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89、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随凤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二]。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三]。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四]。

  这虽是一首小待,但也可亏出杜甫的思想情感,因为他之所以喜雨:主要是因为它具有“润物”的功用。全诗不露吾字,但却充满喜意。

  [一]春天正需要雨,而雨上就来了,岂不是“好雨”?岂不是“知时节”?岂不可喜?看无情作有情,看无知作有知,诗人往往如此。乃字一作及,作及字,则“发生”当指万物说。

  [二]二句流水对。实写“好雨”。好雨也就是细雨,因而细而不骤,才能润物。细雨之来,不为人所觉察,故日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出好雨的灵魂。

  [三]二句从云黑写雨意正浓,亦含喜意。火独明,正是写云俱黑的,这句是陪衬。

  [四]花着雨而湿,故加重。若暴雨,则花且受摧残矣。黄生云:“结语更有风味,春雨万物无所不润,花其一耳。三四是诗人胸襟,七八是诗人兴趣。”——李文炜《杜律通解》云:“小雨应期而发生,则知时节之当然矣,宁不谓之好雨乎?其随凤也,知当昼则妨夫耕作,而潜入夜焉;其润物也,知过暴则伤其性情,而细无声焉,是其能因风以泽物,而不爽乎时,不违乎节矣,何喜如之?然而无声之雨,何以知其细能润物也,待晓看锦官城之花,垂垂而湿,较不雨尤加重焉,而下见其飘残,北雨之所以好,此雨之所以可喜也。”按此说亦能发明诗意。张谓诗“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则花重,实指雨湿而言。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