。先生姓王名栩,亦居清溪山中。苏秦、张仪从之学纵横之术。二子欲驰鹜诸侯之国,以智诈相倾夺,不可化以至道。夫至道玄微,非下才得造次而传。先生痛其道废绝,数对苏、张涕泣,然终不能寤。苏、张学成别去,先生与一只履,化为犬,北引二子即日到秦矣。先生凝神守一,朴而不露。在人间数百岁,後不知所之。秦皇时,大宛中多枉死者横道,有鸟衔草以覆死人面,遂活。有司上闻,始皇遣使赉草以问先生。先生曰:‘巨海之中有十洲,曰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光生洲、凤麟洲、聚窟洲。此草是祖洲不死草也。生在琼田中,亦名养神芝。其叶似菰,不丛生,一株可活千人耳。’”

  池阳,汉书地理志:左冯翊有池阳县。本注:“惠帝四年置。”应劭曰:“在池水之阳。”水经注沮水:“郑渠又东径舍车宫南绝冶谷水。郑渠故渎又东径薛山南,池阳县故城北,又东绝清水。”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关内道泾阳县:“本秦旧县,汉属安定郡。惠帝改置池阳县,属左冯翊,故城在今县西北二里,以其地在池水之阳,故曰池阳。後魏废。於今县置咸阳郡,秦又置泾阳县。隋文帝罢郡,移泾阳县於咸阳郡,属雍州,即今县是也。”长安志卷十七泾阳县:“本秦旧县。史记:秦昭王弟封泾阳郡。案:今渭州平凉界泾阳故城是。汉属安定郡。惠帝四年池阳县,属左冯翊,故城在今县西北二里,以其地在池水之阳,故曰池阳。坚於今县东南二十八里置泾阳县。後魏於县置咸阳郡。後周建德中省池阳县。隋开皇三年罢咸阳郡,徙县置於废郡,隶雍州,即今县也。唐天授二年隶鼎州,大足元年还隶雍州。”关中胜图志卷一:“五代、宋因之。金属京兆府。元至元二年入高陵,三年置,属奉元路。明属西安府。本朝因之。”按:汉池阳县在今泾阳县西北。

  西京记

  北周薛撰。河东汾阴人(今山西万荣)。周书薛传:“幼览篇籍,好属文。年未弱冠,为州主簿、郡功曹。起家奉朝请。稍迁左将军、太中大夫。从魏孝武西迁,封阳县子,邑四百户,进号中军将军。魏废帝元年,领著作佐郎,修国史。寻拜中书侍郎,修起居注。迁中书令、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燕公于谨征江陵,以为司录。军中谋略,参之。江陵平,进爵为伯,增邑五百户。朝廷方改物创制,欲行周礼,乃令与小宗伯卢辩斟酌古今,共详定之。六官建,授内史下大夫。孝闵帝践,进爵为侯,增邑五百户,转御正中大夫。时前中书监卢柔,学业优深,文藻华赡,而与之方驾,故世号曰卢、薛焉。久之,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出为淅州刺史。卒於位。吏民哀惜之。赠虞州刺史,谥曰理。所著文笔二十馀卷,行於世。又撰西京记三卷,引据该洽,世称其博闻焉。”

  隋书经籍志:西京记三卷。旧唐书经籍志:西京记三卷,薛冥志。(按:“冥”当为“”之误。)

  昆明池,刻石为鲸,每至雷雨,鱼常鸣吼。(初学记卷五石)

