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8节

  传

  十八年春,王二月乙卯1,周毛得杀毛伯过而代之。苌弘曰2:“毛得必亡。是昆吾稔之日也3,侈故之以4.而毛得以济侈于王都,不亡何待5!”

  1乙卯:十五日。2苌弘:周大夫。3昆吾:祝融之后,陆终次子,为夏伯。稔:通“玨”。杀。昆吾、夏桀于乙卯日同时被杀。4侈故之以:以侈故。侈:凌驾于人。《说文》段注:“凡自多以凌人曰侈。”5为二十六年毛伯奔楚《传》。

  三月,曹平公卒1.

  1为会葬见原伯起本。

  夏五月,火始昏见1.丙子2,风。梓慎曰3:“是谓融风4,火之始也5.七日6,其火作乎?”戊寅7,风甚。壬午,大甚。宋、卫、陈、郑皆火。梓慎登大庭氏之库以望之8,曰:“宋、卫、陈、郑也。”数日,皆来告火。

  裨灶曰9:“不用吾言10,郑又将火。”郑人请用之,子产不可11.子大叔曰12:“宝以保民也。若有火13,国几亡14.可以救亡,子何爱焉15?”子产曰:“天道远16,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灶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17,岂不或信?”遂不与。亦不复火。

  郑之未灾也,里析告子产曰18:“将有大祥19,民震动,国几亡。吾身泯焉20,弗良及也21.国迁22,其可乎?”子产曰:“虽可,吾不足以定迁矣23.”及火,里析死矣,未葬,子产使舆三十人迁其柩24.

  火作,子产辞晋公子、公孙于东门25,使司寇出新客26,禁旧客勿出于宫27.使子宽、子上巡群屏摄28,至于大宫29.使公孙登徙大龟30,使祝史徙主祏于周庙31,告于先君。使府人、库人各儆其事32.商成公儆司宫33,出旧宫人34,置诸火所不及。司马、司寇列居火道35,行火所焮36.城下之人伍列登城37.明日,使野司寇各保其征38,郊人助祝史除于国北39,禳火于玄冥、回禄40,祈于四鄘41.书焚室而宽其征42,与之材43.三日哭44,国不市45.使行人告于诸侯46.

  宋、卫皆如是。

  陈不救火,许不吊灾,君子是以知陈、许之先亡也47.

  1火始昏见:大火星(心宿)于黄昏时出现于南方。2梓慎:鲁之日官。3丙子:七日。4融风:东北风。5火之始也:融风为木,木为火之母,故曰“火之始”。6七日:从丙子至壬午七日。壬午为水火会合之日,水不胜火,故知火当作。7戊寅:九日。8大庭氏之库:大庭为古国名,在鲁城内,为鲁库所在地,地势高耸,故登以望气。9裨灶:郑大夫,为当时著名天文家。10“不用”二句:上年裨灶欲用瓘斝玉瓒禳火,今复请用之。11子产:公孙侨。12子大叔:游吉。13有:通“又”。14几:危。15爱:吝惜。16“天道”四句:谓天道(自然之道)幽远,渺不可及,非人所能尽知。17“是亦”二句:裨灶多言,亦有偶尔言中者。亦:只,只是。18里析:郑大夫。19大祥:大灾祸。祥:吉凶之征兆。20泯:灭。指死。21弗良及:谓先灾而死。良:能。22国:指都城。23“吾不足”句:天灾难料,非迁都可免,故托言以辞之。24舆:车士。25“子产”句:晋人新来,未入城,因灾辞之,不使入。26新客:新来聘者。27宫:室。指客馆。28子宽、子上:皆郑大夫。子宽名游速,游吉之子。屏摄:祭祀之神位。29大宫:郑祖庙。

  30公孙登:郑开卜大夫。大龟:龟用以占卜,为古人所重。

  31主祏(shí):供奉神主的石函。祏:藏木主的石函。周庙:周厉王庙。合群公神主于祖庙,为便于救护。32府人、库人:看守财物、兵甲的官吏。儆:戒,戒备。33商成公:郑大夫。司宫:宦官之长。34旧宫人:先君之宫女。35列居火道:排列在火所经行之处,以备非常。36行:巡行。焮(xīn):烧灼。37伍列登城:编伍登城。38野司寇:县士。保:监护。征:所征发之徒役。39郊人:郊内乡之长官。除:扫除场地为祭祀之坛。国北:都城之北。北方为阴气所聚之处,故祭之以禳火。40禳:祈祷以求消除灾殃。玄冥:水神。回禄:火神。41鄘:城墙。土属阴,故祈之以除灾。42“书焚”句:登记被烧之房舍,减免其赋税。43材:建筑材料。44三日哭:以示忧戚。45不市:停止交易。46行人:掌迎送通使之官。47“君子”句:哀公十七年,楚灭陈;定公六年,郑灭许。

  六月,鄅人藉稻1,邾人袭鄅。鄅人将闭门,邾人羊罗摄其首焉2,遂入之,尽俘以归。鄅子曰:“余无归矣。”从帑于邾3,邾庄公反鄅夫人,而舍其女4.

