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8节

  传

  八年春,石言于晋魏榆1.晋侯问于师旷曰:“石何故言?”对曰:“石不能言,或冯焉2.不然,民听滥也3.抑臣又闻之曰4:‘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5,则有非言之物而言。’今宫室崇侈6,民力彫尽7,怨讟并作,莫保其性8,石言,不亦宜乎?”于是晋侯方筑虒祁之宫9,叔向曰:“子野之言10,君子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11,故怨咎及之。《诗》曰12:‘哀哉不能言13,匪舌是出,唯躬是瘁。哿矣能言14,巧言如流,俾躬处休。’其是之谓乎!”是宫也成,诸侯必叛,君必有咎15,夫子知之矣!

  1魏榆:晋地,在今山西晋中市榆次区西北。2或冯焉:谓有物依附于石。《汉书·五行志上》引《左传》“或”上有“神”字。3滥:失。谓失实。4抑:然,不过。5怨讟(dú):怨恨。讟:痛怨。6崇侈:崇尚奢侈。7彫:通“凋”。伤。

  8性:生。此句谓无人可保生命无忧。9虒(sī)祁之宫:晋离宫,在绛(今山西侯马市)西。10子野:师旷。11僭:不信。12《诗》曰:引文出自《诗·小雅·雨无正》。13“哀哉”三句:谓不能言者,言出于其口,而为身之病。瘁:病。《说苑·敬慎》:“臣闻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身弃。”与《诗》意相近。14“哿矣”三句:谓能言者,巧言如流,而身处安乐之地。哿(gě):可。赋诗者断章取义,不必尽合《诗》之本义。

  15咎:灾祸。

  陈哀公元妃郑姬生悼大子偃师1,二妃生公子留,下妃生公子胜。二妃嬖,留有宠,属诸[司]徒招与公子过2.哀公有废疾3.三月甲申4,公子招、公子过杀悼大子偃师,而立公子留。

  夏四月辛亥5,哀公缢。干征师赴于楚6,且告有立君7.公子胜诉之于楚8,楚人执而杀之9.公子留奔郑。

  书曰“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10”,罪在招也。“楚人执陈行人干征师11,杀之”,罪不在行人也。

  1元妃:夫人。悼大子偃师:太子名偃师,悼是谥号。2司徒招:与公子过皆哀公之弟。原本无“司”字,据阮元《校勘记》补。3废疾:谓有病生活不能自理。《礼记·王制》:“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从政。”4甲申:十六日。5辛亥:十四日。《经》书辛丑,从告。6干征师:陈大夫。7立君:嗣君。8“公子胜”句:以招、过杀偃师告楚。9杀之:杀干征师。10“书曰”二句:《春秋》书“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表明罪在公子招。11“楚人”三句:《春秋》称楚人执杀陈行人,说明行人无罪。

  叔弓如晋,贺虒祁也1.游吉相郑伯以如晋,亦贺虒祁也。史赵见子大叔2,曰:“甚哉,其相蒙也3!可吊也,而又贺之!”子大叔曰:“若何吊也?其非唯我贺4,将天下实贺。”

  1贺虒祁:贺虒祁宫建成。2子大叔:游吉。3蒙:欺。4“其非”二句:言诸侯皆畏晋,非独郑。将:且。

  秋,大蒐于红,自根牟至于商、卫1,革车千乘。

  1根牟:鲁之东境,在今山东莒县西南五十余里。商:即宋。鲁西部边境与宋、卫相接。

  七月甲戌1,齐子尾卒2.子旗欲治其室3.丁丑4,杀梁婴5.八月庚戌6,逐子成、子工、子车7,皆来奔8,而立子良氏之宰9.其臣曰:“孺子长矣10,而相吾室,欲兼我也11.”授甲,将攻之。陈桓子善于子尾,亦授甲,将助之。或告子旗,子旗不信12,则数人告。将往13,又数人告于道,遂如陈氏14.桓子将出矣15,闻之而还16,游服而逆之17,请命。对曰:“闻强氏授甲将攻子18,子闻诸?”曰:“弗闻。”“子盍亦授甲?无宇请从19.”子旗曰:“子胡然20?彼,孺子也。吾诲之,犹惧其不济,吾又宠秩之21.其若先人何22?子盍谓之23?《周书》曰24:‘惠不惠25,茂不茂。’康叔所以服弘大也26.”桓子稽颡曰27:“顷、灵福子28,吾犹有望29!”遂和之如初30.

