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9章 辨惑(2)

  (二)宋翔凤曰:"本作'有人告其母参杀人',依治要校。"

  (三)宋翔凤曰:"本无'方'字。"

  (四)器案:云,犹然也,说详经传释词。凡"云"字在句尾不作"曰"字解者,皆为"然"义也。

  (五)宋翔凤曰:"本作'人复来告,如是者三'。"

  (六)宋翔凤曰:"'母'下本有'乃'字,并依治要校。"

  (七)宋翔凤曰:"十六字治要无。"

  (八)诗大雅荡:"流言以对。"朱熹集传:"流言,浮浪不根之言也。"

  (九)宋翔凤曰:"本无此句。"

  (一0)宋翔凤曰:"本作'虽圣贤不敢自安',并依治要校。治要旧校:'毕'作'安',恐'必'。"

  (一一)焦弱侯曰:"奸党成群,贤士摈斥,可为寒心。"

  鲁定公之时(一),与齐侯(二)会于夹谷(三),孔子行相事(四)。两君升坛(五),两相处下,两相欲揖(六),君臣之礼,济济(七)备焉。齐人鼓噪而起(八),欲执鲁公。孔子历阶(九)而上,不尽一等而立,谓齐侯曰:"两君合好,以礼相率,以乐相化。臣闻嘉乐不野合,牺(一0)象之荐不下堂(一一)。夷、狄之民何求为?(一二)"命司马请止之(一三)。定公曰:"诺。"齐侯逡巡(一四)而避席(一五)曰:"寡人之过。"退而自责大夫。罢会。齐人使优于鲁公之幕下(一六),傲戏,欲候鲁君之隙,以执定公。孔子叹曰:"君辱臣当死(一七)。"使司马行法斩焉,首足异门而出(一八)。于是齐人惧然而恐(一九),君臣易操,不安其(二0)故行,乃归鲁四邑之侵地(二一),终无乘鲁(二二)之心,邻(二三)振动,人怀向鲁(二四)之意,强国骄君,莫不恐惧,邪臣佞人,变行易虑,天下之政,而折中(二五);而定公拘于三家(二六),陷于众口(二七),不能卒用孔子者,内无独见(二八)之明,外惑邪臣之党,以弱其国而亡(二九)其身,权归于三家,邑土单(三0)于强齐(三一)。夫用人若彼,失人若此;然定公不觉悟,信季孙之计,背贞臣(三二)之策,以获拘弱(三三)之名,而丧丘山之功(三四),不亦惑乎!

  (一)案:见定公十年。

  (二)齐侯,景公也。

  (三)左传定公十年:"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公羊、谷梁作"颊谷"。

  (四)左传云:"孔丘相。"杜注:"相会仪也。"

  (五)史记孔子世家:"为坛位,土阶三等。"谷梁传释文:"封土曰坛。"

  (六)宋翔凤曰:"子汇本、钞本无'欲'字,'两'作''。"案:两京本、天一阁本、傅校本俱作"而"。唐晏曰:"谷梁传作'相揖'。"案范注:"将欲行盟会之礼。"

  (七)礼记玉藻:"朝廷济济翔翔。"注:"济济,庄敬貌也。"正义:"济济,有威仪矜庄也。"

  (八)宋翔凤曰:"'躁'本作'噪',依子汇校。"器案:史记孔子世家作"鼓噪",家语相鲁篇作"鼓噪",谷梁范注曰:"群呼曰噪。"左传成公五年:"华元享之,请鼓噪以出,鼓噪以入。"杜注:"出入辄击鼓。"

  (九)谷梁范宁注:"阶,会坛之阶。"器案:孔子世家索隐:"谓历阶级也。故王肃云:'历阶,登阶不聚足。'"礼记曲礼上:"拾级聚足。"注:"'拾'当为'涉',声之误也。级,等也。涉等聚足,谓前足蹑一等,后足从之并。"正义:"拾级聚足者,此上阶法也。拾,涉也。级,等也。聚足,谓前足蹑一等,后足从而并之也。"

  (一0)"牺",唐本作"羲"。

  (一一)左传作"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杜注:"牺象,酒器牺尊象尊也。嘉乐,钟磬也。"正义:"此言不出门不野合者,谓享燕正礼,当设于宫内,不得违礼而行,妄作于野耳,非谓祭祀之大礼也。诸侯相见之礼、享在庙,燕在寝,不得行于野。僖二十八年,晋侯朝王于践土,王享醴,命之宥。襄十年,宋公享晋侯于楚丘,请以桑林。十九年,公享晋六卿于蒲圃。二十七年,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如此之类,春秋多矣,或特赏殊功,或畏敬大国,皆权时之事,非正礼也。此时,齐、鲁敌国,释怨和平,未有殊异之欢,无假非常之事,孔子知齐怀诈,虑其掩袭,托正礼以拒之,故言不野合。"

