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学生目睹六四开枪 坦克将母婴辗成肉酱(组图)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返回新闻帖
acswu 发表评论于 2015-02-05 08:28:56
当年六四时,我正在江西出差。我弟常驻北京。就在天安门广场附近居住。我从八五年开始到九八年,常年在在全国多个省级城市出差。那些年,我还未见到过有象样的婴儿车。有也只是自制的。在马路上根本就没有婴儿车。不象是如何想象出六四时如何有婴儿车出现。这个编写的肯定是六四以后才懂事的。
UKking 发表评论于 2015-02-04 11:12:10
@额心到底

哈哈,不是我不懂,是你自己晕了头!

不瘦的白胖 发表评论于 2015-02-04 11:11:10
凌晨两点,妈妈推着婴儿车在戒严的街道上干什么?是怎么被被压死的?叫什么名字?
动动脑想一想就知道这是些低智商的谣言了
UKking 发表评论于 2015-02-04 11:07:51
@XCUPCAKE

当事人都死得差不多? 才 20 几年,我相信绝大部分当事人都活着,别诅咒王丹吾尔等等短命好不好?等过100年吧,等到 2089 年,当事人真的都死了,在这件事上不再牵扯那么多活着的人,勾引那么多人幻想从扒屎中获利,那时候,臭屎就熬成肥料了,就真的可以扒开了,如我能活到那个时候,我就举双手赞成揭开一切。 在那之前,我认为把这堆臭屎继续捂着好,让这堆臭屎慢慢发酵,往肥料转变。

XCUPCAKE 发表评论于 2015-02-04 10:51:22
在当事人都死得差不多的现在还要刻意掩盖一切,不公开,不发表,不纪念。事实只有一个,越往后拖才会越臭。如果尽早出来澄清一切才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该做的,其他都是瞎掰。
额心到底 发表评论于 2015-02-04 10:45:43
@ UKking

从这三句话,大家心中都有底了。 除了你还读不懂以外。
另外,这样挽救中华民族的丰功伟绩,每年6。4 提一下都心惊胆颤。还屏蔽, 还三个自信呢.
wsndy2 发表评论于 2015-02-04 10:42:07
美国学生目睹美国国会开枪 坦克将母婴辗成肉酱
UKking 发表评论于 2015-02-04 09:42:53

哈哈, 6.4 真的就是一坨屎。 可笑的是,有那么多人就要去扒这坨屎,不让扒臭屎就不舒服。 “额心到底”扒臭屎还要求解? 哈哈,看来你是被臭屎熏晕了头了。



UKking 发表评论于 2015-02-04 09:35:49

哈哈, 6.4 真的就是一坨屎。 可笑的是,有那么多人就要去扒这坨屎,不让扒臭屎就不舒服, 某报员工甚至还搁笔1小时抗议不让他们扒臭屎。



额心到底 发表评论于 2015-02-04 08:22:35
陈希同临死前出书:“我只是执行命令”
李鹏香港出书: “命令不是我发的,我接到上面的通知”
邓小平女儿: “这是个集体的决定,不是哪一个人定的”

镇压6.4挽救了党,挽救了人民,挽救了中华民族。带领中国走进了伟大的新篇章。
其历史意义堪比或者超过遵义会议,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怎么听上去,6.4像
一坨屎,谁都生怕沾上。。。。

求解啊,痛苦啊?还有,从人民的一面来看。 幸福安康进入太平盛世的14亿人民同
仇敌慨,每年6.4 不说 庆祝一下就是提一下都如临大敌。
portfolio 发表评论于 2015-02-04 06:35:32
1945年9月27日《新华日报》二版头条刊登毛泽东答记者问,标题是《毛泽东同志答路透社记者中国需要和平建国》:“自由民主的中国将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是由普通平等无记名的选举所产生,并向选举它们的人民负责。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各民主强国的合作,这里不需要橡皮子弹。”
——————————————————————————————————————————————————————————————————————————
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旁观客之一 发表评论于 2015-02-04 00:59:38
不相信八九民运是非暴力运动的人可以去读读1989.5.17的人民日报。

有人问:你们不是说人民日报尽说谎吗?为什么又拿来做证据?
我的回答是:你读过吗?如果读了之后还有问题再问。 如果你当时还小,又不读历史资料,你从哪里得到那些知识的?

