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水位不断暴涨 中国院士称三峡大坝越泡水越结实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
点击此处
登录
返回新闻帖
wumingwuxing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20:34:12
1978年4月—1982年7月,王浩在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获得农田水利专业学士学位。
1982年8月—1985年3月,王浩在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获得工程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硕士学位。
1987年8月—1989年7月,王浩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就读系统工程专业在职博士生。
1992年7月—1992年8月,王浩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风险研究中心水资源专题。
===============================
这位“专家”可和大坝设计及建筑一点关系都没有,新华社找这么个专家也是不易。真正的水利专家不愿意接受“采访”吧?至于长江水利局的总工程师说的话,可不是乱说的,注意他说的是变形“并不可怕“关键要看是否在涉及允许范围内”这句话可是有很深的政治“学问”暗藏其内,真是有趣的很咯。
dw1976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7:26:03
院士睁着眼睛说瞎话。
吃素的狼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6:56:36
呵呵,院士就是专业抱大腿滴,越抱越结实,直到把土共抱死。
法师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5:10:38
在国内单位工作过都知道,这是提拔和升官的必要考量。
skylight07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4:34:33
中共调教下的知识分子绝大部分已没了脊梁。
光盐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4:11:22
院士说话不需负责吗?可以信口开河?可以抵御万年一遇的洪水?像四千年前诺亚方舟时的洪水也能抵御?
dumbttt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3:56:40
就像二战时的小日本,满报纸上都是大捷,只不过大捷的地点离本岛越来越近。
dumbttt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3:54:38
三峡大坝越泡水越结实,直到崩溃那一天。
虎了吧唧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3:02:49
这位大哥在进工程院之前,在洗浴中心干过。对“泡”好像很有研究
三木匠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2:56:30
大体积混凝土的热应力问题,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人家比你懂!
zhichi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2:56:25
不是水利专家不敢妄议,
三木匠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2:55:26
混凝土的强度,百年后仍然增长,但是已经很慢。
lthy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2:44:39
据说当年为赶进度水泥浇注太快,内应力不能释放出来,随着时间推移及夏冬热涨冷缩交变作用下,内应力会造成内部裂纹扩展,坝体变形以至破坏。
八哥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2:34:59
万年一遇,千年一遇, 百年一遇, 十年, 别指望了, 都是这帮子专家教授说的。 上面喜欢什么, 他们就说什么。 大坝如果是个祸害, 存在越久, 作孽越大。 人为抬高河水,现在上游重庆都淹了, 真个牛掰
华府采菊人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2:32:44
若是铁人多了一些, 时不时地吼一吼, 地球就时不时抖三抖, 抖多了会不会出麻烦?
飘过的云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2:13:17
如果大坝邻近发生地质灾害,如何能够保证联系大坝两端的山体不会出现滑坡而令大坝出现漏洞?
大河边的人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2:06:36
强国至此无男人。因为男人讲出来的话不含雄性激素,专家讲出来的话没有专业立场。所以说文革的灾难不是天上降下来的,是自己作出来的。
bashfulx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1:57:46
水泥确实需要吃水才能达到理想硬度。巨大的实心建筑,内部要很多年才能充分注水。
MonkeyWork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1:54:11
让院士一家搬到三峡大坝附件居住,就近观察,就近总结,就近论证
maniac62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1:41:09
转载别人新闻的同时随便改标题是很无耻的行为
一条小路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1:06:09
难怪共产党官员越泡妞越结实。
北卡山人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0:43:21
好像有道理哦,如同房事健身、泡妞越多身体越好?
金拱门汉堡包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0:30:00
真有事儿拿这位院士祭天如何?
NUNU123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0:23:06
既然大坝这么厉害干吗急着放水呀把下游都淹了?越泡越结实那就继续蓄水到175米。
加国红枫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0:20:05
包子泡着泡着就变成铅球了,哈哈
balsam_pear_k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0:17:19
水泥越泡越硬,理论上没问题,但硬度的提高随时间的增加而趋于平坦。但大坝不是洗脸盆里泡水泥,大坝是要承压的,再硬的材料随时间的推移要疲劳的。中国院士,尤其是工程院士,很多是政治院士,人际关系院士。
coco1234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0:17:00
那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Baoming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0:15:30
中国三峡集团总工程师张曙光也说,“从目前的实验结果看,大坝混凝土至少500年不会有问题”。 张曙光这么能干啊?高铁和三峡他一个人包办啊?不是14年就判死缓了吗?
hagerty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0:10:14
三峡大坝本身的安全性不谈,核弹攻击大坝的说法并不值得讨论,因为这和直接投核弹攻击武汉,南京,上海没有啥区别。为什么没人提又不要建设大城市,万一一颗核弹一窝端怎么办。
天随人意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10:00:52
文学村里的评论最大的问题就是谩骂。人家是院士专家,你有不同意见,可以摆出来讨论讨论。不要张嘴闭嘴包子包子的
InNorthTexas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09:54:41
泡水论得赏几个包子?
nowomannocry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09:54:00
想说大坝是方便面做的?
pirate88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09:48:00
城里没有人是学水利的?
时光的酒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09:43:00
中共这些御用文人有多无耻可见一斑。
时光的酒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09:41:00
原子弹也只能炸出一个缺口。- 这原子弹是在100公里以外炸的吧。这些水利专家小学都毕业了?
To_Me
发表评论于 2020-07-20 09:40:52
这中共院士是说,包子泡着泡着就变成铅球了,呵呵, 中共奇葩思维。
页次:
1
/1
每页
50
条记录, 本页显示
1
到
36
, 共
36
分页: [
1
]
1982年8月—1985年3月,王浩在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获得工程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硕士学位。
1987年8月—1989年7月,王浩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就读系统工程专业在职博士生。
1992年7月—1992年8月,王浩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风险研究中心水资源专题。
===============================
这位“专家”可和大坝设计及建筑一点关系都没有,新华社找这么个专家也是不易。真正的水利专家不愿意接受“采访”吧?至于长江水利局的总工程师说的话,可不是乱说的,注意他说的是变形“并不可怕“关键要看是否在涉及允许范围内”这句话可是有很深的政治“学问”暗藏其内,真是有趣的很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