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有所思(节录)

  王夫之

  有所思,思何期。

  空有火,燧人知。

  水无归,神禹为。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茂荆蔓草,圣人剪之。

  马文龟书,圣人衍之。

  白日易匿,谁为挽之。

  [清]王夫之著选自《王船山诗文集》中华书局出版社1962年版

  “作者简介”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思想家、爱国人士。明末,中举人。南明覆亡后,筑室于石船山,著书授徒,不肯出仕清朝,著述300余卷,并行于世,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清初三先生”。

  涿鹿行

  爱新觉罗·弘历

  经临涿鹿城,

  因歌涿鹿行。

  太行□水互表里,

  杏林柳陌过清明。

  闾阎气象略温饱,

  闻道去年秋颇好。

  未经见岂无饥寒,

  粉饰词虞出宦巧。

  轩辕熊罴靖蚩尤,

  耕桑今日三辅稠,

  怀音狼疏与石留。

  薄代深入全功收,

  流沙西被戍索修。

  选自《黄帝古城行》

  “作者简介”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清朝第四代皇帝,习称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嘉庆元年传位于十五子顒琰(嘉庆),自为太上皇帝,仍掌国家大政,直至去世。是中国历史上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匡政尚文,常深入民间微服私访,与其父康熙皇帝统称“康乾盛世”。

  桥山

  叶映榴

  大荒浮黄云,众山失故黛。

  划然川原间,苍翠杂烟霭。

  居人为予言,①桥陵在其内。

  下车拂征尘,屏息虔再拜。

  古柏参青霄,树叶如偃盖。

  黄帝未仙时,此树乃先在。

  其作二千株,环陵而向背。

  陵庙与树连,云气时叆叇。②

  沮水流其中,触石发清簌。③

  怀古有余情,瞻眺得大概。

  当年神圣兴,制作史具载。

  采铜首山巅,铸鼎荆山界。

  鼎成龙下迎,其说近迂怪。

  左徹不及从,④抱弓致忠爱。

  凿山葬衣冠,庙祀崇百代。

  且战且学仙,汉武发深慨。

  至今祈仙台,芳草尚晻蔼。⑤

  候神幸缑山,采药遍海外。

  封禅何纷纷,徒为公孙卖。⑥

  予意帝至尊,不仙亦何害?

  缅彼垂裳年,⑦古今共嘉赖。⑧

  不死今有冢,此言良大快!

  惟有柏长生,风雨勿能坏。

  选自民国三十三年《黄陵县志》

  “作者简介”

  叶映榴(1642—1688),字炳霞,号苍岩,上海人。清顺治十八年进士,改庶吉士,历授湖广粮储道。康熙二十七年,署布政使,督标裁兵。夏逢龙作乱,授伪职;映榴约以无杀戮百姓,始受命。部署既讫,升公座骂贼,拔刀自刎。闻于朝,特授工部左侍郎,谥忠节。曾与人和刻诗集,朱彝尊为之序。遗著文八卷,赋四卷,诗余一卷,总称《忠节遗稿》,彝尊复为序。

  “注释”

  ①予:我。

  ②叆叇(àidài,音爱袋):浓云蔽日。

  ③簌:风吹树叶的响声。

  ④左徹:黄帝之臣。

  ⑤蔼:繁茂。

  ⑥公孙:指公孙卿。

  ⑦彼:指黄帝。

  ⑧嘉:美好。

  和张三丰

  薛柱斗

  衣冠葬处号桥陵,九转丹成四海轻。

  古柏森森金仗合,林风飒飒玉璈清。

  由来帝道通仙道,果是佳城即化城。

  何日归田容一过,执经桥畔问真明?

  选自嘉庆十二年《中部县志》

  “作者简介”

  薛柱斗(生卒不详),陕西拔贡,康熙元年(1662)任保宁知府。

  轩辕柏①

  刘尔怡

  轩辕庙前挂甲柏,霜根铁节坚如石。

  老干挺直五十围,②枝叶密排三千尺。

  功开浑沌先天地,造物合当存爱惜。

  南接华岳通云气,③风来呼吸吞太白。④

  飘渺三丰竟若何?⑤此树到今尚矍铄。⑥

  传记莫考栽植年,鸟飞兔走青漠漠。

  孤高自是神工力,盘踞似得巨灵托。

  我今再拜揖仙翁,茹叶掇英可飞空。⑦

  九天若见骑龙人,⑧道我还丹更御风。⑨

  选自清康熙三十四年《中部县志》

  “作者简介”

