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间

《科大瞬间》与您分享中国科大校友和教师校园内外真实、亲切的回忆以及多视觉、多维度的人生感悟。
个人资料
博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第一章情系科大 北大和科大教坛侧记孔繁敖(原科大化学物理系教授) (一)北大涅槃 在我国大学理科的教育史上有过两段辉煌的时期,第一段是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的西南联大,在八年抗战艰苦的条件下依然保持着高水准的教学。第二段则包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23-03-05 21:54:23)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第一章情系科大 难忘的1978 李佩(研究生院外语系首任主任) 一、1978——我教学生涯的新起点 1)筹建外语教研室 1977年初,严济慈(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的筹备会,任命我为外语教研室主任,分配给我三名当时刚从北大毕业的学习外语的“工农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第一章情系科大细节中感受科大气度
蒋家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宣传部)
把红旗插上科学的高峰195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在即,郭沫若校长亲自动手撰写校歌《永恒的东风》,并将写好的校歌送给周恩来总理审阅,周总理改了两个字,把“为共产主义建设作
先锋”中的“建设”改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创办背景与动因浅析 丁兆君、丁毅信(科大档案馆) 摘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办于特殊的时代。其系科专业填补、充实了“十二年规划”所指出的我国的空白、薄弱学科,尤其是与“两弹一星”研制相关的学科。在全国科技、教育“大跃进”的形势下,同时考虑到对后备科研力量的需求和教育部对科技人才的竞争,中国科学院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前言
作者:阮耀钟(5802) 我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科大)首届毕业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直至退休,退休后还一直生活在科大。今年是科大建校60周年。60年来,我一直与科大同呼吸、共命运。 在国内重点高校中,科大是最年轻的。有的校友自豪地说,在国内重点高校中,首届毕业生还健在的,只有我们科大。我要补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序三 留下真实的科大 李尚志(651) 母校中科大六十大寿。老校友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回忆科大故事。我马上参加,就好比远在他方的游子听从兄长召唤,回家尽一份孝道,享一份亲情,也继承一份宝贵财产。 很多家庭都有兄弟姐妹争财产的故事。争的是有形资产,总和不变,分财产是做除法,分母越大,商越小。科大的财产是无形资产,就是各阶段的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序二 中国科大,好在哪里?
刘祖平(624) 六十年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代学术大师们在北京玉泉路为新中国尖端科技播下的种子,历经身不由己的风雨飘流,几度濒于凋零,几度繁绽放,最终在江淮之间安家,枝连叶蔓,秀干参天,浓荫盖地,生命力顽强茁壮。一所理工科大学,不在所谓“一线大都市”和GDP高地,规模中等偏小,多数时候并不是官方媒体的“宠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序一 科大──我生命中的真爱 许子明(6005)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02-15 21:56:25)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我们心中的科大》编委会
二0一八年九月九日地球村 纪念不能忘怀的人物
记录不容忘却的历史 ──谨以此书献给我们的科大和科大人 《我们心中的科大》编委会 主编华新民 执行编辑(以姓氏笔画为序) 朱天相刘祖平林钟光周平强力路阳滕春晖 编委(以入学科大年份和系别为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科大瞬间】第251期|顾问775 顶风作案,跟着姐姐过“肥年” 现在的年味愈来愈淡了。以前的过年不是这样的,想起年少时的过年总有一种怀恋和回味。 对过年的深刻记忆还得从那年年头的一则通知说起,通知全文如下: 《国务院关于今年春节不放假的通知》: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