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3节

  传

  十三年春,公至自晋1,孟献子书劳于庙,礼也。

  1“公至”三句:诸侯出行,返回时告于祖庙,赏有功之人,合于礼。孟献子:仲孙蔑。书劳:书功劳于策。劳:功。

  夏,邿乱,分为三。师救邿1,遂取之。凡书“取2”,言易也;用大师焉曰“灭3”;弗地曰“入4”。

  1师:鲁师。2“凡书”二句:不用师徒,或用师徒而不劳,即使是灭国,也称“取”。3“用大”句:用大军费力攻取的,即使不是国家,也称“灭”。4“弗地”句:得其国而不据为己有,就称“入”。

  荀罃、士鲂卒1.晋侯蒐于绵上以治兵2.使士匄将中军3,辞曰:“伯游长4.昔臣习于知伯,是以佐之,非能贤也5.请从伯游。”荀偃将中军,士匄佐之。使韩起将上军6,辞以赵武7.又使栾黡8,辞曰:“臣不如韩起。韩起愿上赵武,君其听之!”使赵武将上军,韩起佐之。栾黡将下军,魏绛佐之9.新军无帅10,晋侯难其人11,使其什吏率其卒乘官属12,以从于下军,礼也。晋国之民,是以大和,诸侯遂睦。

  君子曰:“让,礼之主也13.范宣子让14,其下皆让。栾黡为汰15,弗敢违也。晋国以平,数世赖之。刑善也夫16!一人刑善,百姓休和17,可不务乎?《书》曰18:‘一人有庆19,兆民赖之,其宁惟永。’其是之谓乎!周之兴也,其《诗》曰20:‘仪刑文王21,万邦作孚。’言刑善也22.及其衰也,其《诗》曰23:‘大夫不均24,我从事独贤。’言不让也。世之治也,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25,是以上下有礼,而谗慝黜远26,由不争也,谓之懿德。及其乱也,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27,小人伐其技以冯君子28,是以上下无礼,乱虐并生29,由争善也30,谓之昏德。国家之敝,恒必由之。”

  1荀罃、士鲂:皆晋卿。荀罃为中军主帅,士鲂为下军副帅。

  2蒐:检阅,阅兵。绵上:在今山西翼城镇西。3士匄:中军副帅。4伯游:荀偃,晋上军帅。5能贤:贤能。能、贤为同义复词,皆“贤能”之义。6韩起:上军副帅。7赵武:新军帅。8栾黡(yǎn):下军帅。9魏绛:新军副帅。10新军无帅:原新军帅赵武、佐魏绛皆迁升,故无帅。11难其人:对确定新军主帅人选感到为难。难:以……为难。12什吏:指军尉、司马、司空、舆尉、候奄及其副手。卒乘:步兵和车兵。13主:本。14范宣子:范匄。15为:虽。汰:同“汏”。骄。16刑:法。17百姓:百官。休和:安和。18《书》曰:引文出自《尚书·吕刑》。19“一人”三句:国君一人为善,万民皆享其利,国家就可以长期安定。一人:本指天子。庆:善。兆民:极言民众之多。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宁:安。永:长。20其《诗》曰:引文出自《诗·大雅·文王》。21“仪刑”二句:谓以文王为法度,乃能为万国所信。孚:信。22刑善:效法贤能之人。善:能。23《诗》曰:引文出自《诗·小雅·北山》。24“大夫”二句:刺周厉王任役不均,使己独劳。贤:劳。此处断章取义,谓作者自夸贤能。25农力:努力。农:敦煌写本(S畅133)作“展”。26谗慝(tè)黜远:邪恶之人被废黜疏远。27君子:指在位者。称:伐,夸耀。加:凌驾。28冯(pínɡ):凭,凌驾。29乱虐:昏乱暴虐。30争善:争自善。自以为善。

  楚子疾,告大夫曰:“不穀不德1,少主社稷。生十年而丧先君,未及习师保之教训2,而应受多福3.是以不德,而亡师于鄢4,以辱社稷,为大夫忧5,其弘多矣6.若以大夫之灵7,获保首领以殁于地8,唯是春秋窀穸之事所以从先君于祢庙者9,请为‘灵’若‘厉’10,大夫择焉!”莫对11.及五命,乃许。

  秋,楚共王卒。子囊谋谥12.大夫曰:“君有命矣13.”子囊曰:“君命以共14,若之何毁之15?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16,奄征南海17,以属诸夏18,而知其过19,可不谓共乎?请谥之‘共’。”大夫从之。