  刘尔怡(生卒不详),清陕西中部(今黄陵县)人,字埙篪,顺治八年举人,任贵定县知县,为官公正廉明。后回原籍中部县与牛光斗、兰薰、张凤□、张凤翀成立“五老社”,隐居于桥山沮水之间,饮酒赋诗。

  “注释”

  ①轩辕柏:是黄陵八景之一。亦称“桥陵古柏”,或“黄陵古柏”。桥山柏树共有数万株,其中轩辕庙内传为轩辕手植柏最著名,故将这一景观正名为“轩辕古柏”。

  ②五十围:意思是说“轩辕柏”树干非常粗。民谚云:“七搂八拃半,疙里疙瘩不上算。”

  ③华岳:指西岳华山,在陕西华阴境内。

  ④太白:指太白山。

  ⑤三丰:指明人张三丰。

  ⑥矍铄(juéshuò,音厥朔):意指老年人很有精神。此处指老柏树苍劲、挺拔。

  ⑦茹叶掇英:摘取花草而食之,意谓得道成仙。

  ⑧九天:指天的最高处。此处意谓如果在天宫遇见黄帝,说我已炼成还丹,将要升天。骑龙人:指黄帝。

  ⑨御风:乘风而行。

  桥陵怀古

  兰熏

  一

  渐远结绳治,肇开制作源。

  经纶垂百代,皇古尊轩辕。

  二

  轩辕伟烈保安留,涿鹿山前破蚩尤。

  武功一耀干戈戢,文教覃敷海宇柔。

  銮舆西狩御西土,宫阙巍巍崇九五。

  一自龙驭远归天,桥陵玉冢至今传。

  望望桥陵今古在,为说乘龙近迂怪。

  还将乌号托遗弓,何事汉人乃附会?

  选自清嘉庆十二年《中部县志》

  “作者简介”

  兰熏(生卒不详),清陕西中部县(今黄陵县)人,官至县令,康熙年间“五老社”的成员之一。

  桥山二首

  李暄

  一

  人在先天混沌初,从中一辟道无余。

  似闻风雨龙当下,想见洪蒙气可嘘。

  挂甲去来酣涿鹿,迎仙曾否幻遽庐?

  多年留得山头树,冉冉乘风气可徂。

  二

  乘龙天上事多奇,荒史由来未可訾。

  黯淡千年松柏在,森阴一道鬼神为。

  莫言铸鼎公孙幻,尚系迎仙脱屣思。

  不是郊雍能见帝,于今安得奉明祠?

  选自清嘉庆十二年《中部县志》

  “作者简介”

  李暄(生卒不详),江苏上元人,清康熙二十七年任中部县(今黄陵县)知县。他为政清廉,礼贤爱民,兴利除弊,在任期间,因善于治盗,地方安定受到百姓拥戴。

  桥山

  范璐

  一

  万物了鸿蒙,双函适子丑。

  至人自神灵,①创家如父母。

  此事可不没,上天于何有?

  六龙御帝符,②控握终在手。

  垂髯复谁命?而乃供奔走。

  小臣岂愚惑?攀号徒某某。

  蜕尽古今人,既葬必非寿。

  莫言是衣冠,草木当速朽。

  胡为峙华巅?得藉神仙口。

  “注释”

  ①主人: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这里指黄帝。

  ②六龙:天子车驾。古代天子之车驾六马、八只马称龙。

  二

  虬柏青桐姿,风敲四时响。

  肃然恭敬生,首出群生上。①

  山以古则灵,道由天不往。

  迎仙谁有台,云何失意想?

  蚩尤闻有星,云何照苍莽。

  挂甲树成翁,长揖呼老丈。②

  选自民国三十三年《黄陵县志》

  “作者简介”

  范璐(生卒不详),清代人,曾任陕西宜君县县令。

  “注释”

  ①群生:众生,所有生物。

  ②老丈:本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此处系对挂甲柏的尊称。

  乙亥春仲巡试乌延道

  经桥陵停车恭谒赋得近体二首

  武之亨

  一

  帝昔骑龙去九天,攀髯翘首鼎湖边。

  辟开草昧人间世,惆怅云乡亿万年。

  石漱沮流清夜响,月临瑶辗翠微妍。

  遗弓欲觅虚无里,山水高深总漠然。

  二

  輶轩载□马□□,拜手天颜异代心。

  象物图形和鬼伏,撑风溜雨听龙吟。

  川原未觉洪荒邈,草木凭销岁月沉。

  肃肃草霜经远道,云踪去住未堪寻。

  选自民国三十三年《黄陵县志》

  “作者简介”

