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59章 一九三三年(12)

  同样内容的书,或被禁,或不被禁,并非因了是否删去主要部分,内容如何,官僚是不知道的。其主要原因,全在出版者之与官场有无联络,而最稳当则为出版者是流氓,他们总有法子想。

  兄所编的书〔6〕,等目录到时,去问问看,但无论如何,阴历年内,书店是不收稿子的了。不过,现在之压迫,目的专在人名及其所属是那一翼,与书倒是不相干的。被说"犯禁"之后,即无可分辩,因为现在本无一定之"禁",抗议也可以算作反革命也。

  《当吉好特》〔7〕还在排字,出版大约要在明年了。《母亲》〔8〕,《我的大学》〔9〕都是重译的,怕未必好,前一种已被禁。小说集〔10〕是它兄译的,出版不久,书店即被搜查,书没收,纸版提去,大约有人去说了话。《一周间》(11)译本有两种,一蒋光慈〔12〕从俄文译,一戴望舒〔13〕从法文译,我都未看过,但听人说,还是后一本好。

  中国文学概论还是日本盐谷温〔14〕作的《中国文学讲话》清楚些,中国有译本。至于史,则我以为可看(一)谢无量〔15〕:《中国大文学史》,(二)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已出四本,未完),(三)陆侃如,冯沅君〔16〕:《中国诗史》(共三本),(四)王国维:〔《宋元词曲史》(17〕,五)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但这些都不过可看材料,见解却都是不正确的。

  我们都还好。文稿很难发表,因压迫和书店卖买坏(买书的都穷了,有钱的不要看书),经济上自然受些影响,但目下还不要紧,勿念。

  此复,即颂时绥。

  弟豫上十二月二十日〔1〕何君指何谷天。参看330929②信注〔2〕。

  〔2〕两本书指改编本《毁灭》、《第四十一》。

  〔3〕胡指胡今虚,参看330801③信注〔1〕。

  〔4〕《安得伦》即《不走正路的安得伦》。

  〔5〕《出版消息》半月刊,顾瑞民编辑,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一日创刊于上海,一九三五年三月停刊,共出四十八期。

  〔6〕所编的书指《苏联作家创作经验集》。

  〔7〕《当吉好特》即《被解放的堂。吉诃德》。

  〔8〕《母亲》长篇小说,高尔基著,沈端先根据日译本翻译,一九二九年十月上海大江书铺出版。

  〔9〕《我的大学》长篇小说,高尔基著,杜畏之、萼心据原文译,一九三一年九月上海湖风书店出版。

  〔10〕小说集指《高尔基创作选集》。

  〔11〕《一周间》中篇小说,苏联里别进斯基著,蒋光慈译,一九三○年一月上海北新书局出版;又有江思、苏汶合译本,水沫书店出版。

  〔12〕蒋光慈(1901--1931)又名蒋光赤,安徽六安人,作家。曾留学苏联,太阳社主要成员之一。著有诗集《新梦》、小说《短裤党》、《田野的风》等。

  〔13〕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笔名望舒、江思等,浙江杭县人,诗人。曾留学法国,著有诗集《望舒草》等,译有《爱经》等。

  〔14〕盐谷温(1878--1962)日本汉文学研究者,曾任东京大学教授。所著《中国文学讲话》,即《中国文学概论讲话》,孙俍工译,一九二六年六月开明书店初版。

  〔15〕谢无量原名谢蒙,四川梓潼人,曾任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著《中国大文学史》,一九一八年十月中华书局出版。

  〔16〕陆侃如(1903--1979)江苏海门人,曾任复旦大学、安徽大学等校教授。冯沅君,参看261029①信注〔2〕。他们所著《中国诗史》,一九三一年一月由上海大江书铺出版。

  〔17〕《宋元词曲史》应是《宋元戏曲考》,一九一五年九月商务印书馆出版。

  331220②致郑野夫〔1〕野夫先生:木刻作品,我想选取五十种,明年付印是真的,无论如何,此事一定要做。

  《水灾》〔2〕能否出版,此刻不容易推测,大约怕未必有书店敢收受罢。但如已刻成,不妨去试问一下。此颂时绥。

  迅上十二月廿日〔1〕郑野夫(1909--1973)原名郑诚芝,浙江乐清人。曾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并参加木刻艺术团体"一八艺社"及"野风画会"。

