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马拉松,如何成为中产的“新爱马仕”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返回新闻帖
西湖孤山 发表评论于 2025-10-12 16:04:49
没办法,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
Liantao 发表评论于 2025-10-12 13:49:45
跑马不难 但是别对自己太苛刻。

一定要破三/破四 去逼迫自己 很容易受伤

循序渐进训练 跑量逐渐增加;身体不适就休息…

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 不强求配速 跑步中经常补水 坚持自己的能量补充计划

容易造成膝盖损伤的都是一些比较剧烈的运动 慢跑不至于

GP2X 发表评论于 2025-10-12 10:31:41
楼下的别吹牛害人啊。人类为解放双手,直立行走,就已经超负荷使用腰,胯,膝关节。以前人均寿命低,这点还不明显。而现在,老年人普遍都有关节问题,而且越是职业运动员越糟糕,郎平就亲口说过,40多岁做手术时医生发现她的膝关节是70多岁的状况。这完全是生理结构限制跟物理损耗,跟啥科学训练方法,饮食毫无关系。那么多SB跑朋友圈马拉松,证明了这是一项入门容易的项目,要跑进3小时固然难,但勉强完成全马,或者半马,不需要运动天赋,绝大多数人坚持日常训练都能做到。但最大问题就在于这个“日常训练”的关节损耗是非专业运动员没必要付出的代价。
bluetag 发表评论于 2025-10-12 07:56:00
跑步是个好运动,但马拉松过度透支身体,隔天跑个5-10公里是比较适当的运动量。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25-10-12 07:13:38
东亚人跑马可以参考日本人的训练办法。日本可是马拉松大国,有着适合东亚人身材体型的训练办法。东京马拉松也是世界6大名马之一,只不过不是你想跑就能跑,要参与抽签。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25-10-12 07:09:49
马拉松发生猝死的情况往往在随后10公里,就是累积的糖原消耗完以后,而且死者往往是青壮年。青壮年好胜要成绩,上岁数的仅仅要求完赛。而且青壮年对自己身体的了解不如老年人。我参赛马拉松中有老人90多岁完赛的。我第一次参赛49岁,一个70多老奶奶跟我一样,4个小时后达到终点。平时靠生酮或者断食饮食法养生的,最好不要做长跑。心肌必须要糖,低碳水饮食可能伤害心肌。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25-10-12 07:04:05
做关节置换不是经常跑步的,而是久坐不动,体重大的。你认为的合情合理,符合逻辑的想象不一定就是科学。不过中国这补给站给烧鸡也太搞了,只能导致肠胃问题影响成绩。有经验的跑者在比赛前2两周就开始摄入高碳水食物,比如面条,意面等,积累肝糖原和肌糖原。虽然过往训练的肌肉和身体记忆会让经验跑着最大程度的积累糖原,但是如果不补充的话,在30公里左右,糖原就会消耗殆尽。所以要在不同的距离阶段的补给站增加能量。所谓补给,主办方一般给的就是运动饮料。如果给钱,有的组织者会在不同的距离给能量胶。无论是运动饮料还是能量胶,其实主要成分就是速糖。马拉松可不仅仅是钱和意志问题,也是科学训练以及对自己身体代谢了解的问题。什么时候进餐,什么时候排空宿便,自己最大程度能积累多少糖原,补给计划,到底是匀速跑还是变速跑,脉搏控制在多少,什么身体感觉就该决定退赛。还有什么跑鞋平时训练,什么鞋用来比赛,比赛鞋应该提前几个月适应,是否使用压缩袜等等,这是要靠长期训练积累和摸索的。
还是老李 发表评论于 2025-10-12 07:00:13
跑步的意义就在于借助慢跑做上个把小时的均匀深呼吸,要知道中国气功的本质在于意念和呼吸,武术也说内练一口气,长跑能完美地帮助你进行一个小时的呼吸调理,意义非凡。所以长跑并非可以随意放松,是需要全神贯注集中精神的,否则精神不集中,造成呼吸紊乱,不光无益还有害。

凡事一比赛就有百害无一益,马拉松对人损害巨大,甚至超过心肺极限造成猝死。另外跑步是严肃的个人修行,有人把跑步当成社交,那是瞎搞,搞社交还不如去打麻将。
GP2X 发表评论于 2025-10-12 06:26:00
朋友圈上的马拉松,一群SB, 做关节置换的医生有福了
页次:1/1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9, 共9  分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