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我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存在的问题

  第八章 我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二)——承德市农广校的改革与探索

  1993年以后,农广校招生出现了全局性的滑坡,这一现象引发了对农广校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对农广校现行政策、职能、做法、专业设置、服务方向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探讨。在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农广校在以下四个方面表现出了与农民需要的不适应。

  (一)过分依靠行政手段,造成办学与市场需求脱节农广校招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靠行政手段和计划调控。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和诱发下,农村市场迅速发育,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学员构成发生了变化。农广校建立后的十几年中,主要面向乡镇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以中专学历教育为主,随着乡镇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历的提高,这部分生源在逐渐减少,由工作单位交费上学的做法也在变化,靠计划招生的做法越来越难以适应变化了的社会需要。另一方面,大量的在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具有强烈的依靠科技来发展自己和改变家乡的愿望,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学而学,也不是为了文凭而学,传统的学历教育不能使他们获得一技之长,以具备就业和谋生的能力。因此,农广校对这部分生源也缺乏吸引力。我们对230名农民调査的结果显示,农民求学的最大目的在于获得一技之长而不是学历。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中相当一部分也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农民就业出现了多样化,相应地引起了农民对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农广校只有适应这种变化,改革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办学机制和运行模式,既要适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也要适合农业教育规律,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农村社会和农民的需要。农广校尽管实行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但中央农广校在许多方面仍然统得过死,必须切实将一部分办学权力交给地方分校,使得各地农广校能够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最紧迫的需要来调整工作计划,确定工作重点,提高其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农广校的实践证明,在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上,应坚持以中专学历教育为主体,积极向两头延伸的办学模式,做到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长短结合、内外联合,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形成灵活反应的机制。

  (二)专业设置不能满足农村发展需要农广校办学20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从招生人数,还是专业设置、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在越来越多的学员当中,报考农业类专业的学员越来越少。虽然从中央到地方为农科专业的稳固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如把“农学”变成了“高效农业,把”畜牧“变成了”经济动物营养“等,但这类专业的建设水平仍然很低,教学质量差的严峻事实影响到了农广校的办学性质,甚至影响到了农广校的生存。令人担忧的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由于政策的、观念的等各种原因,一向以”学农、爱农、务农“为根本指导思想的农广校,屈于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办学方向不得不向第二、第三产业转轨。于是,专业设置由农学类为主转变为以经济类为主,教学重点由急需农业新技术哺育的田间地头转到以获取文凭为目的的机关、企业。由此而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经济类教师严重匮乏,在无奈的情况下,出现了大量的专业知识不系统、水平不高的”农转非教师,这样的师资队伍,无法保障预定的教学质量。这种舍己之长,取己之短的做法,是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的。

  导致这些结果的原因固然很多,有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有鄙视农业的社会心理的影响,也有农广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和教学方法和效果方面的原因。就专业设置问题而言,首先表现为,专业课程设置单一,缺乏综合性。农科类专业主要涉及到小麦、玉米、棉花等常规大田作物的栽培、育种、植保等,而对产业结构调整中急需的园艺、保护地蔬菜、食用菌、特种养殖等涉及较少;对粮、棉、油的贮藏、加工几乎没有涉及。此外农业贸易、农村经济、农村生活、现代观念的教学内容则更少。农业产业化要求农民走,农工贸、产供销一体化的新路子,使农民在致富的路上体验到综合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性,而目前的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因此不受农民的欢迎。其次,专业知识过于陈旧,不具备先进性。学员学到的书本知识,已经非常陈旧了。至于农民需要的名、特、优产品的生产新技术,则更难以接触到。再次,大部分农广校缺少实践教学设备和试验场所,这是一个在短期内难以弥补的缺陷,不仅影响了农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也难以起到带动、示范和推广的作用。农业是技术性和操作性极强的学科,缺少实践环节导致了学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缺乏。

  毕业生难以为农民所接受,农民自己也不愿为此花费时间和投入财力,更不愿让自己的子女学习农科专业。因此,农广校改造专业和教学方法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三)教师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农广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广校改革、发展和提高的“瓶颈”,其主要表现是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和素质不高等方面。

  目前,我国农广校师生比为1:93.3,尽管远距离教育的质量来源于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体的制作水平和播放效果,但师资数量奇缺、师生比严重偏低的确是事实。况且,农广校具有学科多、专业复杂等特点,对教师的数量需求就更多。据有关研究,农广校师生比以1:45为宜。到2010年,农广校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50万人,据此计算,届时农广校专职教师将达到3.3万人,平均每年须培养教师0.2万人。除了专职教师外,大量的兼职教师是农广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兼职教师也是弥补专职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最佳措施。目前我国农广校专职和兼职教师的比例为1:1.1,英国远程教育的专兼职教师比例为1:3.1.我国专职教师比例偏高,兼职教师比例偏低,这不利于发挥农业远距离教育师资配置的优势和建立动态的人才流动机制。

  农广校教师素质不高也是限制农广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农广校作为远距离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一个新生的教育体系。它除了要求教育管理者和教学工作者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外,还要求具有较强的运用操作现代化远距离教学设备的能力,及在农业学科上较高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从目前农广校办学人员和教师的来源看,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中大部分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农业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这部分人中的少数从事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较扎实的农业科技理论基础和较丰富的农业科技实践经验,但是教育理论比较缺乏。这部分人员中的大多数未从事业技术推广工作,农业科技实践能力和教学理论基础都比较差;

