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8节

  传

  十八年春,王正月庚申1,晋栾书、中行偃使程滑弑厉公2,葬之于翼东门之外3,以车一乘4.使荀罃、士鲂逆周子于京师而立之5,生十四年矣。大夫逆于清原6,周子曰:“孤始愿不及此。虽及此7,岂非天乎!抑人之求君8,使出命也9.立而不从,将安用君?二三子用我,今日;否,亦今日。共而从君,神之所福也。”对曰:“群臣之愿也,敢不唯命是听!”庚午10,盟而入,馆于伯子同氏11.辛巳12,朝于武宫13.逐不臣者七人。周子有兄而无慧14,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1庚申:五日。2栾书:晋正卿。中行偃:荀偃,晋卿。程滑:晋大夫。3翼:晋旧都,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4以车一乘:谓不以君礼葬之。《礼记·檀弓下》谓葬国君“遣车七乘”。又云:“君之適长殇,车三乘;公之庶长殇,车一乘;大夫之適长殇,车一乘。”5荀罃、士鲂:皆晋大夫。周子:晋襄公曾孙,名周。6清原:地名,在今山西稷山县东南。7虽:而。

  8抑:然,不过。9命:令。10庚午:十五日。11“馆于”句:住在大夫伯子同家。12辛巳:二十六日。13武宫:曲沃武宫之庙。14无慧:谓弱智。

  齐为庆氏之难故1,甲申晦2,齐侯使士华免以戈杀国佐于内宫之朝3.师逃于夫人之宫4.书曰“齐杀其大夫国佐”,弃命5,专杀,以谷叛故也。使清人杀国胜6.国弱来奔7.王湫奔莱8.庆封为大夫9,庆佐为司寇10.既,齐侯反国弱11,使嗣国氏,礼也。

  1庆氏之难:国佐杀庆克,见上年《传》。2甲申:二十九日。3士华免:华免,齐大夫。士:主刑狱之官。内宫:夫人之宫。4逃:匿,隐藏。5“弃命”句:国佐违背会师伐郑之命而先归,擅自杀死庆克,又以谷叛齐,三事皆见上年《传》。

  6清人:清邑大夫。国胜:国佐之子。去年齐侯使国胜待命于清。

  7国弱:国胜之弟。8王湫:国佐之党。莱:国名,姜姓,今山东黄县有莱子城,即其地。9庆封:庆克之子。大夫:齐之大夫,相当于诸侯之卿。10庆佐:庆封之弟。司寇:掌刑狱之官。11“齐侯”三句:国佐之罪,不当绝祀。

  二月乙酉朔,晋(侯)悼公即位于朝1.始命百官,施舍已责2,逮鳏寡3,振废滞4,匡乏困5,救灾患,禁淫慝6,薄赋敛,宥罪戾7,节器用,时用民8,欲无犯时9.使魏相、士鲂、魏颉、赵武为卿10.荀家、荀会、栾黡、韩无忌为公族大夫11,使训卿之子弟共俭孝弟12.使士渥浊为大傅13,使修范武子之法14.右行辛为司空15,使修士屍之法16.弁纠御戎17,校正属焉18,使训诸御知义。荀宾为右,司士属焉19,使训勇力之士时使20.卿无共御21,立军尉以摄之。祁奚为中军尉,羊舌职佐之。魏绛为司马22,张老为候奄23.铎遏寇为上军尉24,籍偃为之司马25,使训卒乘亲以听命26.程郑为乘马御27,六驺属焉28,使训群驺知礼29.凡六官之长30,皆民誉也。举不失职31,官不易方32,爵不逾德,师不陵正33,旅不逼师,民无谤言,所以复霸也。

  1原本有“侯”字,据杨伯峻说删。2施舍:赐予。已责:废弃欠债。已:止。责:同“债”。3逮:及,及于。鳏寡:鳏夫寡妇。4振:起。指起用。废滞:指被黜或淹滞的贵族。

  5匡:救。6淫慝(tè):邪恶。7宥(yòu)罪戾:赦免有罪之人。戾:罪。8时用民:使民以时。9欲无犯时:不因私欲犯农时。10魏相:吕相,时为下军佐。士鲂(fánɡ):士会之子。魏颉:魏颗之子,佐新军。赵武:赵朔之子,其时尚未为卿,此盖探后言之。魏相等四人之父、祖皆有功于晋。11韩无忌:韩厥之长子。公族大夫:官名,掌管公族及卿大夫子弟训导。12孝弟(tì):孝悌。弟:弟弟顺从兄长。13士渥浊:士贞子。14范武子:士会。曾任中军帅,景公太傅,曾讲聚三代之典礼,为执秩之法。15右行辛:辛将右行,因以为氏。司空:官名。掌百工。16士屍(wěi):献公时司空。17弁纠:栾纠。18校正:掌马之官。19司士:车右之官。20勇力之士:指车右。时使:至时(需要时)而用之。21“卿无”二句:省去卿之戎御,设军尉代御。22魏绛:魏犨之子。司马:指军司马,主军政。魏绛为中军司马。23候奄:即候正,掌斥候(侦探敌情)。《国语·晋语七》称张老为“元候”,即中军候。24上军尉:上军舆尉。25“籍偃”句:谓籍偃任上军司马。籍偃:籍谈之父。26卒:步兵。乘:车兵。亲以听命:相亲以听上命。27程郑:荀氏之别族。乘马御:又名赞仆,官名,掌六厩马政。28六驺:六闲之驺。驺:主驾马车之官。《周礼·夏官·校人》云:“邦国六闲。”闲指马厩。29“使训”句:乘车应注意礼容,故训群驺使知礼。30六官:六卿之官。天子以六官治天下。晋卿虽众,亦以六官为主,故称六官。31举不失职:所任用之人皆称其职。32官不易方:任人不违常道。方:常。33“师不”二句:谓下属不陵逼上级。正、师、旅都是官名,正高于师,师高于旅。《周礼·天官·宰夫》:“宰夫)掌百官府之征令,辨其八职:一曰正,掌官法以治要;二曰师,掌官成以治凡……四曰旅,掌官常以治数。”

