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华为自曝“天才少年”成果:入职不到一年就干了件大事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返回新闻帖
Maori 发表评论于 2021-11-26 02:17:00
鴻蒙系統怎樣?多少客戶
在河边 发表评论于 2021-11-25 19:43:49
看介绍,华为员工收入三部分:工资+奖金+股票分红,大致比例是1:1:1。如果天才少年年工资是200万,那么年总收入大致是600万(税前)。
在河边 发表评论于 2021-11-25 19:05:43
我的理解是以前的像素算法与选模块技术,由于算法过于冗长使其不能在手机照片识别中即时应用,华为这个年轻人研究简洁了像素算法,使像素算法与自动选模自动优化,使之可以在手机图片处理中即时应用成为可能。

如果是抄的,抄的是谁的?哪个品牌手机已经应用了?
神龙摆尾 发表评论于 2021-11-25 19:05:00
pangtouwa:丢人了吧,200万人民币不过30多万美元,这在硅谷也就是一般软件工程师水平,远远谈不上让谁心里不平衡。
破棉袄 发表评论于 2021-11-25 17:07:46
AutoML怎么又会是这个小子首先应用的。H2O早就release了AutoML Package,可以免费随便用。有些公司做了线上AI服务,后台就是AutoML。用户只要把数据上传,告诉系统那一列是标记数据,后台进行自动建立多种ML模型训练,最后用AutoML筛选出最佳参数,最佳模型。估计这小子就是用H2O的库,去处理一下华为的图像数据,就被华为当成典型往死里吹。
华伦久费 发表评论于 2021-11-25 16:13:57
最大的成果就是帮华为忽悠。
春暖花开2016 发表评论于 2021-11-25 15:52:19
华为就是个大忽悠。过去靠买,复制,偷技术,今后难做到了。
wx3000 发表评论于 2021-11-25 14:32:23
可以更好的用华为监视人民了,我党表示这200万维稳费花的值。
gameon 发表评论于 2021-11-25 12:56:33
同行相轻。

都觉得自己是根,被耽误的呛锅葱。呵呵

马甲飘飘 发表评论于 2021-11-25 12:45:00
拿了这200万人民币年新,让全国网民盯着,过的是什么日子?不拿也罢。
obama_01 发表评论于 2021-11-25 12:38:14
最大的忽悠是谷歌的悬铃木。明明传统计算机改进一下算法就可以算得一样快,他竟好意思说“量子霸权”。
在河边 发表评论于 2021-11-25 12:17:57
华为去年研发费用是200多亿美元,世界排第3。这么大的投入下出一些技术进步成果应该是必然的。
无争 发表评论于 2021-11-25 12:12:42
真懂的人送上两个字,忽悠。
InNorthTexas 发表评论于 2021-11-25 11:32:47
这样看来,
一年前华为只能哄蒙。
在河边 发表评论于 2021-11-25 11:30:59
没明白这个算法是如何应用于华为手机处理图像应用的,是华为手机对像片的智能分类(象IPHONE那样利用晚上时间自动对像片自动识别分类与自动生成特色视频?)?
先自动找出特色物与人等的象素特点,再去与数据库比对,找出所有符合的目标。

算法可以走些捷径,建立简化的模可以提高速,但是误差率会增高;这中间的取巧是目前RAM容量太有限原因,使许多应用不能实现(例如一个比较计算需要花费数天才能完成)。是计算机计算太慢的根本原因,而不是算法能解决的。
阿里山姑娘 发表评论于 2021-11-25 11:27:51
信誓旦旦的华为备胎咋样了?考撒谎弄出来的成果犹如海市蜃楼!
xz10620 发表评论于 2021-11-25 11:23:58
偷不了技术,靠吹牛逼了。
在实话实说 发表评论于 2021-11-25 11:12:00
华为吹牛逼技术世界第一
金拱门汉堡包 发表评论于 2021-11-25 10:50:00
如果真是一个人撑起华为的ML业务,那200万给少了,任正非心太黑。如果是拿多少钱办多少事,那也就是硅谷中层码农的水平。
吃才 发表评论于 2021-11-25 10:48:00
就是刷刷存在感的意思
湾区范儿 发表评论于 2021-11-25 10:27:34
华为手机还有市场吗。被三星小米OPPO抢光了吧。
groogle 发表评论于 2021-11-25 10:23:51
华为又来刷存在感了 看来光靠二公主搔首弄姿 不管用啊
天台坐客 发表评论于 2021-11-25 09:58:00
搞到科研还是要靠平常心,这种东西还是搭车的节奏。。。
maina 发表评论于 2021-11-25 09:48:00
这种就像VC风险投资一样,投十个九个打水飘,只要有一个成功就赚到了。
令胡冲 发表评论于 2021-11-25 09:43:00


AutoML仅仅是一类虚称,并不是一个具体技术。这位同学在算力增强上做了一些普通工作,基本算法框架还都是借用别人的来源,发了一些会议论文。这是一个AI应用领域普通博士工程师的水平。工资也是同类硅谷工作平均起薪水平。哪来的天才?何来少年?


华为这几年浅薄让人奇怪。有点钱就总想着给自己买吆喝。没有别人赞美自己活不下去?

点点点点点 发表评论于 2021-11-25 09:34:00
这个就算是大事?不管是剪枝,压缩,还是蒸馏,都不是新技术。动态卷积核也不是新技术,如果是runtime生成还有速度的问题。华为是个好公司,但这些年在某些方面心浮气躁。
页次:1/1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26, 共26  分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