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章

  扬州是个好地方。阿江为什么舍近求远到崇川来教学?

  隋唐以来,由于大运河的开凿和得到充分的利用,位于运河入江交汇处的扬州,开始了它长达千年的持久繁荣,历来享有“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美称。古代的扬州,交通便利,商业兴盛,文化昌明,经济繁华,对外交流频繁,是全国最富饶的城市之一。明清时期,扬州又成为两淮产品转输的枢纽,富商云集,漕运繁忙,工商业发达,成为我国东南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扬州还因为历代诗人墨客的吟咏而名闻遐迩;李白诗曰:“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甫诗曰:“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放驿楼”;陈羽诗曰:“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还有杜牧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入夏后,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先后击溃军阀吴佩孚、孙传芳主力,革命势力迅速从南方发展到长江、黄河流域。在此兵荒马乱之时,人们纷纷外出逃避。阿江爹担心阿江的安全,先令阿江速去在崇川城工作的大哥阿河处暂避;稍后又亲自率全家离开扬州,乘船来到崇川。

  阿江在通明公司工作多年,熟悉崇川情况,当即选中位于城北天宁寺东侧的崇川中学,一来崇中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学习氛围浓;二来学校与所住的柳家巷相距甚近,只需穿过一条寺街便可到达。与扬州这个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相比,崇川要相对稳定了许多。军阀割据、群雄纷争的动乱局面对“崇川福地”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所以,阿江很快便适应并喜爱了这座濒江临海的小城,安心地投入了紧张的教学生活。

  阿江是个爱茶的男人,且对茶道、茶艺内行。他来“天水茶楼”喝茶,来得早,走得早,因为他是教书老师,必须提前到校教课。

  月儿:“喝茶即品,你为啥来去匆匆?”

  阿江:“星期天,咱们说说茶吧!”

  月儿:“扬州有那么多学校,你为什么偏偏选择到崇川中学来教书?这里的薪水高,是吗?”

  阿江:“不是,不是。因为崇川中学教学严谨、质量好,所以选择到崇川来教书。选学校如同选茶,正确鉴茶,方能决定冲泡的方法。正确择校,方能提高执教水准!”

  阿江是个有知识的人,月儿愿意和他说话。

  月儿:“选校如选茶,你这个比喻很恰当,非常有意思。你今天有课吗?”

  阿江:“今天是星期天,来学习茶经了。”

  月儿:“没吃早饭吧,我替你去买早点?”

  阿江双手作揖:“谢谢。”

  月儿嫣然笑说:“莫谢莫谢。茶客是上帝。应该的,应该的。我去去就来。”

  阿江心里涌上一股暖流,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身在异乡,有异性关心、照顾他,心里甜蜜蜜的。于是说:“我爱吃甜夹咸。”

  “天水茶楼”楼下有家夫妻烧饼店,男的有一手做烧饼的绝招——他做的甜夹咸就是把白糖和葱油、椒盐等物拌在一起作烧饼的兜心,加上重油擦酥、芝麻封面,这样出炉的烧饼咬一口,又香又酥,又甜又鹾,味道奇特,爽口不腻。甜夹咸那兜心咸甜的原料中还有什么?怎么搭配?也是家传绝招。

  月儿说:“崇川烧饼有许多种:甜夹咸、缸爿、斜角……特色食品就更多了,有麻糕、寸糖、脆饼、桃酥等等……”

  阿江问:“咱喝的茶有几类?”

  月儿说:“等你吃完‘甜夹咸’,喝过我的‘天水茶’再告诉你,好吗?”

  阿江大口吞嚼,其状可爱得很。连掉在桌上的芝麻也用手指沾起来,放进嘴里,乐不可支,说:“说吧,让我长长见识。”

  月儿说:“少爷,你是考我吧?”

  阿江说:“岂敢,向你学习呢!”