  三辅黄图卷四:“汉昆明池,武帝元狩三年穿,在长安西南,周回四十里。西南夷传曰:‘天子遣使求身毒国市竹,而为昆明所闭。天子欲伐之,越昆明国有滇池,方三百里,故作昆明池以象之,以习水战,因名曰昆明池。’食货志曰:‘时越欲与汉用船战逐,乃大修昆明池也。’三辅旧事曰:‘昆明池地三百三十二顷,中有戈船各数十,楼船百艘,船上建戈矛,四角悉垂幡葆麾,盖照烛涯。’图曰:‘上林苑有昆明池,周匝四十里。’庙记曰:‘池中後作豫章大船,可载万人,上起宫室,因欲游戏,养鱼以给诸陵祭祀,馀付长安厨。’三辅故事又曰:‘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至雷雨,常鸣吼,鬣尾皆动。一说,甘泉宫南有昆明池,池中有灵波殿,皆以桂为殿柱,风来自香。’又曰:‘池中有龙首船,常令宫女泛舟池中,张凤盖。建华旗,作歌,杂以鼓吹,帝御豫章观临观焉。’关辅古语曰:“昆明池中有二石人,立牵牛、织女于池之东西,以象天河。’张衡西京赋曰:‘昆明灵沼,黑水玄,牵牛立其右,织女居其左。’今有石父、石婆神祠在废池,疑此是也。武帝初穿池得黑土。帝问东方朔,东方朔曰:西域胡人知。乃问胡人,胡人曰:劫烧之馀灰也。三秦记曰:‘昆明池中有灵沼,名神池,云尧时治水,尝停船于此池。通白鹿原,原人钓鱼,纶绝而去。梦于武帝,求去其钩。三日戏于池上,见大鱼衔索,帝曰:岂不昨所梦耶!乃取钩放之。间三日,帝复游池,池滨得明珠一双。帝曰:岂昔鱼之报耶?’”

  西京杂记载:“昆明池刻玉石为鱼,每至雷雨,鱼常鸣吼,鬣尾皆动,代祭之以祈雨,往往有验。”

  按:嘉庆长安县志卷十四引王森文在长安斗门镇北见残碑,记昆明池界址云:“北极丰镐村,南极石匣,东极园柳坡,西极斗门。”据胡谦盈踏察,汉昆明池在今长安县(现为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以东,池址北缘在今北常家庄之南,东缘在孟家寨、万村之西,南缘在细柳原北侧,即长安县义井乡石匣口村,西缘在张村和马营寨之东(见考古与文物一九八年创刊号),其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调察结果基本相同。

  陈直云:“鲸鱼刻石今尚存,原在长安县开瑞庄,现移陕西省博物馆。”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一二页载:石鲸原在长安县斗门镇马营寨村西,“火成岩质,断为鲸体、鲸尾两截。鲸体通体浑圆,头部雕出鲸眼,长五米,最大径零点九六米。鲸尾呈半弯状,鳞纹依稀,长一点一米,最大径零点四米。刀法简捷,造型风格粗犷。鲸体始迁至客省庄,今存陕西历史博物馆。鲸尾仍在此地。”开瑞庄即客省庄。石鲸总长为六点一米,合汉代二点六五丈,三辅故事记石鲸长三丈,当约数。

  酒池北起台,天子於上观牛饮者三千人。(长安志卷三)

  三辅黄图卷四:“庙记曰:‘长乐宫中有鱼池、酒池,池上有肉炙树,秦始皇造。汉武帝行舟於池中,酒池北起台,天子於上观牛饮者三千人。’又曰:‘武帝作,以羌胡,饮以铁杯,重不能举,皆抵牛饮。’西征赋云:‘酒池监於商辛,追覆车而不寤。’”

  汉王袭雍,章邯败走废丘城。命将军樊哙围之,於城西筑台以望之。(长安志卷十四兴平县)

  汉书地理志右扶风槐里本注:“周曰犬丘,懿王都之,秦更名废丘。高祖三年更名。”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立章邯为雍王,王咸阳以西,都废丘。”高祖本纪:汉王二年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六月,“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曹相国世家:“参以将军引兵围章邯於废丘。”绛侯周勃世家:(周勃)“围章邯废丘。”樊郦滕灌列传:(樊哙)“灌废丘。最。”

  按:废丘之名亦见於简牍及陶文、印章。云梦秦简中便有“告丘主”。捃古录中也有“丘工同”陶文,小校经阁金文有废丘鼎盖。其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市阜寨乡南佐村。(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四五四页)