  1不穀:君主自谦之辞。意为不善之人。2师、保:都是负责训导太子的官。3应受多福:谓为君。应:通“膺”,受。应、受义同。4鄢:鄢陵。鄢陵之战在成公十六年。5为:使。

  6弘多:甚多。7灵:福。8“获保”句:谓得以善终。

  9“唯是”句:若是埋葬祭祀一类的事情。唯:若。春秋:指祭祀。窀穸(zhūnxì):墓穴。指埋葬。窀:厚,深。穸:同“夕”。《说文·口部》:“夕者,冥也。”冥,幽。窀穸犹言“幽深之地”。祢(nǐ)庙:父死,在宗庙立主,称祢。诸侯五庙(父、祖、高祖、曾祖、始祖),父庙最后,故曰从先君于祢庙。10灵:《谥法》:“乱而不损曰灵。”若:或。厉:《谥法》:“杀戮无辜曰厉。”灵、厉都是恶谥。11莫对:无人答应。12子囊:公子贞。谋:议。13君有命矣:谓君命谥灵或厉。14君命以共:君命以“共”为谥。15毁:舍,弃。16抚有:有,占有。抚、有同义。17奄:尽。征:取。18属:使归附。19“而知”二句:《国语·鲁语下》:“楚恭王能知其过而为‘恭’。”

  吴侵楚。养由基奔命1,子庚以师继之2.养叔曰3:“吴乘我丧,谓我不能师也,必易我而不戒4.子为三覆以待我5,我请诱之。”子庚从之。战于庸浦6,大败吴师,获公子党。

  君子以吴为不吊7.《诗》曰8:“不吊昊天9,乱靡有定10.”

  1养由基:楚大夫,以善射著称。奔命:接受命令赴敌。2子庚:公子午。3养叔:养由基。4易:轻。戒:备。

  5覆:伏兵。6庸浦:楚地,当在今安徽无为县南。7不吊:不善。8《诗》曰:引文出自《诗·小雅·节南山》。9不吊昊天:即昊天不吊。谓上天不恤下民。10乱靡有定:祸乱没有安定之时。靡:无。

  冬,城防1.书,事时也。于是将早城,臧武仲请俟毕农事2,礼也。

  1“城防”三句:《春秋》书“城防”,因为冬天筑城,举事得其时。2臧武仲:臧孙纥。

  郑良霄、大宰石琺犹在楚1.石琺言于子囊曰:“先王卜征五年2,而岁(习)〔卜〕其祥。祥习则行3.不习4,则增修德而改卜。今楚实不竞5,行人何罪?止郑一卿6,以除其逼7,使睦而疾楚,以固于晋8,焉用之?使归而废其使9,怨其君以疾其大夫10,而相牵引也11,不犹愈乎12?”楚人归之。

  1“郑良霄”句:二人使于楚被执,事见十一年《传》。

  2“先王”二句:先王以占卜决定征伐,五年之中,每年都要占卜吉凶。卜:原文误作“习”,据《文选》李善注《东京赋》、《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引文改。祥:吉凶。3祥习则行:五年占卜皆吉,乃行征伐。4“不习”二句:如果不重复出现吉兆,则修其德行,另行占卜。5不竞:谓不能修德自强。竞:强。6止:拘留。一卿:指良霄。7除其逼:谓良霄不在,郑大臣不互相逼迫。8固于晋:坚定事晋。9废其使:废其使命。10“怨其”句:谓良霄归,将怨郑君与其他大臣。以:与。11牵引:牵制。12愈:胜。

  经

  十有四年春1,王正月,季孙宿、叔老会晋士匄、齐人、宋人、卫人、郑公孙虿、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会吴于向2.

  二月乙未朔,日有食之3.

  夏四月,叔孙豹会晋荀偃、齐人、宋人、卫北宫括、郑公孙虿、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伐秦。

  己未4,卫侯出奔齐。

  莒人侵我东鄙5.

  秋,楚公子贞帅师伐吴。

  冬,季孙宿会晋士匄、宋华阅、卫孙林父、郑公孙虿、莒人、邾人于戚6.

  1十有四年:公元前559.2向:郑地,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吴子在向,诸侯会之,故曰“会吴”。3日有食之:此为公历公元前1月14日之日环食。4己未:二十七日。5报十二年季孙宿入郓。6戚:孙林父食邑,在今河南濮阳市东北。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