  月儿说:“茶的种类很多,根据采摘时间的先后为春茶、夏茶、秋茶,也可以按种植的地理环境不同分为高山茶和平地茶,还可以根据茶色分为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共六大类。”

  阿江佩服月儿对茶的种类一清二楚,于是又问:

  “可以说说这几种茶的特性吗?”

  “可以。”月儿为阿江续上茶水后,娓娓道,“绿茶是绿叶清汤的品质特征。嫩度好的新茶,色泽绿润,芽峰显露,汤色明亮。品种有‘龙井’、‘碧螺春’、‘珠兰’等。”

  因为职业养成的习惯,所以阿江说茶如作文很斟酌,提问很仔细,他问:“那么红茶呢?”

  月儿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红茶是经过发酵形成的品质特征。茶色泽乌润,滋味醇和甘浓,汤色红亮鲜明。红茶有‘功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型,品牌以‘祁红’、‘宁红’和‘滇红’最有代表性。”

  阿江又很专业地问:“那么白茶呢?”

  “阿江哥把我当你的学生考呢。”月儿说:“白茶由牙叶上面白色茸毛较多的茶叶制成。白茶满身白毫,形态自然,汤色黄亮明净,滋味鲜醇。有‘毫银针’、‘寿眉’、‘白牡丹’等品种。”

  阿江表情严肃地又问道:“那么黄茶呢?”

  “黄茶么,黄叶黄汤,香气清锐,滋味醇厚。芽叶芽毛披身,金黄明亮,汤色杏黄明澈。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大黄茶’等品种。”月儿又答。她忍不住说:“江老师还问吗?”

  阿江伸出两个指头,再问:“那么乌龙茶和黑茶呢?”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色泽青褐如铁,故名青茶。乌龙茶的叶体中间呈绿色,边缘呈红色,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称。其汤色清澈金黄,天然花香,滋味浓醇、鲜爽。‘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最有代表性。至于黑茶,它的叶色油黑凝重,汤色橙黄,叶底黄褐,茶味醇香……除以上六大类外,还有加工茶,如花茶、紧压茶、速溶茶。花茶是以绿茶中的烘青茶、红茶等做主要原料,用茶叶和花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得花茶之名,如‘茉莉花茶’、‘玳玳花茶’、‘珠兰花茶’、‘玫瑰花茶’等。紧压茶以黑茶、红茶为原料,经蒸压做成一定形状的……”月儿答这个问题时,像爆豆子般,不用标点,一气说完。一个茶娘如此了解茶艺令阿江感到惊讶,当阿江再问月儿时,保家三少爷保新新走进茶楼,咚咚地上了楼。

  保新新大声嚷道:“茶娘,上茶,上好茶。”

  月儿说:“稍等片刻,就来。”

  保新新:“快上茶,本少爷没时间等。”

  月儿:“请问少爷,龙井还是珠兰?龙井苦味涩嘴,适合年长者口味,而年轻人则爱喝清雅纯正的珠兰,馥郁芬芳的茉莉花茶,味淡复之的桂花香茶。少爷选茶吧!”

  保新新:“不忙,不忙。鱼得水活跃,茶得水更有其香、有其色、有其味。水之于茶,犹如水之鱼一样。茶叶再好,没好水冲泡尝不到茶的甘醇,看不到茶的晶莹。”

  月儿说:“择水先择源,水有泉水、溪水、江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之分,但只有符合‘源、活、甘、清、轻’的水才算得上好水。古人陆羽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是泡茶之水。”

  保新新:“你家茶楼用什么水泡茶?”

  月儿说:“‘天水茶楼’当然是天水。”

  阿江边品茶边关注着保三爷的举动。

  保新新敲山震虎地拍着桌子,大声说:“你不想做生意吗?怎么还不替我泡茶?”

  月儿:“少爷还没有选茶呢!”

  保新新:“先选人如何?聘你当我家茶楼的茶娘,收你当保家少奶奶,如何?”