  雍,汉书地理志右扶风雍县本注:“秦惠公都之。有五,太昊、黄帝以下祠三百三所。橐泉宫,孝公起。祈年宫,惠公起。阳宫,昭王起。”史记秦本纪:“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郑宫。以三百牢祠。卜居雍。’雍城作为秦都城一直都在沿用。秦迁都咸阳後,一些重大的礼仪活动仍然在雍城举行。秦始皇本纪载,始皇在雍城举行冠礼。秦亡後,项羽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

  按:秦雍城遗址位於今凤翔县城之南,雍水以北。平面呈不规则方形,面积约十平方千米。城内共有三个宫殿区,发掘了其中的凌阴、宗庙及市的遗址。城址东西长约三三米,南北约三二米。西垣长约三二米,残高一点六五至二点五米,基宽四点三至十五米;其外发现长约一米,宽一二点六至二十五米、深五点二米的城壕,并发现门址一座,门道宽十米。南垣残长约一八米,残高二至七点三五米,残宽四至四点七五米。东垣残长约四二米,残高三点七五米,残宽七点五至八点二五米。北垣残长约四五米,残高一至一点八五米,残宽二点七五至四点五米。(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二三四页)

  关中胜图志卷八:“章邯台在兴平县东南十里。通志:项羽封章邯为雍王,都废丘,故有此台。”

  长安志卷十四兴平县:“樊哙城在县南一十里,崇一丈。西京记曰:汉王袭雍,章邯败走废丘城,命将军樊哙围之,於城西筑台以望之。(注:今县西南有武延台,疑是焉。)

  秦阿房宫以磁石为门,怀刃入者辄止之。(御览卷一八三门)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正义引括地志云:“秦阿房宫亦曰阿城,在雍州长安县西北一十四里。”索隐:“此以其形名宫也,言其宫四阿旁广也,故云下可建五丈之旗也。阿房,後为宫名。”正义引三辅旧事云:“阿房宫东西三里,南北五百步,庭中可受万人。又铸铜人十二於宫前。阿房宫以慈石为门,阿房宫之北阙门也。”

  三辅黄图卷一:阿房宫“以木兰为梁,以磁石为门。(注:磁石门,乃阿房北阙门也。门在阿房前,悉以磁石为之,故专其目,令四夷朝者,有隐甲怀刃,入门而止,以示神。亦曰却胡门。)”

  又曰:“庭中可受十万人,车行酒,骑行炙,千人唱,万人和。收天下兵(注:古以铜为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高三丈。小者皆千石也。销锋镝,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人,立於宫门。(注:三辅旧事云:铸金狄人,立阿房殿前。)坐高三丈,铭其後曰:‘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诸侯为郡县,一法律,同度量,大人来见临洮,其大五丈,足迹六尺。’铭李斯篆,蒙恬书。”

  水经注渭水:“水北径清泠台西,又径磁石门西。门在阿房前,悉以磁石为之,故专其目。令四夷朝者,有隐甲怀刃入门而胁之以示神,故亦曰却胡门也。”

  关中记曰:“阿房殿在长安西南二十里。殿东西千步,南北三百步,庭中受十万人。”(水经注渭水引)

  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五长安县:“秦阿房宫在县西北十四里。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表南山以为阙,为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庭中可受十万人,仍置铜人十二于宫前。(三)十五年始成,未暇择令名而乱。以在山阿之旁,故号曰阿房。”

  长安志卷十二长安县:“秦阿房宫,一名阿城,在县西二十里。[东]、西、北三面有墙,南面无墙,周五里一百四十步,崇八尺,上阔四尺五寸,下阔一丈五尺,今悉为民田。十六国春秋曰:坚建元二十年,慕容据阿房城。初,民谣曰:凤皇凤皇上阿房。坚以凤皇非梧桐不,非竹实不食,乃植桐竹数千万株于阿城以待凤皇之至。小字凤皇,终为坚贼。”

