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97、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倚江捕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诛茅卜居总为此[一],五月仿佛闻寒蝉[二]。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三]。韩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四]!沧波老树性所爱[五],浦上童童一青盖[六]。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竿籁[七]。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八]。我有新诗何处吟?

  草堂自此无颜色[九]!

  这是上元二年(七六一)在成都时所作。“叹”本是曲调的一种,如“歌”、“行”、“吟”之类,这里兼具表情作用。杜甫本深爱此楠树,常在这树下吟诗,又目击楠树与凤搏斗,卒为风所拔,和他自己的性格、命运也都有着相同之点,故写来极有生气。全诗十六句,每四句一转意。起四句追叙未拨之前;东南飘凤四句正写为风雨所拔;沧波老树四句写拔后回恩之情,两句切自己写,两句写一般人;未四句深致哀悼。

  [一]诛茅,剪除茅草。总为此,全都为了这棵楠树。

  [二]楠树高大,故发出的声音,有似寒蝉。寒蝉。蝉的一种,深秋时呜于日暮,声音幽抑。

  [三]极写风力之大。流云气,因兼有雷雨。

  [四]二句摹写楠树和风雨斗争的状态,字字惊心动魄,我们仿佛看到补甫本人和丑恶的现实作斗争的形象。浦注:“犹力争,壮其节也。岂天意,非其罪也。”

  [五]树倚清江,故日沧波老树。

  [六]滤,水边。童童,一作亭亭。青,一作车。按《蒿楠》诗:“楠树色冥冥,江边一盖青。”

  则当作育。

  [七]树大荫浓,可避雪霜,故野老频留树下;树高迎风,如吹笙竿,故行人低回倾听,不忍即过。见悍楠树,人所共爱。

  [八]虎倒龙颠,写老楠僵仆之状。杜甫多用龙虎形容松柏等吉木。如《双松图歌》,“白摧朽骨龙虎死。”《病柏》:“僵窒龙虎姿。”委,弃也。泪痕血点句作写树看更好,树经雨涅,躺在地上有如泪痕血点满垂胸臆,是一种拟人的写法。但也包含了自己的痛惜。

  [九]无颜色,即大为减色。浦注:“虎倒龙颠,英雄末路,泪痕血点,人树兼悲。无颜色,收应老辣。叹楠那;自叹耶?”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