  月儿说:“三少爷不要强人所难。我是顾家的茶娘,不会再到其他茶楼当茶娘的。”

  保新新:“你又没有卖给顾家,何必呢?顾家的当家老爷进了大牢,你何不趁早离开顾家,弃暗投明,另攀高枝,何必吊死一棵树上!”

  月儿说:“少爷,人各有志,你们保家也是开茶楼的,茶娘多得很,何必外招茶娘?”

  保新新:“原因多呢,一是那些茶娘没有你茶艺精湛、茶道高超,二是那些茶娘没有你婀娜多姿、风情万种,我对她们没有任何兴趣,对你一见钟情……说吧,要多少大洋聘礼,或者说聘金?”

  月儿说:“少爷不喝茶,请便。”

  保新新:“不识好歹的丫头片子,好大胆子。三爷为你好,你不领情,竟下逐客令赶我走。”

  阿江放下茶碗,离开桌子,走到保三爷面前,说:“三少爷,何必强人所难,逼人不忠,落井下石,乘人之危,挖人墙脚……太过分!”

  保新新:“你多管闲事多吃屁,滚一边去!”

  阿江说:“三少爷,茶楼是宁静场所,品茶追求的是在宁静淡泊、淳朴率直中寻求高远意境和‘壶中真趣’,无论对于茶与水,还是对于人与艺都是一种超凡的精神,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你如果觉得这位茶娘的茶艺高超,可以学习、借鉴,可以交流、探讨,没必要强人所难,对甭?我也是茶客,劝你好自为之吧!”

  保新新:“你敢教训我,活得不耐烦了。”

  说着,他捋捋袖管,挥拳打阿江。然而,月儿手里的长嘴壶已冲出一条热水线,浇在施暴的拳头上。他声嘶力竭大喊:“妈的,你烫我,等着瞧,叫你顾家家破人亡、灭门绝户!”

  一片喧哗。

  “哈哈哈——”

  在众茶客的嘲笑、起哄声中,保新新灰溜溜地走了。

  月儿感谢顾老爷收留她,为她创造了让她施展茶艺的茶楼,她很珍惜所有的一切,凭她的茶艺和对茶客的真诚、热情的服务,扭转了开业不顺的被动局面,“天水茶楼”并没有因为顾老爷蒙冤入狱而不开门营业,也没有因为保三爷寻衅闹事而冷落、萧条,反而一天比一天兴旺发达起来。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月儿用祖传的“天水茶”治好梅兰芳的嗓子病为“天水茶楼”争光添彩。月儿从小跟在家父后面挑水、滤水、烧水、品水,对水性水质极为熟悉,别看她年纪小,但她聪明伶俐,家传渊远,什么样的水只要喝一口,就能分出是雨水、雪水、伏水、冻水、江水、河水,甚至是缸里的上层水,还是缸底的水,她一尝就懂,品“天水”的功夫堪称一绝。泡的茶,她用嘴唇轻呷一口,就知道“天水”是头阵雨还是二阵雨水,是檐落水,还是篷落水,以及贮存的时间。水和酒一样越陈越好。年久的天水清得像猫眼一样透明晶莹,泡出来的茶醇香异常,月儿的爹有贮存天水的习惯,再泡上特制的“天水茶”,在当地很有名气。加上自制配料的“天水茶”,即药茶。其实,茶的药用是从魏晋以后逐渐转移到饮料上的。陆羽茶经曰:茶之为用,味之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解热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顾元庆校的《茶谱》曰: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茶可以治糖尿病、细菌性痢疾、肠胃炎、黄胆型肝炎、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眼病、皮肤炎,能起到预防龋齿、降低血脂、减肥健美、防暑降温等作用。

  乾隆皇帝下江南,喝“天水茶”治好嗓子病,至于喝的是哪家茶馆的天水茶没有考证。孙家确有祖传的茶方,而且能治喉咙病是真的。这是孙家几代人根据民间的验方、偏方、秘方去伪存真,去粗存精配制而成,此茶必须天水泡制,而且水越陈越好。