  〔2〕《水灾》木刻画,郑野夫作。

  331220③致徐懋庸懋庸先生:十八日信收到。侍桁先生的最初的文章,我没有看他,待到留意时,这辩论〔1〕快要完结了。据我看来,先生的主张是对的。

  文章的弯弯曲曲,是韩先生的特长,用些"机械的"之类的唯物论者似的话,也是他的本领。但先生还没有看出他的本心,他是一面想动摇文学上的写实主义,一面在为自己辩护。他说,沙宁在实际上是没有的,其实俄国确曾有,即中国也何尝没有,不过他不叫沙宁。文学与社会之关系,先是它敏感的描写社会,倘有力,便又一转而影响社会,使有变革。这正如芝麻油原从芝麻打出,取以浸芝麻,就使它更油一样。倘如韩先生所说,则小说上的典型人物,本无其人,乃是作者案照他在社会上有存在之可能,凭空造出,于是而社会上就发生了这种人物。他之不以唯心论者自居,盖在"存在之可能(二字妙极)"〔2〕句,以为这是他顾及社会条件之处。其实这正是呓语。莫非大作家动笔,一定故意只看社会不看人(不涉及人,社会上又看什么),舍已有之典型而写可有的典型的么?倘其如是,那真是上帝,上帝创造,即如宗教家说,亦有一定的范围,必以有存在之可能为限,故火中无鱼,泥里无鸟也。所以韩先生实是诡辩,我以为可以置之不理,不值得道歉的。

  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我们是听到过的,因为后者须有其事,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然而他所据以缀合,抒写者,何一非社会上的存在,从这些目前的人,的事,加以推断,使之发展下去,这便好像豫言,因为后来此人,此事,确也正如所写。这大约便是韩先生之所谓大作家所创造的有社会底存在的可能的人物事状罢。

  我是不研究理论的,所以应看什么书,不能切要的说。据我的私见,首先是改看历史,日文的《世界史教程》〔3〕(共六本,已出五本),我看了一点,才知道所谓英国美国,犹如中国之王孝籁〔4〕而带兵的国度,比年青时明白了。其次是看唯物论,日本最新的有永田广志〔5〕的《唯物辨证法讲话》(白杨社版,一元三角),《史的唯物论》〔6〕(ナウカ〔7〕社版,三本,每本一元或八角)。文学史我说不出什么来,其实是G。Brandes〔8〕的《十九世纪文学的主要潮流》虽是人道主义的立场,却还很可看的,日本的《春秋文库》〔9〕中有译本,已出六本(每本八角),(一)《移民文学》〔10〕一本,(二)《独逸浪漫派》〔11〕一本,(四)《英国ラケル自然主义》〔12〕,(六)《青春独逸派》〔13〕各二本,第(三)(五)部〔14〕未出。至于理论,今年有一本《写实主义论》〔15〕系由编译而成,是很好的,闻已排好,但恐此刻不敢出版了。所见的日文书,新近只有《社会主义的レマリマ泧问题》〔16〕一本,而缺字太多,看起来很吃力。

  中国的书,乱骂唯物论之类的固然看不得,自己不懂而乱赞的也看不得,所以我以为最好先看一点基本书,庶不致为不负责任的论客所误。

  此复即颂时绥。

  迅上十二月二十夜。

  注释:

  〔1〕辩论指一九三三年九月至十二月间韩侍桁和徐懋庸关于"现实的认识"和"艺术的表现"的辩论。双方辩论的文字,后收入韩侍桁的《参差集》(一九三五年三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

  〔2〕"存在之可能"韩侍桁在《关于"现实的认识"与"艺术的表现"----答徐懋庸先生》中曾说:"问题不在沙宁和巴扎洛夫是否曾经地存在过,而在,那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沙宁和巴扎洛夫是否有社会的地存在的可能。"沙宁,阿尔志跋绥夫小说《沙宁》的主人公;巴扎洛夫,屠格涅夫小说《父与子》的主人公)。

  〔3〕《世界史教程》即《唯物史观世界史教程》,原名《阶级斗争史课本》,苏联波查洛夫(Ю。M。БОЧаpОВ,现译鲍恰罗夫)等编的一本教科书。日本早川二郎译本一九三二W三四年东京白杨社出版。

