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22节

  传

  二十二年春,臧武仲如晋1.雨,过御叔2.御叔在其邑,将饮酒,曰:“焉用圣人3?我将饮酒,而己雨行,何以圣为4?”穆叔闻之5,曰:“不可使也6,而傲使人,国之蠹也7.”令倍其赋8.

  1臧武仲:臧孙纥。2过:访。御叔:鲁御邑之大夫。

  3圣人:臧武仲多智,当时谓之圣人。4何以圣为:何必要当圣人?以:用。5穆叔:叔孙豹,鲁卿。6“不可”二句:谓御叔自身不可任使,而又傲视使者。7蠹:蛀虫。喻空耗财物的人。8倍其赋:使其食邑之赋加倍。

  夏,晋人征朝于郑1.郑人使少正公孙侨对曰2:“在晋先君悼公九年3,我寡君于是即位。即位八月,而我先大夫子驷从寡君以朝于执事4,执事不礼于寡君,寡君惧。因是行也,我二年六月朝于楚,晋是以有戏之役5.楚人犹竞6,而申礼于敝邑7.敝邑欲从执事,而惧为大尤8,曰‘晋其谓我不共有礼9’,是以不敢携贰于楚10.我四年三月,先大夫子焜又从寡君以观衅于楚11,晋于是乎有萧鱼之役12.谓我敝邑,迩在晋国,譬诸草木13,吾臭味也,而何敢差池14?楚亦不竞,寡君尽其土实15,重之以宗器16,以受齐盟17.遂帅群臣随于执事,以会岁终18.贰于楚者,子侯、石盂19,归而讨之20.湨梁之明年21,子焜老矣,公孙夏从寡君以朝于君,见于尝酎22,与执燔焉23.间二年24,闻君将靖东夏25,四月又朝,以听事期26.不朝之间,无岁不聘,无役不从。以大国政令之无常27,国家罢病28,不虞荐至29,无日不惕30,岂敢忘职31?大国若安定之,其朝夕在庭,何辱命焉32?若不恤其患33,而以为口实34,其无乃不堪任命,而翦为仇雠35?敝邑是惧,其敢忘君命36?委诸执事,执事实重图之37!”

  1征朝于郑:召郑人使朝。2少正:官名。公孙侨:子产。

  3晋先君悼公九年:晋悼公九年。即郑简公元年,当鲁襄公八年。悼公已去世,故称先君。4子驷:公子釭。执事:谦辞。不愿斥言晋君,故言执事。5戏之役:襄公九年,晋与诸侯伐郑,与郑盟于戏。6竞:强。7“而申”句:晋频伐郑,而楚救之。

  8大尤:大罪。9不共有礼:谓对晋国不敬。有礼:指循礼而行的国家。10携贰:怀有二心。11子焜(jiǎo):公孙虿。观衅:实为朝聘,而曰观衅(伺察其瑕隙),饰词。12萧鱼之役:襄公十一年,晋与诸侯伐郑,与郑盟于萧鱼。13“譬诸”二句:以草木作比喻,我们郑国就像是晋国(草木)的气味。臭(xiù):气味。14差池(cēncī):不齐一。谓时而从楚,时而从晋,前后不一。15土实:土地所生。16宗器:宗庙礼乐之器。17齐(zhāi)盟:会盟。会盟必斋戒。齐:同“斋”。18会岁终:指朝正。古代诸侯于正月朝见天子,称朝正。春秋时诸侯尊事霸主,亦往朝正。19子侯、石盂:皆郑大夫。20讨:治。21湨(jú)梁之明年:鲁襄公十七年。十六年,诸侯盟于湨梁。22尝酎(zhòu):祭祀时尝饮新酒。酎:经多次酿制的醇酒。23与执燔(fán):谓得赐祭肉。与:参与。执:受。燔:通“膰”。祭祀宗庙之肉,祭后分赐同姓之国。24间二年:间隔二年。指襄公二十年。25“闻君”句:襄公二十年,诸侯会于澶渊以服齐。齐在东,故曰靖东夏。26听事期:澶渊之盟在六月,郑伯于四月朝于晋,听会盟之期。27无常:无定准。28罢(pí)病:病。罢、病义同。29不虞荐至:屡屡发生意外之事。荐:频仍。

  30惕:惧。31岂敢忘职:言将自往,不须来召。32辱命:谓召郑使朝。33恤:顾恤。34“而以”句:谓晋以郑国的灾患作为借口。口实:借口。35翦为仇雠:谓晋抛弃郑国,使之变成仇敌。翦:弃。36其:岂。37实:其。重:深。

  秋,栾盈自楚适齐。晏平仲言于齐侯曰1:“商任之会2,受命于晋。今纳栾氏,将安用之?小所以事大,信也。失信不立。君其图之!”弗听。退,告陈文子曰3:“君人执信4,臣人执共。忠信笃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君自弃也,弗能久矣!”

  1晏平仲:晏婴。2商任之会:上年晋会诸侯于任商,以禁锢栾氏。3陈文子:陈须无。4“君人”二句:为人君者要讲诚信,为人臣者要恭敬行事。执:持。

  九月,郑公孙黑肱有疾,归邑于公。召室老、宗人立段1,而使黜官、薄祭2.祭以特羊3,殷以少牢4.足以共祀,尽归其余邑。曰:“吾闻之,生于乱世,贵而能贫,民无求焉,可以后亡。敬共事君与二三子5.生在敬戒6,不在富也。”己巳7,伯张卒。君子曰:“善戒。《诗》曰8:‘慎尔侯度9,用戒不虞。’郑子张其有焉10!”

