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1节

  传

  十一年春,王二月1,叔弓如宋,葬平公也2.

  1二月:《谷梁传》作“正月”。2言《经》书如宋,非为行聘。

  景王问于苌弘曰1:“今兹诸侯何实吉2?何实凶?”对曰:“蔡凶。此蔡侯般弑其君之岁也3,岁在豕韦,弗过此矣4.楚将有之5,然壅也6.岁及大梁7,蔡复,楚凶,天之道也。”

  楚子在申,召蔡灵侯。灵侯将往,蔡大夫曰:“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8.今币重而言甘,诱我也,不如无往。”蔡侯不可。(五)[三]月丙申9,楚子伏甲而飨蔡侯于申10,醉而执之。夏四月丁巳,杀之,刑其士七十人11.公子弃疾帅师围蔡。

  韩宣子问于叔向曰12:“楚其克乎?”对曰:“克哉!蔡侯获罪于其君13,而不能其民14,天将假手于楚以毙之15,何故不克?然肸闻之16,不信以幸17,不可再也。楚王奉孙吴以讨于陈曰18:‘将定而国。’陈人听命,而遂县之19.今又诱蔡而杀其君,以围其国,虽幸而克,必受其咎,弗能久矣。桀克有缗20,以丧其国。纣克东夷,而陨其身。楚小位下21,而亟暴于二王22,能无咎乎?天之假助不善23,非祚之也,厚其凶恶而降之罚也。且譬之如天其有五材而将用之24,力尽而敝之25,是以无拯26,不可没振27.”

  1苌弘:周大夫。2今兹:今年。何:谁。实:语助词,无义。3“此蔡”句:襄公三十年,蔡世子般(后之蔡灵侯)弑其君固,岁星(木星)在豕韦(营室,二十八宿之室宿,玄武七宿之第六宿),今年岁星又在豕韦(岁星约十二年运行一周)。4弗过此:言蔡之凶咎不过此年。5楚将有之:谓楚将克蔡而有之(蔡近楚故)。6壅:积。楚无德,天将盈其恶而毙之。7“岁及”四句:昭公元年,楚公子围弑君自立,其年岁星在大梁(十二星次之一,在二十八宿为胃、昴、毕三宿)。至昭公十三年,岁星复在大梁,蔡将复国,楚受凶咎,此天道往复相报之理。8唯蔡于感:唯蔡之恨。于:之。感:通“憾”。恨。9三月:原本作“五月”,据阮元《校勘记》、杨伯峻说改。丙申:十六日。

  10申:楚邑,在今河南南阳市。11刑:杀。12韩宣子:韩起。13获罪于其君:指弑父而立。14不能:不善。15毙:仆,倒。16肸(xī):羊舌肸。即叔向。17以:而。幸:侥幸成功。

  18“楚王”句:公子招杀陈世子偃师,楚奉偃师之子吴伐陈,见八年《传》。19县之:把陈国变成楚县。20“桀克”四句:四年《传》云:“夏桀为仍之会,有缗叛之;商纣为黎之蒐,东夷叛之。”有缗、东夷叛,桀、纣伐而克之。以:而。21楚小位下:楚比之夏桀、商纣,国小而位卑。22亟(qì):屡。二王:指夏桀、商纣。23假助:谓不施惩罚而反助之。假:宽纵。24其:之。五材:金、木、水、火、土。25用尽则弃之。敝:弃。

  26拯:救。27没:终。振:兴。

  五月,齐归薨1.大蒐于比蒲,非礼也。

  1“齐归”三句:国有大丧而蒐,不合于礼。齐归:即经文之“归氏”,昭公之母。齐是谥号。

  孟僖子会邾庄公1,盟于祲祥,修好,礼也2.

  泉丘人有女梦以其帷幕孟氏之庙3,遂奔僖子,其僚从之4.盟于清丘之社5,曰:“有子,无相弃也6.”僖子使助薳氏之簉7.反自祲祥,宿于薳氏,生懿子及南宫敬叔于泉丘人8.其僚无子,使字敬叔9.

  1孟僖子:仲孙貜。2礼也:会盟以安社稷,虽有丧而不废,合于礼。3泉丘:鲁邑,在今山东宁阳、泗水二县之间。4僚:女伴。5“盟于”句:此句言二女自盟于社。清丘:地名,当距泉丘不远。社:祭土神之庙。6弃:忘。7薳(wěi)氏之簉(chòu):薳氏之女为僖子妾者。薳氏别居在外,故僖子令二女助之。簉:副。8懿子:仲孙何忌。南宫敬叔:仲孙说。二人为双生子。9字:养。

  楚师在蔡,晋荀吴谓韩宣子曰:“不能救陈,又不能救蔡,物以无亲1.晋之不能,亦可知也已!为盟主而不恤亡国,将焉用之?”

  秋,会于厥慭2,谋救蔡也。

  郑子皮将行。子产曰3:“行不远,不能救蔡也。蔡小而不顺,楚大而不德,天将弃蔡以壅楚4,盈而罚之5,蔡必亡矣。且丧君而能守者鲜矣。三年,王其有咎乎!美恶周必复6,王恶周矣7.”

  晋人使狐父请蔡于楚8,弗许。

  1物:人。亲:亲附。2鲁、晋、齐、宋、卫、郑、曹、杞相会。《传》蒙经文省略主语。3子产:公孙侨。4壅楚:谓积楚之恶。壅:积。5盈而罚之:盈楚恶而后罚之。6周:谓岁星运行一周(约十二年)。复:报。7“王恶”句:灵王于昭公元年弑君自立,从今往后三年(昭公十三年),岁星已运行一周。8狐父:晋大夫。

  单子会韩宣子于戚1,视下,言徐。叔向曰:“单子其将死乎!朝有著定2,会有表3,衣有牠4,带有结5.会朝之言必闻于表著之位6,所以昭事序也7;视不过结牠之中8,所以道容貌也9.言以命之,容貌以明之,失则有阙。今单子为王官伯10,而命事于会,视不登带11,言不过步12,貌不道容13,而言不昭矣。不道,不共14;不昭15,不从。无守气矣16.”

