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5节

  传

  五年春,公至自晋。

  王使王叔陈生诉戎于晋1,晋人执之2.士鲂如京师3,言王叔之贰于戎也。

  1王叔陈生:周卿士。诉戎于晋:戎陵暴周室,故诉于盟主。诉:控告。2执:拘捕。3“士鲂”二句:士鲂去京师解释拘捕王叔陈生的原因,说他有二心于戎。

  夏,郑子国来聘1,通嗣君也2.

  1子国:即公子发。2嗣君:指郑僖公。时已即位三年。

  穆叔觌鄫大子于晋1,以成属鄫2.书曰“叔孙豹、鄫大子巫如晋”,言比诸鲁大夫也3.

  1穆叔:叔孙豹。觌(dí):见。2“以成”句:达成以鄫属鲁之事。3比诸鲁大夫:将鄫太子巫视同鲁大夫(因为鄫是鲁属国)。比:等同。

  吴子使寿越如晋1,辞不会于鸡泽之故2,且请听诸侯之好3.晋人将为之合诸侯,使鲁、卫先会吴4,且告会期,故孟献子、孙文子会吴于善道5.

  1吴子:寿梦。寿越:吴大夫。2“辞不”句:三年,晋会吴于鸡泽,吴子不至,故派使者说明原因。辞:说,说明。

  3听:从。4“使鲁”二句:以其道远,故使鲁、卫先会告期。5孟献子:仲孙蔑。孙文子:孙林父,卫卿。

  秋,大雩1,旱也。

  1大雩,旱也:《春秋》常事不书。书雩皆因“不时”,而“不时”之雩,又因天旱。

  楚人讨陈叛故1,曰:“由令尹子辛实侵欲焉2.”乃杀之3.书曰“楚杀其大夫公子壬夫4”,贪也。

  君子谓楚共王于是不刑5.《诗》曰6:“周道挺挺7,我心扃扃8.讲事不令9,集人来定。”己则无信,而杀人以逞,不亦难乎?《夏书》曰10:“成允成功11.”

  1陈叛见三年《传》。2侵欲:放纵私欲。3杀子辛。

  4“书曰”二句:责其贪,故书名。5谓:以为。于是:于此。不刑:刑罚不当。6《诗》:逸《诗》。7周道:周朝治国之道。挺挺:形容正直。8扃扃:明察。9“讲事”二句:谓谋事不善,当聚集贤人共定之。讲:谋。令:善。10《夏书》:逸《书》。11成允成功:谓信成然后能成功。允:信。此句今见古文《尚书·大禹谟》。

  九月丙午1,盟于戚2,会吴,且命戍陈也3.

  1丙午:二十四日。2“盟于”句:鲁君与晋、宋、陈、卫、郑、曹、莒、邾、滕、薛、齐、吴、鄫结盟,《传》蒙经文省略会盟之人。3“且命”句:晋命诸侯戍陈。

  穆叔以属鄫我不利1,使鄫大夫听命于会2.

  1“穆叔”句:叔孙豹认为以鄫为鲁之属国对鲁国不利。2“使鄫”句:谓使鄫以独立国身份参加会盟。

  楚子囊为令尹1.范宣子曰2:“我丧陈矣!楚人讨贰而立子囊,必改行3,而疾讨陈4.陈近于楚,民朝夕急,能无往乎5?有陈6,非吾事也,无之而后可。”

  冬,诸侯戍陈。子囊伐陈。十一月甲午7,会于城棣以救之8.

  1子囊:公子贞。2范宣子:士匄。3改行:改变子辛的做法。4疾:急。5往:附楚。6“有陈”三句:使陈国归附,非晋国力量所能及,没有陈国反而更好。7甲午:十三日。8城棣:郑地,在今河南原阳县北十里。

  季文子卒1.大夫入敛2,公在位3.宰庀家器为葬备4,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5.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6,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

  1季文子:季孙行父。鲁之正卿。2敛:指大敛。将尸体盛放入棺。3公在位:据《礼记·丧大记》,大夫大敛,国君亲临,就位于序(堂上分隔东西的墙)端。4宰:卿大夫家的总管。庀(pǐ):具。备:器。5重:重复。器备:器物。6相三君:季文子在宣公、成公、襄公三朝为相。

  经

  六年春1,王三月壬午2,杞伯姑容卒。

  夏,宋华弱来奔3.

  秋,葬杞桓公。

  滕子来朝。

  莒人灭鄫4.

  冬,叔孙豹如邾5.

  季孙宿如晋6.

  十有二月,齐侯灭莱7.

  1六年:公元前567年。2壬午:三日。3华弱:华椒之孙。4莒:国名,己姓,在今山东莒县。鄫(cénɡ):国名,姒姓,在今山东枣庄市东。5邾:国名,曹姓,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6季孙宿:季孙行父之子。7莱:国名,在今山东潍坊东。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