  雍录卷十:“史记,秦始皇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是岁,始皇初并六国,喜其为己瑞,销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三辅旧事曰:铸金狄立阿房殿前。师古曰:即翁仲也。”

  按:阿房宫遗址位于今西安市三桥镇以南。面积约八平方千米,现存夯土台基或基址十九处,调查发现有各类陶质建材和铜、陶等质地的生活用品。遗址中最大的夯土台基为前殿遗址。东西长约一三二米,南北宽约四二米,面积约五五点四四万平方米。台面南部略低,北部略高,一般高出地面约三米,最高处约七至九米。(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四九页)

  磁石门遗址,黄盛璋认为在今双楼村,姜开任认为在阿房宫前殿正北四千米处的新军寨附近,何清谷认同姜说。(三辅黄图校注四七页)而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四九页认为磁石门遗址在西安市未央区三桥镇蔺高村西北五米武警学院处,一九五八年调查时尚有不规则夯土高台,东西四十五米,南北十五米,斜坡长七十三米,顶部直径十二米。今高台部分遭破坏。

  旧唐书太宗本纪:大业十三年李渊起兵後至京城,李世民“顿于阿城”即阿房故址。

  长安志图卷中:“秦瓦,御史宋宜之尝于阿房故基得一古瓦,长二尺许,高广六七寸,正方渐杀如斧形,宛然若屋状,坚厚如白石,隐隐遍作绳痕,其相接处亦有笋距如今瓦,但朴素耳。长安古迹此类甚多,但不得尽见也。”

  又,秦封泥集著录有“西方谒者”封泥,出土於汉长安故城北之相家巷,说者谓“西方为阿房宫之令名。”

  长安记

  约隋前佚名作。未见著录。

  建章宫,有太液沧池。(初学记卷八关内道)

  三辅黄图卷二:“武帝太初元年,柏梁殿。巫勇之曰:俗有火,即复起大屋压之。帝於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宫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

  太液池,三辅黄图卷四:“太液池,在长安故城西,建章宫北,未央宫西南。太液者,言其津润所及广也。关辅记云:‘建章宫北有池,以象北海,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汉书曰:‘建章宫北治大池,名曰太液池,中起三山,以象瀛洲、蓬莱、方丈,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兽之属。”

  沧池,按:建章宫内无沧池。文选西都赋:“前唐中而後太液,览沧海之汤汤。”西京赋:“顾临太液,沧池漭沆,渐台立於中央,赫以弘敞。此两处之沧海、沧池,均为太液池之比喻,言其水面广大。长安记是误将西京赋中太液沧池句联读,遂误以为建章宫内有沧池。沧池在未央宫,池中有渐台,而太液池亦有渐台,两者不在一地。

  桂宫,在未央宫北,亦曰北宫。(後汉书刘盆子传注)

  三辅黄图卷二:“桂宫,汉武帝造,周回十馀里。汉书曰:‘桂宫有紫房道,通未央宫。’关辅记云:‘桂宫在未央北,中有明光殿,土山,道从宫中西上城,至建章神明台、蓬莱山。’”

  “未央宫,汉书曰:‘高祖七年,萧何造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上见其壮丽太甚,怒曰: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何对曰:以天下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且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无以重威,无令後世有以加也。上悦,自栎阳徙居焉。’未央宫周回二十八里,前殿东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十五丈。营未央宫因龙首山以制前殿。”关中记(长安志卷三引):“未央宫周旋三十一里,街道十七里。有台三十二、池十二、土山四、宫殿门八十一、掖门十四。”又西京杂记卷一:“未央宫周二十二里九十五步五尺,街道周七十里,台殿四十三,其三十二在外,其十一在後宫,池十三、山六,池一、山一亦在後宫,门闼凡九十五。”

  兴乐宫,秦始皇造,汉修饰之,王改长乐宫曰常乐室。

  三辅黄图卷一:“兴乐宫,秦始皇造,汉修饰之,周回二十馀里,汉太后常居之。”三辅旧事(史记孝文本纪正义引):“秦於渭南有兴乐宫。”又关中记(史记叔孙通列传集解):“长乐宫,本秦之兴乐宫也,汉太后常居之。”

