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军中马前卒

中国历史时事和国际政治评论
个人资料
博文
鲁迅先生一生中,始终不畏强权、秉笔直书,对各色权贵的丑恶都毫不留情的、深刻的、尖锐的批判。而对于人民大众,鲁迅一方面批判其愚昧和麻木,但同时又有着真挚的同情。而对于地位低微、生活艰难但却保有良心做出善行的平民百姓,鲁迅更是深沉的赞美之。短文《一件小事》,即是鲁迅目睹一位人力车夫怜惜女性、勇于承担责任的言行后,写下此文,表达了对作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这张图前些年就在国内各平台流传,许多人都同情这个外交官,感叹弱国被霸权欺凌。可那死于叙利亚政府军(从老阿萨德到巴沙尔)镇压的几十万亡灵、包括妇女儿童,上千万被巴沙尔欺压的叙利亚平民百姓,是不是更值得同情?不看看美国轰炸的前因后果吗?另一个回答?更搞笑。叙利亚的库尔德人巴不得巴沙尔政权倒台、贾法里这种狗腿子去死的这只是国人对国际政治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医患关系、医疗问题上的差异(修改自致一位医疗问题研究者的信)这两年来,我一直都在关注医疗领域的各种问题。我观察了互联网尤其微博、知乎、头条上涉医议题的舆论风向,发现医患话语权不对等的情况越发严重,无论是在热点新闻还是日常讨论,都充斥着医疗群体及医疗水军对患方的侮辱谩骂、尖刻讥讽、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无论是抱怨看病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满清朝廷驻英公使郭嵩焘评价清廷外交,有一段非常经典的点评:“吾尝谓中国之于夷人,可以明目张胆与之划定章程,而中国一味怕;夷人断不可欺,而中国一味诈;中国尽多事,夷人尽强,一切以理自处,杜其横逆之萌,而不可稍撄其怒,而中国一味蛮;彼有情可以揣度,有理可以制伏,而中国一味蠢。真乃无可奈何。”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共政权从毛时代到习时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年3月,深圳特区报“沈仲文(应为化名,意为‘慎重文’)”发表评论员文章《“动态清零”是打赢疫情防控硬仗的必由之路》。文章声称,“疫情当前,是‘动态清零’还是‘与病毒共存’?如何选择,表面上看是抗疫的理念之争、策略之争、方法之争,本质上则是制度之争、国力之争、治理能力之争,甚至是文明之争。”这段话其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写的关于李佳佳女士的《朱令的四十五年》的书评,也是我对朱令案及一些相关社会问题的评论,比较杂乱,就暂时写这么多吧,以后有机会再补充和修改。清华园里的悲剧和它折射的祖国之殇--评李佳佳女士《朱令的四十五年》关于朱令案,我在高中时即略有耳闻。后来,我又断断续续从媒体上看到关于这个悲剧及后续的各种片断。不过,在读本书之前,我从没有系统性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毛泽东纵有千般不好,但在批判传统礼教对女性的束缚、推动妇女解放上的确是大功一件(哪怕毛的妇女解放和现代女权还有差距)。而艾跃进、侯宁、韩德强这些毛粉,却要求女性三从四德,还诋毁女权、侮辱女权主义者。如此思想变异,令人感叹对了,他们不仅反女权,也反劳工权利、农民权利,鼓吹弱肉强食,让工农任劳任怨。第三张图里韩德强都说的清清楚楚了。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最近看了一点郭沫若的作品,再对比他在毛时代的表现,令人唏嘘。如果仅从郭沫若在1949年之前的文字看,郭沫若的骨气不亚于鲁迅。甚至在49年之前的现实行为上,同样堪称刚烈,乃至比鲁迅更有“实干”精神。但是毛时代那二十多年,郭沫若完全堕落成了为红色独裁涂脂抹粉的御用文人,道德和骨气全都丧失。究竟是如何蜕变的,还是很值得细细探索。或许是毛泽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很多人认为不应该高估民国、不能为反中共吹捧民国。过高吹捧民国的确不合适,但客观的讲,民国各方面表现也还是可圈可点的,而且还是在内外暴力夹击下的成就。而预估民国后来的发展,以中国的底蕴和条件,肯定好于印度和拉美非洲,经济水平几乎一定是比现在好。台湾的情况就是例证。大陆平均水平难以达到台湾,但是起码平均可以达到台湾二分之一没问题。而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沙特伊朗复交:沙伊长期争霸中的权宜与中国外交突围的尝试3月10日,在中国的斡旋下,沙特阿拉伯王国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恢复外交关系,引发了世界政坛和舆论的震动。这意味着自2016年沙特与伊朗因教派矛盾引发的冲突而断交后,时隔七年,两大高度对立的中东强国实现了重大缓和。本次沙伊复交之所以引起舆论震惊,一是因为沙特与伊朗长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