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6 食品店变流行书店 只花三雷到机场 維漂兒住宿必须登記?

本期 YouTube 视频:https://youtu.be/6hy4xPiu9jk
我们所居住的老城区的确就像很多人所说的,如果光看大部分建筑的话,确实是有小巴黎的感觉。很多建筑是罗马式的西欧式的。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和西欧的建筑最大的一个不同在于有很多混搭。光看上面可能分不出来是西欧还是罗马尼亚。如果往下看会发现有很多涂鸦甚至破败的地方。
沿着老城区的小街走了不到几分钟就到了著名的“旋转马车学者书店”。一进去,哇,从天窗洒下来的自然的光线,照射着洁白的廊柱的优雅简洁的线条。再看中间悬挂的那个艺术品,给人的感觉这里不像是书店,更像是一个现代艺术廊。
据了解这座建筑物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是建于1860年,被银行家家族用来做银行业务用。后来在红色政权时期,一切都计划经济统一管理了,大家伙都是面票粮票油票, 不需要银行,把这里改成了食品杂货铺。
上个世纪90年代在红色政权倒台以后,这个建筑已经很破烂不堪。在花了很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整修后,食品杂货铺又变成了充满文艺气息的书店,转而提供精神食粮。书店中间悬空部分会随着季节变化不同主题的装饰品,有时候是节日装饰品, 有时候是现代抽象艺术品,有时候是环保主题一个大地球。
我们在咖啡桌上看到了一个制作设计非常精巧很生动的小玻璃房子模型。里面的家具和植物都是活灵活现的。每个咖啡座旁边,除了有食品书籍, 有时候还会有现代艺术的装饰。据说当地很多年青人和学者经常喜欢到这里来泡一下咖啡座。除了环境轻松明亮之外,也是一种社会身份的象征?
书店里也不定期的举办各种文化沙龙。有时候还会有小型的艺术节目表演。书店地上部分三层。三层是个装饰很独特的一个酒吧及咖啡座。这里的点心饮料据说是很有特色的。一早天气就很热,所以早起之后直接到了这个书店,在书店里早餐体会一下他们这里的环境。夏日的饮料和点心非常的凉爽,也很搭这里的环境。
因为我们这次是轻装旅行,可以坐公大巴士前往机场去坐飞机。大巴的车站就在贯穿南北的主路团结路上。每人车费是三雷(Leu 当地货币),折合六十几美分。差不多四五十分钟就到机场了。坐这个车很方便,可以用国际信用卡贴一下就付了车费了。不需要换现金投币也不需要买专用的交通卡。
一路看景,看到了苏式的建筑。方方正正的建筑形式,大的像切蛋糕,小的像火柴盒,很眼熟。和北京的苏式建筑像堂兄弟。当然也有新的楼,罗本尼亚也改革开放了。据说这种楼里一般都是高科技公司或者是建筑设计公司之类的。
很快到了机场,发现已经有人架上长枪短炮对准了到达的出口。我们问了一下什么情况,说是他们罗马尼亚的足球队进行欧洲杯的比赛赛程已经完成要回来了。
这些天在罗马尼亚的经常看到他们路边的橱窗里摆满了这种各式各样的面包圈。他们的面包圈和美国很不一样,是中间带馅的。有的时候是甜的巧克力馅,果酱馅,有的时候是各式各样的香肠和肉类,看上去非常的诱人, 属于很著名的路边食物。虽然一直没有机会来品尝这些路边美味,正好我们候机的这个地方就有一个铺子专门卖罗马尼亚的特色面点。
机场里的价格比外面贵但是还是很便宜,每个也就12雷16雷, 相当于美元两块到3块左右。被馋人的香味围绕着,我们在这也买一个罗马尼亚烤肉卷来尝一尝。香酥的面包外面撒了芝麻,里面裹了一根罗马尼亚香肠,一口咬下去 - 香, 再咬一口 - 绝了。
我們坐的是奧地利航空的 Airbus 321 飛機。那麼提前買的票每張票是53美元,包含隨身小包及一件手提行李,提前了一個月買的。等坐飛機的前一天和當天看了看,還是53美元。感覺歐洲之內的航線價格比較平穩和便宜。機上乾淨整齊,提供點心和飲料。里程可以累積到 Star Alliance 的夥伴,例如美聯航。
飛兩個小時就從布加勒斯特到達美麗的維也納。因為是在申根區內旅行,直接就走出來了。維也納是歐洲著名的國際都市。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維也納也是領土遼闊遍及中東歐大部分地區的奧匈帝國的首都。在20世紀以前是德文圈最大的城市。直到今天仍然是德語圈第二大的城市,僅次於柏林。