  1室老:卿大夫家臣之长。宗人:掌礼之官。段:黑肱之子。《说文》:“春秋传》曰:‘郑公孙碫,字子石。’”2黜官:减省其家臣。3祭:指四时之祭。特羊:一只羊。4殷:祭名。指三年盛祭。少牢:羊、猪。5敬共:恭敬。6敬戒:防备。敬:通“儆”。戒。7己巳:二十五日。8《诗》曰:引文出自《诗·大雅·抑》。9侯度:诸侯所守之法度。10其:殆。

  冬,会于沙随1,复锢栾氏也。栾盈犹在齐2.晏子曰:“祸将作矣!齐将伐晋,不可以不惧。”

  1“会于”句:鲁君与晋、齐、宋、卫、郑、曹、莒、邾、薛、杞、小邾诸国之君相会。《传》蒙经文省略与会之人。2“栾盈”句:齐人不从晋,故收留栾盈。

  楚观起有宠于令尹子南1,未益禄,而有马数十乘。楚人患之,王将讨焉。子南之子弃疾为王御士2,王每见之,必泣。弃疾曰:“君三泣臣矣,敢问谁之罪也?”王曰:“令尹之不能3,尔所知也。国将讨焉,尔其居乎4?”对曰:“父戮子居,君焉用之?泄命重刑,臣亦不为。”王遂杀子南于朝,芻观起于四竟5.

  子南之臣谓弃疾,请徙子尸于朝6,曰:“君臣有礼,唯二三子7.”三日8,弃疾请尸,王许之。既葬,其徒曰:“行乎9?”曰:“吾与杀吾父,行将焉入?”曰:“然则臣王乎?”曰:“弃父事雠,吾弗忍也。”遂缢而死。

  复使薳子冯为令尹。公子軏为司马,屈建为莫敖10.有宠于薳子者八人,皆无禄而多马。他日朝,与申叔豫言,弗应而退11.从之,入于人中。又从之,遂归12.退朝,见之13,曰:“子三困我于朝14,吾惧,不敢不见。吾过,子姑告我,何疾我也?”对曰:“吾不免是惧,何敢告子?”曰:“何故?”对曰:“昔观起有宠于子南15,子南得罪,观起车裂,何故不惧?”自御而归16,不能当道。至,谓八人者曰:“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17.知我者,如夫子则可18.不然,请止19.”辞八人者,而后王安之。

  1“楚观起”三句:言观起因子南之宠而得富。子南:公子追舒,楚令尹。2御士:侍御之士。3不能:不善。4居:居留。5芻:将人车裂。此句谓车裂观起而徇于四境。6“请徙”句:言欲犯命取尸于朝而殡之。子:大夫之通称。7二三子:指楚之大臣。8《周礼·秋官·掌戮》:“凡杀人者,踣诸市,肆之三日。”9行:去。指出奔。10莫敖:楚官名,位次于司马。11弗应而退:申叔躲避令尹,不想和他说话。12遂归:申叔归于家。13见之:令尹往申叔家见之。14困:逃。谓躲避。《方言》卷十三:“困、胎、筍,逃也。”15“昔观起”四句:言恐有罪如观起,故避之如不及。16“自御”二句:令尹自御其车,因惶惧而心不在焉。17“夫子”句:言申叔免己于死。生死而肉骨:谓使死者复生,白骨长肉。18则:乃。19止:去。

  十二月,郑游(贩)[眅]将(归)[如]晋1,未出竟,遭逆妻者,夺之,以馆于邑2.丁巳3,其夫攻子明,杀之,以其妻行。子展废良而立大叔4,曰:“国卿,君之贰也,民之主也,不可以苟5.请舍子明之类6.”求亡妻者,使复其所。使游氏勿怨,曰:“无昭恶也7.”

  1游眅(pǎn):公孙虿之子。眅原本作“贩”,如原本作“归”,均据阮元《校勘记》改。2馆于邑:在城里住下,不复前行。3丁巳:十二月无丁巳。丁巳为十一月十四日。4子展:公孙舍之。良:游眅之子。大叔:游吉。公孙虿子,游眅之弟。5苟:苟且,马虎草率。6“请舍”句:盖良与其父均为邪恶之人。舍:废。7昭:彰明。

  经

  二十有三年春1,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2.

  三月己巳3,杞伯匄卒。

  夏,邾畀我来奔4.

  葬杞孝公。

  陈杀其大夫庆虎及庆寅5.

  陈侯之弟黄自楚归于陈。

  晋栾盈复入于晋6,入于曲沃。

  秋,齐侯伐卫,遂伐晋。

  八月,叔孙豹帅师救晋,次于雍榆7.

  己卯8,仲孙速卒。

  冬十月乙亥9,臧孙纥出奔邾。

  晋人杀栾盈。

  齐侯袭莒。

  1二十有三年:公元前550年。2日有食之:此为公历公元前550年1月5日之日环食。3己巳:二十八日。4邾畀我来奔:畀我非卿,例不当书。因他是庶其之党,同有窃邑叛君之罪,特书其来奔,以惩不义。5庆虎、庆寅专国叛君,故书其名。6复入:以恶入曰复入。7雍榆:晋地,在今河南浚县西南。8己卯:十一日。9乙亥:八日。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