中国政府要走出镇压的阴影,并不是一定要引起大规模动荡,也不一定要全面清算。应该做的首先是停止对受害者家属的迫害,并允许同情者对他们的帮助。另外,可以渐渐开放民间寻找真相。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反贪污运动减低了社会摩擦,增加了民众的心理承受力,中国社会也可以逐步变得更加宽容和谐。渐渐地大多数人会接受南非的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做法。
旁观客之一 发表评论于 2015-02-04 00:57:52
八九六四没有需要政府替民众平反的事情。

八九民运是中国绝大多数民众要求民主的运动。人民的要求完全合理,抗争的手段完全和平。这些合理的要求不一定短期内可以满足。这些和平的抗争也许让当局下不来台。但这些不是解决不了的问题,更不是血腥镇压的理由。当时有许多种可以解决的办法,只是当局在名义上没有权的几个老人的主持下选择了镇压。

六四镇压是政府对人民的犯罪。政府以后是否承认与何时承认,是政府是否开明、社会是否和谐的标志,但不会影响事件本身历史的记载。

将来开明的政府会对受害者道歉。那是政府的需要。受害者的正义性不需要靠这个来验证。这也许要等相当长的时间:教庭向伽利略道歉和美国政府向印第安人道歉都是几百年之后。
旁观客之一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23:59:22
2015-02-02 20:56:53 by heaven_俄67
我相信官方对学生的统计,因为学生都是要去上课的!而且去游行,人没来,是非常惹人注意的一件事,官方绝对不会作假
----------------------------------

你以为官方的名单是可以公开让人核对的,而且如果有错是可以公开质疑的?你知道哪个学校公开做过这个统计?

如果没有具体姓名,只是一个统计数字,为什么不能造假?

另外,即使公布名单,看看那些受难者家属受到的待遇,你怎么计算那些不在名单上也不声张的人?

灭虫灵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22:19:39
一看就知道是谣言!半夜2点女人带着婴儿到危险动乱的人山人海的广场上去?行得通吗?还有婴儿车,那个年代好像婴儿车不能行很远,只能在自己家里附近的地方走动,功能很差的,除非这辆车是“从2000年代的美国进口的”!造谣言也要动动脑筋!
笔名已被占用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19:10:56
六四的性质:
一场学生以文革方式向官府发难,官府以文革方式处理的文革式大规模社会动乱。
六四是文革大地震后的一场较强余震,是文革的一个尾巴。尽管文革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口号,但是,其本质是:“毫无进步意义的社会动乱”。这个本质没有变,六四也是如此。
既然是动乱,就毫无进步意义。既然是大规模社会动乱,就必定会死人。暴乱的百姓死了不少,镇暴的军人也死了不少。
经过六四这场后文革动乱,真正结束了无休止的政治争论,中国社会坚定地拒绝一切口号下的革命,中国现今需要的是专心致志搞建设,一心一意某发展,再来一场大规模动乱已经毫无群众基础了。
elfen2299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18:12:53
军队开枪杀平民了吗?谁回答一下。
剑吼西风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18:02:36
妖言惑众者斩
沉沙清流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17:58:02
当民运人士们盯着天安门清场的时候,你们为什么就选择性忘记被暴徒们杀害的解放军战士呢? 他们没有家庭没有父母?他们不是无辜的么?是谁杀害了他们呢?
may_day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14:06:10
这个破doggy还跑出来丢人现眼!
你窜改卿赖斯回忆录以构成诽谤!
prodoggy 发表评论于 2014-11-26 15:38:01
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在她的回忆录里是这样描述公民拥枪权的:
"当这个政府没有能力维护我的权益时,我用枪来发泄;当这个政府不但没有能力保护我的安全,反而天天要我缴税的时候, 而我知道反抗政府是多么脆弱的时候, 我用枪去校园枪击小孩".
原文是
"当这个政府没有能力保护我的安全时,我用枪来自卫;当这个政府不但没有能力保护我的安全,反而侵犯我的权利威胁我的安全时,我用枪来反抗这个政府(RESIST IT)"
UKking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11:51:17

先不说这消息是真是假,听说当年有“戒严令”的。 发了“戒严令”还在街上到处乱跑,那不管结果是死是活,那是你自己的命你自己负责了。 不管你是什么人带没带婴儿,都是你自己要为你自己不听“戒严令”的后果负责了。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其实,要是我在那样的夜晚,想搞点吸引眼球的事,也完全可以弄个布娃娃(或着一个南瓜),加一些猪肉,再放上几瓶红钢笔水,用婴儿的衣服包起来,然后放到坦克前进的路上,一旦坦克压过去之后,,,,在那样的夜晚,那么的混乱环境下,大家都会以为真压死一个真婴儿的,没人能发现其实是假的。。。呵呵,先声明我是美国人。

