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6节

  传

  十六年春,葬晋悼公。平公即位1,羊舌肸为傅2,张君臣为中军司马3,祁奚、韩襄、栾盈、士鞅为公族大夫4,虞丘书为乘马御5.改服修官6,烝于曲沃7.警守而下8,会于湨梁9.命归侵田。以我故,执邾宣公、莒犁比公10,且曰:“通齐、楚之使。”

  晋侯与诸侯宴于温11.使诸大夫舞,曰:“歌诗必类12!”齐高厚之诗不类。荀偃怒,且曰:“诸侯有异志矣!”使诸大夫盟高厚,高厚逃归。于是叔孙豹、晋荀偃、宋向戌、卫宁殖、郑公孙虿、小邾之大夫盟曰:“同讨不庭13.”

  1平公:名彪,悼公子。2羊舌肸(xī):叔向。傅:太傅。

  3张君臣:张老之子,代其父。4祁奚:祁奚已于襄公三年致仕。此或因平公年少而请其复出。韩襄:韩无忌子,代父职。栾盈:栾黡之子。士鞅:士匄之子。公族大夫:官名,掌管教训卿大夫子弟。5虞丘书:姓虞丘,名书。代程郑。乘马御:又名赞仆,官名,掌管六厩马政。6改服:脱去丧服。修官:修治官事。

  7烝(zhēnɡ):冬祭于宗庙曰烝。曲沃:晋祖庙所在地。8警守:布置戒备。下:沿黄河东行。9“会于”句:鲁君与晋、宋、卫、郑、曹、莒、邾、薛、杞、小邾之君相会,《传》蒙经文省略与会之人。10莒犁比公:莒君无谥,多以地为号,此“犁比”亦地名。11温:地名,在今河南温县西南。12歌诗必类:谓所歌之诗须为同类。13不庭:不朝。引申为不从命。

  许男请迁于晋1.诸侯遂迁许。许大夫不可。晋人归诸侯2.

  郑子焜闻将伐许3,遂相郑伯,以从诸侯之师。穆叔从公4.齐子帅师会晋荀偃5.书曰“会郑伯”6,为夷故也。

  夏六月,次于棫林7.庚寅8,伐许,次于函氏9.

  1“许男”句:成公十五年,许畏郑逼,请迁,楚迁之于叶(在今河南叶县西南)。此时欲叛楚,故请迁于晋。2归诸侯:使诸侯返国,而留其师以伐许。3“郑子焜”二句:郑与许有宿怨,故郑伯亲行。子焜(jiǎo):公孙虿。4穆叔:叔孙豹。5齐子:叔老。6“书曰”二句:《经》书叔老“会郑伯”,不以郑伯与诸大夫等同看待。夷:平。7棫(yù)林:许地(秦亦有棫林),在今河南叶县东北。8庚寅:十一日。9函氏:许地,在今河南叶县北。

  晋荀偃、栾黡帅师伐楚,以报宋扬梁之役1.楚公子格帅师及晋师战于湛阪2,楚师败绩。晋师遂侵方城之外3,复伐许而还。

  1扬梁之役:楚入侵宋国扬梁,在十二年。扬:亦作“杨”。

  2湛阪:湛水之北有长阪,名湛阪,在今河南平顶山市北。3方城之外:方城:山名,在今河南叶县南。方城本在楚北境,此时疆土扩大,方城之外亦有属楚者,故晋至方城之外。

  秋,齐侯围郕,孟孺子速徼之1.齐侯曰:“是好勇2,去之以为之名3.”速遂塞海陉而还4.

  1孟孺子速:献子之子,名速。徼:邀,截击。2是:此,此人。3为之名:成就其勇武之名。为:成。4海陉(xínɡ):鲁国边境之隘道。

  冬,穆叔如晋聘,且言齐故1.晋人曰:“以寡君之未禘祀2,与民之未息3.不然,不敢忘。”穆叔曰:“以齐人之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4,是以大请。敝邑之急,朝不及夕,引领西望曰:‘庶几乎5!’比执事之间6,恐无及也!”见中行献子7,赋《圻父》8.献子曰:“偃知罪矣!敢不从执事以同恤社稷9,而使鲁及此!”见范宣子10,赋《鸿雁》之卒章11.宣子曰:“匄在此,敢使鲁无鸠乎12!”

  1“且言”句:言齐再次伐鲁之事。故:事。2禘(dì)祀:禘祭。此指吉禘。三年之丧(实际上是二十五个月)毕,而祫于大庙,然后进行禘祀,致死者之神主于庙,而以远祖当替代者入祧(远祖的庙),借此大祭(禘)而审昭穆。祭祀之后,三年之丧即毕。3新伐许、楚。4释憾:解恨,出气。5庶几(jī):谓希望晋来救。6比:及。间:闲暇。7中行献子:荀偃。

  8《圻父》:《诗·小雅》篇名。今作《祈父》。诗人责圻父为司马主兵而不修其职,使百姓受困苦之忧。9恤:顾恤。10范宣子:士匄,晋中军副帅。士匄食邑于范。11《鸿雁》:《诗·小雅》篇名。其卒章云:“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唯此哲人,谓我劬劳。”言鲁忧困,嗷嗷然若失所之鸿雁。鸿雁:水鸟名。大曰鸿,小曰雁。12鸠:安。

  经

  十有七年春1,王二月庚午2,邾子甦卒3.

  宋人伐陈。

  夏,卫石买帅师伐曹。

  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桃4.

  高厚帅师伐我北鄙,围防5.

  九月,大雩6.

  宋华臣出奔陈。

  冬,邾人伐我南鄙。

  1十有七年:公元前556年。2庚午:二十四日。3邾子甦(kēnɡ):邾宣公。4桃:鲁地,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三十五里。5防:鲁地,在今山东费县东北。6雩(yú):求雨之祭。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