  1甲戌:八日。2子尾:公孙虿。3子旗:栾施。4丁丑:十一日。5梁婴:子尾家宰。6庚戌:十五日。7子成:名圉,顷公之子。子工:名铸,子成之弟。子车:名捷,顷公之孙。三人皆子尾之属。8来奔:奔鲁。《春秋》不书,非卿。9“而立”句:子旗为子良(即高强,子尾之子)立宰。10孺子:指子良。11兼:并。12不信子良攻己。13将往子良家。

  14不敢复往子良家。15率甲将出。16闻子旗来。17游服:出行之服。18强氏:高强。19无宇:陈桓子之名。20胡然:何故如此。21谓为之立宰。22“其若”句:若攻之,无以面对先人。23喻之使勿攻己。24《周书》曰:引文出自《尚书·康诰》。25“惠不”二句:言当施惠于不肯施惠者,劝勉其不能勉力者。茂:通“懋”。勉。今本《尚书》作“懋”。26康叔:卫康叔,卫始封之君。服:行。弘大:宽大。弘:大。27稽颡(qǐsǎng):跪拜时叩头至地。为最重的跪拜礼节。一般用于凶事。28顷、灵:顷为顷公,子雅(栾施之父)与子尾(高强之父)之伯父。灵为灵公,子雅、子尾之从兄。29有望于子旗。30和之:使栾、高和好。

  陈公子招归罪于公子过而杀之。九月,楚公子弃疾帅师奉孙吴围陈1,宋戴恶会之2.冬十一月壬午,灭陈。舆嬖袁克杀马毁玉以葬3.楚人将杀之,请置之4.既又请私5,私于幄6,加绖于颡而逃7.

  使穿封戌为陈公8,曰:“城麇之役不谄9.”侍饮酒于王。王曰:“城麇之役,女知寡人之及此10,女其辟寡人乎?”对曰:“若知君之及此,臣必致死礼以息楚11.”

  晋侯问于史赵曰:“陈其遂亡乎?”对曰:“未也。”公曰:“何故?”对曰:“陈,颛顼之族也12,岁在鹑火13,是以卒灭。陈将如之。今在析木之津14,犹将复由15.且陈氏得政于齐,而后陈卒亡。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16,舜重之以明德,置德于遂17.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18,故周赐之姓19,使祀虞帝20.臣闻盛德必百世祀。虞之世数未也21,继守将在齐22,其兆既存矣。”

  1孙吴:悼太子偃师之子,名吴。2戴恶:宋大夫。3舆嬖:掌管车乘的宠臣。4置:《说文》:“置,赦也。”5私:小便。6幄:帐。7绖(dié):丧服所系之带,以麻为之,在首为首绖,在腰为腰绖。8穿封戌:楚大夫。楚灭陈为县,使戌为县尹。9城麇之役:在襄公二十六年。楚侵郑,穿封戌俘获皇颉,公子围(楚灵王)与之争,戌怒,以戈逐围。10及此:指为王。11致死礼:为郏敖致死而杀灵王。息:安,安定。

  12颛顼(zhuānxū)之族:颛顼之后代。陈之祖先舜,出于颛顼。族:嗣。13“岁在”句:颛顼驾崩之年,岁星(木星)在鹑火(十二次之一,南方朱鸟七宿之中三星柳、星、张称鹑火)之次。14析木之津:即析木,十二星次之一。箕(龙尾)、斗(南斗)之间有天汉(银河),析木(箕、尾)在其间,如河之津梁,故谓之析木之津。15复由:复生。由:通灶。《说文》:“灶,木生条也。”《尚书·盘庚上》:“若颠木之有由蘖。”16幕:舜之祖先。瞽瞍(sǒu):舜之父。17遂:舜之后。18胡公:名满,遂之后。19赐姓妫。20封之于陈,续舜后。21未:未满。

  22“继守”二句:言陈氏兴盛于齐,已有预兆。

  经

  九年春1,叔弓会楚子于陈2.

  许迁于夷3.

  夏四月,陈灾4.

  秋,仲孙貜如齐。

  冬,筑郎囿5.

  1九年:公元前533年。2以事往会,非行会礼。3夷:地名,在今安徽亳州市南七十里城父故城。4灾:天火曰灾。

  5郎:鲁邑,在今山东鱼台县。囿:苑。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