笔名已被占用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11:41:40
六四的性质:
一场学生以文革方式向官府发难,官府以文革方式处理的文革式大规模社会动乱。
六四是文革大地震后的一场较强余震,是文革的一个尾巴。尽管文革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口号,但是,其本质是:“毫无进步意义的社会动乱”。这个本质没有变,六四也是如此。
既然是动乱,就毫无进步意义。既然是大规模社会动乱,就必定会死人。暴乱的百姓死了不少,镇暴的军人也死了不少。
经过六四这场后文革动乱,真正结束了无休止的政治争论,中国社会坚定地拒绝一切口号下的革命,中国现今需要的是专心致志搞建设,一心一意某发展,再来一场大规模动乱已经毫无群众基础了。
UKking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11:34:45

先不说这消息是真是假,听说当年有“戒严令”的。 发了“戒严令”还在街上到处乱跑,那不管结果是死是活,那是你自己的命你自己负责了。 不管你是什么人带没带婴儿,都是你自己要为你自己不听“戒严令”的后果负责了。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修车师傅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09:30:35
习近平引用了“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旧话,这源于毛泽东与黄炎培的一次对话。黄提到了“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率观点。
老毛回答黄炎培,是这样说的:
“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不但如此,1945年9月27日《新华日报》二版头条刊登毛泽东答记者问,标题是《毛泽东同志答路透社记者中国需要和平建国》:“自由民主的中国将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是由普通平等无记名的选举所产生,并向选举它们的人民负责。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各民主强国的合作,这里不需要橡皮子弹。”
老毛说得何等好呀!很多人说老毛只是农民起义领袖,不懂现代治国之道。不对,他懂得很呢。关键是,懂了为什么不实行?不但不实行,还反其道而行之。
因为他后来得天下了,当了最高领袖了。为什么要选举?自己选不上怎麽办?为什么要人民监督?人民监督了,自己就不可以违法犯罪了,就不能无法无天啦。什么周期律都顾不得了。自己坐稳龙椅最重要。
可是,历史的事实两次见证了周期律。
第一次1958-1961 大跃进,轰轰烈烈,其兴也勃焉。搞得饿死三千万人。1962年中共召开七千人大会,老毛被迫检讨。由他后来斥之为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的刘,邓收拾残局。大跃进其亡也忽焉。
第二次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老毛不搞民主选举,不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而是一人独裁,当上毛皇帝。轰轰烈烈,其兴也勃焉。给中国人民带来一场大灾难,把国民经济搞到崩溃的边缘。老毛一死,由他兴起的文革派,四人帮包括他的老婆,被一网打尽。真真正正的,其亡也忽焉。
当年老北京大概还记得,打倒四人帮的时候,京城人民兴高采烈,自发上街游行,提着4只一串的螃蟹,锣鼓鞭炮喧天。
当今中共领导们,记得“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很好。可是不要忘了老毛当年的教导:“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自由民主的中国将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是由普通平等无记名的选举所产生,并向选举它们的人民负责”。更不要忘了,老毛找到了新路,就是不走新路。老毛自己反民主的行为,最终也逃不出周期律的历史教训呀。
老毛自打嘴巴,历史也打他的嘴巴。我们都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
Bslrim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09:21:54
这事就算是真的,也改变不了64从早期反对腐败,纪念改革派的民主抗争变成了中后期旨在推翻政府的政变活动这个事实。政变没有成功,中国人的生活却好了起来,从这个角度说,镇压没有任何问题。
heaven_俄67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08:53:55
如今,他儿子当上中共的皇上,中共在「六四」周年之际还要制造高压、恐怖气氛,拘捕、囚禁参加「六四」研讨会,支持平反「六四」的异议人士。习仲勋真是死不瞑目呀。
====================================================================
至于64政府采取高压,恐怖气氛,这个简直就是弥天大谎!说实话,中国国内的人还有几个记得曾经发生过64的?恐怖气氛没见过,歌舞升平倒是随处可见!
拘捕、囚禁国内的64异见人士,这个事情要分两种情况来看,
1.是否在政府已经下令不得举办之后,还要强行搞群体活动?如果是,那就是违法!美国搞抗议,不批准能搞吗?搞得话,要不要抓?
2.囚禁-我所了解的情况是,你行动了,也就是违法了,才会抓;如果没有行动,为了不出事,往往还花钱安排你去旅游,游山玩水,实际上是一种保护措施,难道抓到牢房里,才歇菜吗?
笔名已被占用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08:49:17
回 —— 松下777 “反右,3年人灾,文革,64是党永远也赖不掉罪行,党都不敢狡辩,”
-------------------------------------
上面几个,只有六四镇压是正确的,其他都是错的。
·八戒·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08:48:28
镇压是当时做的最正确的决定,没有镇压,中国就和苏联一样解体,哪有今天的富强?
笔名已被占用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08:46:17
还是那句话:对六四的镇压,六四的彻底失败,是中国之大幸!
修车师傅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08:27:48
历史写道:1989六四事件时,中央政治局委员人大副委员长习仲勋逆流而上,反对屠城和军队镇压。中国军队还是屠城了,还是镇压了。
如今,他儿子当上中共的皇上,中共在「六四」周年之际还要制造高压、恐怖气氛,拘捕、囚禁参加「六四」研讨会,支持平反「六四」的异议人士。习仲勋真是死不瞑目呀。
三木匠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08:14:38
我们不怕流血。。。但是我们的头目早就跑了。。。据说某著名女头目曾抱着心爱的狗狗出席记者会。。。呵呵。。。你懂的!
修车师傅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07:59:15
六四用军队暴力镇压,不是当时政府的唯一选择,也不是好的选择。中共部分当权者,压制党内不同意见,选择用军队暴力镇压,不是为了中国好,不是为了中国和平稳定,长治久安。完全是为了维持独裁制度,维护部分当权者的既得利益。
独裁制度,祸国殃民。
heaven_俄67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07:53:37
要真算起账来,柴玲,乌尔凯西等绝对是逃不掉的!
阳光房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07:41:14
纯粹的泼妇贴。“学生”是谁?这个连官方消息都无法相信的时代,凭什么要人就要相信他(她它)?
赤松子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07:40:28
血債血還, 鄧小平家族, 李鵬家族還債的時候到了。
跋拓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07:22:20
少女流血,量很大!!
换这标题更吸引眼球
heaven_俄67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07:16:06
你说我恶意栽赃,有何凭据?
我所有的证据,恰恰都是来自民运异见人士的回忆文章和采访!
难道你的意思是,这些人都是恶意栽赃喽!
喝了洋墨水的土土嫂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06:46:18
传说中的婴儿车呢?
wangd103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06:33:21
半夜三更的在局势混乱的险境,这个妈妈推她小孩在那里漫游?
茉莉花匠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06:03:00
只有你们倭寇屠城时,少妇才会半夜出逃。因为你们是挨家挨户地杀人,不逃等于等死。而中共是不让人在大街上,要人们都回家。这和你们倭人杀人时你们看到的情形完全不同。你不可以以你们屠杀民众时看到的情形来类比。懂吗?