  汉书王传中:始建国元年,改“长乐宫曰常乐室。”陈直曰:“汉代纪年铭漆器图说,图版四十页,有始建国元年夹漆盘铭文云:‘常乐大官,始建国元年正受第千四百五十至四千。’又十山房印举举二第四十七页,有‘常乐苍龙曲侯’印,皆王改长乐为常乐之证。”(三辅黄图校证三五页)

  兴乐宫,秦始皇造,汉修饰之。宣帝元康四年,神雀五彩以万数集长乐宫。五凤三年,凤集长乐宫东阙中树上。(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五长安县)

  汉书宣帝纪:元康四年“三月,诏曰:‘乃者,神爵五采以万数集长乐、未央、北宫、高寝、甘泉泰殿中及上林苑。’”五凤三年“三月辛丑,凤又集长乐宫东阙中树上,飞下止地,文章五色,留十馀刻,吏民观。”

  俗人谓凤阙为贞女楼。古歌词云:长安城西双员阙,上有一双铜雀宿,一鸣五生,再鸣五熟。(长安志卷三)

  三辅黄图卷二:“三辅旧事云:‘建章宫周回三十里。东起别风阙,高二十五丈,乘高以望远。又於宫门北起圆阙,高二十五丈,上有铜凤凰,赤眉贼坏之。’西京赋云‘圆阙耸以造天,若双碣之相望’是也。庙记云:‘建章宫北门高二十五丈,建章北阙门也。又有凤凰阙,汉武帝造,高七丈五尺。凤凰阙,一名别风阙。’”又“繁钦建章凤阙赋序云:‘秦汉规模,廓然泯毁,惟建章凤阙,耸然独存,虽非象魏之制,亦一代之巨观。’古歌云:‘长安城西有双阙,上有双铜雀,一鸣五生,再鸣五熟。’按铜雀,即铜凤凰也。”

  长安城西北,有武将山。即前汉辛孟所隐之处。(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五长安县)

  关中胜图志卷二:“五将山,在泉县北三十里。唐书地理志:泉县有武将山,一名冯山。雍胜略:即汉末辛孟隐处。(本注:谨按:晋坚为慕容所逼,走入五将山,即此。)”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关内道:“肃宗建陵,在(泉)县东北十八里武将山。”按:武将山在今泉县建陵乡,东与九山相邻。

  戚里在城内。(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索隐)

  史记万石君石奋“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三辅黄图卷二:“长安闾里一百六十,室居栉比,门巷修直。有宣明、建阳、昌阴、尚冠、修城、黄棘、北焕、南平、大昌、戚里。”

  仙人掌大七围,以铜为之。魏文帝徙铜盘折,声闻数十里。(三辅黄图卷三)

  承露盘有三,一在洛城门外,三辅黄图卷一:“长安城北出东头第一门曰洛城门,又曰高门。汉宫殿疏曰:‘高门,长安北门也,又名观雀台门,外有汉武承露盘,在台上。’”另一在建章宫。三辅黄图卷三:“神明台,汉书曰:‘建章有神明台。’庙记曰:‘神明台,武帝造,祭仙人处,上有承露盘,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第三例在甘泉宫。同上卷五:“通天台,武帝元封二年作甘泉通天台。”“上有承露盘,仙人掌檠玉杯,以承云表之露。”长安记所载为建章宫之承露盘。西都赋云:“抗仙掌以承露,双立之金茎。”西京赋云:“立修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李善注引三辅故事曰:“武帝作铜露盘,承天露和玉屑饮之,欲以求仙。”汉书郊祀志师古注引三辅故事云:“建章宫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

  魏文帝,当魏明帝之。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景初元年注引魏略曰:“是岁,徙长安诸、骆驼、铜人、承露盘,盘折,铜人重不可置,留于霸城。”又引汉晋春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