  1鄅人:指鄅君。藉:蹈,践踏。2摄:持,挟持。3帑:妻子。4舍:释放。

  秋,葬曹平公。往者见周原伯鲁焉1,与之语,不说学2.归以语闵子马。闵子马曰:“周其乱乎!夫必多有是说3,而后及其大人4.大人患失而惑5,又曰:‘可以无学,无学不害。’不害而不学6,则苟而可7,于是乎下陵上替8,能无乱乎?夫学,殖也9.不学,将落10.原氏其亡乎11!”

  1原伯鲁:周大夫。2说:同“悦”。3是说:不学之说。4大人:在位者。5“大人”句:谓在上者患民失为学正道而生惑乱。6不害而不学:以不学为无害,因而不学。7苟:苟且,马虎。8下陵上替:谓上下皆衰败。陵、替同义,皆凌迟之意。9夫学,殖也:为学如同植物生长。殖:长。10落:草木零落。此指衰败。11二十九年,京师杀原伯鲁之子。

  七月,郑子产为火故,大为社1,祓禳于四方2,振除火灾3,礼也。乃简兵大蒐4,将为蒐除5.子大叔之庙在道南,其寝在道北6,其庭小7,过期三日,使除徒陈于道南庙北8,曰:“子产过女9,而命速除,乃毁于而乡10.”子产朝,过而怒之,除者南毁11.子产及冲12,使从者止之,曰:“毁于北方13.”

  火之作也,子产授兵登陴14.子大叔曰:“晋无乃讨乎?”子产曰:“吾闻之,小国忘守则危15,况有灾乎!国之不可小16,有备故也。”

  既,晋之边吏让郑曰:“郑国有灾,晋君、大夫不敢宁居17,卜筮走望18,不爱牲玉。郑之有灾,寡君之忧也。今执事姪然授兵登陴19,将以谁罪?边人恐惧,不敢不告。”子产对曰:“若吾子之言,敝邑之灾,君之忧也。敝邑失政,天降之灾,又惧谗慝之间谋之20,以启贪人,荐为敝邑不利21,以重君之忧。幸而不亡,犹可说也22.不幸而亡,君虽忧之,亦无及也23.郑有他竟24,望走在晋。既事晋矣,其敢有二心?”

  1为:作,造。社:土地庙。2祓禳:去除灾患的仪式。

  3振除:消除。振:弃。振、除义同。4简:选择。蒐:检阅,阅兵。5蒐除:为检阅清除场地。6寝:宗庙藏衣冠之处。

  7庭:寝庙之庭。8除徒:清除场地之徒卒。9女:此。

  10而:尔。乡:向。除徒所向,乃庙之所在。11南毁:南向毁庙。12冲:纵横交错的大路。13北方:寝之所在。14授兵:分发兵器。登陴(pí):登上城墙。陴:城上矮墙,设有孔穴,可以窥外。15则:必。16小:被人小看。17宁居:安居。18走望:至晋国望祀之山川祭祀。望:谓望祭(遥望而祭)之神。19姪(xiàn)然:形容勇武。姪:猛。20谗慝:邪恶之人。21荐:重,再。22说:解说,解释。23也:用法同“矣”。24“郑有”二句:郑有他境之忧,则望晋走晋,以求救助。

  楚左尹王子胜言于楚子曰:“许于郑,仇敌也,而居楚地1,以不礼于郑。晋、郑方睦,郑若伐许,而晋助之,楚丧地矣。君盍迁许?许不专于楚2,郑方有令政3,许曰:‘余旧国也4.’郑曰:‘余俘邑也5.’叶在楚国,方城外之蔽也6.土不可易7,国不可小8,许不可俘,雠不可启,君其图之!”楚子说。冬,楚子使王子胜迁许于析9,实白羽。

  1“而居”二句:十三年,平王复迁邑,许自夷复徙叶,恃楚而不事郑。2不专于楚:不专心事楚。3令政:善政。4余旧国也:谓许先于郑得封。5俘邑:隐公十一年,郑庄公灭许而复存之,故曰“余俘邑”。6蔽:屏障。7易:轻,轻忽。

  8国:指郑国。9析:即《经》之“白羽”。白羽为析之旧名,析为作《传》时之名。

  经

  十有九年春1,宋公伐邾2.

  夏五月戊辰3,许世子止弑其君买。

  己卯4,地震。

  秋,齐高发帅师伐莒。

  冬,葬许悼公。

  1十有九年:公元前523年。2邾袭鄅故。3戊辰:五日。4己卯:十六日。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