維也納有多瑙河女神之稱。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時代的輝煌為維也納留下了不計其數的雄偉建築。而作為音樂之都則吸引了貝多芬、莫札特和馬勒等眾多維漂兒音樂家, 繼承了古典主義音樂作品和文化遺產,使得維也納也成為一座遠近聞名和深受歡迎的遊學城市。
從布加勒斯特剛過來,有似曾相識但又耳目一新的感覺。這裡的建築非常的整齊,上面乾淨下面也乾淨。所有的樓保養得都比較好,有種一致性和高貴感。
從市中心有地鐵可以很方便的到達我們所租的私人公寓民宿。這次我們是提前一天臨時把公寓換了。因為之前訂的那一家地方有太複雜的住宿登記要求,不但要上傳護照,還要我們每個人進行一個視訊對話,實在是太煩人了。我們就換了一家手續簡便的。
我們這次住的民宿是比較古典的大樓。它的頂棚非常的高 (超過10英尺),感覺非常舒適寬敞。
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在歷史上有維也納音樂三傑海頓、莫札特和貝多芬。他們三個都是在維也納的維漂兒。
維漂兒莫札特的塑像紀念碑在 Hofburg 皇宮 邊上。草地上的高音譜號很有趣。奧地利很能幹,把音樂家德國人莫札特拉到了他們這兒,把獨裁者奧地利人希特勒推到了德國那兒。連奧地利的巧克力上都是莫札特的肖像。在維也納到處可見用莫札特來命名的商品,包括巧克力、牛奶蛋糕、披薩餅、項鍊圈、布袋子、背包、衣服和飯店等。著名的莫札特咖啡廳是莫札特過世好多年後
才修的,其實可以說與莫札特一點關係都沒有,只是因為在離餐廳不遠的地方有一座莫札特的雕像。
莫札特的傳奇之處不僅僅在於海頓和他之間的師生關係。莫札特還是共濟會成員並把他的「海頓爸爸」也引進了共濟會成了成員。所以可以說他兩個不只在音樂上是師生,在理念和思想上也志同道合。如果你對共濟會感興趣,我們專門有一期是介紹共濟會的 XXX 鏈接
海頓雖然知名度和曝光率沒有莫札特高,他可是莫札特的老師,被莫札特敬稱為「海頓爸爸」。海頓也被稱為是交響樂之父和管弦樂四重奏之父。他年輕的時候是在匈牙利的一個貴族的城堡裡當樂師,直到50多歲才來到了維也納成了維漂兒。他一生有上百首音樂作品,最著名的是四季,還有一首就是皇帝頌。這首皇帝頌當中的一段就被當時的奧匈帝國拿來作為了自己的國歌。後來奧匈帝國一分為二,奧地利第一共和國也曾經沿襲了這首曲子作為自己的國歌。後來德意志共和國一直把這首曲子當作自己的國歌的樂曲。
另一位尊稱海頓為父親的是貝多芬。貝多芬年輕的時候住在德國,是海頓有一次從英國回維也納的路上經過波昂見到了貝多芬。海頓鼓勵貝多芬說出小伙子才能不錯你這樣的才能得去維也納。所以貝多芬下定了決心到了維也納做起了當維漂兒。也就是在當維漂兒的這段時間,他學到了大量的東西。後來莫札特年輕輕的早早的離開了人間,海頓更是把大量的熱情和技巧都無私的傳授給了貝多芬。如果說莫札特的音樂讓你感受到典雅優美如沐春風,那麼貝多芬的音樂則完全是不同的風格,就像他的髮型一樣充滿了張力,狂野熱情。
海頓曾經對貝多芬說:“你有源源不斷的才思和靈感,好像有好幾個腦袋好幾個心臟,充滿了激情。但是你有一點是和別人不一樣的。你的音樂里除了有優美,除了有那些美好的東西,還會讓人有一種奇怪的不一樣的感覺。恕我直言,有的時候是悲傷是憤怒。” 是不是貝多芬把他這一生所經歷的坎坷以及當維漂兒所經歷的磨難,都融入了自己的音樂當中了呢?
這麼多人被維也納吸引的一個原因,就是那條著名的多瑙河。作曲家小約翰‧史特勞斯所寫的「藍色多瑙河」被許多奧地利人稱為奧地利的第二國歌。歐洲的第二河多瑙河發源於德國,途經德國、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莫爾多瓦和烏克蘭等十多個中歐和東歐國家最後流入黑海。
這首著名的藍色多瑙河圓舞曲是每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傳統保留節目。在多瑙河途徑的我們剛離開的羅馬尼亞,也有一首非常著名的圓舞曲叫做多瑙河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