  武之亨(生卒不详),清湖北孝感县人。

  谒轩辕庙

  充讷

  一

  剖破乾坤尚混茫,肇修人纪自轩皇。①

  开先制器垂千古,通变宜民范百王。②

  阌县断碑存铸冶,③桥陵高冢□冠裳。④

  圣功悠久齐天地,蒙利思人永弗忘。⑤

  二

  衮冕桥陵万古存,⑥灵根地脉接昆仑。⑦

  群峰掩映青霄近,万木森阴白昼昏。

  崇殿仰瞻恒起敬,仙台凝眺暗消魂。

  乘龙古史传奇事,无暇追踪细讨论。

  选自清嘉庆十二年《中部县志》

  “作者简介”

  充讷,清代人,生平不详。

  “注释”

  ①人纪:人的立身处世之道。《尚书·伊训》:“先王肇修人纪”。

  ②开先:意谓黄帝开启了中华民族创造发明的先河。

  ③阌县:《历代陵寝备考一统志》:“河南阌乡县南二十五里有铸鼎原。”

  ④□:闭塞。此处意谓埋藏着。

  ⑤蒙利:承受着黄帝留给后人的惠泽、利益。

  ⑥衮冕:衣冠。

  ⑦灵根:此句是说黄帝陵所在的桥山是子午岭的一个支脉。子午岭又是昆仑山伸向内陆腹地的支山脉。

  谒陵偶成

  李如玉

  奕奕桥山接太空,①重重松柏起秋风。

  不因神圣开天统,②尧舜何由允执中?③

  选自清代嘉庆十二年《中部县志》

  “作者简介”

  李如玉(生卒不详),清代同安(今属福建)人。儒生,精于《周礼》,著有《会要》十五卷。

  “注释”

  ①奕奕:高大的样子。《诗经·大雅·韩奕》:“奕奕梁山”。

  ②不因:意谓如果没有黄帝神明圣哲,开启天统,肇造中华的首创之功,是不会有尧舜时期和平开明的盛世。天统:王统,正统。

  ③允执中:指做事不偏不倚。《尚书·大禹漠》:“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谒轩辕庙

  刘钦顺

  白日乘龙不复还,空余遗服寄尘寰。①

  开先文物三才定,②拨乱旌旗万古看。

  瑞鸟不来高阁寂,灵根既老广庭寒。③

  野烟翠柏旧山下,别有天地非人间。④

  选自清嘉庆十二年《中部县志》

  “作者简介”

  刘钦顺,清代人,生平不详。

  “注释”

  ①遗服:指黄帝的衣冠。

  ②三才:天、地、人。

  ③寻根:本根,指黄帝。

  ④别有天地:指轩辕庙。

  谒轩辕陵庙

  吴琳芳

  弹拂衣冠谒帝茔,①环山松柏尚青青。

  德参上下无多剩,②气奠关河万载宁。

  残碣积苔词韵古,华廊挂甲木痕腥。③

  仰瞻汉武祈仙处,④落日迢迢冷露零。

  选自清嘉庆十二年《中部县志》

  “作者简介”

  吴琳芳(生卒不详),清康熙年间曾任榆林道按察司佥事。

  “注释”

  ①茔:即墓地。

  ②德参:喻黄帝功德很大,像天那么高,像地那么大。

  ③木痕:指挂甲柏斑痕累累。

  ④汉武祈仙处:指汉武仙台。

  谒轩辕陵庙

  范俊

  鼎湖龙去已多年,长有风云护几筵。

  万古衣冠藏落照,四山松柏绕苍烟。

  功开天地洪蒙后,道在唐虞揖让前。

  当日攀髯臣子泪,惟余寒涧响流泉。

  选自清嘉庆十二年《中部县志》

  “作者简介”

  范俊,清初福建人,其他不详。

  经桥山下寄怀一二游侣

  王太岳

  尚识桥山路,□骖感旧经。

  人衰霜径草,客散曙天星。

  日晕岚烟紫,秋阴石气清。

  萧条怀古意,谁共叩岩扃。

  [民国]徐世昌选编选自《晚晴□诗汇》第79卷退耕党1929年刊本

  “作者简介”

