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外国公司在华进退维谷 撤离、硬挺或“一公司两制”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
点击此处
登录
返回新闻帖
湾区范儿
发表评论于 2021-04-08 15:33:54
中国想再次闭关锁国,以免外国占了中国地大物博人民辛勤劳动的便宜,那就脱钩让中国内循环。
秋林小屋
发表评论于 2021-04-08 11:52:26
超大号的朝鲜。
秋林小屋
发表评论于 2021-04-08 11:51:47
从现在的趋势看,中国将越来越和世界脱钩,闭关锁国。如果没有上层大的改变,最终走向战争的几率越来越大。海外华人是牺牲品。
al1016ex
发表评论于 2021-04-08 11:23:07
从贸易战到新疆梅花的打压 说到底欧美国家其实对中国还是意识形态的之争 其实他们脑子坏掉了 中国已经完全是国家资本主义 中国的产能像个巨大的海绵 高效产出 他们的生活已经完全不能离开中国 所以说意识形态的支撑 完全是狗屁 最后完全是给中国碾压
方家胡同
发表评论于 2021-04-08 10:26:01
新疆问题本来就是政治炒作出来的,少数民族在中国的地位比汉人高。看看美国的印第安人现状,有谁关心他们?
lostman
发表评论于 2021-04-08 09:58:02
整死这些公司
请重新输入2000
发表评论于 2021-04-08 09:47:46
这是好办法 中国的员工都必须996 工资标准按中国的走
tesuji
发表评论于 2021-04-08 08:52:38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产地、进口国、加工国和消费国,服装鞋帽几乎可以说是中国的“芯片”,中国应该从法律的角度对外国的服装公司提出挑战,比如在人大或某个机构对外国服装公司对新疆棉和新疆工人的歧视举行听证,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要开始学习使用这种敲边鼓的手段给他人施压。
1passby
发表评论于 2021-04-08 08:49:00
这些美国公司应该撤离!为了那点儿“臭钱”脸都不要了吗!
应该坚持美国的民主价值观。公司关门是另一回事,但不能向钱低头!
tesuji
发表评论于 2021-04-08 08:41:43
中国即将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不管脱钩后中国经济怎样,美国都将失去一个巨大的市场,典型的损人不利己,当然了,有人会说这是为了维护霸主地位必须付出的代价,说老实话,如果这个世界少些政客,人们会生活的更美好。
wd01702
发表评论于 2021-04-08 08:24:17
外国公司就算不介入政治也随时可以作为筹码被搞,例如现在的特斯拉。不远还有韩国的企业(因为萨德事件),还有日企。没有真正法治的地方就有这种不确定风险。现在两个阵营的形势下这种风险只会更大。过去一年台湾没有依赖大陆,台积电主动放弃了中国的大单,经济下滑了吗?从衣服鞋袜,到电子代工,中低端产业正在加速从中国外移。世界工厂不再集中在中国。十年前,美国的消费品确实绝大部分产在中国,但现在,如果你留意,很多都已经不是,而是来自越南,印度,南美。这对中国也不是什么坏事,不是要产业升级和内循环吗?其实就是不再做世界工厂。中国另一个吸引外企的地方是人口和随之而来的潜在的市场。特斯拉来华,就不仅是要设厂,还要抢市场。问题是中国真的甘心把自己的市场给你吗?当然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要不就是政治上的筹码,要不就是你转让技术。
InNorthTexas
发表评论于 2021-04-08 08:18:12
曾有社会主义改造,
现有特色主义改造,
人血包子变人韭包子。
Timberwolf
发表评论于 2021-04-08 08:16:34
某党山大王本色弥久弥坚
westshore
发表评论于 2021-04-08 07:43:07
中国目前有两个方面可以注意到,一个是所谓的内循环,这是学习美国的模式。
以扩大内需为目标,比如中国对美贸易如今已经降低到13%,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降低,而且美国也已经不是中国第一贸易对象,而是第三,倒是中国成为美国第一贸易对象,对中国的依赖度提高。
第二就是中欧贸易协议,尽管还没有被欧盟批准,但这个协议主要内容是开放金融与保险市场给欧盟,从而促进中国金融业转型。这个领域是发达国家最后可以从中国挣钱的途径。
所以对于在中国发展的外企来讲,要么融入中国市场,要么失败或者大大缩小规模最终竞争失败(比如美国钢铁业)。
中国目前在世界上的位置相当于美国在二战刚结束,当时的美国需要到六十年代才能称为世界第一强国。
土拨鼠拨土
发表评论于 2021-04-08 07:34:10
公司如果加入政治就要为政治付出代价。
roliepolieolie
发表评论于 2021-04-08 07:32:00
高兴看到中国与西方配合默契,一推一拉,把外企赶出中国,恢复改革开放前的中国。
第七天的毛毛虫
发表评论于 2021-04-08 07:04:31
说个真事,我们公司同事在开会前聊天说大家都准备选什么疫苗,那时候据说加拿大的阿斯利康是英国在印度生产的,我们公司一个印度同事就一个劲说阿斯利康怎么好怎么好,然后2天后真到打疫苗时,这个兄弟果断熬夜选了辉瑞(目前我们这边只要符合资格,药房打的都是阿斯利康,其他很少地方才能打辉瑞,但药房预约很简单也很快)
老粗
发表评论于 2021-04-08 06:56:03
请相信资本家的智慧,没什么进退维谷。
zxxxz
发表评论于 2021-04-08 06:53:27
别和钱过不去。钱的历史比民主人权久远
整白旗满洲第一佐领下
发表评论于 2021-04-08 06:45:45
“印度的优势显而易见。印度现在说,看看我们,可以来印度经商,我们的人权很好”
请问说此话的人,是认真的吗?是有多大的自控力才能不把自己笑死。
kingsw
发表评论于 2021-04-08 06:42:44
这么多年了西方媒体不余余力的鼓吹印度,而企业却迟迟不跟风,因为宣传是宣传,现实是现实,大公司考量的是实际利益和市场。所以画出来的饼只能一直这么挂着。
Classless
发表评论于 2021-04-08 06:32:30
最好是一拍两散,反正美国是逆差!
页次:
1
/1
每页
50
条记录, 本页显示
1
到
22
, 共
22
分页: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