  (一二)宋翔凤曰:"'求'当依谷梁作'来'。"唐晏曰:"谷梁作'来'。"案:范宁注云:"两君合会,以结亲好,而齐人欲执鲁君,此为无礼之甚,故谓夷、狄之民。"唐本"狄"误"秋"。

  (一三)范宁注云:"司马,主兵之官,使御止之。"

  (一四)文选上林赋注、雪赋注引广雅:"逡巡,却退也。"

  (一五)孝经开宗明义章:"曾子避席。"唐明皇注:"避席起答。"案谓离席却退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逡巡避席。"

  (一六)案:谷梁作"罢会,齐人使优施舞于鲁君之幕下"。范注:"优,俳。施其名也。幕,帐。欲嗤笑鲁君。"范宁出"欲嗤笑鲁君"之文,似即为"傲戏"作注者,岂谷梁古本有此文耶?孔子世家作"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

  (一七)唐晏曰:"按'君辱臣当死',谷梁作'笑君者罪当死';详此文义,当作'臣辱君当死',为后人妄改。又此段乃引谷梁传文,而小有异同,足征陆生治谷梁学也。"器案:唐说是,孔子世家作"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

  (一八)宋翔凤曰:"'门'本作'河',依子汇本改,谷梁传亦作'门'。"俞樾曰:"樾谨按:宋氏翔凤依子汇本改'河'为'门'云:'谷梁传亦作门'。"新语作'河',未可据彼以改此'河'字,实非误文也。汉时隶书每以'河'字作'何'字,童子逢盛碑:'无可柰河。'吴仲山碑:'感痛柰河。'皆其证也。'异河而出',即'异何而出',说文人部:'何,儋也。'盖今人所用负荷字,古人止作'何','异何而出',谓使一人何其首,又使一人何其身,则首足异何矣。使作'首足异荷而出',其文即明显无疑;乃古人'荷'字止作'何'字,又往往作'河','异河'之文,读者不晓,万历间刻子汇,遂据谷梁改作'异门',明人率臆妄改,大率类此,宋氏从之,误矣。"器案:孔子世家作"有司加法,手足异处"。

  (一九)宋翔凤曰:"按:'惧'瞿'通,别本作'瞿'。"器案:孔子世家作"景公惧而动"。

  (二0)唐本无"其"字。

  (二一)孔子世家:"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柰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集解:"服虔曰:'三田,汶阳田也。龟,山名;阴之田,得其田,不得其山也。'杜预曰:'太山博县北有龟山。'"索隐:"左传:'郓、讙及龟阴之田。'则三田皆在汶阳也。"寻公羊定公十年:"夏,公会齐侯于颊谷。公至自颊谷。齐人来归运、讙、龟、阴田。孔子行乎季孙,三月不违,齐人为是来归之。"何休注:"齐侯自颊谷归,谓晏子曰:'寡人或过于鲁侯,如之何?'晏子曰:'君子谢过以质,小人谢过以文。'齐尝侵鲁四邑,请皆还之。"疏云:"其四邑者,盖运也,讙也,龟也,阴也。"范宁谷梁集解亦引何休注为说。家语相鲁篇亦云:"于是乃归所侵鲁之四邑及汶阳之田。"归鲁四邑之说出于新语,盖亦春秋家旧说云。

  (二二)尚书西伯戡黎:"周人乘黎。"孔氏传:"乘,胜也。"正义:"诗毛传云:'乘,陵也。'乘驾是加陵之意,故乘为胜也。"国语周语中:"乘人不义。"韦注:"乘,陵也。"

  (二三)宋翔凤曰:"别本作'邻邦',不缺。"

  (二四)"向",李本、子汇本、程本、两京本、天一阁本、唐本作"向",古通。后不复出。

  (二五)宋翔凤曰:"别本作'就而折中'。"案:孔子世家:"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汉书贡禹传:"四海之内,天下之君,微孔子之言,亡所折中。"师古曰:"折,断也。非孔子之言,则无以为中也。"

  (二六)论语八佾:"三家者以雍彻。"集解:"马曰:'三家,谓仲孙、叔孙、季孙。"邢昺疏:"三孙同是鲁桓公之后,桓公适子庄公为君,庶子公子庆父、公子叔牙、公子季友。仲孙是庆父之后,叔孙是叔牙之后,季孙是季友之后,其后子孙皆以其仲、叔、季为氏,故有此氏,并桓公子孙,故俱称孙也。至仲孙氏后世改仲曰孟,孟者,庶长之称也,言己是庶,不敢与庄公为伯仲叔季之次,故取庶长为始也。"

  (二七)孔子世家:"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彼妇之口,盖众口之一耳。谒音霭,与败协韵。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