  王太岳(1721—1785),字基平,号芥子,清直隶定兴县人。乾隆初进士,仕任县、府长官,有惠政,荐至云南省布政使。后贬任国子司业。著有《青虚山房集》。

  祀桥陵恭纪三章

  长白世臣

  一

  盛朝崇祀典,奉敕谒桥陵。

  庙貌常巍焕,①神灵自式凭。②

  法垂尊帝制,仙驭想龙升。

  俨若冠裳在,③肃雍将祗承。④

  “注释”

  ①巍焕:高大,鲜明的样子。

  ②式凭:依靠。式,本为车前扶手横木,此处作动词用。

  ③冠裳:指黄帝制衣裳冠冕事。

  ④肃雍:整齐和谐。

  二

  峰绕桥山沮水清,帝陵巍峻柏青青。

  漫言当日龙升去,犹对冠裳荐血牲。①

  “注释”

  ①血牲:指杀牲取血,用于祭祀。

  三

  古柏森森不记春,陵官犹自享明禋。①

  轩辕制起功犹在,常使余波惠子民。

  选自民国三十三年《黄陵县志》

  “作者简介”

  长白世臣(生卒不详),清乾隆时翰林院侍读学士,乾隆二年奉皇帝命致祭黄帝陵。

  “注释”

  ①明禋(yīn):指明洁诚敬的献享。

  祀轩辕陵恭纪

  钟衡

  乌号弓堕旧山川,盛代明禋肃豆笾。

  何处衣冠留上古?此时垂拱想当年。

  龙车渺渺迎仙夜,虬柏森森挂甲烟。

  千载神光严对越,祥云缭绕帝宫前。

  选自清嘉庆十二年《中部县志》

  “作者简介”

  钟衡(生卒不详),吴兴人,清乾隆朝太常寺少卿,乾隆十四年,皇帝派遣他去黄帝陵为祭官。

  谒桥山黄帝庙

  艾若兰

  轩辕飞升不记年,桥山明月夜空悬。

  瑶台寂寞生春草,①玉冢荒凉笼暮烟。

  人文代换江河逝,②庙貌更新俎豆鲜。

  迷却衣冠无觅处,千秋得拜衮衣前。③

  选自清嘉庆十二年《中部县志》

  “作者简介”

  艾若兰,清代人,生平不详。

  “注释”

  ①瑶台:传说神仙所居住的地方。

  ②人文:人事,相对于自然而言。

  ③衮衣:古代帝王或三公穿的礼服,此处代指穿衮衣的人。

  谒轩辕黄帝陵

  李维藩

  桥山南下沮河过,古柏苍苍枕碧波。

  华胥梦还冠服盛,①赤龙飞去鼎炉多。

  九天仙侣朝金阙,②万代子孙响玉珂。③

  帝德不同天地老,伫看山海变桑禾。

  选自清代嘉庆十二年《中部县志》

  “作者简介”

  李维藩(生卒不详),清代上党(今山西省)人。

  “注释”

  ①华胥:寓言中的理想国。《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矢殇;不知亲已,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入无利害。”

  ②金阙:金碧辉煌的宫殿。

  ③玉珂:像玉一样的美石装饰,振动时发出声响。张华《轻薄篇》有“乘马鸣玉珂”句。珂,像玉一样的美石。

  登汉武祈仙台

  李复心

  武帝祈仙尚有踪,高台筑向翠微峰。

  金丹仿佛云中授,绛节虚无梦里逢。①

  几见真人来跨鹤,犹闻羽士说攀龙。

  至今寂寞空山上,明月依然照古松。②

  选自黄陵县祭陵办资料

  “作者简介”

  李复心(生卒不详),清代人,号虚白道人。曾居陕西勉县武侯祠为住持道人。精于《周易》《老庄》。著有《郎吟集》。

  “注释”

  ①绛节:使者所持的红色节符。

  ②羽士:道士。

  次三丰原韵

  无名道人

  秦川北斗有桥陵,沮水星环剑气轻。

  日月光同文物盛,乾坤氛逐武戈清。

  龙飞玉露寒苍柏,鼎铸金波满赤城。

  可惜汉字雄略主,不将帝德望昆明。

  兰草选编选自《历代祭黄帝陵诗词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

  轩辕

  毛□

  轩辕宫殿玉山西,瑶水曾巡八马蹄。

  万国爻闾王会少,七雄裨海霸图低。

  从知斗蚌无生鹬,须知连鸡有骇犀。

  日入虞渊天所覆,不应空恃一丸泥。

  选自《晚晴□诗汇》第172卷

  “作者简介”

  毛□(生卒不详),字叔云,清四川省仁寿县人。光绪初中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后授职山东滕县知县。著有《稚澥诗集》。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