  另一部分人为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这部分人具有基本的教学理论知识,但农业学科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均欠缺。这两部分人除了上述不足外,普遍存在运用和操作现代远距离教育设备能力不强的问题。这导致了两个消极后果:一是对远距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不够,在远距离教学过程中简单机械地套用普通全日制学校的教学方法;另外一个消极后果是对农业技术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研究不够。农业技术教育不同于工业技术教育,照搬工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方法来教育农民,既不符合农业科技教育的特点,也不符合农民的实际需要。这是目前农广校脱离农民需要的主要原因。

  农广校的师资也是由两部分人构成的:一是主讲教师,他们几乎是各个学科的专家,在某一专业领域有较高的造诣。他们根据农业远距离教育特点的要求编写教材,通过录音、录像讲授课程,提供教学辅导材料,组题对学员进行考试。发挥大批专家、教授的作用,使学员能接触到高水平教师的讲授和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是远程教育的优势;另一部分教师是教学班的教员,他们直接接触学生,负责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答疑解难,批改作业等,他们不仅需要精通某一学科或某几门学科的知识,还需要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然而这正是目前教学班的教员所欠缺的。农业科技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理解,农业技术只有与实践结合才能掌握并发挥应有的价值。实践是农业科技教育的最为有效的教育方法,缺少实践环节农业科技教育就失去了基础,单纯的理论讲授不能使学员有效地掌握农业科技。这是农广校不能吸引农民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农广校的教育目标,既包括提高学生科技文化素质,也包括培养其应用能力。这一办学方向决定了农广校的教学内容必须突出实用性,如果辅导教师不具备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不具有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能力,就会使学员感到缺乏“真知灼见”。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才能对书本上理论性、概念性的东西做通俗的、有针对性的辅导,才能对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处理方法。如何解决农广校教师的素质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各地也进行了各种尝试,但如何保持农广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先进性,使之适应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民的需要仍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十分迫切的问题。

  (四)重学历教育,轻非学历教育

  学历教育并非是中国的独创,在西方学历制度对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过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学历教育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加剧,特别是随着独立、自由意识的觉醒,广大受教育者要求个性发展的愿望日益强烈,使学历教育受到了声讨。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具体建议》中,第一条就是要“纠正学历社会的弊病”。报告把学历社会定义为:“在评价一个人的能力时,不是看他‘学了什么、学得怎么样’,而是注重他‘何时、在何地学习的’,甚至会得出根据哪个学校毕业来判断本人的能力和个性的结论。为此,人们就不得不在人生道路的初期,为谋得某种形式上的学历而奔忙,也就产生了一个人的能力得不到公正评价和学习者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等现象。”

  我国的学历教育真正形成声势是在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由于高等教育规模小,而潜在生源极多,人学的竞争强度为世界所罕见。特别是近几年,在许多单位或领域学历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的惟一标志,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虽然一再呼吁,不但没有明显好转,反而出现出愈加严重的趋势,以致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的教育是“培养失败者的教育”。现实情况是,小学生毕业考上初中的是胜利者,没考上的是失败者;初中毕业生考上高中的是胜利者,没考上的是失败者;高中毕业生考上大学的是胜利者,没考上的是失败者;大学毕业留洋是胜利者,留土的还是失败者;而留洋的一去不复返。情况确实如此。无论我们培养的哪一级学生,毕业后能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的极少。农村的想“跳农门”,小城镇的想“跳城门”,大城市的想“跳国门”。正是与这一点相对应,人们提出了“成功教育”、“创业教育”、“素质教育”等观点。其目的在于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社会建设人才。农广校教育本来是针对农民的教育,但由于内外环境的影响,也变成了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教育。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些县的农广校、电大在十几年的教育过程中,没有培养一个真正的农民。这就使得农广校教育偏离了为农民服务的本来目的,出现了农广校教育乃至整个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需要不吻合的现象,使教育资源的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当然,就农广校而言,其发展与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不太吻合,其原因是复杂的,有农广校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制约,也有农广校本身的原因。很多农广校作过各种改革的尝试,并且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形成了长短交叉、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存的灵活办学模式,为缓解社会急需人才的矛盾作出了一定贡献。但仅就目前现状来看,其中商业气息过浓,影响了农广校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农广校利用自身的人才、技术优势获取能加快事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在大教育、大社会的范畴中,我们应站到更高的层次上来看待这一问题。如果农广校能开辟必要的阵地主动联合行业部门、乡镇企业乃至村组带头人,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形成职前与职后、联办与自办、政府扶持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并且积极通过工作上的巧妙安排,派出更多的技术骨干教师参与社会服务体系、科技示范体系的建设,创办更多的立体种植、特种养殖、规模经营、生态开发、加工增值、出口创汇的示范乡村,真正做到“兴一方职教,富八方群众”,那么农广校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步伐必然加快,巨大的社会效益随之产生。

  无可置疑,生源状况是农村职业学校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以质量求生存,以声誉求发展,现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必须明确,农广校教育不是为生存而办学。大力发展农业远程教育,目的在于加快科技的全面进步和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农广校不可重演追赶所谓“热门专业”的闹剧而置社会实际于不顾,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而应认真分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的进步、经营机制的转换以及劳动组织变化等带来的对劳动者需求在结构、质量、数量等方面的变化,以此选择切合本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的职教发展思路,及时开设出农村经济“转型”急需的、符合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适应就业层次和要求的专业,以最吸引人的方式传播实用科技知识和科学思想,突破传统教学、培训模式,构建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远程教育培训体系。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