  在医疗落后的年代,祖传“御茶”留着自家人患疾饮用,后来慢慢传开,此茶包治包灵,茶到病除。孙掌柜理论结合实际,研制出“天水茶”的配方。

  一日,京剧名旦梅兰芳应四先生之邀,率梅剧团到崇川演出。那天上午,薛经理受四先生之托,去天生港接北派魁首梅兰芳一行三十余人在濠南别墅下榻。

  第二天早上,四先生的大管家悄悄告诉薛经理,说:“梅大师一路劳累,加上江面风大受了风寒,今晨练功有些嗓涩、喉痛。”

  薛经理:“梅大师怎么能登台唱戏呢?”

  大管家轻声说:“此事万万不能声张。”

  薛经理点点头,亲自去基督医院请来在崇川的美国医学博士乔治·海格门,又请来崇川名中医朱回春老先生,但均无立竿见影的妙药。薛经理为此坐立不安。梅大师首次莅临崇川献演,早已炒作得大江南北家家知晓,五场演出的票已告罄,一旦停演或推迟演出后果难以设想。

  薛经理一脸惆怅地走进“天水茶楼”,坐下来就叹气:“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月儿问:“薛经理,有什么心事闷在心里?说给我听听,不要自言自语、愁眉苦脸的。俗话,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弯处自然直嘛。”

  薛经理:“说来话长!”

  薛经理见月儿关心他,便悄声把梅兰芳嗓子哑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

  月儿提醒薛经理,说:“嗓子娇贵得很,‘嗓子不怕哑,就怕带哑唱’,那会把嗓子毁了的。”

  薛经理:“你咋懂的?”

  月儿说:“听我爹说的。”

  薛经理:“‘天水茶’能治嗓子哑,我的沙喉咙就是喝了你的‘天水茶’好的。”

  月儿说:“我泡壶茶你送给梅大师喝。试试吧!”

  薛经理:“多谢,多谢。”

  月儿为梅兰芳泡制的“天水茶”加入茶方中若干味治嗓子的中草药,那茶味道与众不同,而且有奇效,能不能治好梅大师的病,月儿是心中有数的。她把“天水茶”装入壶内,用棉衣裹得紧紧的,送到薛经理面前,薛经理放下两块大洋,二话不说,提着天水茶壶直奔濠南别墅而去。

  第二天,薛经理一早来到“天水茶楼”,高兴地对月儿说:“梅大师喝了‘天水茶’,嗓子的炎症很快消失,今晨练声,嗓音完好如初,梅大师托我感谢你,他还说‘天水茶’万万不能失传。”

  月儿说:“‘天水茶’从我爷爷的爷爷手上传下来。我爹和顾老爷情如手足,临死前把‘天水茶’传给我,让我把‘天水茶’带到崇川来了。”

  薛经理:“你爹是个豪爽义气的人。”

  月儿说:“可是‘天水茶楼’开业那天,顾老爷就被抓走了。薛经理,顾老爷的为人你是知道的,他怎会去做违法的事?更不要说走私军火!”

  薛经理:“世上鱼龙混杂,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什么人都有啊,听说有人想搞垮顾家的‘天水茶楼’对顾老爷下毒手,可有此事?”

  月儿说:“薛经理,你帮帮我,救出老爷吧!”

  薛经理:“月儿姑娘,靠我的能耐救顾老爷不够,我请梅大师帮你这个忙试试。”

  月儿跪下,朝薛经理叩头,说:“薛经理救老爷大恩,小女子永生不忘。”

  薛经理扶起月儿,说:“我想这样,先和梅大师说说这‘天水茶’,再说说你爹和顾大成的故事,然后再托梅大师请四先生担保,救出顾老爷如何?”