  公如晋,朝嗣君也1.

  1朝嗣君:晋悼公新即位而朝之。

  夏六月,郑伯侵宋,及曹门外1.遂会楚子伐宋,取朝郏2.楚子辛、郑皇辰侵城郜3,取幽丘4.同伐彭城,纳宋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焉5.以三百乘戍之而还。书曰“复入6”。凡去其国,国逆而立之曰“入”,复其位曰“复归”,诸侯纳之曰“归”,以恶曰“复入”。宋人患之。西勦吾曰7:“何也?若楚人与吾同恶8,以德于我,吾固事之也,不敢贰矣。大国无厌9,鄙我犹憾。不然,而收吾憎10,使赞其政11,以间吾衅12,亦吾患也。今将崇诸侯之奸13,而披其地14,以塞夷庚15,逞奸而携服16,毒诸侯而惧吴、晋17,吾庸多矣18,非吾忧也。且事晋何为19?晋必恤之20.”

  1曹门:宋城门名。2朝郏(jiá):宋邑,在今河南夏邑县。3子辛:公子壬夫。皇辰:郑大夫。城郜(ɡào):宋邑,在今安徽萧县。4幽丘:宋邑,亦在今安徽萧县。5“纳宋”句:鱼石等五人于成公十五年奔楚。6“书曰”句:恶鱼石等依仗大国,以兵威入,故书“复入”。7西勦吾:宋大夫。8同恶:同恶鱼石等。9“大国”二句:言已事之,则楚以宋为边邑,犹恨不足。10收:容留。憎:所憎恶之人。11赞:佐,助。12衅:缝隙。引申为空子。13崇:尊。14披其地:谓楚取彭城以封鱼石。披:分。其:之。15夷庚:大路。夷:平。庚:道。16逞奸:使奸人得逞。携服:使已服之诸侯离心。携:离间。17毒:害,伤害。18庸:利,好处。19何为:何如。表示商量语气。20恤:顾,顾恤。

  公至自晋。

  晋范宣子来聘,且拜朝也1.君子谓晋于是乎有礼2.

  1拜朝:答谢鲁君朝晋。2谓:以为。有礼:合于谦让之礼。秋,杞桓公来朝,劳公,且问晋故。公以晋君语之1.杞伯于是骤朝于晋而请为昏2.

  1以晋君之德政告杞桓公。2骤:屡,屡次。七月,宋老佐、华喜围彭城1,老佐卒焉2.

  1老佐、华喜:皆宋大夫。2老佐卒,故未能克彭城。八月,邾宣公来朝,即位而来见也1.

  1邾宣公即位在今年。筑鹿囿。书,不时也1.

  1不时:非用土功之时。

  己丑,公薨于路寝,言道也1.

  1道:言合于君薨之常道(通常情况)。

  冬十一月,楚子重救彭城1,伐宋。宋华元如晋告急2.韩献子为政3,曰:“欲求得人,必先勤之4.成霸安彊5,自宋始矣。”晋侯师于台谷以救宋6.遇楚师于靡角之谷7,楚师还8.

  1子重:公子婴齐。楚令尹。2华元:宋卿。3韩献子:韩厥。4勤之:指为诸侯之事奔忙。勤:劳。5彊:通“疆”。襄公二十五年《传》:“彊其少安。”《国语·晋语四》:“启土安疆。”6台谷:地名。未详何处。7靡角之谷:宋地,当在彭城附近。8楚师还:楚畏晋强,故还师。

  晋士鲂来乞师1.季文子问师数于臧武仲2,对曰:“伐郑之役3,知伯实来4,下军之佐也。今彘季亦佐下军5,如伐郑可也。事大国,无失班爵而加敬焉6,礼也。”从之。

  1乞师以救宋。2问师数:问当出多少军队。臧武仲:臧孙纥,臧孙许之子。3伐郑之役:在上年。4知伯:荀罃。

  5彘季:士鲂。6班爵:位次。

  十二月,孟献子会于虚朾1,谋救宋也。宋人辞诸侯2,而请师以围彭城。孟献子请于诸侯,而先归会葬。

  1孟献子:仲孙蔑。会于虚朾:仲孙蔑会晋侯、宋公、卫侯、邾子、齐崔杼。2“宋人”二句:宋不敢烦诸侯,故但请留其师。丁未,葬我君成公1.书,顺也。

  1“葬我君”三句:成公薨于路寝,五月而葬,国家安定,太子嗣立,故云顺。

  §§第9章襄公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