-------------

松下777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05:22:36

反右,3年人灾,文革,64是党永远也赖不掉罪行,党都不敢狡辩,这里的爱国者们狡辩有用吗。起码应该知道薄一波的司机被打死吧。大夜里楼外到处响枪,一个少妇带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座车闯出来,你们信吗?
茉莉花匠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05:58:33
你们搞六四不是就是要普世吗?你难道不懂中共学着美国做就是普世的最佳典范吗?

---------------

may_day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01:40:02

美国政府做错的事情就能为中共的错误辩护?!错错能得正?神马逻辑!
中美是一家么?你小学毕业了吗?
茉莉花匠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05:56:14
政府镇压暴乱,不需要去检验人群中是否认人人手里是否都有武器,而只需知道这群人中是否有武器即可。你连这点常识都没有,还在那里瞎扯什么呀?

-------------

“第二问:他们都是手无寸铁的吗?”
这一问又暴露您阴暗无耻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度中国人之心。请你指出187人名单
中有谁携带武器了,请给出明确证据(照片,网页链接)是什么武器!!!
茉莉花匠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05:53:43
当然活该啦,你不知道这是在戒严吗?你去问问你美国政府爹,戒严期间市民该如何守法。等你学习清楚了,再来这里发话不迟。

------------

may_day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01:32:32

To heaven_俄67
“第一问:死亡的人,到底是学生多,还是市民多?”
不是很明白您的神一般的逻辑,死的市民就是活该吗?
茉莉花匠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05:50:17
你一说公主坟提醒了我,那女的一定是那坟里的公主携鬼仔夜出散步去了。

--------------

一心向善 发表评论于 2015-02-02 22:48:11

中共玩文字游戏。 六4仅仅在天安门广场我认为没有死人,所以中共一口咬定广场没死人,还播放录像。 但是它们不敢承认在开进广场路上没有开枪杀人,譬如木樨地, 公主坟。 无耻。
hagerty 发表评论于 2015-02-03 05:07:15
不是说五马分尸吗。
页次:1/3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50, 共146  分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