  1单子:单成公。戚:卫邑,在今河南濮阳市北。2著定:朝会时固定的位子。著:位。3表:标记。4牠(guì):交领。古代衣领交叉,其交叉处称牠。5结:带交结于腰间。6闻:使在位者皆得闻。7事序:事之顺序。七年《传》云:“事序不类。”8“视不”句:视线在衣领于腰部之间。《礼记·曲礼下》:“天子视不上于袷(衣领),不下于带;国君绥视(视时脸面稍朝下);大夫衡视(平视);士视五步;凡视,上于面则敖,下于面则忧,倾则奸。”9道:治。容貌:威仪,仪容。10王官伯:王官之长。伯:长。11视不登带:视线不超过腰带。登:升。12言不过步:不闻于表著之位。13貌不道容:仪容不合法度。道,循,遵循。容:指仪容之法度。14不道,不共:貌不循仪容之规定,不恭。15不昭,不从:言不明,不顺。从:顺。

  16守气:守身之气。

  九月,葬齐归,公不戚。晋士之送葬者归以语史赵。史赵曰:“必为鲁郊1.”侍者曰:“何故?”曰:“归姓也2,不思亲3,祖不归也4.”

  叔向曰:“鲁公室其卑乎!君有大丧,国不废蒐5;有三年之丧,而无一日之戚。国不恤丧6,不忌君也7.君无戚容,不顾亲也。国不忌君,君不顾亲,能无卑乎?殆其失国8.”

  1必为鲁郊:言昭公必出,不能有国。2归姓:昭公为归氏所生。姓:生。3不思亲:母死而无戚容。4祖不归:不为祖考所佑。归:依。5国不废蒐:大蒐于比蒲。6恤:忧。

  7忌:畏。8其:将。

  冬十一月,楚子灭蔡,用隐大子于冈山1.申无宇曰:“不祥。五牲不相为用2,况用诸侯乎!王必悔之3.”

  1隐大子:蔡太子,名有。隐是谥号。2五牲:牛、羊、豕、犬、鸡。不相为用:不以同类祭祀。3悔之:为行暴虐而后悔。

  十二月,单成公卒1.

  1终叔向之言。

  楚子城陈、蔡、不羹1.使弃疾为蔡公。王问于申无宇曰:“弃疾在蔡,何如?”对曰:“择子莫如父,择臣莫如君。郑庄公城栎而置子元焉2,使昭公不立。齐桓公城谷而置管仲焉3,至于今赖之。臣闻五大不在边4,五细不在庭5.亲不在外,羁不在内6.今弃疾在外,郑丹在内7,君其少戒!”王曰:“国有大城8,何如?”对曰:“郑京、栎实杀曼伯9,宋萧、亳实杀子游10,齐渠丘实杀无知11,卫蒲、戚实出献公12.若由是观之,则害于国13.末大必折14,尾大不掉15,君所知也。”

  1不羹:不羹有二。一为西不羹,在今河南襄城县东南二十里。一为东不羹,在今河南舞阳县北。2栎(yuè):郑国的大城,为公子元食邑,在今河南禹州市(郑都城西南九十里)。子元:郑厉公,名突,郑庄公子。郑厉公长期与昭公争位,桓公十五年因栎人杀其大夫檀伯而居之,后昭公为郑卿高渠弥所杀(在桓公十七年)。3谷:亦称小谷,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之东阿镇。城谷在庄公三十二年。4五大:五种势力强大的人。指太子、母弟、贵宠公子、公孙、累世正卿。5五细:其义未详。或以为指贱、少、远、新、小者。似不确,隐公三年《传》云:“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庭:朝廷。6羁:寄居之臣。7郑丹:郑大夫子革。襄公十九年奔楚。8“国有”二句:谓大城足以御乱。9曼伯:公子忽。即郑昭公,郑庄公之子。然公子忽实为高渠弥所杀,此处传文疑有脱误。《国语·楚语上》云:“叔段以京患庄公,郑几不克,栎人寔使郑子不得其位。”10庄公十二年,宋万弑其君闵公,立子游,群公子奔萧,公子御说奔亳。同年,萧叔大心与群公子杀子游于宋。11渠丘:齐大夫雍廪食邑。庄公九年,雍廪杀无知。

  12蒲:宁殖食邑。戚:孙林父食邑。卫宁殖、孙林父出献公,在襄公十四年。13则害于国:谓大城有害于国。则:乃。14末大必折:树枝大于主干,必然折断。15掉:摇。

  经

  十有二年春1,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2.

  三月壬申3,郑伯嘉卒。

  夏,宋公使华定来聘。

  公如晋,至河乃复4.

  五月,葬郑简公。

  楚杀其大夫成熊5.

  秋七月。

  冬十月,公子慭出奔齐6.

  楚子伐徐。

  晋伐鲜虞7.

  1十有二年:公元前530年。2高偃:高傒(敬仲)之玄孙。北燕伯:名款,三年出奔于齐。阳:即《传》之“唐”,在今河北顺平县西、唐县东北。3壬申:二十八日。4晋人以莒故辞公。5《传》在葬郑简公上。《经》在其下,从告。6成熊谋作乱,故书其名以罪之。7鲜虞:国名,白狄之别族,故城在今河北新乐市西南。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