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西山三首

  “鹤注”此广德元年,松州被围时作。“卢注”《图经》云:岷山巉绝崛立,捍阻羌夷,全蜀依为巨屏。

  夷界荒山顶,蕃州积雪边①。筑城依白帝②,转粟上青天③。蜀将分旗鼓,羌兵助铠铤④。西南背和好,杀气日相缠⑤。(此章记西山时事。首联言地之逼,次联言守之难,三联言战之急,未联言战之急,末联言战之故。荒山顶,望可见。雪岭边,近易侵也。依白帝,拟其高。上青天,状其险。蜀将,会讨之师。羌兵,服属之夷。背和尚杀,故须同仇以敌忾。《杜臆》:筑城、转粟,见谋国者之失算。高适谏之不听,则有分其过者矣。)

  ①“钱笺”《元和郡县志》:岷山,即汶山,南去青城山百里,天色晴明,望见成都。山顶停雪,常深百丈,夏月融泮,江川为之洪溢,即陇之南首也。李宗谔《图经》:维州,南界江城,岷山连岭而西,不知其极,北望高山,积雪如玉,东望成都若井底,一面孤峰,三面临江,是西蜀控吐蕃之要冲。

  ②黄希曰:白帝,西方之帝也,旧引夔州白帝城,非是。

  ③《汉·韩安国传》:“转粟輓输。”李白《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高适《请减三城戍兵疏》:“平戎以西数城,邈若穷山之巅,蹊隧险绝,运粮于束马之路,坐甲于无人之乡。”

  ④公《东西两川说》:仍使羌兵各系其部落。铠,头盔。鋋,小矛。

  ⑤蔡琰《笳曲》:杀气朝朝冲塞门。

  其二

  辛苦三城戍,长防万里秋。烟尘侵火井,雨雪闭松州①。风动将军幕,天寒使者裘②。漫山贼营垒,回首得无忧。(次章记松州之围。上四叙寇边之事,下四叹安边无策。戍卒防秋,而犯边者屡至。侵火井,彼深入矣。闭松州,此被围矣。行军遣使,和战两疲,贼垒漫山,长驱莫遏也。

  ①鹤曰:《唐志》:火井在邛州,有火井县。《九域志》云:有火井在蓬州。蓬与果、巴州为邻,而邛与雅州为邻,雅去羁縻罗岩州不满三百里,此当指邛而言。松、维二州,唐属西川,自广德元年后吐蕃复置行州,以首领为刺史司马矣。

  ②蔡邕乐府:“海水知天寒。”

  其三

  子弟犹深入①,关城未解围。蚕崖铁马瘦,灌口米船稀②。辩士安边策③,元戎决胜威④。今朝乌鹊喜⑤,欲报凯歌归⑥。(三章,忧松州将陷也。上四言时势之危,下四望和战有成。铁马瘦,米船稀,见兵疲粮尽矣。军幕、使裘,战和无益,而犹云辩士、元戎者,盖思两者之中,得一以济,庶可却敌而凯旋耳。

  ①公《东西两川说》:兼差堪战子弟向二万人,足以备边守险。

  ②《寰宇记》:蚕崖关在导江县西北四十七里。《寰宇记》:灌口镇在导江县西六十里。《方舆胜览》:淳熙五年,胡元质奏曰:唐之季年,吐蕃入寇,必入黎文。南诏入寇,必入沈黎。吐蕃、南诏合入寇,必出灌口。沈、黎两州去成都尚千里,关隘阻足以限隔。惟灌口一路,去成都止百里,又皆平陆,朝发夕至。威、茂两州即灌口之蔽障。希曰:《唐志》:彭州导江县有蚕崖关。《寰宇记》:灌口山,在西岭有天彭关。又云:有灌口镇在彭州九陇县,然则蚕崖、灌口盖在彭州也。庾信赋:“陶侃空争米船,顾荣虚摇羽扇。”

  ③《庄子》:“辩士无谈说之序则不乐。”《范睢传》:范睢、蔡泽,世所谓一切辩士。《赵充国传》:“全师保胜,安边之策。”

  ④《诗》:“元戎十乘,以先启行。”《史记》:“决胜千里之外。”

  ⑤《西京杂记》:乌鹊噪而行人至。

  ⑥凯歌,见前《赠高适》诗注。

  公抱忧国之怀,筹时之略,而又洊逢乱离,故在梓阆间有感于朝事边防,凡见诸诗歌者,多悲凉激壮之语。而各篇精神焕发,气骨风神,并臻其极。

  此五律之入圣者,熟复长吟,方知为千古绝唱也。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