  〔4〕王孝籁浙江嵊县人,当时上海总商会会长,流氓头子。

  〔5〕永田广志(1904--1941)日本哲学家,著有《日本哲学思想史》等书。所著《唯物辨证法讲话》,一九三三年东京白杨社出版。

  〔6〕《史的唯物论》苏联共产主义学院哲学研究所编,广岛定吉、直井武夫译,一九三三年东京科学社出版。

  〔7〕ナウカ俄语Hayk(科学)的日语音译。

  〔8〕G。Brandes(1842--1927)通译勃兰兑斯,丹麦文艺批评家。他的主要著作《十九世纪文学主潮》共六卷,出版于一八七二年至一八九○年。

  〔9〕《春秋文库》东京春秋社出版的一套丛书。

  〔10〕《移民文学》即《流亡者的文学》。

  〔11〕《独逸浪漫派》即《德意志的浪漫主义派》,又译《德国浪漫派》。

  〔12〕《英国ラ於ケル自然主义》即《英国的自然主义》。

  〔13〕《青春独逸派》即《少年德国》,又译《青年德意志派》。

  〔14〕(三)(五)部按(三)为《法国文学的反动》;(五)为《法国的浪漫派》。

  〔15〕《写实主义论》即《现实----马克思主义文艺伦文集》。参看330209信注〔5〕。

  〔16〕《社会主义的レマリス泧问题》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问题》,俄国吉尔波丁等著,日本外村史郎译,一九三三年东京文化集团社出版。

  331220④致郑振铎西谛先生:十五日信顷收到。《北平笺谱》尾页已于十四日挂号寄上,现在想必已到了。《生活》〔1〕周刊已停刊,盖如闻将被杀而赶紧自缢;《文学》此地尚可卖,北平之无第六期,当系被暗扣,这类事是常有的。今之文坛,真是一言难尽,有些"文学家",作文不能,禁文则绰有余力,而于是乎文网密矣。现代在"流"字排行中,当然无妨,我且疑其与织网不无关系也。

  此上即请道安。

  迅顿首十二月二十日〔1〕《生活》周刊,参看330509信注〔2〕。

  331224致黎烈文烈文先生:顷奉到惠函并《医学的胜利》〔1〕一本,谢谢。这类的书籍,其实是中国还是需要的,虽是古典的作品,也还要。我们要保存清故宫,不过不将它当作皇宫,却是作为历史上的古迹看。然而现在的出版界和读者,却不足以语此。

  明年的元旦,我看和今年的十二月卅一日也未必有大差别,要做八股,颇难,恐怕不见得能写什么。《自由谈》上的文字,如侍桁蛰存诸公之说〔2〕,应加以蒲鞭〔3〕者不少,但为息事宁人计,不如已耳。此后颇想少作杂感文字,自己再用一点功夫,惟倘有所得而又无大碍者,则当奉呈也。

  此复,即请著安。迅上十二月廿四日〔1〕《医学的胜利》剧本,法国洛曼著,黎烈文译,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商务印书馆出版。

  〔2〕侍桁、蛰存之说指一九三三年十二月《申报。自由谈》上登载的韩侍桁的《关于"现实的认识"与"艺术的表现"》和施蛰存的《革命时代的夏里宾》等文。

  〔3〕蒲鞭语出《后汉书。刘宽传》:"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331226①致李小峰小峰兄:这是一个不相识者〔1〕寄来的,因为来路远,故为介绍,不知北新刊物上,有发表的地方否?倘发表,就请将刊物给我一本,以便转寄。否则,务乞寄还原稿,因为倘一失少,我就不得了了。

  迅上十二月廿六日〔1〕不相识者指王熙之。

  331226②致王熙之熙之先生:惠函收到。儿歌曾绍介给北新书局,但似未发表。此次寄来的较多,也只好仍寄原处,因为我和书店很少往来。

  大作的诗,有几首是很可诵的,但内容似乎旧一点,此种感兴,在这里是已经过去了。现并我的一本杂感集〔1〕,一并挂号寄上。

  《自由谈》的编辑者是黎烈文先生,我只投稿,但自十一月起,投稿也不能登载了。此复即颂时绥。

  迅上十二月廿六日〔1〕杂感集指《伪自由书》。

  331226③致罗清桢清桢先生:十二月十二日信并木刻,均已收到,感谢之至。宣纸印画不如洋纸之清楚,我想是有两种原因:一是墨太干,一是磨得太轻。我看欧洲人的宣纸印画,后面都是磨得很重的。大约如变换着种种方法,试验几回,当可得较好的结果。

  较有意思的读物,我此刻真也举不出。我想:先生何不取汕头的风景,动植,风俗等,作为题材试试呢。地方色彩,也能增画的美和力,自己生长其地,看惯了,或者不觉得什么,但在别地方人,看起来是觉得非常开拓眼界,增加知识的。例如"杨桃"这多角的果物,我偶从上海店里觅得,给北方人看,他们就见所未见,好像看见了火星上的果子。而且风俗图画,还于学术上也有益处的。