  月儿说:“薛经理毕竟是见多识广的人,考虑周到得很。”

  薛经理:“不过,不能凭白无据的说顾老爷无罪,顾家要明察暗访,找出有人陷害顾老爷的证据、理由,让担保的人好说话。”

  月儿说:“二位少爷已经找到证据,冯管家把材料送到警察刁局长手里。薛经理能帮忙更有把握了。拜托薛经理。”

  薛经理说声“放心吧”告辞走了。

  四先生在书房里接待梅兰芳。

  且说清末状元张四先生金榜题名,一度为官,尔后辞官回乡办实业救国,继而办教育、文化等事业,他在崇川城西南的桃坞路西处,耗资六万银元盖一座文明戏院,取名更俗剧院,此剧场的设备和结构开全国之先河。数日前,梅兰芳应四先生之邀,来崇川演出,海报贴出去后,全城人翘首期盼,亲眼目睹梅兰芳演出。可是梅兰芳在路上受寒着凉,嗓子沙哑了。四先生暗暗心急,没有想到梅兰芳喝了“天水茶”嗓子完好如初,不耽误演出能登台了。

  梅兰芳:“四先生,‘天水茶’是治嗓子病的灵丹妙药,奇迹啊!”

  四先生:“崇川人爱喝‘天水茶’,可没见过孙万春的‘天水茶’能治嗓病,真是妙不可言。”

  梅兰芳:“剧场薛经理叫‘天水茶楼’茶娘月儿泡制的‘天水茶’,是祖传茶方,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品过‘天水茶’给予高度赞誉。”

  四先生:“有此祖传茶方造福崇川啊!”

  梅兰芳:“先生可知道顾家当家老爷顾大成因走私军火,茶楼开业那一天被官府抓进大牢的事?”

  四先生:“你说顾大成贤弟吗?他被抓了?”

  梅兰芳:“正是顾老爷。”

  四先生:“近日来,吾身体欠佳,也不曾参加顾贤弟开的‘天水茶楼’开业典礼。”说着,拿起书桌上的红请柬给梅兰芳看。

  梅兰芳:“薛经理受茶娘之托请先生救顾老爷。”

  四先生:“顾家怎么搞的,出这么大的事也不打个电话或差个人来和我说一声,顾贤弟是个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做生意的人,岂有此理,他怎么会走私军火?兰芳,顾贤弟不是这种人!”

  梅兰芳:“月儿告诉薛经理,有人栽赃、陷害顾大成,到警察局告发顾家走私军火,顾老爷是被冤枉的啊!”

  四先生:“兰芳,我了解顾大成,他绝不是乱七八糟,唯利是图的商人。他绝不可能走私军火,做违法生意!警察局都是酒囊饭袋,不问青红皂白乱抓人,搞冤假错案,刁局长怎么搞的?”

  梅兰芳:“为什么有人栽赃、陷害顾老爷,为什么和顾老爷作对?崇川历来太平无事,和气生财,相安无事的和谐福地,怎么有此种咄咄怪事?”

  四先生:“明天,我亲自去顾府问问情况,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梅兰芳:“多谢四先生。我受人之托,请先生过问此事。”

  四先生:“如果顾贤弟违法犯罪的话,崇川就找不到好人了。兰芳,你放心吧,这事我管定了。”

  梅兰芳:“拜托先生。”

  四先生:“兰芳,你去睡吧!”

  梅兰芳:“先生也早些休息……”

  梅兰芳告辞,走了。

  月儿无意用“天水茶”治好薛经理的嗓子病,薛经理又用月儿泡制的“天水茶”治好梅兰芳的嗓子病,好事成双,好人有好报。梅兰芳千里迢迢到崇川来演出,无意间帮顾家解了危难之急。

  此举为顾老爷平反昭雪带来了希望。

  四先生在宣纸上写下一行字:

  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

  自开春后,四先生就感到精力不济,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虽然他为经营崇川这座城市倾注毕生精力、心血,创造了八个全国第一,但作为一代贤士,仍然感到力不从心,还有许多事没有做好。虽然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但他要做的事太多太多了,暂时不考虑其他问题,当务之急,明天一早到顾府去一趟。

  四先生喝了女佣端来的中药汤,漱过口,进房休息时已经深夜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