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家里的小狗三岁了,活泼友善,人见人夸,狗见狗爱。唯一的“缺点”是爱吃,爱乞食,昵称“Thebeggingmaster”。我常常抵挡不住它可怜巴巴的乞求攻势,心一软就让步了。然而,病从口入不是说着玩的,贪吃加心软,上周末小狗直接进了急救室!到底怎么回事?容我慢慢道来,希望给家有毛孩子的朋友提个醒,避免我的低级错误:) 上周一下午,小狗开始有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2)

Looselipssinkships在中文的对应表达大致是“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走漏风声”之类,来自二战时美国的一幅宣传画,原意是提醒战争时期军人和国民都要三缄其口,一来避免泄漏机密,二来杜绝传播谣言。口号很巧妙,lips和ships押韵,且大小悬殊,对比强烈,颇有“千里长堤,溃于蚁穴”的震撼感,难怪会作为俗语一直保留下来。至于创作构思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几天前读到网友波城冬日的博文《今天看到一个桃精》,说的是在超市目睹有顾客把已经装盒的白桃打开二次筛选,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说起来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正如冬日在文中指出,“可今天这位桃精,却特别让我生气,为神马?现在还在疫情期间啊!”我赞同冬日的结论,“如果是她的贪念,让其他人感染了病毒,那就是恶了!”说得太对了,叫好!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8)
过去几个星期诸事不顺,说人生低谷有点夸张,但在这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年代,为赋新词强说愁已经是潮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扯远了,说起来是工作上节外生枝,原本意想中的囊中取物,不料有黑马杀出和退局改变了竞赛规则和筹码,一波三折以后尘埃落定,角逐者皆大欢喜。不过又一次验证了人的本性是患得患失,哪有什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期间各种情绪波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近来有关汪小菲道歉的新闻又又又刷屏了,对这种强灌式关注实在生厌,但又怨不得别人,鄙视自己一把年纪了还手痒瞄八卦:)随手再翻翻看过无数遍的张爱玲和《今生今世》,突然灵光一闪,汪小菲和胡兰成两人何其相似。骨子里都是长不大的“小孩”,逞能一时爽,却每次都丢下烂摊子不收拾,狼狈道歉收场,最令人厌弃的是不长记性,犯了又犯。难道他们没听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9)

古罗马皇帝康莫德斯(Commodus)其实是个悲剧人物,不过有几个历史人物不是悲剧性的?否则也不会载入史册供后人凭吊感叹了:)前有千古一帝如凯撒文治武功,也有三观震碎一地的奇葩浪荡子卡利古拉,唯独康莫德斯资质平平,文武皆废,再加上没有什么政治野心,被逼上皇位实在是赶鸭子上架,难为他了。更要命的是父皇马卡斯奥尔勒斯(MarcusAurelius)文韬武略,上阵跃马杀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说来惭愧,电影《小妇人》LittleWomen几次改编重拍,我却没看过。电影Shrek倒是看过无数次,每次听到片中教母用《小妇人》的梗抢白Shrek,我就想要找来看看,但一直拖着没有实践。机缘巧合看到1994年版的《小妇人》剧照,发现克里斯蒂安贝尔(ChristianBale)有份参演,才定下心来开始看。电影是根据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LouisaMayAlcott)半自传体小说改编。一百多年前的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露个怯先,我世界历史学得不够精深,古罗马皇帝卡利古拉之名(Caligula)还是在某部电影听到的,联系上下文感觉香艳,随口问了身边可以聊得来的美国人,脸上表情古怪(尴尬),就没有追问下去。最近看了历史纪录片,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哈哈。姑且记录看到的史实一二,不说以古喻今,至少也是对好奇心的交代。 卡利古拉(Caligula)是古罗马帝国第三个皇帝,在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除非专门修读英国历史,否则什么亨利几世,爱德华几世,查理几世必搞得人晕头转向。更可恨的是隔代传,比如亨利二世和三世之间还隔了“狮心王”和“无地王”,混乱得要吐血。还好有戏剧可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亨利六世》《亨利八世》,或者更直观的(偷懒)可以看改编电影,历史的一段横切面放在显微镜下,来龙去脉理清楚了再往前或往后推,相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公元819年,韩愈上书《论佛骨表》反对唐宪宗拜迎佛骨。文章并不长,但旁征博引,说古论今,逐层证明“佛不足事”的观点,正所谓“韩(愈)潮苏(东坡)海”,读起来气势磅礴,如海如潮,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说服力和感染力极强。 文章一开头就列举了佛教进入中国以前历代贤王的寿数,说明长寿跟信佛无关,倒是后来信佛君主的惨境反证了&ld[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