  此复,即颂时绥。

  鲁迅上十二月廿六日331227致台静农静农兄:下午从书店得所惠书,似有人持来,而来者何人,则不可考。《北平笺谱》竟能卖尽,殊出意外,我所约尚有余,当留下一部,其款亦不必送西三条寓,当于交书时再算账耳。印书小事,而郑君乃作如此风度,似少函养,至于问事不报,则往往有之,盖不独对于靖兄为然也。

  写序之事〔1〕,传说与事实略有不符,郑君来函问托天行或容某〔2〕(忘其名,能作简字),以谁为宜,我即答以不如托天行,因是相识之故。至于不得托金公〔3〕执笔,亦诚有其事,但系指书签,盖此公夸而懒,又高自位置,托以小事,能拖延至一年半载不报,而其字实俗媚入骨,无足观,犯不着向悭吝人乞烂铅钱也。关于国家博士〔4〕,我似未曾提起,因我未能料及此公亦能为人作书,惟平日颇嗤其摆架子,或郑君后来亦有所闻,因不复道耳。

  北大堕落至此,殊可叹息,若将标语各增一字,作"五四失精神","时代在前面",则较切矣。兄蛰伏古城,情状自能推度,但我以为此亦不必侘傺,大可以趁此时候,深研一种学问,古学可,新学亦可,既足自慰,将来亦仍有用也。

  投稿于《自由谈》,久已不能,他处颇有函索者,但多别有作用,故不应。《申报月刊》〔5〕上尚能发表,盖当局对于出版者之交情,非对于我之宽典,但执笔之际,避实就虚,顾彼忌此,实在气闷,早欲不作,而与编者是旧相识,情商理喻,遂至今尚必写出少许。现状为我有生以来所未尝见,三十年来,年相若与年少于我一半者,相识之中,真已所存无几,因悲而愤,遂往往自视亦如轻尘,然亦偶自摄卫,以免为亲者所叹而仇者所快。明年颇欲稍屏琐事不作,专事创作或研究文学史,然能否亦殊未可必耳。

  专此布复,并颂时绥。

  豫顿首十二月廿七夜〔1〕写序之事参看331111信注〔2〕。天行,即魏建功。

  〔2〕容某指容庚。

  〔3〕金公指钱玄同。

  〔4〕国家博士指刘半农。

  〔5〕《申报月刊》国际时事综合性刊物,一九三二年七月在上海创刊,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出至第四卷第十二期停刊。

  331228①致陶亢德亢德先生:附上稿子两种〔1〕,是一个青年托我卖钱的,横览九洲,觉得于《论语》或尚可用,故不揣冒昧,寄上一试。犯忌之处,改亦不妨。但如不要,则务希费神寄还,因为倘一失去,则文章之价值即增,而我亦将赔不起也。此布即请著安。

  鲁迅上十二月廿八夜〔1〕稿子两种指王志之托鲁迅设法发表的两篇稿子:《幽默年大事记》和《刷浆糊与拍马屁》。

  331228②致王志之志兄:廿二日信已收到。前月得信后,我是即复一信的,既未收到,那是被遗失或没收了。《落花集》在现代搁置多日,又被送还,据云因曾出版,所以店主反对,争之甚力,而终无效云云,现仍在我处,暂时无法想。这回的稿子〔1〕,当于明日寄给《论语》,并且声明,许其略改犯禁之处。惟近来之出版界,真是战战兢兢,所以能登与否,亦正难必,总之:且解[听]下回分解罢。

  德哥派拉君之事〔2〕,我未注意,此君盖法国礼拜六派,油头滑脑,其到中国来,大概确是搜集小说材料。我们只要看电影上,已大用菲洲,北极,南美,南洋。。。。。。之土人作为材料,则"小说家"之来看支那土人,做书卖钱,原无足怪。阔人恭迎,维恐或后,则电影上亦有酋长飨宴等事迹也。

  《募修孔庙疏》〔3〕不必见寄,此种文字,所见已多,真多于"牛溲马勃"〔4〕,而且批评文字,亦无处发表,盖庙虽未修,而礼教则已早重,故邪说无从盛行也。

  上海尚未大冷,我们是好的。

  此复,即颂时绥。迅上十二月廿八夜〔1〕这回的稿子参看331228①信注〔1〕。

  〔2〕德歌派拉君之事指法国小说家德歌派拉一九三三年十一月来我国游览的事。

  〔3〕《募修孔庙疏》即当时国民党政府山东省主席韩复渠募修孔庙的倡议书。

  〔4〕"牛溲马勃"语见韩愈《进学解》,无用之物的意思。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